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雨昊 辛良靖 +4 位作者 金鑫 李勇刚 况虹宇 吴春 周悦航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疗效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效应量合成。采用Stata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针对发表偏倚行Begg’s及Egger’s检验。结果最终共纳入7项研究,共纳入病例1293例。Sutureless手术治疗在以下方面优于传统手术,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OR,0.52;95%CI,0.32,0.86;P=0.01)、因肺静脉梗阻再手术率(OR,0.28;95%CI,0.09,0.87;P=0.03)。住院时间(WMD,5.92;95%CI,-7.97,19.80;P=0.40)和术后死亡率(OR,0.65;95%CI,0.41,1.04;P=0.07)两种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钳闭时间(WMD,5.07;95%CI,-9.29,19.42;P=0.49);(WMD,5.73;95%CI,-7.76,19.23;P=0.40)两种治疗方式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这一结论可能不稳健。关于术后死亡率的漏斗图、Begg’s及Egger’s检验均未发现发表偏倚(Begg’s检验P=0.88,Egger’s检验P=0.248)。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sutureless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因肺静脉梗阻再手术率更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钳闭时间两种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钳闭时间的结论可能不稳健。由于本文为基于回顾性研究的Meta分析,因此证据等级较低,为进一步证实sutureless手术在TAPVC治疗中的优越性还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肺静脉异位引流 sutureless手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IS格网模型的亳清河经济区产业开发空间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冯雨豪 王瑾 +3 位作者 毕如田 刘慧芳 田晓红 郭瑞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提供小浪底水库上游至县城区域科学的产业发展方案,从空间开发角度对小浪底水库至上游县城亳清河经济区进行综合适宜性分析。构建基于产业布局的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400 m×400 m格网为评价单元,以空间支撑性和约束性相关指... 为提供小浪底水库上游至县城区域科学的产业发展方案,从空间开发角度对小浪底水库至上游县城亳清河经济区进行综合适宜性分析。构建基于产业布局的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400 m×400 m格网为评价单元,以空间支撑性和约束性相关指标进行适宜性判别,选取莫兰指数(Moran's I)以微观尺度对研究区空间差异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按自然分等综合评价指数分级分区可知,适宜发展区占65.24%,禁止建设区占34.76%;在空间分布规律上,高适宜性区域分布于中心县城、小浪底水库湿地以及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区域,整体呈现出海拔及坡度越高适宜性越低的趋势。2)通过ESDA分析,空间开发适宜性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33 5,表现出空间连续性和集聚效应。将核心生态农业布局在高高集聚区可以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空间开发相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格网模型 空间适宜性评价 产业开发及布局 亳清河经济区
下载PDF
虫草粉联合酵母硒对蛋鸡产蛋高峰中期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顾动地 邓在双 +4 位作者 任曼 孙雨豪 顾有方 金光明 靳二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04-2414,共11页
为了研究虫草粉(古尼虫草地顶孢霉培养物)联合酵母硒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50羽24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Ⅳ组饲喂添加0.1 mg/kg... 为了研究虫草粉(古尼虫草地顶孢霉培养物)联合酵母硒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50羽24周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Ⅳ组饲喂添加0.1 mg/kg酵母硒联合不同剂量虫草粉(0、0.2%、0.3%和0.4%)的基础饲粮,试验期27周;选取产蛋高峰中期(第40周龄)蛋鸡进行产蛋性能、鸡蛋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产蛋高峰中期试验Ⅲ组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均显著提高,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鸡蛋哈夫单位、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清粗蛋白质含量、蛋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蛋清中必需氨基酸Leu、Lys、Met、Trp、Phe、Thr、Val和His及非必需氨基酸Ala、Asp、Glu、Pro和Tyr水平也显著增加(P<0.05);试验Ⅳ组蛋鸡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哈夫单位和蛋清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蛋清中必需氨基酸Ile、Gly、Arg和非必需氨基酸Cys、Ser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试验Ⅰ~Ⅳ组蛋鸡蛋黄、蛋清中硒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产蛋高峰中期试验Ⅲ组蛋鸡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WBC数量、血清IFN-γ和IL-2水平及T-AOC和T-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联合添加酵母硒和适量的虫草粉能明显提高产蛋高峰中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以0.1 mg/kg酵母硒联合添加0.3%虫草粉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粉 酵母硒 产蛋性能 蛋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CEPC Technical Design Report 被引量:1
4
