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杰 韩红洋 +4 位作者 吴志嵩 刘裔 马南兰 张亚平 茅惠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36-238,共3页
选择2018年1—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科就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T2DM-PTB)患者186例,对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165例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T2DM-PTB组;对我... 选择2018年1—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结核科就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肺结核(T2DM-PTB)患者186例,对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165例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T2DM-PTB组;对我院同期收治的与T2DM-PTB组性别、年龄范围匹配的81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进行编号,用系统抽样法抽取其中的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痰抗酸杆菌涂片情况,计算病灶范围个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T2DM-PTB组血清中的IL-6、CRP水平和病灶范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21.2(21.2,44.4)ng/L、31.2(15.1,77.3)mg/L、4.0(3.3,6.0)个],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8.6,19.2)ng/L、13.5(4.5,37.4)mg/L、3.0(3.0,4.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3.78、3.45、2.45,P值分别为0.000、0.001、0.014);T2DM-PTB组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等级数[M(Q1,Q3)]为1.5(0.0,5.8),高于对照组的0.0(0.0,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4,P=0.083)。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相比,T2DM-PTB患者的IL-6、CRP水平更高,病灶范围更广,提示T2DM-PTB患者炎症状态更加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糖尿病 2型 共病现象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判别分析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8周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刚 刘芳 +5 位作者 向慧玲 张亚苹 史利利 叶青 吕洪敏 梁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9-55,共7页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irect antiviral therapy,DAA)在中国的应用,DAA药物成为目前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一线方案,但目前真实世界DAA治疗后长期疗效数据尚少.目的观察慢... 背景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直接抗病毒药(direct antiviral therapy,DAA)在中国的应用,DAA药物成为目前国内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一线方案,但目前真实世界DAA治疗后长期疗效数据尚少.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后48 wk病毒学应答及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8-04-01/2020-04-30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DAA治疗的初治CHC患者,评估治疗基线、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的病毒学应答及肝肾功能、肝硬度、APRI及临床结局.结果共收集291例应用DAA治疗的CHC患者,纳入145例完成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的CHC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占28.3%,基因型1b、2a、3a、6a分别占78.0%、17.2%、2.8%、2.0%.DAA治疗结束、治疗后12 wk及48 wk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比例分别为100%、97.9%和97.2%,其中基因型1b、2a、3a、6a的SVR48分别为97.3%、96%、100%、100%.治疗结束后48 wk与基线相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白蛋白的复常率分别为93.2%、91.7%、73.3%及97.7%.治疗结束后48 wk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及APRI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明显下降(LSM 12.5 vs 10.2kpa P<0.01;APRI 0.34 vs 0.13 P<0.01),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患者均有明显下降(P<0.05).48 wk随访期间,其中4例(2.8%)CH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8例(5.6%)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3例(2.1%)肝硬化患者发生新发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结论本研究真实世界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DAA治疗后48 wk,总体病毒持续应答率较高,肝功能、肝硬度及APRI值均明显改善.2.1%患者出现新发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 病毒应答率 肝硬度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亚萍 张俊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2~3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连续治疗1 a...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2~3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连续治疗1 a.对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浆白蛋白(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ALT、TBIL及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LN、PC-Ⅲ及Ⅳ-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74% (33/46)和93.48%(43/4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0.00%(23/46)和76.09%(35/46),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4% (6/46)和8.70% (4/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控制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安全性 复方甘草酸苷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雅萍 张晨 +6 位作者 张燕华 田源 班春霞 马长林 陆敏 陈翔春 吴志国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对长期住院(≥12个月)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以CDSS-C总分是否≥6分,将患者划分为伴抑郁组58例和非抑...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对长期住院(≥12个月)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以CDSS-C总分是否≥6分,将患者划分为伴抑郁组58例和非抑郁组142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伴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在女性构成比、探视频率〈1次/月、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率、合并苯海索或苯二氮艹卓类药、有自杀意念构成比、阳性症状量表(SAPS)总分、阴性症状量表(SANS)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总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的构成比及平均住院周期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探视人为I级亲属(OR=0.207,95%CI:0.072-0.591)、探视频率〈1次/月(OR=3.869,95%CI:1.332-11.239)、有自杀意念(OR=9.256,95%CI:3.191-26.854)是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01)。结论:探视人(I级亲属)、探视频率及有自杀意念是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增施生物炭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龚丝雨 聂亚平 +4 位作者 张启明 钟思荣 张世川 何宽信 刘齐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54-57,共4页
