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苯亚胺官能化吲哚基铕胺基配合物与芳基取代甲脒的反应性(英文)
1
作者 冯志君 崔巧玉 +3 位作者 韦芸 周双六 吴运军 王少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4,共6页
2-(苯亚胺基次甲基)吲哚铕胺基配合物[η1∶η1-2-(C6H5NH=CH)C8H5N]2Eu[N(Si Me3)2](1)与二芳基取代甲脒(2,6-R2C6H3N=CHNH(C6H3R2-2,6)(R=iPr(2),Me(3))经过配体交换反应,分别得到了含吲哚基脒基铕配合物[η1∶η1-2-(C6H5NH=CH)C8H5N... 2-(苯亚胺基次甲基)吲哚铕胺基配合物[η1∶η1-2-(C6H5NH=CH)C8H5N]2Eu[N(Si Me3)2](1)与二芳基取代甲脒(2,6-R2C6H3N=CHNH(C6H3R2-2,6)(R=iPr(2),Me(3))经过配体交换反应,分别得到了含吲哚基脒基铕配合物[η1∶η1-2-(C6H5NH=CH)C8H5N]Eu[(η3-2,6-iPr2C6H3)N=CHN(C6H3iPr2-2,6)][N(Si Me3)2](4)和含脒基的稀土铕配合物[(η3-2,6-Me2C6H3)N=CHN(C6H3Me2-2,6)]2Eu[N(Si Me3)2](5)。结果表明,脒基的位阻显著影响了吲哚基稀土金属胺基配合物与二芳基取代甲脒的配体交换反应。配合物4和5通过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 吲哚基配体 胺基配合物
下载PDF
HTPB推进剂定应变老化损伤本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东谟 刘向阳 +2 位作者 王庆云 魏志军 王宁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2-449,共8页
为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在定应变老化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及本构行为,开展了HTPB推进剂方坯定应变加速老化试验。考虑到推进剂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定应变老化条件下推进剂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在构建损伤变量方程时,通过引入初始损... 为研究复合固体推进剂在定应变老化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及本构行为,开展了HTPB推进剂方坯定应变加速老化试验。考虑到推进剂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定应变老化条件下推进剂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在构建损伤变量方程时,通过引入初始损伤系数,将推进剂的老化过程等效看作是一种损伤过程。基于定应变加速老化试样的单轴拉伸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准确地描述推进剂在定应变老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通过对模型参数进一步分析发现:初始损伤系数方程能区分化学老化与定应变对推进剂的损伤作用。化学老化对推进剂的损伤效应随老化时间呈指数规律增大;同一老化时间段内,定应变对推进剂的损伤作用呈指数规律增大。化学老化不但影响本构模型曲线在损伤段强度的大小,还影响其形状特性,在55℃条件下,老化时间小于284d时,试样拉伸曲线具有明显的屈服区;老化时间大于284d时,没有明显的屈服区。定应变仅降低损伤段强度的大小,不改变其形状特性;在定应变老化过程中,损伤应变阈值随老化时间及定应变水平基本呈现线性关系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推进剂 定应变 加速老化试验 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MIC-1及其多标志物联合对肠癌诊断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宋炳红 徐岩 +8 位作者 孙运军 张超 王腾 李茉 田海梅 李艳芬 王小兵 赵文雅 张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s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广泛参与细胞凋亡、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旨在研究MIC-1在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MIC-1、CA19-9和CEA多标志物联合用于... 目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s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广泛参与细胞凋亡、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旨在研究MIC-1在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MIC-1、CA19-9和CEA多标志物联合用于肠癌检测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01-01-2014-12-3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肠癌患者162例作为肠癌组,另选取同期3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定量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162例不同临床分期未治疗肠癌患者和300名正常人群血清样本中的MIC-1、CA19-9和CEA水平,比较MIC-1与其他标志物、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在肠癌诊断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肠癌患者血清MIC-1水平高于正常人群,P<0.001;且随临床分期进展呈上升趋势,并与TNM分期和患病部位呈现相关性,均P值<0.05。MIC-1诊断敏感性为53.7%,高于CA19-9(10.5%)和CEA(30.2%)。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7.9%,MIC-1与CEA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6.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肠癌诊断与MIC-1和CEA有关(P<0.001,P<0.05),回归方程转化的预测概率值ROC曲线AUC=0.915,约登指数最大为0.656,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73.0%。结论 MIC-1对肠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辅助价值,多标志物联合联合检测能大幅提高诊断敏感性,适于正常人体检以及肠癌患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 联合检测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磊 吕菊保 +3 位作者 田云杰 赵军 王宏 沙洪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 :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设计一种用于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方法 :该装置由电能发射端和接收端2个部分组成。电能发射端由高频正弦交流电源和LC谐振发射线圈组成,接收端由LC谐振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DC-DC稳压... 目的 :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设计一种用于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方法 :该装置由电能发射端和接收端2个部分组成。