作者 Waleed Abdallah Tiago Carlos Adorno de Freitas +110 位作者 Konstantin Afanaciev Shakeel Ahmad Ijaz Ahmed Xiaocong Ai Abid Aleem Wolfgang Altmannshofer Fabio Alves Weiming An Rui An Daniele Paolo Anderle Stefan Antusch Yasuo Arai Andrej Arbuzov Abdesslam Arhrib Mustafa Ashry Sha Bai Yu Bai Yang Bai Vipul Bairathi Csaba Balazs Philip Bambade Yong Ban Tripamo Bandyopadhyay Shou-Shan Bao Desmond P.Barber Ayse Bat Varvara Batozskaya Subash Chandra Behera Alexander Belyaev Michele Bertucci Xiao-Jun Bi Yuanjie Bi Tianjian Bian Fabrizio Bianchi Thomas Biekotter Michela Biglietti Shalva Bilanishvili Deng Binglin Denis Bodrov Anton Bogomyagkov Serge Bondarenko Stewart Boogert Maarten Boonekamp Marcello Borri Angelo Bosotti Vincent Boudry Mohammed Boukidi Igor Boyko Ivanka Bozovic Giuseppe Bozzi Jean-Claude Brient Anastasiia Budzinskaya Masroor Bukhari Vladimir Bytev Giacomo Cacciapaglia Hua Cai Wenyong Cai Wujun Cai Yijian Cai Yizhou Cai Yuchen Cai Haiying Cai Huacheng Cai Lorenzo Calibbi Junsong Cang Guofu Cao Jianshe Cao Antoine Chance Xuejun Chang Yue Chang Zhe Chang Xinyuan Chang Wei Chao Auttakit Chatrabhuti Yimin Che Yuzhi Che Bin Chen Danping Chen Fuqing Chen Fusan Chen Gang Chen Guoming Chen Hua-Xing Chen Huirun Chen jinhui Chen Ji-Yuan Chen Kai Chen Mali Chen Mingjun Chen Mingshui Chen Ning Chen Shanhong Chen Shanzhen Chen Shao-Long Chen Shaomin Chen Shiqiang Chen Tianlu Chen Wei Chen Xiang Chen Xiaoyu Chen Xin Chen Xun Chen Xurong Chen Ye Chen Ying Chen Yukai Chen Zelin Chen Zilin Chen Gang Chen Boping Chen Chunhui Chen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CSCD 2024年第1期I0003-I0016,1-1091,共1105页
The 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is a large scientific project initiated and hosted by China,fostered through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The complex comprises four accelerators:a 3... The 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is a large scientific project initiated and hosted by China,fostered through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The complex comprises four accelerators:a 30 GeV Linac,a 1.1 GeV Damping Ring,a Booster capable of achieving energies up to 180 GeV,and a Collider operating at varying energy modes(Z,W,H,and tt).The Linac and Damping Ring are situated on the surface,while the subterranean Booster and Collider are housed in a 100 km circumference underground tunnel,strategically accommodating future expansion with provisions for a potential Super Proton Proton Collider(SPPC).The CEPC primarily serves as a Higgs factory.In its baseline design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SR)power of 30 MW per beam,it can achieve a luminosity of 5×10^(34)cm^(-2)s^(-1)per interaction point(IP),resulting in an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13 ab^(-1)for two IPs over a decade,producing 2.6 million Higgs bosons.Increasing the SR power to 50 MW per beam expands the CEPC's capability to generate 4.3 million Higgs bosons,facilitating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Higgs coupling at sub-percent levels,exceeding the precision expected from the HL-LHC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This Technical Design Report(TDR)follows the Preliminary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Pre-CDR,2015)and the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CDR,2018),comprehensively detailing the machine's layout,performance metrics,physical design and analysis,technical systems design,R&D and prototyping efforts,and associated civil engineering aspects.Additionally,it includes a cost estimate and a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timeline,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forthcoming engineering design phase and site selection procedures.Construction is anticipated to begin around 2027-2028,pending government approval,with an estimated duration of 8 years.The commencement of experi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 could potentially be initiated in the mid-203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ted EXCEEDING PRECISE
原文传递
