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19年滨州市滨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于俊仙 刚慧军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2019年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滨州市滨城区10个乡镇办枯水期和丰水期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2015-2...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2019年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滨州市滨城区10个乡镇办枯水期和丰水期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2015-2019年共监测生活饮用水水样400份,水样总合格率为53.8%。菌落总数、铝、肉眼可见物、浑浊度、硝酸盐(以N计)、氯酸盐和游离余氯/二氧化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情况,不合格率分别为12.3%、32.0%、1.0%、3.8%、5.0%、0.8%和15.0%。结论2015-2019年滨州市滨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水中铝、游离余氯/二氧化氯、菌落总数等项目不合格率较高。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水质 监测结果
原文传递
缓步行走3km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其辅助降压的β内啡肽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圣明 陈浥尘 +13 位作者 陆琴 王建 钟梅芳 陈红 赵军民 刘亿骁 邹沅芫 周佳玮 余俊贤 侯丽娜 山西恭辅 東野英明 山西博道 岡村椿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3-961,共9页
目的比较正常血压年轻人低、中、高强度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缓步行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真实世界研究中低代谢当量(MET,<3 METs)的温和运动之辅助降压作用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 目的比较正常血压年轻人低、中、高强度运动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观察缓步行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探讨真实世界研究中低代谢当量(MET,<3 METs)的温和运动之辅助降压作用及其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入选正常血压年轻人32名,分别进行低强度[缓步行走3km,耗时(49±4)min]、中等强度[快步行走3km,耗时(32±2)min]和高强度(健身房综合锻炼1h)运动,其中32人全部参加缓步行走,自我评估体力可耐受中等强度运动的24人参加快步行走,平素有健身房锻炼习惯的9人参加高强度运动,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5及10min分别测静息血压、心率,并计算简易心肌耗氧量(收缩压×心率),检测尿常规、白蛋白、尿β内啡肽;第二部分共入选20~86岁高血压患者30例及年龄相似的正常血压对照24人,均进行缓步行走3km,步行前后测静息血压、心率、尿白蛋白、尿β内啡肽及生长激素。结果 (1)正常血压年轻人一次性缓步行走3km可显著降低运动后10min内的静息血压、心率与简易心肌耗氧量[运动后10min比运动前:收缩压(108±8)比(115±8)mm Hg,心率(70±11)比(76±12)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7225±1189)比(8690±1633)mm Hg·次/min,均P<0.01],而快步行走显著增加运动后即刻静息收缩压、心率与心肌耗氧量[运动后即刻比运动前:收缩压(115±11)比(110±10)mm Hg,心率(89±18)比(73±10)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9151±2374)比(7230±1368)mm Hg·次/min,均P<0.01];高强度运动1h显著增加运动后10min内的静息心率(P<0.01)及心肌耗氧(P<0.05),增加血尿和(或)尿白蛋白阳性率(P<0.05)。(2)高血压患者缓步行走3km可显著降低步行后10min内的静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简易心肌耗氧量[运动后10min比运动前:收缩压(125±11)比(133±9)mm Hg,心率(73±10)比(78±12)次/min,简易心肌耗氧量(8469±2075)比(9523±2216)mm Hg·次/min,均P<0.01];缓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步行走 血压 心率 高血压 Β内啡肽 运动代谢当量 心血管负荷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2019年滨州市滨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监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俊仙 刚慧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2019年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滨城区7个办事处3个乡镇枯水期、丰水期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保存、运输和检测。... 目的了解滨州市滨城区2019年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滨城区7个办事处3个乡镇枯水期、丰水期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保存、运输和检测。结果 2019年共监测枯水期、丰水期生活饮用水水样80份,全年水样合格率为70%。在37个检验监测项目中,33个项目合格率为100%,水质不合格指标主要是菌落总数、铝、游离余氯/二氧化氯。结论滨城区201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供水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尤其要重视枯水期水质质量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居民饮水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监测分析 饮水安全
原文传递
13例PD-1抑制剂致免疫性肺炎病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晟 温爱萍 +3 位作者 董怡文 余俊先 李哲 李新刚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0期2809-2812,共4页
目的分析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13例PD-1抑制剂致免疫性肺炎病例的诊疗过程及临床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例... 目的分析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13例PD-1抑制剂致免疫性肺炎病例的诊疗过程及临床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男11例,女2例;使用药物包括卡瑞利珠单抗6例,纳武利尤单抗3例,替雷利珠单抗2例,信迪利单抗2例。用药开始至确诊平均为(5.15±2.80)个治疗周期。患者症状主诉为喘憋6例(46.15%);咳嗽及咳痰的3例(23.08%);没有明显主观症状的5例(38.46%)。胸部CT检查结果以双肺多发磨玻璃影为主,共12例(92.31%)。13例患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均疗程为(27.38±16.46)d。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仅1名患者痊愈。结论免疫性肺炎是PD-1抑制剂发生率较低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评估和处置,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性肺炎
下载PDF
西医院使用中成药缩短产后恶露时间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丽媛 闻丽 +1 位作者 崔慧铖 余俊先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西医师应用中成药防治产后恶露不尽缺乏辨证的现状,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和安坤颗粒用于缩短产后恶露时间的作用,为明确中成药疗效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南区产...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西医师应用中成药防治产后恶露不尽缺乏辨证的现状,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和安坤颗粒用于缩短产后恶露时间的作用,为明确中成药疗效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南区产科分娩的225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空白组59例、桂枝茯苓组61例、安坤组73例、桂枝茯苓与安坤联用组32例。观察比较4组患者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恶露不尽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安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其余3组(P <0.05);而联用组与空白组则无明显差异(P> 0.05)。出现恶露不尽情况比较,安坤组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其余3组(P <0.05),恶露不尽发生率安坤组与空白组、桂枝茯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安坤组(0/73)、桂枝茯苓组(1/61)以及联用组(1/32)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应用桂枝茯苓胶囊相比,产后应用安坤颗粒可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恶露不尽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而安坤颗粒与桂枝茯苓胶囊联用,对缩短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并无积极作用,提示2种药可能存在寒热冲突的情况,如病情复杂确需联用,应经中医师辨证后方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安坤颗粒 恶露时间 产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对新生儿ICU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程晟 罗晓 余俊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884-1887,共4页
