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红卫 徐瑚珊 +17 位作者 肖国青 夏佳文 杨建成 周小红 许怒 何源 马新文 杨磊 陈旭荣 唐晓东 赵永涛 孙志宇 王志光 胡正国 张军辉 马力祯 原有进 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90,共18页
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 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CiADS)正在广东惠州建设.以HIAF和CiADS为基础,本文提出建设用于核物理及其交叉前沿研究的大型带电粒子加速器集群装置——高亮度电子-离子研究装置(Bright Electron and Ion Research Facility,BEIF).依托BEIF装置拟开展的核物理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核子结构、夸克物质相结构,以及基础物理若干重要前沿与核物理的交叉,如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BEIF是由多台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反应堆和各类大型实验探测器及实验终端等组成的大科学装置集群.BEIF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的装置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核物理和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 带电粒子加速器 加速器集群 重离子束 束流强度 束流能量
原文传递
青海天峻新关角隧道涌排水水源识别与量化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红明 袁有靖 +3 位作者 李铜邦 董高峰 刘毅 巴瑞寿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70,共11页
涌排水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行安全,查明隧道涌排水的来源,是隧道防水止水重要科学依据。青海天峻新关角隧道南北洞口处的地下水排水量分别为10021,60877 m^(3)/d,两者存在近50000 m^(3)/d的差异,涌排水量大,且来源不明。基于水文地质... 涌排水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与运行安全,查明隧道涌排水的来源,是隧道防水止水重要科学依据。青海天峻新关角隧道南北洞口处的地下水排水量分别为10021,60877 m^(3)/d,两者存在近50000 m^(3)/d的差异,涌排水量大,且来源不明。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分别采集了新关角隧道隧址区内大气降水、不同类型地下水和隧道出口涌排水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样品。样品测试结果显示:新关角隧道北出口涌排水ρ(TDS)为0.44 g/L,^(2)H和^(18)O均值为-52.7‰,-8.3‰;南出口涌排水ρ(TDS)为0.85 g/L,^(2)H和^(18)O均值为-54.8‰,-8.5‰,隧址区基岩裂隙水ρ(TDS)为0.32~1.22 g/L,^(2)H和^(18)O均值为-55.77‰,-8.61‰;岩溶水ρ(TDS)为0.28~0.43 g/L,^(2)H和^(18)O均值为-50.92‰,-8.13‰,冻结层上水ρ(TDS)为0.26~0.48 g/L,^(2)H和^(18)O均值为-45.5‰,-7.6‰。对比分析认为:新关角隧道北出口涌排水主要来源于岩溶水,岩溶水占比为63%~80%,基岩裂隙水占20%~37%;新关角隧道南出口涌排水主要源于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占72%~88%,岩溶水占比12%~28%。涌水来源识别与水量,可为后期监测站点优化设置及隧道运行期止水工程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混合比 涌排水来源 新关角隧道
下载PDF
紧凑型强流重离子CH型漂移管直线加速器动力学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孔启宇 殷学军 +5 位作者 杜衡 李钟汕 李小妮 刘政 原有进 夏佳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9,共8页
基于KONUS动力学设计理论,完成了一台工作在脉冲模式的紧凑型常温交叉杆型漂移管直线加速器(CH-DTL)的束流动力学设计,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脉冲直线加速器工作频率选为325 MHz,内含29个加速间隙,动力学长度为1.3 m,可以将^(1... 基于KONUS动力学设计理论,完成了一台工作在脉冲模式的紧凑型常温交叉杆型漂移管直线加速器(CH-DTL)的束流动力学设计,并对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脉冲直线加速器工作频率选为325 MHz,内含29个加速间隙,动力学长度为1.3 m,可以将^(12)C^(5+)重离子束流能量由1 MeV/u提高至4 MeV/u。对有利于提高装置紧凑性的基本参数,如工作频率、加速电压、Kp值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粒子在DTL段传输效率大于99%,输出束团相宽约为20°,能量分散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L 紧凑型强流重离子 KONUS动力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布哈河流域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红明 王占巍 +2 位作者 罗银飞 袁有靖 王万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3-953,共11页