电能发射端由高频正弦交流电源和LC谐振发射线圈组成,接收端由LC谐振接收线圈、整流滤波电路、DC-DC稳压电路和负载组成。通过发射功率源工作频率同步跟踪发射回路固有谐振频率的控制方法,避免谐振频率的失谐;根据接收能量的变化,动态调整发射功率的大小,保证能量传输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结果:该装置对3W红光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进行供电时,当接收线圈位于发射线圈中心点时,接收功率为900.36 mW;当接收线圈距离发射线圈中心点垂直高度分别为5、10、15、20 cm时,接收功率为674.4、364.8、179.28、94.92 mW。LED的亮度随传输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弱。结论:该装置在一定的空间距离范围内可以为体内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电能量,通过不断优化与完善,将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医疗设备 无线供电 磁耦合谐振 电路 线圈
下载PDF
儿童头癣28例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景东云 王学军 王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28-1029,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头癣病例临床特征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确诊的头癣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头癣患儿,男16例,女12例,男∶女=1.33∶1。白癣19例(67.86%),犬小孢子菌18例(64.29%)。结论白癣是头癣... 目的了解本院头癣病例临床特征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确诊的头癣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头癣患儿,男16例,女12例,男∶女=1.33∶1。白癣19例(67.86%),犬小孢子菌18例(64.29%)。结论白癣是头癣的主要临床类型,犬小孢子菌是其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头癣 真菌
下载PDF
基于αβ坐标下离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星 岳云凯 +2 位作者 朱军 王栋 申慧芳 《测控技术》 CSCD 2017年第9期68-71,75,共5页
三相离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下存在耦合项,并且当负载突变或不平衡时,输出电流波形易产生畸变,对负载造成一定的损坏并减少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αβ坐标系下的电流重复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不需要进行Park... 三相离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在dq坐标系下存在耦合项,并且当负载突变或不平衡时,输出电流波形易产生畸变,对负载造成一定的损坏并减少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αβ坐标系下的电流重复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不需要进行Park变换和解耦计算,且能有效地抑制波形的畸变。仿真结果表明:采用LC型滤波器三相逆变器在αβ坐标系下电流重复控制方法是正确的,且能够减少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谐波含量,满足谐波畸变率要求,为负载提供优质的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网逆变器 重复控制 αβ坐标系 总谐波
下载PDF
感潮河段单站等时距水位非线性优化预报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如云 李丹 +1 位作者 周钧 汪天 《水道港口》 2017年第2期132-136,187,共6页
目前感潮河段水位预报模型基于当前站水位、上游径流水位和下游海洋潮位数据进行预报,导致预见期受上游来流时间制约、上下游站数据缺失情况下无法进行预报、数据采集成本高等问题。文章假设感潮河段水位由径流因素和潮汐因素共同线性作... 目前感潮河段水位预报模型基于当前站水位、上游径流水位和下游海洋潮位数据进行预报,导致预见期受上游来流时间制约、上下游站数据缺失情况下无法进行预报、数据采集成本高等问题。文章假设感潮河段水位由径流因素和潮汐因素共同线性作用,基于单站等时距水位数据,建立了包含一个径流动力修正系数和若干个潮汐调和分潮系数的非线性优化预报模型,并结合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潮汐调和分析法、梯度下降法,给出一个寻优的迭代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辨识。模型应用于长江感潮河段部分观测站,水位预报精度较好,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时距 感潮河段 潮汐调和分析 非线性优化预报模型
下载PDF
医疗纠纷中患方行为特点
8
作者 鲁传冬 孟昀 +3 位作者 祁俊 徐冬清 王志博 孔祥芬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6期524-526,共3页
医疗纠纷的处理是一门科学,感情替代不了原则,道理替代不了法律。协商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也是第一环节。协商也是一门艺术,能化解矛盾,融合心理,维护双方权利。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协商艺术 行为变化 细节处理
下载PDF
大空间热压通风与局部机械通风耦合换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福云 刘科君 +2 位作者 申广 王汉青 寇广孝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年第10期10-14,共5页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热压自然通风和局部机械送风相结合的复合通风工业厂房室内气流组织和热流分布特征。研究了在不同热源强度,不同机械送风压力下厂房内气流分布,通风量,温度垂直分布以及排温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热压自然通风和局部机械送风相结合的复合通风工业厂房室内气流组织和热流分布特征。研究了在不同热源强度,不同机械送风压力下厂房内气流分布,通风量,温度垂直分布以及排温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排温效率随着热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机械送风强度的增大,排温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趋于平稳。研究结果可以为工业厂房通风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气流组织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主机坦克动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更云 白创军 +1 位作者 万康 王普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8-21,共4页
提出了双主机坦克动力系统概念、并机方案与控制策略;对双主机坦克动力系统的辅助系统主要部件的布局与管路提出了改进措施;双主机坦克动力系统对大幅提高未来主战坦克机动性、经济性、起动性和可靠性具有优势。
关键词 坦克动力系统 双主机 可靠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