中老泰铁路建设对云南省及沿线国家空间联系格局的影响——基于城市流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喆 王晓梦 +4 位作者 姜雨皓 王锦 张欣 刘诗颖 张龄之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3,共11页
中老泰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的中线,对中国与老挝、泰国的跨境合作以及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选取中国云南省和老挝、泰国作为研究区域,以非障区的区域开发为基础... 中老泰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的中线,对中国与老挝、泰国的跨境合作以及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选取中国云南省和老挝、泰国作为研究区域,以非障区的区域开发为基础,并选取铁路沿线15个主要城市,基于城市流网络视角对比铁路建设前后区域可达性与城市流网络的变化,结果显示:铁路建成将提升障区可进入性与非障区可开发性,提高区域互联开发潜力,提升研究区内可达性。可达性呈现以铁路线路为轴向周围辐射递减的格局,但泰国西部及老挝东部自然障区可达性提升效果甚微;铁路将增强城市间联系强度,实现'树状-网状'的城市流网络形态高效重构,网络发育更加成熟稳固;铁路也使得网络结构扁平化、分散化,流网络重构过程中资源的分散与耗散并存,城市间联系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泰铁路 自然障区 非障区 城市网络 可达性 马尔科夫链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长工时对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全宁斌 王瑾 +11 位作者 王雨浩 荆茹 杨道宇 彭金碧 顾倚岑 韩宇浩 卢锦意 张昭 徐璐瑶 黄淑玲 苏晓舟 李旭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67-3274,共8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长工时暴露特征,分析长工时暴露对职业紧张、抑郁、疲劳蓄积、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汕头市、茂名市、河源市各抽取2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长工时暴露特征,分析长工时暴露对职业紧张、抑郁、疲劳蓄积、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汕头市、茂名市、河源市各抽取2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等量表对其职业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99±2.18)h;长工时暴露2094例,占比78.96%。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等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后,长工时(周工作时间大于40 h)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疲劳蓄积的危险因素(P<0.01);且周工作时间越长,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疲劳蓄积的风险越高;周工作时间大于48 h是发生失眠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医务人员长工时暴露水平较高,长时间工作是引起职业紧张、抑郁、疲劳蓄积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长工时 职业紧张 抑郁
下载PDF
Orally administered BZL-s RNA-20 oligonucleotide targeting TLR4 effectively ameliorates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 被引量:4
7
作者 Dandan Zhao yuhao Qin +16 位作者 Jiaqi Liu Kegong Tang Shuaiyao Lu Zirui Liu Yexuan Lin Cong Zhang Fengming Huang Jiahui Chang Chang Li Mingyao Tian Yiming Ma Xiaoyun Li Congzhao Zhou Xiao Li Xiaozhong Peng Ningyi jin Chengyu Ji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1589-1599,共11页
The global COVID-19 pandemic emerged at the end of December 2019.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nd acute lung injury(ALI)are common lethal outcomes of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LPS),avian influenza virus... The global COVID-19 pandemic emerged at the end of December 2019.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and acute lung injury(ALI)are common lethal outcomes of bacterial lipopolysaccharide(LPS),avian influenza virus,and SARS-Co V-2.Toll-like receptor 4(TLR4)is a key target in the pathological pathway of ARDS and ALI.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herbal small RNAs(s RNAs)are a functional medical component.BZL-s RNA-20(Accession number:B59471456;Family ID:F2201.Q001979.B11)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Toll-like receptor 4(TLR4)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Furthermore,BZLs RNA-20 reduces intracellular levels of cytokines induced by lipoteichoic acid(LTA)and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We found that BZL-s RNA-20 rescued the viability of cells infec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H5N1,SARS-Co V-2,and several of its variants of concern(VOCs).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PS and SARS-Co V-2 in mice was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d by the oral medical decoctosome mimic(bencaosome;sphinganine(d22:0)+BZL-s RNA-20).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ZLs RNA-20 could be a pan-anti-ARDS/ALI dr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igonucleotide drug herbal medicine ARDS/ALI SARS-CoV-2
