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结构及血管密度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宇涵 马瑾 +7 位作者 干霖洋 张夏 王旭倩 丑玉宇 王雪娇 孙子系 陶枳言 钟勇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686,共10页
目的比较急性期、慢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与具有小视杯结构的健康人相同解剖结构下视盘周围血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NAION单眼发病患者及同... 目的比较急性期、慢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与具有小视杯结构的健康人相同解剖结构下视盘周围血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NAION单眼发病患者及同期具有小视杯结构的健康志愿者.病程≤3个月的患者归为NAION急性期组,病程>3个月的患者归为NAION慢性期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联合前置镜检查并测量眼轴长度,采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采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测量视盘血管密度;NAION患者行视野检查.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AION急性期组患者16例,年龄(57±9)岁,男性6例,女性10例;NAION慢性期组患者17例,年龄(56±10)岁,男性7例,女性10例;对照组15名,年龄(57±10)岁,男性6名,女性9名;3组受检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ION慢性期组患眼RNFL厚度为(78±38)μm、GCC厚度为(75±19)μm,均小于急性期组患眼[(191±99)μm及(98±28)μm,t=4.389、2.758,均P<0.05];NAION慢性期组患眼中位杯盘面积比为0.18(0.11,0.31)、杯盘垂直直径比为0.45(0.39,0.56),杯盘水平直径比为0.39(0.28,0.54),均大于急性期组患眼[0.05(0.01,0.18)、0.22(0.11,0.41)、0.20(0.07,0.42),U=212.000、208.000、205.000,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AION急性期组患眼视盘血管密度为45%±7%,慢性期组患眼视盘血管密度为41%±8%,均低于对照组(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05,4.940;均P<0.01);视盘周围除鼻侧下方NAION慢性期组患眼毛细血管密度(36%±8%)低于急性期组患眼(42%±7%,P=0.039)外,其余区域毛细血管密度慢性期组患眼与急性期组患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ION急性期组8/16的患眼可见毛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局部血流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黄芪-丹参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雨菡 马善波 +4 位作者 杨倩 李龙 王锦 缪珊 石小鹏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142-1146,共5页
脑卒中,中医俗称“中风”,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气虚”是发病之本,“血瘀”乃病发展之核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坏死、细胞... 脑卒中,中医俗称“中风”,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气虚”是发病之本,“血瘀”乃病发展之核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坏死、细胞毒性以及血管源性水肿、炎性反应等。临床实践表明,黄芪-丹参是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药对,且使用频率位于前列,临床疗效较好。研究发现黄芪-丹参药对中,黄芪具有抗凋亡、抗炎、扩张血管、改善血行的作用,丹参能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黄芪、丹参不管是进行有效组分配伍还是药对直接进行配伍,不仅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还可以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于预后作用明显,两药相辅相成,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黄芪 丹参 有效组分 气虚血瘀
下载PDF
基层医院门诊尿路感染优势菌株及其耐药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雨晗 余江峰 +1 位作者 金秀萍 蒋锦琴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了解门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分离的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及携带率。方法收集2017—2019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 目的了解门诊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分布,分离的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型及携带率。方法收集2017—2019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分离,采用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病原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测定大肠埃希菌产ESBL情况,PCR检测ESBL基因型及其携率。结果1529例患者送检中段尿病原菌阳性392例,阳性率为25.6%。分离到病原菌424株,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70.3%、22.4%和7.3%。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有226株,其中44.7%(101株)产ELBL,产ESBL菌株CTX-M型和TEM型基因携带率分别为87.1%和70.3%。除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其余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本地区门诊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其产ESBL率高、CTX-M和TEM为主要携带基因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尿路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加减乌梅丸对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钰涵 靳明明 吕昌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88,共5页
