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pula理论的高桩码头岸坡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军甫 崔春义 +3 位作者 季则舟 熊琦 尤再进 王坤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4,共7页
高桩码头岸坡稳定性对整体码头结构安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探究高桩码头岸坡土体强度参数相关性及空间变异性对高桩码头岸坡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基于Copula理论考虑岸坡土体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特性,采用PLAXIS计算平台建立高桩码头-岸坡... 高桩码头岸坡稳定性对整体码头结构安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探究高桩码头岸坡土体强度参数相关性及空间变异性对高桩码头岸坡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基于Copula理论考虑岸坡土体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特性,采用PLAXIS计算平台建立高桩码头-岸坡体系数值计算模型,进一步通过Python API接口,编译完成了可自动数据交互与求解的外挂子程序SAPW,并实现了高桩码头岸坡体系参数化前处理、样本工况计算和可靠性求解的一体化、全链条可靠性分析框架流程,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开展了相关数值计算与参数化分析,探讨了黏聚力、内摩擦角变异系数以及二者相关系数对高桩码头岸坡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桩码头设计与分析中,忽略土体参数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会高估岸坡失效概率,进而导致相关可靠度分析偏于保守,在高桩码头岸坡可靠度分析中宜采用多种Copula函数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岸坡 可靠性分析 COPULA理论 桩土相互作用
下载PDF
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高桩码头-岸坡体系可靠性分析
2
作者 陈明强 崔春义 +3 位作者 熊琦 赵敏 尤再进 季则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为进一步发展高桩码头-岸坡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KL-Copula互相关随机场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岸坡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与其相关结构及大小的影响,提出一种岸坡-高桩码头体系互相关随机场模拟与可靠性求解数值实施流程,并基于PLAXI... 为进一步发展高桩码头-岸坡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KL-Copula互相关随机场模拟方法,综合考虑了岸坡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与其相关结构及大小的影响,提出一种岸坡-高桩码头体系互相关随机场模拟与可靠性求解数值实施流程,并基于PLAXIS计算程序平台,编写了高桩码头-岸坡体系互相关随机场模拟与可靠性分析外挂求解程序KLCPR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非侵入式随机分析方法进行相关算例分析,探讨不同岸坡强度参数Copula函数结构对互相关随机场模拟和高桩码头结构可靠性求解的影响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Copula函数结构所对应模拟样本的线性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有限实验数据情况,Gaussian Copula函数结构会导致随机场计算结果偏于保守;所提出的KL-Copula模拟随机场数值实施流程及对应外挂求解程序KLCPRP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有效性,可为高桩码头-岸坡相互作用体系的相关工程设计及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岸坡体系 空间变异性 KL-Copula理论 互相关随机场 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我国资源特征的海洋能高效利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史宏达 尤再进 +2 位作者 罗兴锜 王树杰 宁德志 《中国基础科学》 2023年第1期7-14,共8页
科学描述我国海洋能储量、分布及长期变化特征,突破小潮差潮汐能、低流速潮流能和小振幅波浪能的高效俘获与转换关键技术,研发海洋能模型试验加载系统,构建资源—电源全程匹配的海试综合测试系统集成方案及海洋能电能质量测试系统,是基... 科学描述我国海洋能储量、分布及长期变化特征,突破小潮差潮汐能、低流速潮流能和小振幅波浪能的高效俘获与转换关键技术,研发海洋能模型试验加载系统,构建资源—电源全程匹配的海试综合测试系统集成方案及海洋能电能质量测试系统,是基于我国资源特征的海洋能创新技术研发的必要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能资源评估 潮汐能 潮流能 波浪能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体系吞吐量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研究
4