原文传递
基于分布油色谱和超声技术的换流变压器放电缺陷定位 被引量:4
8
作者 季宇豪 金涌涛 +4 位作者 穆海宝 梁红胜 杨智 周晨辉 蔡广生 《电力安全技术》 2023年第11期56-61,共6页
针对超声波法在换流变等大尺寸设备中局部放电检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超声波检测及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技术。首先利用分布式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实现缺陷粗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超声波传感器布置方案;再使用... 针对超声波法在换流变等大尺寸设备中局部放电检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与超声波检测及定位相结合的定位技术。首先利用分布式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实现缺陷粗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超声波传感器布置方案;再使用超声波定位算法以及优化传播路径搜索算法准确定位;最后,通过现场测试并综合设备内检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所提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局部放电 超声波 缺陷定位
下载PDF
86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婴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吴雨昊 周悦航 +3 位作者 金鑫 况虹宇 李勇刚 吴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6-529,共4页
目的总结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7年8月86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婴的术前诊断、手术及术后情况.86例主动脉缩窄伴发心内畸形患婴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95.1±78.0)天,新生儿10... 目的总结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7年8月86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患婴的术前诊断、手术及术后情况.86例主动脉缩窄伴发心内畸形患婴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95.1±78.0)天,新生儿10例,占11.6%.体质量(4.6±1.2)kg.导管前型57例,导管旁型23例,导管后型6例.合并室间隔缺损73例,房间隔缺损59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心内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结果所有患婴均接受了扩大端端吻合术、扩大端侧吻合术和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等一期手术纠治,同期矫治心内畸形.手术历时(279.0±56.4)min,体外循环(162.3±51.0)min,主动脉阻断(74.7±25.2)min.术后监护室停留(7.4±4.7)天,机械通气(101.1±75.4)h.出院前吻合口压差低于术前缩窄处压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3±17.7)mmHg对(22.1±9.4)mmHg,P<0.001],早期死亡7例.79例随访(31.0±27.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末次随访吻合口收缩期压差(21.2±11.0)mmHg,29例吻合口压差大于20 mmHg,4例建议行球囊扩张.2年累积无再缩窄生存率69.2%.结论一期经胸骨正中入路治疗婴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手术安全且术后效果好,可避免早期二次手术,近-中期随访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缩窄 外科手术 婴儿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阴阳学说”探讨反应性星型胶质细胞A1/A2表型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光磊 沈俊希 +6 位作者 郑宇皓 陈云志 金亚弦 赵芝兰 齐晓岚 况时祥 朱星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12,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障碍,发病机制异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防治不当,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星形胶质细胞(A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丰富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在AD的发生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障碍,发病机制异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防治不当,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星形胶质细胞(A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最丰富的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在A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CNS受损后,AS被激活并改变其细胞特性,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As),其表型可变为A1型AS(A1S)与A2型AS(A2S),两者在功能上分别表现为神经毒性与神经保护性。中医阴阳学说贯穿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以及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保健。A1S与A2S在功能上表现出双重特性,与中医阴阳学说有相似之处。因此,通过“抑阳扶阴”的方式,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有望抑制A1S的“阳性”作用,促进A2S的“阴性”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AD的目的。将中医阴阳学说与西医学相结合,不但有助于丰富中医阴阳理论的现代内涵,而且通过中医阴阳学说解读AS表型的变化,为中医药在防治AD方面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阴阳学说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膈疝的临床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翠霞 吴雨昊 +8 位作者 赵录 雷洪波 金鑫 李洪波 王刚 代江涛 潘征夏 吴春 李勇刚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8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①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被分为开胸组-1(n=7)、开腹组-1(n=61)、胸腔镜组-1(n=...