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重点城市数字技能竞争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晔风 陈煜波 黄鹤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134,共16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数字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数字技能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变革,也是国家和地区打造数字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研究基于领英平台的人才大数据,对全球重点城市的劳动力数字技能发展现状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数字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展数字技能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变革,也是国家和地区打造数字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研究基于领英平台的人才大数据,对全球重点城市的劳动力数字技能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国外城市为参照,比较分析我国数字技能的优势和差距。研究发现,我国数字技能的行业渗透性和技能多样性偏低,数字技能结构偏向于基础性数字技能。从技能竞争力来看,我国数字技能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两大颠覆性技术领域。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应将数字技能培养纳入国家经济发展长期战略,建立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劳动者等多方参与的数字技能长效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能 数字化转型 颠覆性技能 竞争力
原文传递
ALA-PDT治疗皮肤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小耿 李洁霞 +4 位作者 谭瑞芬 韦思敏 胡宇波 陈炳忠 梁敏奇 《癌症进展》 201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皮肤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采用ALA-PDT治疗分为联合组(ALA-PDT+手术治疗)43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治疗)37例,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43例患者均完...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皮肤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采用ALA-PDT治疗分为联合组(ALA-PDT+手术治疗)43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治疗)37例,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43例患者均完成了ALA-PDT治疗,其中治疗显效38例(88.37%)、有效5例(11.63%);联合组的术前病灶面积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手术创面面积小于单纯手术组,外观满意度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9.30%,24个月的复发率为18.60%,单纯手术组分别为16.22%、35.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结合手术治疗皮肤癌有利于减小手术创面面积,对患者术后创面外观恢复有利,但是对皮肤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皮肤癌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凝胶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傅明连 方江波 +3 位作者 陈彰旭 李健 柳玉波 陈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采用乳化交联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CTS)/海藻酸钠(SA)复合凝胶,研究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并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复合凝胶对Cu^(2+)的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及动力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TS/SA复合... 采用乳化交联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CTS)/海藻酸钠(SA)复合凝胶,研究其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并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复合凝胶对Cu^(2+)的等温吸附平衡曲线及动力学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TS/SA复合凝胶对Cu^(2+)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9.06%,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复合凝胶可再生使用,再生5次后,吸附率仍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复合凝胶 吸附性能
下载PDF
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评估:以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方正 张鹏 +4 位作者 张玉波 陈冰 杜金鸿 王伟 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5-1113,共9页
已有研究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即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近邻效应。当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体现在人工地物的时空变化上。研究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 已有研究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区会对其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即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近邻效应。当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体现在人工地物的时空变化上。研究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自然保护区空间近邻效应,关系到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对象长久的生存和安全。为研究空间近邻效应的变化区间和作用距离,识别驱动因子,本文以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20 km范围内的空间进行分割,结合1990–2015年遥感影像解译和人工地物提取,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驱动因子的相关性检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工地物时空变化的空间近邻效应评估技术。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域内人工地物面积及景观格局不断扩大和扩张,人为活动影响在增强。(2)人工地物的空间近邻效应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随距离尺度的增加而下降。(3)空间近邻效应的变化趋势在各区间内的显著性和驱动力因子为:第一区间(1–5km)的下降趋势偶见显著性,驱动力来自防护林;第二区间(6–10 km)的下降趋势具有显著性,驱动力来自城镇用地;第三区间(11–20 km)的下降趋势具有极显著性,驱动力来自农田。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周边土地利用变化受人为作用影响明显,须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空间近邻效应 溢出 泄露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