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两个社区低视力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邹燕红
李乾
崔珊珊
贾伟
刘熙朴
-
机构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北京圣康华眼科医院
-
出处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493-49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159)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Z141107002514041).
-
文摘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中符合曼谷-马德里标准的低视力人群的视功能状况、致病原因、视觉相关生存质量及康复需求。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和朝阳区酒仙桥街道2个社区登记在册的视力残疾者38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进行视功能和眼科检查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评估。依据诊断标准,判定研究对象是否属于低视力患者,并对其视功能状况、致病原因、生存质量进行进一步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生存质量评分高低的相关因素。结果:入户访视单纯视力残疾者共151人,占登记人数的39.0%。访视到的患者中,确诊符合曼谷-马德里低视力标准的视力残疾者110人,占受访者的74.3%,其中66人(60.0%)双眼矫正视力均小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110例低视力患者视功能损伤的主要病因为视网膜或葡萄膜病变[55例(50.0%)],青光眼[15例(13.6%)],遗传或先天发育异常[15例(13.6%)],他们的主要康复需求是独自外出和读书看报,2项需求相加占到81.8%。低视力患者应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的得分为47.3±26.7,其得分高低与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或视功能损伤程度无相关性。资料完整的148例受访者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残存视野大小(P<0.001)是影响生活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低视力患者在北京2个社区视力残疾患者中占了大多数,其视功能损伤严重,致病原因主要为不可逆性眼病,其生存质量显著下降。在生活中最主要的康复需求是独自外出和读书看报2项。
-
关键词
低视力
视觉相关生存质量
视觉康复
社区
北京
-
Keywords
low vision
vision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visual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
Beijing
-
分类号
R77
[医药卫生—眼科]
R181.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