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膈疝(CDH)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3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8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①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被分为开胸组-1(n=7)、开腹组-1(n=61)、胸腔镜组-1(n=85)及腹腔镜组-1(n=5)。胸腔镜组-1与腹腔镜组-1 CDH患儿中,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的CDH患儿为12例,术后死亡CDH患儿为7例。②除外首次CDH修补术后死亡及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的19例CDH患儿后,对139例CDH患儿进一步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将其分为开胸组-2(n=6)、开腹组-2(n=58)、胸腔镜组(n=71)与腹腔镜组(n=4)。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述分组CDH患儿的手术时月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及CDH复发率等进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24)年伦审(研)第(39)号]。结果本研究CDH患儿的总体死亡率为5.1%(8/158)。12例中转开放手术的CDH患儿中,胸腔镜组-1中转开胸手术者为3例、中转开腹手术者为8例;腹腔镜组-1中转开腹手术者为1例。开胸组-2、开腹组-2、胸腔镜组-2、腹腔镜组-2 CDH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时间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输血率、术后胸腔引流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中,9例(6.5%)发生气胸:开腹组-2为4例、胸腔镜组-2为5例;3例(2.2%)发生乳糜胸:开腹组-2为1例、胸腔镜组-2为2例;2例发生肺不张(1.4%),均为开腹组-2 CDH患儿;这4组患儿术后气胸、乳糜胸、肺不张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7例CDH患儿术后复发,总体CDH复发率为5.0%;开胸组-2、开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 胸廓切开术 剖腹术 胸腔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IBDV感染青脚麻鸡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雨豪 邓在双 +4 位作者 熊宪献 孙启 金光明 顾有方 靳二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6期906-915,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熟地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感染IBDV青脚麻鸡脾脏显微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表达、淋巴细胞凋亡及TLR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随机将500羽健康28日龄未接种法氏囊疫苗的青脚麻鸡分为5组,对照组、攻毒组...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熟地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感染IBDV青脚麻鸡脾脏显微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表达、淋巴细胞凋亡及TLR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随机将500羽健康28日龄未接种法氏囊疫苗的青脚麻鸡分为5组,对照组、攻毒组和试验Ⅰ—Ⅲ组,3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对应给予0.5%、1%和1.5%的中草药复方制剂。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均在30日龄通过点眼人工感染IBDV,试验期7 d。IBDV攻毒3 d后,比较对照组,攻毒组青脚麻鸡脾指数,脾脏MDA含量,NFκB和TLR3基因表达量(mRNA),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及其阳性细胞数均呈现显著增加(P<0.05),而T-SOD与T-AOC活性和脾脏中IFN-γ与IL-2含量呈现显著减少(P<0.05)。比较攻毒组,试验Ⅱ组青脚麻鸡脾脏MDA含量、Caspase-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呈现明显降低(P<0.05),而脾脏中IL-2和IFN-γ含量及T-SOD和T-AOC活性则明显提升(P<0.05)。IBDV攻毒7 d后,比较对照组,攻毒组青脚麻鸡脾脏的器官指数、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量及其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同样呈现明显增加(P<0.05),同时NFκB和TLR3基因表达量也出现明显增加(P<0.05),而脾脏中细胞因子IL-2及GSH-Px和T-SOD的含量或活性增明显下降(P<0.05)。比较攻毒组,试验Ⅱ组青脚麻鸡脾指数、MDA含量、Caspase-3和NFκB基因表达量均呈现明显降低(P<0.05),而T-AOC、T-SOD活性及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感染3 d和7 d后,显微观察可见试验Ⅱ组青脚麻鸡的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数量增加,脾脏结构更清晰,与对照组相比基本相同,与攻毒组相比,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体积明显降低。日粮中添加1%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感染IBDV青脚麻鸡脾脏显微结构、免疫抗氧化功能和TLR3/NFκB信号通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脾脏淋巴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方制剂 脾脏 IBDV 细胞凋亡 TLR3/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一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雨昊 车思艺 +4 位作者 周悦航 金鑫 代江涛 李勇刚 吴春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的诊治,以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患儿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并通过PubMed、Embase、Scopus等英文数...