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优化脉冲技术与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东霓 蔡冰 +2 位作者 刘艳华 孙中生 罗盛康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95-199,234,共6页
目的比较优化脉冲技术与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皮肤增生性瘢痕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优化脉冲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目的比较优化脉冲技术与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皮肤增生性瘢痕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优化脉冲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瘢痕治疗后充血、色素沉着改善,瘢痕逐渐变平滑。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对照组(7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半年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4例(占19.2%)出现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优于优化脉冲技术,且治疗次数较少。而优化脉冲技术治疗患者的耐受度高、不良反应较少、恢复较快,对瘢痕的充血及色素不均的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脉冲技术 激光 增生性瘢痕
原文传递
多目标决策在一串红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正楠 董爱香 +3 位作者 辛海波 崔荣峰 卜艳华 孙宏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为选择出株高矮、花穗长、花序密、综合性状好的一串红材料作为进一步的单株选择对象和杂交育种亲本,以自育的8个一串红种质为材料,观测了株高、叶片长、叶片宽、花冠长、花冠直径、花萼长、花萼宽、花序轴长、节间长度、冠幅等10个性状... 为选择出株高矮、花穗长、花序密、综合性状好的一串红材料作为进一步的单株选择对象和杂交育种亲本,以自育的8个一串红种质为材料,观测了株高、叶片长、叶片宽、花冠长、花冠直径、花萼长、花萼宽、花序轴长、节间长度、冠幅等10个性状,并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对上述8个一串红种质观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目标决策方法可以用来评价一串红种质观费性状,优选材料K5(‘1120ZH')为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一串红 观赏性状 种质评价 育种
下载PDF
第一性理论研究60~160GPa下固态氢结构稳定性
3
作者 尹艳华 孙美 庞志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为研究固态氢结构在60~160GPa压力范围内的结构稳定性,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在60~160GPa压力范围内固态氢Ⅱ相P6_3/m、P2_1/c、P6_3/mmc、Pca2_1和Ⅲ相C2/c 5个结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P6_3/m、C2/c和Pca2_1为候... 为研究固态氢结构在60~160GPa压力范围内的结构稳定性,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在60~160GPa压力范围内固态氢Ⅱ相P6_3/m、P2_1/c、P6_3/mmc、Pca2_1和Ⅲ相C2/c 5个结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P6_3/m、C2/c和Pca2_1为候选结构,Pca2_1、P6_3/m和C2/c结构分别在60~78、78~90GPa和116~160GPa的3个压力区间内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固态氢 热力学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濮田 于海奕 +6 位作者 徐明 张岩 鄢华 孙丽杰 徐伟仙 张幼怡 高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6-392,共7页
目的 探讨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R532W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该位点变异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支或以上冠... 目的 探讨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R532W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分析该位点变异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且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冠心病组(771例),另选取同期与冠心病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造影(CTA)未见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且临床症状、心电图等检查除外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772例).所有入选者均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既往均未接受任何降脂治疗.检测入选者的血脂指标.采用HumanExome BeadChip对入选者进行R532W基因分型测定.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的血脂水平,并在显性(GA+ AA比GG)、隐性(AA比GG+GA)和加性(AA比GA比GG)遗传模型下分析该位点变异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探讨该位点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1) APOB基因R532W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在总体入选者中,AA基因型患者TC水平较GA基因型患者低(P<0.05),而AA与GG基因型,GA与GG基因型患者间TC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基因型的患者间其他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患者间各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AA基因型患者TC水平较GA基因型低(P<0.05),而AA与GG基因型,GA与GG基因型患者间TC水平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3种基因型的患者间其他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APOB基因R532W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比较:R532W位点的GG、GA、AA 3种基因型在冠心病组患者中的频率分别为80.7%、18.2%和1.2%,在对照组患者中分别为74.6%、23.8%和1.6%,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532W最小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载脂蛋白B类 多态现象 遗传
原文传递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有机化学互动教学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彧 郭晏华 +3 位作者 才谦 孙艳涛 邓仕任 周坤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有机化学 学生自主授课 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答疑团队
原文传递
