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结构形状控制的压电纤维复合薄膜驱动器布局方式与控制参数协同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高仁璟 张莹 +3 位作者 赵剑 陈文炯 刘书田 仝立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77-183,共7页
能够根据工作环境改变翼面形状的自适应变形能力是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研究驱动器布局方式以及控制参数的设计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以压电纤维复合薄膜(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作为驱动器,研究在一... 能够根据工作环境改变翼面形状的自适应变形能力是未来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研究驱动器布局方式以及控制参数的设计技术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以压电纤维复合薄膜(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作为驱动器,研究在一定数量的MFC驱动器条件下,通过驱动器布局与控制参数的协同设计,以实现类翼面平板结构具有理想形状的最优控制设计方法。以驱动器的铺设位置、铺设角度、层数、对称性以及控制电压为设计变量,以驱动器的击穿电压、铺设位置限制等为约束,建立多参数下的协同优化设计模型。数值算例以类机翼平板的弯曲、扭转、弯扭型面作为理想型面,以实际型面与理想型面在81个参考点位置的均方差为评价指标,设计获得弯曲、扭转和弯扭组合型面的均方差分别为9.977×10–5、4.394×10–4和5.308×10–4,实现了较高的变形控制精度。研究了驱动器数量对变形精度的影响,制作了具有6个驱动器的类翼面平板结构测试平台,仿真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驱动器布局与控制电压协同优化设计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状控制 压电纤维复合薄膜(Macro FIBER composites MFC) 驱动器布局 协同优化设计
下载PDF
蕨麻小型猪心梗模型的建立及梗死边缘区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谭伟江 王静 +11 位作者 李想 李小辉 雷迁 黄家园 龚宝勇 李菁 陈智英 王剑 陈小红 王希龙 杨丰华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6,共9页
目的建立应用蕨麻小型猪建立心肌梗死(心梗)的造模方法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型指标,探讨心梗边缘区的基因表达与代谢失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只雄性蕨麻小型猪,随机分组,其中假手术对照组和心梗手术组各5只,不经任何手术处理的正常对照组... 目的建立应用蕨麻小型猪建立心肌梗死(心梗)的造模方法和具有临床意义的模型指标,探讨心梗边缘区的基因表达与代谢失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只雄性蕨麻小型猪,随机分组,其中假手术对照组和心梗手术组各5只,不经任何手术处理的正常对照组3只。麻醉后在左前冠状动脉行靠近心尖的三分一降支主干支进行永久性结扎形成心肌缺血、梗死。术后4周进行心功能超声检测、采血并进行血清生化分析;安乐死后取梗死边缘区进行病理和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超声图可见明显的心梗区域,数据显示心梗手术组的收缩末期左心室腔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较假手术组分别降低32%和40%;血清中有谷草转氨酶、血清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等升高;病理切片显示梗死边缘区域的心肌纤维断裂、溶解,结缔组织增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在梗死边缘区有2个调控心梗后重构和组织病理通路,3个炎症和免疫调节通路,8个脂肪、蛋白、糖能量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有显著性改变。结论成功建立了蕨麻小型猪的心梗模型,其冠状动脉分支少,便于手术且成模稳定性,模型表征可与临床指标相吻合;模型梗死边缘区的基因表达谱特征与临床上代谢失偿表现有相同变化趋势,为心梗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及心梗边缘区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小型猪 心肌梗死模型 模型评价 梗死边缘区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一种快速固化型高强度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的制备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营 张剑 陈家荣 《中国建筑防水》 2017年第6期12-14,33,共4页
在传统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配方的基础上,加入稀释剂部分替代增塑剂,制得湿气固化与溶剂固化相结合的快固型高强度弹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其中,增塑剂采用PPG2000,用量为50份;稀释剂由无水乙醇与甲缩醛复配而成,总用量为30份,... 在传统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配方的基础上,加入稀释剂部分替代增塑剂,制得湿气固化与溶剂固化相结合的快固型高强度弹性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其中,增塑剂采用PPG2000,用量为50份;稀释剂由无水乙醇与甲缩醛复配而成,总用量为30份,复配比为15∶15。该密封胶在标准条件下硫化7 d后,拉伸强度为3.10 MPa,伸长率为223%,硫化深度为5.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胶 增塑剂 稀释剂 溶剂固化 湿气固化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莉 王玉华 +1 位作者 郏建臣 肖飞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37-640,665,共5页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氧化应激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肝损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氧化应激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合并肝损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结局、肝功能指标、全身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12.8±2.5)、(4.8±1.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6.1±3.7)、(6.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11.3±3.1)d、4.00%]低于对照组患者[(14.7±3.6)d、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水平[(126.5±29.4)U/L、(43.9±7.1)U/L、(28.3±2.