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的表达调控与肿瘤的关系
1
作者 罗越文 刘芹 +1 位作者 张婉颖 李雪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最初是一种抗体类别转化和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关键因子,主要存在于生发中心B细胞中。AID具有基因突变活性,其表达受到体内多种因子的严格调控,如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最初是一种抗体类别转化和体细胞高频突变的关键因子,主要存在于生发中心B细胞中。AID具有基因突变活性,其表达受到体内多种因子的严格调控,如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和翻译后调控。在细胞中,如果AID表达调控紊乱,或者某些外源性的因子持续激活AID的表达,都可能导致Ig H以外的基因发生突变,最终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进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诱导的胞嘧啶脱氨酶 肿瘤 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食源性ACE抑制肽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2
作者 于志鹏 樊玥 +5 位作者 赵文竹 张倩 丁龙 陈嘉钰 励建荣 刘静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97-400,共4页
代谢组学作为食品科学技术领域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方法,正逐渐应用到活性肽代谢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中。本文综述了ACE抑制肽研究现状及瓶颈,同时对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在ACE抑制活性肽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代谢组学在AC... 代谢组学作为食品科学技术领域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方法,正逐渐应用到活性肽代谢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中。本文综述了ACE抑制肽研究现状及瓶颈,同时对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代谢组学在ACE抑制活性肽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代谢组学在ACE抑制肽中广泛深入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肽 代谢组学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中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66
3
作者 谭永忠 何巨 +2 位作者 岳文泽 张亮 王庆日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7,共12页
长期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的耕地面积到底是多少,一直是个谜,特别是在耕地面积出现几十年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居然比调查前多出了2亿多亩。论文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的耕地面积数据... 长期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的耕地面积到底是多少,一直是个谜,特别是在耕地面积出现几十年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居然比调查前多出了2亿多亩。论文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前后的耕地面积数据,从耕地总面积和不同类型的耕地面积两个维度,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从区域尺度来看,"二调"多出的2亿多亩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与西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几近一半,华南是唯一减少的区域;从省级尺度来看,26个省份耕地面积增加,以东北三省和新疆、内蒙古居多,京沪苏粤陕出现减少,尤以苏粤为甚;从市级和县级尺度来看,耕地增减空间集聚明显,耕地增加的地市和县市均以东北最为集中,耕地减少的地市以珠三角和长三角最为集中,耕地减少的县级单元以粤苏云三省最为集中。2)耕地的三种类型都出现增加,但旱地最多(53%)、水田最少(10%);水田和水浇地均"北增南减";旱地的增减主要分布在北方,且增减的空间分布都非常集中,东北增加较多,黄淮海平原减少较多。耕地分布重心的持续北移,加剧了水土资源的不协调性,从而影响耕地的质量,未来中国政府在高度关注耕地数量变化的同时,更应强化耕地质量的提高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面积变化 空间格局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原文传递
置器术时情况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冠融 孙志明 +6 位作者 杨月华 施雯慧 张学宁 周健 姚捷 张敏 陈颖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术的术时情况对IUD异位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 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放置术的术时情况对IUD异位的影响,从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IUD异位患者作为研究组,将104例同期放置IUD后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结构式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两组宫腔深度、子宫位置、术中出血、术中用药、术后给药以及术后告知注意事项的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疼痛是IUD异位的危险因素,OR值为5.00(95%CI:1.45~17.27),调整混杂因素后,OR值为21.54(95%CI:3.17~146.44)。结论术中疼痛显著增加IUD异位风险,故应加强此类人群的定期随访,以减少IUD异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异位 术中腹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