加减乌梅丸作为在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之一,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分别从古籍文献与现代医家思想总结加减乌梅丸对结直肠癌治疗的中医理论基础;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如腹泻、便秘便血、情志不振、纳呆乏力),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相关症状... 加减乌梅丸作为在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之一,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分别从古籍文献与现代医家思想总结加减乌梅丸对结直肠癌治疗的中医理论基础;从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如腹泻、便秘便血、情志不振、纳呆乏力),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相关症状,降低结直肠癌总体复发率,防止肠道多发性息肉癌变等要点对加减乌梅丸在临床上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进行阐述;并对其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ignal transducer and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 p65)、凋亡相关因子(factor related apoptosis,Fas)蛋白、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ligand,FasL)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蛋白、氨基酸末端激酶/Wnt(Jun N-terminal kinase,JNK/Wingless/Integrated,Wnt)通路、白介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等实验研究方面展开综述,期望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加减乌梅丸有关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乌梅丸 乌梅丸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川西北晚三叠世卡尼期浅水碳酸盐生产工厂构成及其转换过程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柳晶晶 王夏 +4 位作者 孟令赞 曾雨涵 冯翼妍 金鑫 张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65,共21页
【目的】准确识别碳酸盐工厂类型并阐明其发育控制因素,定量化评价工厂发育过程的环境条件,厘清其在沉积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古生态学和沉积学信号是探究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演化的关键。【方法】以川西北绵竹市汉旺镇观音崖剖面的马鞍塘组为... 【目的】准确识别碳酸盐工厂类型并阐明其发育控制因素,定量化评价工厂发育过程的环境条件,厘清其在沉积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古生态学和沉积学信号是探究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演化的关键。【方法】以川西北绵竹市汉旺镇观音崖剖面的马鞍塘组为例,通过系统的碳酸盐岩微相分析,结合粒径统计分析方法对20391个颗粒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时期热带浅水碳酸盐生产工厂的构成、特征、转变过程、驱动因素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研究区热带浅水碳酸盐生产工厂可进一步划分为似球粒、鲕粒、生屑及生物礁等多个细分特异化工厂类型,指示多样化的碳酸盐生产路径。通过分析研究区热带浅水工厂的构成,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和营养水平等因素,发现各个细分工厂类型有着非常强烈的“生境”特点,工厂类型的转变更多地受区域海平面变化控制。【结论】频繁的海平面变化导致营养水平、水动力条件和碳酸盐矿物饱和度等因素快速变化,进而驱动了具体细分工厂的转变。而众多细分工厂在沉积序列上的快速变化指示了它们在横向上的共生关系。因此,较短时间尺度下细分工厂类型的转变主要与区域海平面控制的横向生产工厂类型的迁移有关,与极端事件和沉积体系的转变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卡尼期 碳酸盐生产工厂 碳酸盐岩沉积过程 颗粒统计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异时性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可婷 党旖旎 +3 位作者 赵宇涵 金多晨 桑怀鸣 张国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根除H.pylori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异时性胃癌(MG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20年1月20日。运用卡... 目的探讨根除H.pylori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异时性胃癌(MGC)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20年1月20日。运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的MGC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SD术后MG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7例患者(阴性组91例,根除组50例,持续感染组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随访期间17例患者发生MGC,总体发生率为9.1%(17/187)。阴性组、根除组和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分别为5.5%(5/91)、6.0%(3/50)和19.6%(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2,P=0.03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持续感染组MGC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和根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9、4.031,P=0.023、0.04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危险比(HR)=1.078,95%CI 1.015~1.146,P=0.015]、黏膜下层浸润深度<500 μm(HR=5.794,95%CI 1.256~26.718,P=0.024)和H.pylori持续感染(HR=5.596,95%CI 1.799~17.407,P=0.003)是ESD术后M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持续感染组相比,根除H.pylori能降低ESD术后MGC的发生率(HR=0.234,95%CI 0.061~0.908,P=0.036)。结论年龄、黏膜下层浸润深度<500 μm和H.pylori持续感染是ESD术后发生MG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能降低MGC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时性胃癌 幽门螺杆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原文传递
基于ICF冠心病患者远程康复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曹雨菡 李瑾 +2 位作者 何民 王丹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3-442,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及现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5月5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关于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基于ICF,采用...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及现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5月5日,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关于远程康复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基于ICF,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析远程康复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时的干预措施、评价方法和指标、康复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共检索文献4172篇,最终纳入15篇,来自5个国家,多数文献源于医学、公共健康相关主题期刊,研究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2022年。