田间试验向土壤中增施不同量的生物炭,再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根际土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生物炭与... 田间试验向土壤中增施不同量的生物炭,再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根际土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比与无机肥配施改善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酶 烤烟 成熟期
下载PDF
基于分组模型及仿生蜗舌的多翼离心风机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珂 琚亚平 张楚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1-1675,共5页
为提高多翼离心风机的流动效率,提出一种适合于该类型风机特点的分组设计模型,并借助于流场计算与试验设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依次对多翼离心风机的叶轮、蜗壳和蜗舌进行分组设计。结果表明:具有更多设计自由度的双圆弧叶片气动性能明显... 为提高多翼离心风机的流动效率,提出一种适合于该类型风机特点的分组设计模型,并借助于流场计算与试验设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依次对多翼离心风机的叶轮、蜗壳和蜗舌进行分组设计。结果表明:具有更多设计自由度的双圆弧叶片气动性能明显优于单圆弧叶片;在保证蜗壳结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等边基方法设计的蜗壳性能略优于三段圆弧设计出的蜗壳;基于长耳翼型前缘的仿生蜗舌能够有效减弱分离流动现象;利用本文方法改进后的多翼离心风机设计效率提高了4.33%,变工况性能明显改善。研究工作对深刻认识多翼离心风机内部复杂流动机理及发展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翼离心风机 分组模型 试验设计法 仿生蜗舌 风机效率
原文传递
矽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春雪 王亚平 +3 位作者 张旭 董波 孙德忠 安子怡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404,共9页
随着矽线石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已研制了4种矽线石标准物质,而我国仅有一种矽线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无论从组分的浓度梯度范围还是定值指标等方面,均难以满足我国研究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矽线石的分布情况,在黑龙... 随着矽线石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展,英国、南非和日本等国家已研制了4种矽线石标准物质,而我国仅有一种矽线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无论从组分的浓度梯度范围还是定值指标等方面,均难以满足我国研究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矽线石的分布情况,在黑龙江林口县和河南内乡县采集典型矽线石原矿2种,在黑龙江林口县采集矽线石精矿1种,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标准和规范要求,研制了3种矽线石成分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批准编号为GBW07843、GBW07844、GBW07845)。均匀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个别指标(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 O等)外,3种标准物质检测指标的F值均小于临界值F0.05(24,25)=1.96,组内和组间无明显差异;Y-1的TFe_2O_3、Cu和J-1的MnO等指标的组内和组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分析方法误差,由此表明此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14个月考察期内,3种标准物质计算得到的拟合直线斜率b1均不显著,表明3种标准物质有较好的稳定性。经我国10家实验室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矿石中的主量元素、痕量元素和矽线石含量(硅铝,SAl_2O_3)等共计39种组分联合定值,各组分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处于0.60%~29.9%区间,3种矽线石标准物质主量成分Al_2O_3的含量分别为25.85%、28.16%和55.06%。该系列矽线石标准物质可满足地质、环境等研究领域相关样品分析质量监控工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线石 成分分析 物相分析 标准物质 标准值
下载PDF
Fenton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巫晶晶 张亚平 张金丽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45-351,共7页
以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的CODCr和腐殖酸相对含量(UV254)为研究内容,对Fenton技术应用及其工艺技术条件优化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快速Fenton工艺优化条件为:初始p 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500 mg/L,Fe2+投... 以去除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中的CODCr和腐殖酸相对含量(UV254)为研究内容,对Fenton技术应用及其工艺技术条件优化进行了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快速Fenton工艺优化条件为:初始p 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500 mg/L,Fe2+投加量为500 mg/L,静置时间120 min,CODCr由处理前的652 mg/L降到处理后的300.06 mg/L,去除率达53.99%;2)光催化Fenton氧化优化条件为:初始p 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000 mg/L,紫外灯功率为72 W,反应时间为120 min,CODCr由处理前的300.06 mg/L降到处理后的86.4mg/L,去除率达71.18%。说明,该工艺对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是有效的,可进行大规模的中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快速Fenton 光催化Fenton
下载PDF
2014-2015年麻疹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瑞雪 罗芳 +2 位作者 孙建新 陈亚萍 张丽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17-282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某院门诊及住院儿童麻疹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疑似感染麻疹病毒的儿童268例,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并对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采集,经酶联免疫... 目的通过对某院门诊及住院儿童麻疹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某院就诊的疑似感染麻疹病毒的儿童268例,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并对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采集,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麻疹病毒IgM。结果268例疑似麻疹患儿检出MV IgM抗体阳性120例,阳性率为44.8%;两年MV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季度不同发现,麻疹病毒感染各季度均有发生,第二季度MV感染患儿较多,为发病高峰期,MV阳性检出率可达49.3%,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MV阳性检出率较低;按照月份不同,发现发病高峰期集中于4~6月份,与季节分布一致;按照年龄分布,疑似麻疹病毒感染患儿集中于1~3岁,7~14岁年龄较少,但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集中在0~1岁,高达60.0%,根据年龄的增长MV阳性检出率逐渐降低;按照民族分布,汉族所占人数最多,阳性检出率为49.3%,少数民族阳性检出率低,为28.8%。结论患儿麻疹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应注重婴幼儿麻疹病毒感染的预防,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的基础免疫工作,通过合理预防接种来有效预防麻疹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感染 儿童