目的:总结某院新生儿ICU(NICU)实施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经验与成效。方法:基于国际上施行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 ASP)策略目标,在某三级综合医院NICU病房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教育、医嘱点评和反馈、... 目的:总结某院新生儿ICU(NICU)实施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经验与成效。方法:基于国际上施行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 ASP)策略目标,在某三级综合医院NICU病房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教育、医嘱点评和反馈、咨询和多学科病例讨论等。并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治疗失败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比例明显升高(83.55%vs 100%,P<0.001),使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率明显升高(23.08%vs 90.91%,P<0.001);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5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1.05%。结论: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提高了NICU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干预过程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药物使用经济性的干预以及对患者预后和科室细菌耐药性长期影响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原文传递
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新苑 何超然 +2 位作者 娄安琦 俞静 余俊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肿瘤科接受12 mg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癌胚抗原、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以及影像学变...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肿瘤科接受12 mg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癌胚抗原、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以及影像学变化,评价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分析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的37例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13例,疾病稳定22例,客观缓解率为5.41%,疾病控制率为64.86%。安罗替尼的安全性方面,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1例,乏力3例,甘油三酯升高1例,出血1例,胃肠道不适4例,诱发癫痫1例。结论安罗替尼用于晚期肺癌三线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安全性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晚期肺癌 安全性 三线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FAERS的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铃 娄安琦 余俊先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FDA平台,收集2015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FDA平台,收集2015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FAERS数据库中首要怀疑药物为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不良事件为肺炎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评价4种药物导致不同类型肺炎的风险大小。结果: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报道共有7444份,包括阿替利珠单抗718份(9.65%),度伐利尤单抗1109份(14.90%),纳武单抗3627份(48.72%),帕博利珠单抗1990份(26.73%),涉及患者7268人,共检测出70个不良事件的风险信号,其中阿替利珠单抗13个,度伐利尤单抗11个,纳武单抗26个,帕博利珠单抗20个。不良事件以放射性肺炎、免疫介导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为主。结论: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均与肺炎的发生相关,其中度伐利尤单抗导致肺炎的风险最高。使用时应注意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和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肺炎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4种生物碱及其含量 被引量:8
9
作者 何超然 李哲 +3 位作者 李任 王丽丽 沈素 余俊先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2期77-81,共5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定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对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N-甲基野靛碱4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Agilent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进行定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对山豆根提取物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和N-甲基野靛碱4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Agilent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6.3](20:80);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7℃。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4种成分分离度良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在99.17%~100.78%,RSD为1.61%~2.20%(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样品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广西省的4份山豆根样品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分别为39.375、59.247、40.398、53.13 mg·g^(-1),高于其他省份,四川省的山豆根样品中苦参碱类生物碱成分含量较低。结论: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内在质量存在较大差异,HPLC法可用于山豆根药材的多种成分同步测定,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为山豆根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槐果碱 N-甲基野靛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专栏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政 邹建军 +2 位作者 李哲 沈素 余俊先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077-2081,共5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医药产业要加强疾病预防、新药研发;把精准医疗、生物治疗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强中药创新。抗肿瘤药物在重大疾病防治以及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始终走在前沿。随着国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医药产业要加强疾病预防、新药研发;把精准医疗、生物治疗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要加强中药创新。抗肿瘤药物在重大疾病防治以及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始终走在前沿。随着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资金的大量投入,抗肿瘤药物药物研发领域始终作持续升温,并产生了许多具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根据肿瘤生物学特点发展起来的精准医疗、生物调节及基因疗法等使肿瘤的综合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靶向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滨州市滨城区2020年学龄儿童及孕妇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刚慧军 赵贝贝 于俊仙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2681-2683,2686,共4页
目的对滨州市滨城区2020年学龄儿童及孕妇碘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为科学指导碘摄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辖区6个乡镇办随机抽取8岁~10岁学龄儿童390人和孕妇147人,按照《尿中碘的测定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进行尿... 目的对滨州市滨城区2020年学龄儿童及孕妇碘营养状况进行分析,为科学指导碘摄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辖区6个乡镇办随机抽取8岁~10岁学龄儿童390人和孕妇147人,按照《尿中碘的测定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 107.1-2016)》进行尿碘监测。结果2020年滨城区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83.0μg/L,尿碘<50μg/L样本占5.90%,<100μg/L样本占19.75%,其中男生203人,尿碘中位数为199.0μg/L,女生187人,尿碘中位数为151.5 μg/L,不同性别学生尿碘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P<0.05)。孕妇尿碘中位数为73.1μg/L,尿碘<150μg/L样本占82.99%。结论2020年滨城区8岁~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及尿碘频数分布均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孕妇碘缺乏较为严重,存在健康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不同人群、个体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居民科学补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孕妇 尿碘 碘缺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