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3.2±34.4)U/L、(56.8±7.6)U/L、(33.5±2.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8.4±2.9)mg/L、(1.4±0.3)ng/mL、(38.4±11.4)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3±3.8)mg/L、(1.8±0.3)ng/mL、(49.4±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丙二醛(MDA)、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6.8±1.9)μmol/L、(21.6±5.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9±2.1)μmol/L、(25.9±6.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93.9±12.3)U/L、(51.3±11.2)g/L]高于对照组患者[(79.6±10.1)U/L、(47.3±9.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结局,纠正其肝功能指标、全身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值得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前列地尔 脓毒症 急性肝损伤
原文传递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宁方颖 蓝建平 +1 位作者 陈一瑞 解鸿翔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9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 目的探讨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法评估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286例高危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中不需要营养支持104例,需要营养支持182例,其中有98例发生医院感染,占34.27%(98/28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营养状况呈负相关(r=-0.724,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化疗强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抗生素应用种类、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PG-SGA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糖皮质激素使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G-SGA评分、化疗强度、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是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的营养状况与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患者营养状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维持治疗阶段 营养状况 医院感染发生率
原文传递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海迎 郑建琼 +3 位作者 陈晶晶 周秀静 杨洁 张红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611-2613,261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晚期孕妇461例,取产前35周~37周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通过实时聚合...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晚期孕妇461例,取产前35周~37周阴道下1/3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行GBS筛查,其中阳性者行GBS培养,比较GBS阳性组与阴性组孕妇母儿结局,并分析GBS感染与绒毛膜炎的关系。结果 461例孕妇GBS阳性检出率为14.09%(65/461),新生儿GBS阳性检出率为0.43%(2/461)。GBS阳性组胎膜早破、早产、败血症及绒毛膜炎的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GBS阳性组新生儿肺炎、先天性感染、脑膜炎的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生殖道GBS感染是孕妇绒毛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49,95%CI:12.69~47.26,P<0.01)。结论妊娠晚期生殖道GBS感染会显著增加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炎、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及新生儿脑膜炎的发生率,对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妇进行常规筛查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妊娠结局 绒毛膜炎
原文传递
临床不同分期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特点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颖 潘华 +3 位作者 翦凡 陈娜 张磊 杨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PD)患者震颤的特点。方法收集2014-11—2015-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内病房临床确诊或临床诊断PD可能性大的75例患者。患者至少具有一侧上肢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按照Hoehn-Yahr分期分为1~1.5期...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PD)患者震颤的特点。方法收集2014-11—2015-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内病房临床确诊或临床诊断PD可能性大的75例患者。患者至少具有一侧上肢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按照Hoehn-Yahr分期分为1~1.5期、2~2.5期、3期3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静止、姿势及持物1000g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及震颤节律形式。结果 (1)震颤优势频率:静止、姿势状态下为4~7 Hz,1~1.5期与2~2.5期、3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物1000g状态下,1~1.5期与2~2.5期、3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5期患者优势频率除了4~7Hz之外,还有7~10Hz、无规律及无震颤。(2)震颤振幅:随病情进展有下降趋势。(3)震颤节律形式:临床不同分期患者静止、姿势及持物1000g时震颤的节律形式均以交替形式为主,但随着病情进展,非交替节律比例有增加趋势。结论 PD患者震颤属于中枢性震颤,静止、姿势震颤优势频率为4~7Hz,不随病情进展而变化。疾病初期,持物1000g状态震颤优势频率可能受外周调节而表现多样。震颤节律不受病情进展及姿势影响。随病情进展,非交替节律比例有增加趋势,震颤振幅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Hoehn-Yahr分期 震颤 优势频率