林分结构调整对云南松次生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成杰 唐国勇 +3 位作者 刘方炎 张春华 孙永玉 李昆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究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对林木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云南松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对林分进行结构调整,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比分析林分结构调整前后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云南松林结构调... [目的]探究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对林木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云南松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对林分进行结构调整,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比分析林分结构调整前后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后,(1)结构调整样地单株蓄积量比对照样地提高了近60%,树高和胸径提高幅度均在15%以上,林下天然更新植株数量是对照样地的3.1倍;(2)结构调整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分别提高了63.3%和22.7%,灌木层和草本层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24.7%和17.9%;(3)结构调整样地现存凋落物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了20.4%,土壤表层温度、有机质含量、基础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土壤其他性质参数变幅相对较小。[结论]林分结构调整可显著提高云南松生长量,有利于云南松较大径级林木的培育;促进了云南松林下更新和林下植被发育,有利于林分群落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加速了土壤有机质转化,研究揭示林分结构调整促进了云南松林土壤—植物系统正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结构调整 林木生长 土壤性质
下载PDF
乡镇卫生院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晓红 张孝艳 +2 位作者 徐佩华 孙明华 朱晓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2982-2984,共3页
目的了解乡镇手足口病病原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2015年乡镇卫生院首次就诊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2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 目的了解乡镇手足口病病原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2015年乡镇卫生院首次就诊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2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VA16、CVA6、CVA10型。结果共采集标本312份,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8.65%。2013年优势病原为CVA6,占57.89%;2014年优势病原为CVA16,占38.37%;2015年优势病原为CVA6,占32.20%。高发年龄为1岁-5岁;发病人群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托幼儿童阳性率高于散居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6在2013年-2015年海盐县手足口病病原谱中占有优势,CVA10也有潜在威胁。建议手足口病常规监测中增加对CVA6和CVA10及其他未定型肠道病毒的监测,加大重点人群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下CO_2的日排放特征
8
作者 徐俊增 张庆 +3 位作者 王艳华 王飞 孙勇 卫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29,132,共6页
以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灌水(SI)和不同深度的地下灌水(SDI12、SDI15和SDI18)实现了不同的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研究了不同水分分布下的旱地土壤CO2日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的CO2排放呈现相同的日变化规律,但不同处理间... 以黏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表灌水(SI)和不同深度的地下灌水(SDI12、SDI15和SDI18)实现了不同的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研究了不同水分分布下的旱地土壤CO2日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的CO2排放呈现相同的日变化规律,但不同处理间排放量存在差异;两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均表现为SI〉SDI12〉SDI15〉SDI18,且SI处理在初次灌水后的排放通量显著大于SDI15和SDI18处理,而第二次灌水后各处理之间均有明显的差异性。各处理在两次灌水后同一观测日内,其0-12 cm土层的土壤水分WFPS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别为:SI〉SDI12〉SDI15〉SDI18和SI〈SDI12〈SDI15〈SDI18。对同一处理来说,其土壤0-12 cm土层的平均含水率在不同观测日均呈现出逐渐递减趋势,相应的初次灌水后CO2日平均排放通量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而第二次灌水后SI和SDI12处理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SDI15和SDI18则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此外,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灌水后的CO2排放,发现季节温度变化是影响CO2日排放重要因素,CO2的排放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过高时,CO2的排放随温度升高出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垂直非均匀分布 CO2排放通量 日变化 土壤充水孔隙度 灌水方式
下载PDF
急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GABA_B受体的变化
9
作者 娄超 王妮荣 +5 位作者 王桂芝 于剑锋 迟文英 张春燕 贾旺华 孙万秋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21-323,F0004,共4页
目的评价大鼠足底福尔马林急性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 LPAG)GABA_B受体在大鼠急性疼痛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GABA_B受体在疼痛调制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大鼠足底注射甲... 目的评价大鼠足底福尔马林急性疼痛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 LPAG)GABA_B受体在大鼠急性疼痛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GABA_B受体在疼痛调制过程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大鼠足底注射甲醛的方式复制经典的大鼠急性疼痛模型,随机将1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甲醛0.5h组、甲醛1h组。记录大鼠疼痛机械痛阈、热痛阈等指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GABA_B受体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甲醛0.5h组和甲醛1h组在注射甲醛后机械痛阈降低(P<0.05),大鼠术侧热痛较健侧明显升高。甲醛0.5h组和甲醛1h组GABA_B受体含量较N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v LPAG参与大鼠急性疼痛的传导与调制,其机制可能是GABA_B受体表达增加,从而增强GABA的抑制性作用,造成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急性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GABAB受体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