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丝菌培养分离、特性标记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宇 费学宁 +2 位作者 焦秀梅 池勇志 李松亚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共5页
污泥膨胀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微丝菌是污泥丝状膨胀中的主要丝状菌,因此对微丝菌本质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认识微丝菌,也可提供诸多控制污泥丝状膨胀的方法。综述了微丝菌在培养分离、生理特性和影像识别... 污泥膨胀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微丝菌是污泥丝状膨胀中的主要丝状菌,因此对微丝菌本质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认识微丝菌,也可提供诸多控制污泥丝状膨胀的方法。综述了微丝菌在培养分离、生理特性和影像识别以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微丝菌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膨胀 微丝菌 微丝菌培养 微丝菌识别 微丝菌调控
下载PDF
引力波探测器联网的定位能力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永志 李小龙 +2 位作者 李木子 杨冰 尤志强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100,共15页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预言之一,是检验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重要工具.引力波理论及其探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建造极度灵敏的地面探测器以及空间探测...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预言之一,是检验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重要工具.引力波理论及其探测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具备了建造极度灵敏的地面探测器以及空间探测器的能力,直接探测引力波已经成为现实.2015年9月14日,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该信号源自一次双黑洞并合事件,自此人类进入引力波常规化探测阶段,终于拉开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序幕.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最主要的波源是处于旋近和并合阶段的致密双星.如果在探测到这些波源所辐射出的引力波信号的同时,又能观测到波源对应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引力波信号和电磁波信号可以相互补充,形成新的观测模式.然而单个地面引力波探测器很难准确地探测引力波信号,也不能进行波源精确定位,将多个探测器联网组合,这样既能准确探测引力波信号,又能大幅提高引力波波源的定位精度.本文中,首先介绍探测器联网对引力波信号GW150914源的定位情况,然后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估计定位精度的方法,即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方法和解析的方法.最后,选用一种解析的方法讨论未来中国引力波探测器与日本及澳大利亚所组成的探测器网络的定位精度,并给出了中国的较优台址.最后,还讨论了中国加入世界引力波探测器网络行列对引力波波源定位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器 数据分析 引力波波源 波源定位
原文传递
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灵 郑湧智 +6 位作者 李健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乐少华 陈以乔 胡建达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9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例患儿的基础疾病均为白血病,存在多个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例患儿的基础疾病均为白血病,存在多个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热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皮下硬性结节,肺部CT提示结节影、空洞,磁共振成像提示肝、脾、肾散在低密度灶(T2加权),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均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确诊后,2例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治疗超过4周,并在临床症状好转、中性粒细胞恢复及影像学提示病灶好转或无进展情况下恢复化疗,同时予口服伏立康唑维持治疗,随访6-12个月,播散性曲霉菌病达治愈标准。1例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截至随访结束仍生存;1例因家属要求暂停化疗,白血病复发死亡;1例因治疗无效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多次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后感染仍无法控制,且因长时间暂停化疗,白血病复发,最终死亡。结论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反复发热,并有多发皮下硬性结节、肺部结节或空洞、肝脾肾散发性低密度灶、GM试验阳性,应考虑合并播散性曲霉菌病。有效且足疗程的抗真菌治疗,并在适当时机兼顾化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真菌病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抗静电聚甲醛的研究
4
作者 姜慧婧 李彦鹏 +3 位作者 杨玮婧 孟永智 李磊 田广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23,共3页
研究了A,B,C三类抗静电剂对聚甲醛(POM)力学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质量分数为6%时,POM的表面电阻率为10^(12)Ω。C对POM的抗静电性能改善明显,可将POM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10~7~10~8Ω,但力学性能下降了50%~60%。B质量分数在... 研究了A,B,C三类抗静电剂对聚甲醛(POM)力学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质量分数为6%时,POM的表面电阻率为10^(12)Ω。C对POM的抗静电性能改善明显,可将POM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10~7~10~8Ω,但力学性能下降了50%~60%。B质量分数在15%时,POM表面电阻率为1.1×10~9Ω,力学性能下降15%~22%,可应用于一些对抗静电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抗静电 表面电阻率 体积电阻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