远程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远程康复小组、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身体活动、运动监测、提供相关知识、专业人员沟通指导及问题解答、提供心理支持、自我报告、医务人员监督提醒9个要素。根据ICF架构,远程康复促进冠心病患者功能康复主要体现在身体功能(包括b1精神功能,b4心血管、血液、免疫和呼吸系统功能,b5消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功能,b7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和活动与参与(包括d2一般任务和要求,d4活动,d7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8主要生活领域,d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影响冠心病患者活动与参与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主要包括e1用品和技术,e3支持和相互联系,e4态度,e5服务、体制和政策等。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冠心病患者远程康复的9个内容要素,并基于ICF分析远程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冠心病 远程康复 Scoping综述
下载PDF
5个高羊茅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宇涵 洪盛 +3 位作者 朱瑾 王婧 刘璐 柴琦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344-1352,共9页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0(CK)、50、100、150、200、250 mmol·L^(–1) 6个盐分梯度,研究5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种子萌发的耐盐能力,以期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高羊茅品种。结果表明,在低NaCl浓度(50 mmol·L^(–1))下,... 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0(CK)、50、100、150、200、250 mmol·L^(–1) 6个盐分梯度,研究5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种子萌发的耐盐能力,以期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高羊茅品种。结果表明,在低NaCl浓度(50 mmol·L^(–1))下,各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苗长、根长和盐害率与对照相比几乎无变化(P> 0.05)。50~250 mmol·L^(–1)的盐浓度范围内,各品种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相对苗长与相对根长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盐害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NaCl浓度达到最大(250 mmol·L^(–1))时,相对盐害率达到最高,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等指标降至最低。5个高羊茅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踏火6号>警犬>红宝石2号>贝克>超级警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耐盐性 萌发期 NACL 根系扫描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SCI论文的汞污染防治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雨寒 靳炜 +2 位作者 刘俐媛 陈扬 张利田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8-1501,共14页
汞作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一直是国际上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汞污染排放量大面广,局地污染严重。为分析汞污染防治领域的发文现状和研究热点,梳理了主要的汞污染防治技术、汞污染评价与管理3个方面的SCI论文,并对国内外论文的发文国家/地... 汞作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一直是国际上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汞污染排放量大面广,局地污染严重。为分析汞污染防治领域的发文现状和研究热点,梳理了主要的汞污染防治技术、汞污染评价与管理3个方面的SCI论文,并对国内外论文的发文国家/地区、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影响力、研究领域与热点等内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汞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处理技术和污染评价2个方面,近10年来,汞污染防治论文总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汞污染处理技术相关的论文有所减少,汞污染评价相关的论文逐年递增。汞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处理、氧化还原、电化学修复、催化处理等方面;污染评价主要涉及毒理研究、汞的迁移与转化、风险评估等。近年来,汞的迁移转化与风险评估,汞污染的电动力修复、催化处理、吸附处理等领域的发文量增速较快。全球重点研发机构的研究方向趋同,主要侧重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化学、工程、毒理学等方向的研究;但不同机构的研究对象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总量和ESI高被引论文数量均排全球首位,研究方向、重点发文期刊与全球基本一致,重点发文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这些机构在全球的发文量排名也处在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污染 污染防控 SCI论文 文献计量
原文传递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预测北京社区人群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玉寒 柳洪宙 +9 位作者 杜锦 臧丽 陈康 闫文华 郭清华 巴建明 谷伟军 吕朝晖 窦京涛 母义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6-963,共8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北京社区人群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以及苹果园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第1次基线调查,在2015年4至10月进行第2次随访调查。...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北京社区人群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以及苹果园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第1次基线调查,在2015年4至10月进行第2次随访调查。根据基线TyG指数水平三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3组,建立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探索TyG指数是否为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TyG指数分组的Kaplan-Meier曲线。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进行亚组分析,以确定各亚组间TyG指数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共纳入9577名研究对象,随访时间为(34.14±3.84)个月。随访期间,共计363例(3.8%)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Cox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提示:与低TyG指数组相比,高TyG指数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HR)在未校正模型、模型1、模型2中分别为1.54(95%CI 1.19~1.98),1.60(95%CI 1.23~2.10)和1.57(95%CI 1.20~2.