布哈河为青海湖流域最大的支流,其径流量达入湖流量的80%。为了维系青海湖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的良性发展,需要科学提出布哈河流域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本次研究在开展流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建立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 布哈河为青海湖流域最大的支流,其径流量达入湖流量的80%。为了维系青海湖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的良性发展,需要科学提出布哈河流域的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本次研究在开展流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建立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统测和长期观测数据对水流模型进行校正,通过Groundwater Vistas软件预测不同径流条件下拟建水源地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及各项水资源量变化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在流域上中下游分别设置开采量为5万m^(3)/d、10万m^(3)/d、15万m^(3)/d的三处集中式水源地,连续30年平均径流条件下拟建水源地的最大降深为17.99 m,之后再经过5年枯水期水源地最大降深为20.26 m,地下水资源开采量主要来自于泉水及河流的隐伏排泄量的减少。最后结合流域规划提出布哈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0万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Vistas 布哈河 地下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m双电子复合实验研究类锂^(36,40)Ar^(15+)离子同位素移动 被引量:2
5
作者 啜晓亚 黄忠魁 +12 位作者 汶伟强 汪寒冰 许鑫 汪书兴 李冀光 豆丽君 赵冬梅 朱小龙 冒立军 殷达钰 杨建成 原有进 马新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配备电子冷却装置的重离子储存环为开展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DR)精密谱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平台。本工作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HIRFL-CSRm)上开展了类锂36,40Ar15+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 配备电子冷却装置的重离子储存环为开展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复合(dielectronic recombination,DR)精密谱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实验平台。本工作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HIRFL-CSRm)上开展了类锂36,40Ar15+离子的双电子复合实验,实验观测了电子-离子质心系能量范围为0~35 e V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谱。通过外推法获得了^(36,40)Ar^(15+)离子2s_(1/2)→2p_(1/2)和2s_(1/2)→2p_(3/2)的跃迁能量。同时利用GRASP2K程序理论计算了^(36,40)Ar^(15+)离子2s_(1/2)→2p_(1/2)和2s_(1/2)→2p_(3/2)跃迁的质量移动因子和场移动因子,进而得到双电子复合谱的同位素移动值。^(36,40)Ar^(15+)离子2s_(1/2)→2p_(1/2)和2s_(1/2)→2p_(3/2)同位素移动分别为0.861 me V和0.868 me V。它们均小于目前CSRm上双电子复合实验的实验分辨为~10 me V,进而解释了实验测量的DR谱上未能观察到同位素移动的原因。然而,高电荷态离子的同位素移动场效应与原子序数Z^5成正比,因此,在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实验环(HIRFL-CSRe)以及未来大型加速器——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上有望通过DR精密谱学方法研究高电荷态重离子甚至放射性离子的同位素移动,进而获得相关原子核的核电荷半径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储存环 高电荷态离子 双电子复合 同位素移动
原文传递