原文传递
炔诺酮片国际药典标准的制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春艳 赵亚萍 +1 位作者 张立 姜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制定炔诺酮片的国际药典质量标准。方法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炔诺酮及炔诺酮片的质量标准和文献,按照国际药典标准的制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薄层鉴别系统适用性试验中炔诺酮和炔雌醇可有效分离;有关物质检测色谱条件... 目的制定炔诺酮片的国际药典质量标准。方法参照国内外已有的炔诺酮及炔诺酮片的质量标准和文献,按照国际药典标准的制定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薄层鉴别系统适用性试验中炔诺酮和炔雌醇可有效分离;有关物质检测色谱条件可有效分离9种已知杂质和其他未知杂质,液质联用试验证明主峰相对保留时间1.1倍处的杂质为炔雌醇;炔诺酮片在含0.09%的SDS的0.1 mol·L^(-1)的盐酸中30 min均能溶出90%以上,溶出曲线达到平台;按照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实验,炔诺酮在0.746~29.840μg·m 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炔诺酮和炔雌醇的分离度大于4.0。结论制定的质量标准简便、准确,充分考虑了方法的可行性、试剂可及性,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诺酮片 国际药典 薄层色谱法 液质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风沙环境关系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亚萍 张春来 +3 位作者 李庆 贾文茹 李姣 田金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4,共8页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普遍较低。按照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的次序,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逐渐增大,这种分布格局与区域风沙环境性质、风沙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各沙漠/沙地内部,表土有... 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普遍较低。按照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的次序,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逐渐增大,这种分布格局与区域风沙环境性质、风沙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各沙漠/沙地内部,表土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分别与植被盖度、颗粒平均粒径、分选系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速效N和速效P含量未表现出上述变化规律。可见有机质和速效K含量对风沙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其在表土中的再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局地风沙环境的变化,而速效N和速效P对风沙环境的指示意义不明显。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速效N及速效P含量普遍高于西部沙区,而速效K含量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沙区 有机质 速效养分 风沙环境
下载PDF
A cryptic mitochondrial DNA link between North European and West African dogs
12
作者 Adeniyi C.Adeola Sheila C.Ommeh +12 位作者 Jiao-Jiao Song S.Charles Olaogun Oscar J.Sanke Ting-Ting Yin Guo-Dong Wang Shi-Fang Wu Zhong-Yin Zhou Jacqueline K.Lichoti Bernard R.Agwanda Philip M.Dawuda Robert W.Murphy Min-Sheng Peng ya-ping zh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63-170,共8页
Domestic dogs have an ancient origin and a long history in Africa. Nevertheless, the timing and sources of their introduction into Africa remain enigmatic. Herein, we analyse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mt DNA) D... Domestic dogs have an ancient origin and a long history in Africa. Nevertheless, the timing and sources of their introduction into Africa remain enigmatic. Herein, we analyse variation in mitochondrial DNA(mt DNA) D-loop sequences from 345 Nigerian and 37 Kenyan village dogs plus 1530 published sequences of dogs from other parts of Africa, Europe and West Asia. All Kenyan dogs can be assigned to one of three haplogroups(matrilines; clades): A, B, and C, while Nigerian dogs can be assigned to one of four haplogroups A, B, C, and D. None of the African dogs exhibits a matrilineal contribution from the African wolf(Canis lupus lupaster). The genetic signal of a recent demographic expansion is detected in Nigerian dogs from West Africa. The analyses of mitochondrial genomes reveal a maternal genetic link between modern West African and North European dogs indicated by sub-haplogroup D1(but not the entire haplogroup D) coalescing around 12,000 years ago. Incorporating molecular anthropological evidence,we propose that sub-haplogroup D1 in West African dogs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late-glacial dispersals,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human hunter-gatherer migration from southwestern Eur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 Mitochondrial DNA Africa Haplogroup D Late-glacial dispersal HYBRIDIZATION
原文传递
天然药物抗炎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莹 王振洲 +2 位作者 李平亚 刘金平 张凯 《特产研究》 2017年第1期69-76,共8页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所发生的防御反应,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涉及多条机制和通路。近年来,天然药物以其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研究发现,多种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现将近年来报...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所发生的防御反应,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涉及多条机制和通路。近年来,天然药物以其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注意,研究发现,多种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现将近年来报道较多的天然药物抗炎成分做一总结,为抗炎药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抗炎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定坤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郁琳 石燕 +3 位作者 庄梦斐 何亚萍 张璇 孙兆贵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63-970,共8页