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由低至高组,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P=0.015)。亚组分析显示,仅性别在TyG指数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女性人群中,随着TyG指数水平增长,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呈显著升高(P<0.001)。结论:高TyG指数与北京社区人群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独立相关,性别在TyG指数和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TyG指数可能是预测社区人群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有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类 血糖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非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 预测因子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与动态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柏玉涵 杨健 +6 位作者 彭红芬 董进 蒋玮丽 刘海峰 阳义 何博 张东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首次检查至治愈出院时肺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60例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患者CT及临床资料,研究3次CT检查...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从首次检查至治愈出院时肺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月20日武汉市第一医院60例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患者CT及临床资料,研究3次CT检查与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60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其中男2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9岁),初诊CT单发病灶11例,多发49例,为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GGO)、GGO伴"铺路石"征、GGO伴实变或几种共存。第二次CT检查45例(75%)明显进展,表现为原病灶范围扩大,数量增多或不变或"此消彼长"表现,其中42例实变增多;3例(5%)病灶范围变化不明显,实变增多;12例(20%)病灶吸收表现。9例(15%)患者影像与临床症状进展无明显对应关系。出院前1~3 d第3次CT显示,50例(83.33%)病灶不同程度吸收,8例(13.33%)病灶明显吸收,同时出现少许淡薄新发病灶,还有2例(3.33%)老年患者仍有残留未吸收病灶。结论胸部HRCT能客观反映COVID-19患者肺内病灶变化,与临床进展、转归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患者临床治疗及分层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6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雨菡 石小鹏 +4 位作者 李龙 缪珊 王锦 杨倩 马善波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7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建立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 目的:建立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Plu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的含量,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1)。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黄芪-丹参药对中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_(A)的含量,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μl,流速1ml·min^(-1)。结果:紫草酸、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芒柄花黄素、丹参酮Ⅱ_(A)在49.4~247μg·ml^(-1),706~3530μg·ml^(-1),50.2~251μg·ml^(-1),50.4~252μg·ml^(-1),0.8~4μg·ml^(-1),24~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结论:此方法测操作简单、数据准确、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酸 丹酚酸B 丹参素 迷迭香酸 芒柄花黄素 丹参酮ⅡA 黄芪 丹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uman brain organoid:trends,evolution,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被引量:1
13
作者 Minghui Li yuhan Yuan +3 位作者 Zongkun Hou Shilei Hao Liang jin Bochu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2387-2399,共13页
Advanced brain organoids provide promising platforms for deciphering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rocesses of human neural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Although various studies and reviews have described developments and a... Advanced brain organoids provide promising platforms for deciphering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rocesses of human neural development and diseases.Although various studies and reviews have described developments and advancements in brain organoids,few studies hav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global trends in this area of neuroscience.To identify and further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organoids,we utilized bibliometrics and visualiz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the global trends and evolution of brain organoids in the last 10 years.First,annual publications,countries/regions,organizations,journals,authors,co-citations,and keywords relating to brain organoids were identified.The hotspots in this field were also systematically identified.Subsequently,current applications for brain organoids in neuroscience,including human neural development,neural disorders,infectious diseases,regenerative medicine,drug discovery,and toxicity assessment studies,a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Towards that end,several considerations regarding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 brain organoid research and future strategies to advance neuroscience will be present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ir application in neurologic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c analysis brain organoids cerebral organoids global trends NEUROSCIENCE