储存环HIAF-SRing等时性模式的非线性磁场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文文 原有进 +6 位作者 杨建成 吴波 李钟汕 陈瑞九 颜鑫亮 杜衡 李小妮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高精度环形谱仪SRing(Spectrometer Ring)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时性模式为远离β稳定线的短寿命原子核质量和寿命的精确测量提供国际领先的科研条件。为了扩大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精度和范围,SRing等时性... 高精度环形谱仪SRing(Spectrometer Ring)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时性模式为远离β稳定线的短寿命原子核质量和寿命的精确测量提供国际领先的科研条件。为了扩大短寿命原子核质量测量精度和范围,SRing等时性模式设计了两种光学:γt=1.43和1.67。质量分辨是衡量等时性储存环的最重要参数。二极磁铁的高阶场以及磁铁的边缘场能强烈地引起束流光学高阶畸变,对质量分辨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高极磁铁对其进行校正。介绍了SRing等时性模式的线性计算,对非线性磁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应用六极磁铁和八极磁铁对非线性场和发射度的影响进行了校正后,离子的循环时间标准偏差σ(T)/T达到3.5×10^(-7),质量分辨?m/m达到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时性质量谱仪 HIAF-SRing 非线性场 等时性校正
原文传递
重离子治癌装置4 MeV/u IH型漂移管直线注入器的动力学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衡 原有进 +9 位作者 殷学军 王科栋 李钟汕 李小妮 王志军 曲国峰 许小伟 陆元荣 杨建成 夏佳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于KONUS束流动力学理论,完成了一台工作频率为162.5 MHz、占空比为1%的交叉指型漂移管直线注入器(IH-DTL)的动力学设计。该IH-DTL内置两套三组合四极透镜,共有41个加速单元,可为同步加速器提供流强400 eμA、能量4 MeV/u的C4+束流。... 基于KONUS束流动力学理论,完成了一台工作频率为162.5 MHz、占空比为1%的交叉指型漂移管直线注入器(IH-DTL)的动力学设计。该IH-DTL内置两套三组合四极透镜,共有41个加速单元,可为同步加速器提供流强400 eμA、能量4 MeV/u的C4+束流。在动力学设计过程中着重对每个加速间隙的同步能量偏差、注入相位和间隙电压等参数进行优化,使得该IH-DTL的横向归一化RMS接收度达到0.24πmm·mrad,且横纵向归一化发射度增长小于10%,有利于提高同步环的注入效率。然后根据动力学设计的结构参数进行IH-DTL的高频仿真计算,将得到的三维电磁场分布导入PIC粒子跟踪程序中进行束流动力学模拟。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束流在IH-DTL出口的横向自然发射度小于13πmm·mrad,达到了同步环的注入要求,而且在7%的垂直二极场分量下,束流中心的横向偏移在±0.5 mm以内,整体的束流传输效率高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强流强子 KONUS PIC粒子跟踪
原文传递
CSRe储存环等时性模式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的测量与校正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瑞九 葛文文 +3 位作者 颜鑫亮 原有进 王猛 张玉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综述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e上转变能洛伦兹因子的测量与校正的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基于等时性质谱仪实验数据测量储存环的转变能洛伦兹因子的方法,以及利用CSRe二极、四极、六极磁铁校正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二极... 综述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e上转变能洛伦兹因子的测量与校正的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基于等时性质谱仪实验数据测量储存环的转变能洛伦兹因子的方法,以及利用CSRe二极、四极、六极磁铁校正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二极磁铁和四极磁铁可以平移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六极磁铁可以旋转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通过校正CSRe的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将CSRe对目标离子的质量分辨能力R=m/△m=3.15(9)×10^4(FWHM)(回旋周期相对误差σT/T=7.3(2)×10^-6)提高到1.72(4)×10^5(FWHM)(σT/T=1.34(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质量测量 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 储存环 转变能洛伦兹因子曲线
原文传递
320 kV全离子综合实验平台控制系统升级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建军 原有进 +2 位作者 张玮 安石 王鹏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12-1616,共5页