作者 李婉莹 尤再进 隋意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共7页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基于2001—2020年52个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港口体系进行收敛识别和俱乐部聚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定序逻辑模型探索俱乐部收敛的驱动机制。主要研...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体系发展是否存在俱乐部收敛。基于2001—2020年52个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数据,采用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对港口体系进行收敛识别和俱乐部聚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定序逻辑模型探索俱乐部收敛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增长不存在整体收敛,可划分为4个不同层次的俱乐部;(2)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规模分布相对集中,部分中小港口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停滞;(3)港口的初始条件、港口所在城市的规模、外贸、产业结构和交通发展速度能够影响集装箱吞吐量的收敛水平,但经贸推动是港口发展的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集装箱港口体系 俱乐部收敛 定序逻辑模型 驱动机制 集装箱吞吐量
下载PDF
考虑结构安全的桩基码头清淤施工方案优化
5
作者 赵煜 蔡忠志 +1 位作者 尤再进 隋意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共12页
中国沿海粉砂质海岸桩基码头下方普遍存在的严重泥沙回淤问题,导致码头桩基受损和高昂泥沙清淤成本。将桩基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港口运营管理的运筹学方法相结合,以大型沿海桩基码头泥沙清淤工程为原型,开展桩基码头的清淤施工方案... 中国沿海粉砂质海岸桩基码头下方普遍存在的严重泥沙回淤问题,导致码头桩基受损和高昂泥沙清淤成本。将桩基受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港口运营管理的运筹学方法相结合,以大型沿海桩基码头泥沙清淤工程为原型,开展桩基码头的清淤施工方案优化研究,分别建立码头桩基-岸坡土体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及综合考虑清淤成本、安全、效率的港口清淤施工方案优化数学模型,并应用基于强化学习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清淤方案。方案在充分考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清淤成本,可为港口清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泥沙回淤 清淤施工方案 约束优化 DDQN-GA算法
下载PDF
考虑清淤策略的桩基时变可靠度分析
6
作者 韩清宇 崔春义 +4 位作者 熊琦 赵敏 刘海龙 尤再进 季则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为发展淤积岸坡-高桩码头相互作用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Fick第二定律推导了能考虑氯离子侵蚀效应的二维扩散模型,并采用时间离散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结构抗力衰减、淤积作用量化和预测,以及桩基受力变形分析的高桩码头桩基时变... 为发展淤积岸坡-高桩码头相互作用体系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Fick第二定律推导了能考虑氯离子侵蚀效应的二维扩散模型,并采用时间离散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结构抗力衰减、淤积作用量化和预测,以及桩基受力变形分析的高桩码头桩基时变可靠度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以目标可靠度为导向的清淤策略,编写了淤积岸坡-高桩码头体系时变可靠度外挂求解程序DPRP。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工况计算分析,探讨了高桩码头桩基时变可靠度的演化规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码头近海侧桩基可靠度更易低于目标可靠度,在实际工程中需重点养护与修复;泥沙淤积作用会降低多数桩基时变可靠度,而对于近海侧及近岸侧且向岸倾斜的斜桩,其时变可靠度则会因泥沙淤积作用而增大。该高桩码头桩基时变可靠度数值求解流程框架及对应外挂子程序DPRP,可为高桩码头-岸坡相互作用体系的相关工程设计与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淤积 氯离子侵蚀 时间离散法 可靠性分析 清淤策略
下载PDF
圆柱绕流的三大类型湍流模型及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夏曦 尤再进 王召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海港桩基码头下方桩柱周围的绕流特性对港口水动力与泥沙输运具有重大影响。为探究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维桩柱绕流精度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OpenFOAM湍流模型,在雷诺数Re=3900条件下,研究不同近壁取值范围y+=0.95~5.00内的大涡模拟LE... 海港桩基码头下方桩柱周围的绕流特性对港口水动力与泥沙输运具有重大影响。为探究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三维桩柱绕流精度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OpenFOAM湍流模型,在雷诺数Re=3900条件下,研究不同近壁取值范围y+=0.95~5.00内的大涡模拟LES、原始雷诺时均法(RANS)湍流模型和增加涡流黏度限制公式的RANS湍流模型的阻力系数、斯特劳哈尔数、平均压力系数、平均速度和涡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前人RANS各湍流模型及试验计算结果比较,RNGκ-ε湍流模型对阻力系数和斯特劳哈尔数模拟较准确,对涡捕捉精细程度最好;κ-ω、κ-ωSST湍流模型对斯特劳哈尔数模拟较准确,在y+=0.95~2.00时对平均压力系数模拟较准确;各RANS湍流模型对平均速度的模拟均存在回流区内速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大涡模拟LES湍流模型在近壁网格精度较高时,所有水动力模拟结果相对准确。研究还发现增加涡流黏度限制后的RANS湍流模型,对涡结构捕捉的精细程度更高,更符合真实流动。通过对不同湍流模型下单桩水动力特性的分析研究,可为海港码头下圆形桩群的水动力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黏度 RANS湍流模型 涡结构 湍流结构
下载PDF