目的:通过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模型研究定坤丹治疗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疗效和相关机制。方法:将成功建模组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模型对照组(B组)、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C组)和定坤丹低剂量组(D组,相当于临床... 目的:通过大鼠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模型研究定坤丹治疗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疗效和相关机制。方法:将成功建模组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7只,模型对照组(B组)、孕三烯酮阳性对照组(C组)和定坤丹低剂量组(D组,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中剂量组(E组,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2倍)、高剂量(F组,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4倍),并以5只假手术大鼠为正常对照组(A组),检测用药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异位内膜包囊数及异位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定坤丹对大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异位内膜包囊的生长,抑制率F组为63.9%±20.0%,E组为54.1%±22.1%,D组为51.9%±23.7%,与B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与C组(47.0%±45.0%)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位内膜VEGF/VEGFR2表达水平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定坤丹治疗导致异位内膜分泌VEGF减少,异位内膜包囊壁基质中的VEGFR2下调,包囊壁上皮VEGFR2高水平表达。结论:定坤丹治疗能显著抑制异位内膜包囊的生长,VEGF/VEGFR2改变可能与异位内膜包囊壁上皮层的脱落和包囊腔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坤丹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VEGFR2) 大鼠模型 自体移植
原文传递
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危险因素及沙利度胺干预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亚 张金平 +1 位作者 牛颖 李建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52-559,共8页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此类患者的管理,同时探讨沙利度胺对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4-12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及小肠镜检查的消化道...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对此类患者的管理,同时探讨沙利度胺对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4-12行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及小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其中非小肠血管畸形患者,通过查阅病历、门诊随访及打电话随访的方式观察小肠血管畸形患者(156例)的再出血率,分析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及应用沙利度胺患者(70例)和未应用沙利度胺患者(86例)再出血率有无差异.结果共纳入小肠血管畸形患者156例并全部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8 mo±7.64 mo,再出血率为46.15%(72/156),其中高血压病史(HR=1.994,95%CI:1.236-3.125,P=0.005)、畸形血管数(≥3)(HR=1.644,95%CI:1.002-2.703,P=0.049)、肝硬化病史(HR=2.116,95%CI:1.063-4.212,P=0.033)是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应用沙利度胺治疗是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保护性因素(HR=0.497,95%CI:0.303-0.816,P=0.006).CE及小肠镜检查后治疗患者再出血率比较,应用沙利度胺患者再出血率比未应用沙利度胺患者再出血率低(35.71%vs 5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血管畸形患者再出血率较高,应该在内镜检查后密切随访,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肝硬化、血管畸形数目(≥3)的患者,建议在2年内复查CE或电子小肠镜.无相关禁忌证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给予沙利度胺应用,可以降低其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血管畸形 胶囊内镜 小肠镜 再出血 沙利度胺
下载PDF
低干密度盐渍细砂土低温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高峰 吴亚平 +4 位作者 刘振 张晓波 李君玉 陈鄂 周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利用2015年9月采自青海北霍布逊湖区的原土样,自行配比进行了室内盐渍细砂土冻胀试验,研究了低干密度盐渍细砂土的低温特性变化规律,探讨了盐渍细砂土的冻胀机理,集中分析了土的冻缩特性。研究发现低干密度盐渍细砂土在不同含水率条件... 利用2015年9月采自青海北霍布逊湖区的原土样,自行配比进行了室内盐渍细砂土冻胀试验,研究了低干密度盐渍细砂土的低温特性变化规律,探讨了盐渍细砂土的冻胀机理,集中分析了土的冻缩特性。研究发现低干密度盐渍细砂土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土的冻胀规律差异很大。低含水率条件下会有冻缩现象,高含水率条件下只会有冻胀现象,临界含水率(含水率14%)条件下细砂土先出现冻缩,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又出现冻胀,且由于温度引起的体积变化均在-28℃^-30℃时达到稳定;土的冻缩随着含盐量增加先呈递增趋势,后又呈递减趋势,在中间含盐量10%达到最大;除临界含水率条件下,盐渍细砂土的冻胀、冻缩均与温度呈三次多项式关系,与含水率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能够为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细砂土 冻胀规律 温度 含水率 含盐量
下载PDF
S1通过调节糖代谢途径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作用的体内外研究
17
作者 李亚平 吴瑶 +2 位作者 张娟娟 张丽超 苏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探讨BH3-only模拟物S1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S1组(5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生成量...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探讨BH3-only模拟物S1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S1组(5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生成量。体内实验将B16细胞种植于BALB/C小鼠腋下,14天后腹腔注射S1(0.6mg/kg),隔天给药,共计28天。实验分为对照组、S1组。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糖代谢相关蛋白HK2、PKM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1组B16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核明显增多;葡萄糖摄取减少,乳酸分泌减少。与对照组相比,S1组移植瘤中HK2、PKM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可能是通过抑制葡萄糖代谢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