下载PDF
不同木犀品种的矮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邱帅 何国莹 +3 位作者 魏建芬 陈徐平 郭娟 李婷婷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8,共5页
2013年7月试验比较了4个木犀(Osmanthus fragrans)品种‘圆叶四季桂’(O.fragrans‘Yuanyesijigui’)、‘天女散花’(O.fragrans‘Tiannusanhua’)、‘金秋早’(O.fragrans‘Jinqiuzao’)和‘状元红’(O.fragrans‘Zhuangyuanhong’)的... 2013年7月试验比较了4个木犀(Osmanthus fragrans)品种‘圆叶四季桂’(O.fragrans‘Yuanyesijigui’)、‘天女散花’(O.fragrans‘Tiannusanhua’)、‘金秋早’(O.fragrans‘Jinqiuzao’)和‘状元红’(O.fragrans‘Zhuangyuanhong’)的耐修剪能力,2014年7月研究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天女散花’和‘圆叶四季桂’的矮化效应。结果表明,‘圆叶四季桂’和‘天女散花’的耐修剪能力较强;多效唑和矮壮素都能抑制所试品种的新梢生长,前者效果强于后者。600 mg/kg和800 mg/kg多效唑处理的‘天女散花’和‘圆叶四季桂’的矮化效果明显,新梢萌发多,株型矮小紧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 修剪 矮化 多效唑 矮壮素
下载PDF
窄基钢管塔小夹角K型管-板节点设计计算方法及中外标准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文侃 应健 +3 位作者 陈勇 冉杨 麻坚 郭勇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4-89,96,共7页
窄基钢管塔中的K型管-板节点中的主管与支管夹角相对较小。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指出了小夹角节点和常规节点在力学特征上的异同,对中外相关技术标准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其适用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当夹角小于30°时,不再适用标准的计... 窄基钢管塔中的K型管-板节点中的主管与支管夹角相对较小。通过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指出了小夹角节点和常规节点在力学特征上的异同,对中外相关技术标准的设计计算方法和其适用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当夹角小于30°时,不再适用标准的计算方法;考虑支管引起的轴力对承载力的影响,推导了设计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所提出的表达式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小夹角K型管-板节点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基钢管塔 K型管-板节点 有限元分析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低功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兆龙 谢裕颖 +5 位作者 刘亚建 陈祖良 傅建新 陈蝶芬 沈美玲 郭雄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7-1171,共5页
以ARM Cortex-M0+处理器LPC11U68为核心,研制了一款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该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采用多重反馈型2阶积分滤波成形电路,对峰值保持电路进行改进,引入智能化硬件——TFT触摸屏,利用USB2.0接口实现与PC端的通信,移植整合了μC/... 以ARM Cortex-M0+处理器LPC11U68为核心,研制了一款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该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采用多重反馈型2阶积分滤波成形电路,对峰值保持电路进行改进,引入智能化硬件——TFT触摸屏,利用USB2.0接口实现与PC端的通信,移植整合了μC/OS-II和μC/GUI。性能测试表明:该仪器配置GM26金硅面垒探测器,其能量分辨率为2.6%;道址—脉冲幅度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峰漂小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 ARM 滤波成形 多重反馈 ΜC/OS-II ΜC/GUI
下载PDF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晋雷 杨英阁 +2 位作者 东建亭 陈玉才 陈中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7-910,共4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20例,对其给予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320例...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20例,对其给予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分析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32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所患疾病主要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气管炎,分别占73.44%、14.06%、8.12%、4.38%;调查320例患儿中,256例送检呼吸道分泌物,46例检出病毒,检测阳性率17.97%,143例检出细菌,检测阳性率为55.86%,共分离出病毒48株,细菌158株;0~1、2~7、8~12岁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7.92%、8.24%、4.35%,冬春季与夏秋季病毒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7.92%、7.41%,不同年龄、季节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2~7、8~12岁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2.83%、30.59%、21.74%,冬春季与夏秋季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00%、34.26%,农村与城镇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8.31%、38.05%,对不同年龄、季节、居住环境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3%。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以肺炎多见,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毒感染与患儿年龄及发病季节关系密切,细菌感染与患儿年龄、发病季节、居住环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Ru(bpy)3^2+/MWCNTs-Nafion-SiO_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高效检测17β-雌二醇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瑜琳 李小娟 +3 位作者 张新颖 曹洁 张建华 陈小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7-1554,共8页
