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雷雨田 卫巍 郭辉龙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近年来有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外科手术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对该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一直还未有一个普遍的共识。由于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手术方式不可能单纯地按照食管或胃肿... 近年来有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外科手术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然而对该肿瘤的最佳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一直还未有一个普遍的共识。由于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手术方式不可能单纯地按照食管或胃肿瘤的手术方式进行选择,从而导致了其治疗的选择的多样性。充分认识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的分类及手术选择,有利于对肿瘤进行判别并选择手术的最佳手术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笔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的分型、手术方式及入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进行综述,探讨胃食管结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选择及其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结合部恶性肿瘤 外科治疗 手术入径 淋巴结清扫 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高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的智能术前规划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润 孔宁 +2 位作者 雷雨田 王坤正 杨佩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髋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的智能术前规划在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人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完成的创伤后单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 目的探讨基于髋关节置换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的智能术前规划在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人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完成的创伤后单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排除病理性骨折、骨折时间大于4周及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生经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使用同一种生物固定型假体。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进行术前规划,术前规划股骨柄假体型号及术中实际使用股骨柄假体型号等,在手术记录中以及术后X片中明确是否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假体周围骨折类型等资料。按照是否进行术前规划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等。结果共纳入186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127例,年龄(84±4)岁;BMI(23±4)kg/m^(2);手术时间(44±7)min;术中出血量(265±45)ml。有62例患者于术前进行规划,其中56例患者按照术前规划股骨柄型号成功植入股骨柄假体,6例患者术中实际植入假体与术前规划型号不符。186例患者中,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患者9例,其中术前规划组有1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非术前规划组有8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前规划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均低于非规划组(t=10.153、11.412,均为P<0.05);术前规划组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低于非规划组(1.6%vs.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结论基于机器人辅助系统的术前规划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否能降低术中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还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手术前期间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周围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