本文对320kV全离子综合实验平台的控制系统升级进行了研究。升级后的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模型构建。硬件采用串口服务器、PLC及伺服电机等部件实现了所有被控设备的远程监测及控制。软件通过建立EPICSIOC动态数据库,实现了对所有被... 本文对320kV全离子综合实验平台的控制系统升级进行了研究。升级后的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模型构建。硬件采用串口服务器、PLC及伺服电机等部件实现了所有被控设备的远程监测及控制。软件通过建立EPICSIOC动态数据库,实现了对所有被控设备的集成。用户操作界面层采用CSS开发,实现了操作人员对所有被控设备的透明访问。该控制系统已成功连续运行约10000h。目前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320kV全离子综合实验平台的运行及物理实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加速器 控制系统 EPICS PLC
下载PDF
缺中子核素101In低位同核异能态的首次观测
10
作者 刘君豪 张玉虎 +20 位作者 邢元明 徐星 帅鹏 王猛 涂小林 张鹏 曾奇 陈瑞九 陈相成 付超义 李宏福 孙铭泽 颜鑫亮 高丙水 杨建成 原有进 Yu.A.Litvinov K.Blaum S.Naimi 周小红 徐瑚珊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初级束流112Sn35+轰击了靶厚约10 mm的Be靶,产生了101In的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这些实验产生的碎片每25 s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利用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上,用初级束流112Sn35+轰击了靶厚约10 mm的Be靶,产生了101In的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这些实验产生的碎片每25 s经过放射性束流线RIBLL2的筛选后注入到实验环CSRe中,利用飞行时间探测器测量离子在CSRe中的回旋周期。在此次实验中,磁场晃动会导致离子在环内的循环周期发生改变,传统的离子鉴别方法难以完成大部分离子的鉴别。通过发展和运用单次注入离子鉴别这一新的离子鉴别方法,有效地消除了磁场晃动对于离子鉴别的影响,并清楚地将101In基态和低位同核异能态鉴别出来,从而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101In的低位同核异能态。实验得到的激发能与理论外推值在112 keV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其低位同核异能态的寿命大于20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FL-CSR 等时性质量谱仪 单次注入离子鉴别 原子核质量测量
原文传递
CSR-LINAC IH-RFQ的高频电磁设计
11
作者 李钟汕 杜衡 +13 位作者 殷学军 夏佳文 原有进 杨建成 李小妮 李朋 李杰 郑文亨 葛文文 曲国锋 申国栋 张小虎 乔舰 王科栋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CSR-LINAC项目中设计了一台108.48 MHz的IH型RFQ直线加速器。该RFQ可以将质荷比为3~7的离子从4 ke V/u加速到300 ke V/u。在完成束流动力学设计的基础上,主要针对RFQ腔体的高频电磁设计展开了研究,同时利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CSR-LINAC项目中设计了一台108.48 MHz的IH型RFQ直线加速器。该RFQ可以将质荷比为3~7的离子从4 ke V/u加速到300 ke V/u。在完成束流动力学设计的基础上,主要针对RFQ腔体的高频电磁设计展开了研究,同时利用了电磁场仿真和束流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腔体的四极场不平整度和二极场及其动力学影响。未经调谐的情况下,腔体的谐振频率为108.15 MHz,腔体空载品质因子Q0为5 910,腔体功耗为123 k W。通过在支撑板两端增加底切的设计,将腔体的四极场不平整度由-21%~12%优化至±2.5%,满足了束流动力学要求。腔体的二极场为-3%~-2.2%,使得束流在垂直方向小幅振荡,RFQ的垂直方向接受度减小5%。为了保证功率馈入时反射较小,将耦合器设置在临界耦合状态,耦合面积为940 mm2。为了补偿腔体的频率偏差和漂移,设计了调谐量分别为707和132 k Hz的固定调谐器和可动调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射频四极场加速器 电磁场仿真 四极场不平整度 耦合器 调谐器
原文传递
青平川油田油层堵塞机理及解堵对策
12
作者 袁有金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2期62-65,共4页
青平川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东部,储层特征为低孔、低渗、孔喉狭窄,油层厚度偏低,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渗透率仅为1.29 mD,容易发生油层堵塞。在经过长期开发,储层发生不同程度不同堵塞机理的地层堵塞。长6、长2、长3为该油... 青平川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东部,储层特征为低孔、低渗、孔喉狭窄,油层厚度偏低,储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渗透率仅为1.29 mD,容易发生油层堵塞。在经过长期开发,储层发生不同程度不同堵塞机理的地层堵塞。长6、长2、长3为该油田的主要产油层。本文通过研究各油层结垢机理,结合当前解除地层堵塞方法,提出有效的解堵对策。经过室内研究评价,长6储层为弱碱敏、弱速敏、中等水敏和极强酸敏,可采用电脉冲和复合脉冲等措施实施解堵。长2、长3储层的敏感特性为无速敏、中等偏弱酸敏、中等盐敏和中等偏强碱敏,考虑储层酸敏程度低,可采用复合酸液解堵技术对其解堵,辅之微生物解堵技术对地层中的有机垢进行处理,优化工艺技术,有效防止垢的生成与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平川油田 敏感性 解堵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