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的诊治,以提高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患儿的发病、诊断及治疗过程,并通过PubMed、Embase、Scopus等英文数据库及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英文文献检索关键词为"(congenital tracheobronchial cartilage remnants或tracheobronchial remnants或cartilaginous tracheobronchial remnants)和(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中文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或气管软骨异位)和(先天性食管闭锁)"。结果本例患儿因食管闭锁术后出现进食固体食物呕吐入院,食管吞钡造影提示距贲门2~3 cm处食管狭窄,且该处狭窄为突然变细,未见移行段。术后食管狭窄段病理检查提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十分罕见,此次共检索到6篇21例英文报道。其中18例通过食管闭锁术后食管吞钡造影及病理检查诊断,另3例于行食管闭锁根治术时诊断。手术方式主要为狭窄处切除及食管吻合,或加行胃底折叠术。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气管软骨食管异位较为罕见,行食管闭锁根治术后出现的进食固体食物呕吐是其主要表现。该疾病易误诊为食管闭锁术后的吻合口狭窄,诊断主要依靠食管吞钡造影及术后病理活检。手术疗效可靠,但术后可能出现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软骨 食管异位软骨
原文传递
安徽省859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感染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宇豪 马晨城 +4 位作者 王明汉 金慧茹 孔令辉 李家斌 胡立芬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该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59株,采用纸片法测定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 目的了解安徽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该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7年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59株,采用纸片法测定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菌株药敏结果、感染临床分布及药物耐药性变化。结果该院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为痰样本(682株,79.39%),其次是尿液样本(39株,4.54%)和血液样本(33株,3.84%);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256株,29.80%)和干部病房(112株,13.04%);448株(52.15%)菌株来源于65岁以上患者,且随着年龄增长,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增高。该菌对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敏感率分别达到93.73%、88.60%和82.17%。2008—2017年间该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46、18.513、38.500和40.570,P均<0.05)。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警惕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的发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该菌敏感,可供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分布 定植
原文传递
靶向TLR4的口服寡核苷酸药物BZL-sRNA-20可有效缓解小鼠急性肺损伤
15
作者 赵丹丹 秦宇豪 +16 位作者 刘佳齐 汤克功 鲁帅尧 刘子睿 林烨暄 张聪 黄凤鸣 常佳慧 李昌 田明尧 马一鸣 李晓芸 周丛照 李霄 彭小忠 金宁一 蒋澄宇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9-1291,共13页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开始流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禽流感病毒...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开始流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禽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等引发的高致死疾病.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ARDS和ALI病理通路中的关键靶点.草药小RNA(small RNA,sRNA)已被报道是草药药效的重要成分之一.本研究发现,半枝莲来源的小核酸BZL-sRNA-20(检索号:B59471456;ID:F2201.Q001979.B11)是TLR4及促炎细胞因子的有效抑制剂,可下调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和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引发上升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并能挽救禽流感病毒H5N1,SARSCoV-2及其多种变异株感染所致的细胞死亡.此外,口服本草体(bencaosome):(鞘氨醇(d22:0)+BZL-sRNA-20)可缓解LPS与SARS-CoV-2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来源的BZL-sRNA-20可能是一种广谱治疗ARDS/ALI的寡核苷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药物 中草药 ARDS/ALI SARS-CoV-2
原文传递
王瑞平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滕钰浩 王瑞平 +6 位作者 邢莹 包艳敏 王丹丹 王昕月 胡玥 金志超 潘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1209-1212,共4页
江苏省名中医王瑞平教授,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吸纳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创新恶性肿瘤治疗理念,年诊逾万,屡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总结其学术经验:1)扶正为根本,健脾首当先;2)解毒以顾标,祛瘀常为用;3)辨病与辨期,个体化治疗;4)理法... 江苏省名中医王瑞平教授,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吸纳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创新恶性肿瘤治疗理念,年诊逾万,屡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总结其学术经验:1)扶正为根本,健脾首当先;2)解毒以顾标,祛瘀常为用;3)辨病与辨期,个体化治疗;4)理法遵经典,方药重平和;5)中西互为参,医研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学术特点 王瑞平
下载PDF
库欣病患者围手术期测定心率变异性用于评价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皮质醇的初探
17
作者 钱雯君 孙昱皓 +2 位作者 唐莲 景峰 朱大乔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93-198,204,共7页