下载PDF
固有免疫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飞燕 马善波 +4 位作者 陈雨菡 李龙 缪珊 王锦 石小鹏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9期1619-1624,共6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湿疹和瘙痒为特征的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包括易感基因、宿主环境、皮肤屏障功能缺陷以及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等。研究表明,适应性免疫疗法在改善A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潜...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以湿疹和瘙痒为特征的慢性持续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包括易感基因、宿主环境、皮肤屏障功能缺陷以及全身和局部免疫反应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等。研究表明,适应性免疫疗法在改善A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潜力。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在AD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关于固有免疫的皮肤屏障作用及固有免疫细胞和细胞通路是如何参与AD发病机制,如何驱动适应性免疫发挥作用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概括。因此,考虑到固有免疫系统在AD病理机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协调作用,本文主要围绕固有免疫系统对AD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作综合阐述,以期为治疗AD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固有免疫系统 表皮屏障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飞燕 陈雨菡 +5 位作者 马善波 李龙 王锦 缪珊 史亚军 石小鹏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2期324-329,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芩味苦,性寒,入肝、胆、胃、大肠经,功能清少阳热邪,泻上焦实火,燥肠胃湿热;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柔肝止痛,行寒热,中恶,腹痛,且黄芩-芍药两者相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临床实践表明,黄芩-芍药两者配伍治疗UC不仅有深远历史渊源,更受到众多医家认可。本文基于作用机制归纳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芍药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左心腔声学造影评估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左室容积、射血分数及整体纵向应变的可重复性研究
16
作者 李雨涵 张雪梅 +7 位作者 李逢生 曹玲 张菲菲 赵颖 娄萍 金晶 窦水秀 赵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537-3542,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腔声学造影(left ventricular opacification,LVO)评估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左室容积、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的可重复性研... 目的:探讨左心腔声学造影(left ventricular opacification,LVO)评估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左室容积、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的可重复性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经病理证实且需抗肿瘤化疗的患者53例,根据二维心脏超声图像质量分为图像清晰组23例和图像不清晰组30例(两个及以上节段显示不清)。然后将6名不同职称资历超声医师分为高级、中级及初级3组,每组2人,均可独立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工作年限均≥4年),分别对患者进行心尖四腔心、二腔心、三腔心、左心长轴及左室乳头肌短轴切面图像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LVO的数据采集,用PACS系统将所有患者测量的数据进行左室容积、LVEF及LVGLS的评估。结果:3组6名超声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其测量参数经Kendall's W检验分析及信度分析,ICC为0.301~0.936。在图像清晰组中,左室容积、LVEF及LVGLS的一致性均较好(P<0.001)。在图像不清晰组中,对于LVEF、LVEDV及LVGLS的测量,TTE一致性较差(P>0.001),LVO测量一致性有了明显改善,但Kendall's W检验值仍偏低。对于LVESV的测量,各组及造影前后测量的一致性均较好(P<0.001)。结论:LVO能明显改善心脏超声图像不清晰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左室容积、LVEF及LVGLS测量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减少不同超声医师测量操作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腔声学造影 肿瘤化疗 心室功能 可重复性 左室整体纵向应变
下载PDF
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杨雨涵 尹金瑜 +3 位作者 陆丹燕 姚茜诺 章晋 张庆华 《老年医学研究》 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浙江省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5—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抽样和现场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 目的探讨浙江省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5—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抽样和现场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州市老年人传染病健康素养平均分为(14.03±7.31)分,及格率为29.9%(109/365)。个体防治传染病技能的4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与观念(4.11±2.92)分,传染病的预防(5.10±2.35)分,传染病管理与治疗(3.24±2.35)分,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1.58±1.5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居住地、收入、职业和是否在网上搜寻健康信息是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464,F=46.070,P<0.001)。结论湖州市老年人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高龄、文化程度较低、离异、居住在农村、职业是农民、收入低以及未曾在网上搜寻过健康信息的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健康素养 老年人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湖州市
