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CH_(4)and CO_(2)through dual modulation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1
作者 刘艺璇 王周兵 +3 位作者 韦欣欣 王静静 孟鑫 毛桂林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468-475,共8页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novel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wo-component gases.Radio frequency(RF)white noise disturbance laser current and wavelength modulation were simultaneously used to improve the of...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novel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two-component gases.Radio frequency(RF)white noise disturbance laser current and wavelength modulation were simultaneously used to improve the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technique,and a high-precision dual modulation OA-ICOS(RF-WM-OA-ICOS)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 two laser beams were coupled into one laser beam that was applied incident to the cavity of RF-WM-OA-ICOS system.The second harmonic signals of CH_(4)and CO_(2)gas simultaneously appeared in the rising or falling edge of a triangular wave.This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CH_(4)and CO_(2)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has high stability and can accurately and simultaneously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_(4)and CO_(2),with an optimal integration time of 220 s.The minimum detection limit was 10 ppb for CH_(4)and 1.5 ppm for CO_(2).The corresponding noise equivalent absorption sensitivity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s 2.67×10^(-13)cm^(-1)·Hz^(-1/2)and 5.18×10^(-11)cm^(-1)·Hz^(-1/2),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dual-component gas simultaneous detection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for high-precision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other gases.Therefore,this study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portable multicomponent gas analyz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axis integrated cavity output spectroscopy wavelength modulation radio frequency(RF)white nois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过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0
2
作者 侯懿烜 李晓愚 +5 位作者 李革 彭惠民 郭利忠 刘利舲 汪洋 柳满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9-172,共4页
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一种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改变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状,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 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一种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改变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现状,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项目六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从平台建设、制度制定、团队组建、运行模式等诸方面,总结了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过程管理模式的经验,为继续探究创新实验长效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新实验 实验室管理 教学模式与改革
下载PDF
插值方法在TDOA估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辉 严天峰 +1 位作者 王逸轩 刘玉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21-126,共6页
TDOA时延估计中,互相关法是最经典方法之一,其所能估计时延的最大精度为系统采样周期.为了将估算精度推进到亚采样周期级别,对原始信号数据进行点内插值预处理,通过算法间接实现提高系统采样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互相关及多项式拟合... TDOA时延估计中,互相关法是最经典方法之一,其所能估计时延的最大精度为系统采样周期.为了将估算精度推进到亚采样周期级别,对原始信号数据进行点内插值预处理,通过算法间接实现提高系统采样率,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互相关及多项式拟合对时延进行估计,尝试提升时延估计的最大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及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数据预处理中进行插值处理,可大大提升时延估算精度,时延估算累计误差能够明显收敛,且该算法复杂度低,易于投入工程实测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时延估计 数学插值 MATLAB仿真 实测分析
下载PDF
泪小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钊 杨华 +3 位作者 刘先宁 郑璇 张懿 刘超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研究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探索泪小管炎治愈率高、损伤小、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32例(32只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泪小管内排除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用搔刮泪小... 研究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探索泪小管炎治愈率高、损伤小、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32例(32只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泪小管内排除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用搔刮泪小管+挤压泪小管排出硫磺颗粒+抗生素凝胶注入泪小管+敏感抗生素点眼联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2例泪小管炎患者中,有31例挤压泪小管见硫磺颗粒经泪点排出,取硫磺颗粒涂片均见放线菌。32例患者取泪小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31例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37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用泪小管搔刮+挤压排出硫磺颗粒+抗生素凝胶注入泪小管+敏感抗生素点眼联合方法治疗泪小管炎,治愈率可达84%以上。结论放线菌为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与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治疗泪小管炎敏感性高。用联合方法治疗泪小管炎治愈率高,且损伤小,患者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肖 邓小军 +3 位作者 涂逸轩 刘一剑 张宏文 尹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8-1047,共10页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局部和全身效应的多功能脂肪组织,其解剖位置特殊,代谢和组织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脂肪组织.在生理条件下,EAT具有产热和保护心脏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EAT通过分泌多... 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局部和全身效应的多功能脂肪组织,其解剖位置特殊,代谢和组织学特征明显区别于其他脂肪组织.在生理条件下,EAT具有产热和保护心脏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EAT通过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脂肪因子,参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发展.EAT的厚度/体积及其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与CVD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减轻体重和药物等均可恢复EAT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提示其有望成为CVD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的指标.本文通过对EAT的特征、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血管损伤后重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CVD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CVD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血管疾病 血管外膜 炎症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矿区地表植被与土壤变化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沂轩 刘誉 +1 位作者 杜珍应 曹久立 《地矿测绘》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遥感数据,以陕西省榆林市大柳塔矿区为例,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地面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指数两个研究要素,结合矿区采掘工作面,提取了采区和非采区样本点的时序数据,使用单一变量法对比分析其时序变化情况,并对... 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遥感数据,以陕西省榆林市大柳塔矿区为例,通过图像处理得到地面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指数两个研究要素,结合矿区采掘工作面,提取了采区和非采区样本点的时序数据,使用单一变量法对比分析其时序变化情况,并对研究区域的植被和土壤未来变化趋势作了预测。结果表明:矿井工作面采掘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土壤的稳定性,降低了其对环境影响的抵抗和恢复能力,矿区植被覆盖度逐年增加,但是土壤受侵蚀情况严重;在未来几年内,大柳塔矿区的植被覆盖度会持续增加,土壤较容易受到侵蚀,特别注意地面采矿活动区域和受扰动影响区域的土壤保护,改善土壤退化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指数 多时相数据 工作面采动影响
下载PDF
基于亚采样点级别的TDOA时延估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建辉 王逸轩 刘玉红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1期23-26,31,共5页
针对无源时延定位技术中时延的估算受系统采样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亚采样点的时延估计算法,在采样点最小单位的基础上,利用2个基准监测站信号点的几何特征计算时延。在Matlab仿真程序中,模拟1个信号辐射源和2个基准监测站,以... 针对无源时延定位技术中时延的估算受系统采样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亚采样点的时延估计算法,在采样点最小单位的基础上,利用2个基准监测站信号点的几何特征计算时延。在Matlab仿真程序中,模拟1个信号辐射源和2个基准监测站,以2个监测站信号及其瞬时相位作为算法输入部分,对比二者时延估计的精度,证明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亚采样点的时延估计算法计算精度与信号点数及采样周期有关,且在相同采样率下,该算法估计的时延精度高于采样点级别的时延估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时延估计 亚采样点 瞬时相位法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临界事故的CAACS程序验证
8
作者 于淼 易璇 +2 位作者 刘国明 霍小东 杨海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3,共5页
核临界安全是核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其中对临界事故的评价和分析是临界事故后屏蔽设计、应急计划等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价值。CAACS是自主开发的溶液系统临界事故分析程序,可计算临界事故的裂变次数、... 核临界安全是核工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其中对临界事故的评价和分析是临界事故后屏蔽设计、应急计划等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价值。CAACS是自主开发的溶液系统临界事故分析程序,可计算临界事故的裂变次数、裂变功率、温度随时间变化等。在临界基准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CAACS对2个真实的临界事故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与事故估计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AACS的计算结果与事故估计值符合较好,可为后处理厂的工程设计提供临界事故分析的技术手段,为后续的临界瞬态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系统 临界事故 程序验证 裂变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