目的探讨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患者围手术期激素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波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CD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 目的探讨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患者围手术期激素水平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波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CD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无功能性垂体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NFPA)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术前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觉知压力水平,术后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首日采集患者8:00血清皮质醇、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水平,以及术前一日、术日夜间睡眠状态的HRV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变化与HRV的变化差异。结果CD患者均在接受“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达到“生化缓解”,血清皮质醇与ACTH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HRV参数的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power,LF)和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RR interval,SDNN)较术前增高(P<0.05);NFPA患者皮质醇、ACTH和HRV参数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HRV指标中LF和SDNN是反映库欣病患者术后“生化缓解”的一个潜在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病 心率变异性 皮质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现状及优先保护研究
18
作者 段雨豪 陈锋 +12 位作者 张宏伟 何安国 刘菊莲 刘西 陈小荣 叶立新 庞春梅 俞立鹏 赵昌高 王冠舜 鲁益飞 金孝锋 于明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7-2066,共10页
该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及《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3年,待发布)中在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定量分析浙江全省珍稀濒... 该文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及《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3年,待发布)中在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组成特征、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定量分析浙江全省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顺序。结果表明:(1)浙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101科229属333种,其中种子植物共311种,占比高达93.39%,以兰科(Orchidaceae)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有32属56种。(2)从区域水平分布看,浙江的珍稀濒危植物密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浙西北天目山区(147种)、浙西南洞宫山区(164种),浙北平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少。(3)从垂直分布看,随着海拔的升高,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先增加后减少,呈现倒“U”形的分布趋势,在海拔601~800 m范围种类最多(60科113属144种)。(4)根据优先保护定量分析,属于优先保护Ⅰ级82种(24.62%)、Ⅱ级144种(43.24%)、Ⅲ级85种(25.53%)、IV级22种(6.61%)。浙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分析直观地反映了省内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程度,各物种现状与分析结果大致相符,需加强监测并及时对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物种组成 分布格局 优先保护 浙江
下载PDF
铑(Ⅲ)催化苯甲亚胺酸乙酯和CF_(3)-亚胺氧锍叶立德C-H活化/环化反应合成CF_(3)-1H-苯并[de][1,8]萘吡啶
19
作者 文思 丁宇浩 +2 位作者 田青于 葛进 程国林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1-300,共10页
在铑催化下,实现了苯甲亚胺酸乙酯类化合物与CF_(3)-亚胺叶立德的C—H活化/环化多米诺反应.该合成策略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和底物的普适性,合成了一系列含三氟甲基的1H-苯并[de][1,8]萘吡啶,产率为22%~86%.
关键词 铑催化 苯甲胺酸乙酯 三氟甲基 氧锍叶立德 苯并[de][1 8]萘吡啶
原文传递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估计
20
作者 李新春 刘建国 +7 位作者 徐亮 沈先春 徐寒杨 束胜全 王钰豪 金岭 邓亚颂 孙永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1,共12页
根据统计学的参数估计理论,提出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浓度反演的参数误差估计方法。实验中,通过光谱平均次数来控制噪声水平,以此来评估不同噪声水平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反演结果的估计误差。结果表明... 根据统计学的参数估计理论,提出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浓度反演的参数误差估计方法。实验中,通过光谱平均次数来控制噪声水平,以此来评估不同噪声水平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反演结果的估计误差。结果表明,对于自研抽取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8次平均光谱即可满足反演误差小于3%的需求,64次平均光谱的反演结果配合估计误差可以实现对平均浓度的覆盖率达到100%。随着噪声水平的降低,仪器、环境等非噪声因素的扰动是估计误差的主要部分。该方法在优化光谱定量分析的参数配置和指导光谱仪器系统设计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定量分析 非线性最小二乘 多组分 误差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