17β-雌二醇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分布广、浓度低,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害性大。本研究在金电极表面通过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静电吸附作用与Nafion膜的离子交换作用结合纳米二氧化硅(SiO_2),固定化Ru(bpy)_3^(2+),制备Ru(bpy)_3^... 17β-雌二醇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水体中分布广、浓度低,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害性大。本研究在金电极表面通过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静电吸附作用与Nafion膜的离子交换作用结合纳米二氧化硅(SiO_2),固定化Ru(bpy)_3^(2+),制备Ru(bpy)_3^(2+)/MWCNTs-Nafion-SiO_2修饰电极,提高了修饰电极的灵敏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膜提高修饰电极的选择特异性,制得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ECL-MIPs)。在优化条件下,即p H 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扫速100 m V/s富集20 min,对17β-雌二醇进行检测,电化学发光强度与17β-雌二醇浓度在0.03~2.00μ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6μg/L。此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水样中的17β-雌二醇雌二醇的检测,回收率为88.7%~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电化学发光 纳米二氧化硅 17Β-雌二醇
下载PDF
无创DNA产前检测与羊水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芸芸 万陕宁 +2 位作者 党颖慧 张建芳 陈必良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无创DNA产前检测与羊水诊断结果,探讨无创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0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无创产前诊断的320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等分为四组,其中高龄组805例、高危组1176... 目的通过对比无创DNA产前检测与羊水诊断结果,探讨无创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0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无创产前诊断的320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等分为四组,其中高龄组805例、高危组1176例、高危临界组272例和其他原因组952例,对所有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查结果阳性者建议进一步做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确认,并对所有检测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结果 3205例孕妇完成了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共报告异常18例,占0.56%,其中唐氏高危组孕妇阳性者11例,检测异常率为0.94%;高龄组孕妇阳性者3例,检测异常率为0.37%;高危临界组孕妇阳性者1例,检测异常率为0.37%;其他原因组孕妇阳性者3例,检测异常率为0.32%;四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核型分析,均为47,XN,+21;2例18-三体检测阳性者核型分析,均为47,XN,+18,上述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符合率为100%。6例性染色体异常者经核型分析,其中2例为47,XXX,有4例为假阳性,符合率为33.3%。另外2例无创DNA检测异常者孕妇拒绝接受羊膜穿刺,1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未做羊水穿刺直接引产,1例性染色体异常者孕妇选择继续妊娠,追踪随访,后代患先天性遗传疾病。本研究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检出率为100%(18/18)、特异度为99.88%(3201/3205)。结论孕妇外周血游离胎儿DNA检测技术在孕前检查、预防先天性畸形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DNA产前检测 羊水诊断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鞍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DNA甲基化的MSAP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莹 韩玉龙 +2 位作者 骆剑 王茜 陈国华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为了探究海洋鱼类杂交优势的产生机制,以鞍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一代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三个群体的基因组DNA的胞嘧啶甲基化修饰水平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 为了探究海洋鱼类杂交优势的产生机制,以鞍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一代石斑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三个群体的基因组DNA的胞嘧啶甲基化修饰水平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石斑鱼的基因组DNA的总甲基化率分别为57.18%,63.16%,54.76%,在石斑鱼亲本的基因组中,其DNA的甲基化程度较高,而在杂交子代中,其DNA的甲基化程度较低.三个群体的DNA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1.66%,39.71%,40.00%,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5.52%,23.44%,14.76%,杂交子代的半甲基化率显著低于亲本的半甲基化率.研究表明,鞍带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的杂交子代在基因组层面上和双亲相比发生了较大的甲基化水平的调整,于不同位点,DNA甲基化的增强或减弱对石斑鱼杂种优势可能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