下载PDF
废轮胎梯级热解中试装置开发与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宇涵 徐俊 +5 位作者 赵光杰 林诚乾 金亮 薛志亮 周永刚 黄群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40-1247,共8页
基于固定床管式热解炉对废轮胎热解产物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热解产物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物的改性提质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废轮胎高效能源资源化利用的梯级螺旋热解中试装置,以获得高品质热解产物... 基于固定床管式热解炉对废轮胎热解产物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根据热解产物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产物的改性提质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废轮胎高效能源资源化利用的梯级螺旋热解中试装置,以获得高品质热解产物。甲苯抽出物透光率和闪点分别是限制热解炭黑和热解油高效安全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开发的中试热解装置采用梯级热解技术和多级冷凝技术,可有效改善热解产物品质,所得热解炭黑甲苯抽出物透光率达到100%,热解油闪点达到76.5℃,均满足相应标准。同时,中试装置采用热解气循环燃烧供能的方案,可实现装置的热量自维持,显著降低工艺热解能耗。本文基于自主开发的中试梯级热解装置,解决了废轮胎热解产物高值化利用的瓶颈问题,以期为废轮胎热解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中试热解装置 梯级热解 多级冷凝 自热式
下载PDF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high-speed straw cleaning unit with double air springs
19
作者 Xiaomeng Xia Honggang Li +4 位作者 Shuyan Liu Ruiqiang Ran Yongjian Cong yuhan jin Dongyan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
No-tillage planter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row cleaners to remove post-harvest plant residue from the seedbed.The two-disc row cleaners cannot effectively remove the plant residue at high speed because the working d... No-tillage planters need to be equipped with row cleaners to remove post-harvest plant residue from the seedbed.The two-disc row cleaners cannot effectively remove the plant residue at high speed because the working depth is unstable,which leads to poor seeding quality of the seeder.A straw cleaning unit with double air springs was designed to achieve better straw cleaning performance at high speeds.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uble air spring system showed that it enabled separate adjustment of force and stiffness.A dynamic model of the straw cleaning unit was established,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ouble air spring system with adjustable stiffness in stabilizing the working depth of the row cleaners was analyzed.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straw cleaning performance and consistency of downforce against the ground of the straw cleaning unit with double air springs at different high spee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iffness of the double air spring system for better straw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the straw cleaning unit wa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working speed,and the required stiffness increased as the working speed increased;When the working speed was 8-12 km/h,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cleaned strip width was 6.9%-12.1%,the straw cleaning rate was 81.6%-92.2%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downforce was 19.93-28.63 N;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cleaned strip width was moderate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downforce,and the cleaned strip width consistency was better when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downforce was lower than 25.0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on tillage row cleaners straw cleaning unit double air spring system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的多自由度机械臂目标自动跟随系统
20
作者 庄虎跃 方旭 +3 位作者 张钰晗 靳成凯 张平霞 朱永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实现机械臂对目标物体的准确跟随,建立机械臂模型的坐标系,根据目标物体的坐标求解出各舵机关节在允许范围内的转动角度,确定二维坐标系下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利用这一算法设计了基于视觉的机械臂跟随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软件... 为实现机械臂对目标物体的准确跟随,建立机械臂模型的坐标系,根据目标物体的坐标求解出各舵机关节在允许范围内的转动角度,确定二维坐标系下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利用这一算法设计了基于视觉的机械臂跟随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软件模块和硬件结构3个部分。搭建了机械臂目标跟随实验平台,利用摄像头通过LabVIEW 2018软件的视觉模块完成目标物体的快速识别与定位,得出目标物体的坐标位置,然后由LabVIEW程序运算得到机械臂各关节转动角度,通过舵机控制板实现关节舵机的特定运动,最终实现机械臂对目标物体的准确跟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识别与定位 机械臂跟随 多自由度自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