高桩码头桩群对水动力参数影响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薛玉娆 张金凤 +2 位作者 张庆河 尤再进 季则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桩基码头是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应用广泛。高桩码头桩群基础改变了周围水动力场,引起泥沙冲淤规律的变化,从而对码头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研究圆柱桩群阻力特性,对水流和底床冲淤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VCO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将桩... 桩基码头是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应用广泛。高桩码头桩群基础改变了周围水动力场,引起泥沙冲淤规律的变化,从而对码头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研究圆柱桩群阻力特性,对水流和底床冲淤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VCO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将桩柱绕流阻力等效为水流阻力,提出一种桩群阻水效果的概化方法,通过增加桩群阻力项来研究桩群对水动力环境参数的影响,构建了群桩下方和后方水动力规律的三维水动力改进模型。该模型应用于舟山某高桩码头附近流场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桩群影响使得码头后方的流速减小,比码头前方减小约67%。所构建的模型可进一步研究高桩码头下方和后方冲淤演变规律,为码头建设和运维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阻力 桩群概化 FVCOM三维模型 水动力 高桩码头
下载PDF
不同台风合成风场方案在南海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石洪源 尤再进 +3 位作者 胡聪 李庆杰 魏德云 谢鹏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3,共7页
我国南海地区常受台风侵扰,台风场是研究台风浪灾害以及风暴增水灾害的必要条件之一。因遥感风场存在台风大风圈附近风速明显偏小的问题,所以在台风场相关研究中,多采用台风模型风场和背景风场相结合的方式——即合成风场。本文选取南... 我国南海地区常受台风侵扰,台风场是研究台风浪灾害以及风暴增水灾害的必要条件之一。因遥感风场存在台风大风圈附近风速明显偏小的问题,所以在台风场相关研究中,多采用台风模型风场和背景风场相结合的方式——即合成风场。本文选取南海相关研究中常用的3种台风场模型,对比其特点,并采用NECP CFSR作为背景风场,将合成风场和实际观测风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南海地区采用Jelesnianski模型得出的风场和实际风场吻合度最好,建议在该风场基础上考虑南海的地理特殊性,进行台风场模型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场 Fujita-Takahashi HOLLAND Jelesnianski
原文传递
不同风速条件下海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彬 李永青 +4 位作者 石洪源 尤再进 王立杨 隋意 钟超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8,共7页
实验室和外海观测资料已经证实,高风速下海面拖曳系数的变化和中低风速下并不相同。考虑到海面飞沫以及海浪状态对拖曳系数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拖曳系数计算方案,该方案可适用于各种风速条件下。在中低风速下飞沫对拖曳系数的影响... 实验室和外海观测资料已经证实,高风速下海面拖曳系数的变化和中低风速下并不相同。考虑到海面飞沫以及海浪状态对拖曳系数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拖曳系数计算方案,该方案可适用于各种风速条件下。在中低风速下飞沫对拖曳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无量纲的海面粗糙长度先随着波龄的增加而增加,继而随波龄的增加而减小;然而在高风速下,因气泡破裂或者波浪破碎产生的飞沫使得风廓线对数函数改变,造成拖曳系数的减小。对不同波龄而言,拖曳系数和粗糙长度达到最大值的风速并不相同。同时,高风速下,海面拖曳系数的降低减少了摩擦速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飞沫 波龄 拖曳系数 高风速
原文传递
基于GMM与LSTM耦合模型的船舶航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煜 尤再进 +1 位作者 吴丽淑 李婉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29,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迹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船舶航迹预测算法。收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历... 为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迹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船舶航迹预测算法。收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历史数据,建立航迹数据库;通过基于GMM的航迹提取算法,实现船舶航迹数据的高效准确提取;采用基于LSTM的船舶航迹预测模型和已提取出的航迹数据,实现对目标船航迹的精准预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的平均均方误差小于6×10^(-5),预测平均耗时小于20 s,验证了其对不同类型船舶中短期航迹预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预测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高斯混合模型(GMM)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下载PDF
威海滨海旅游发展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宗宇 付玉成 +4 位作者 杨丽中 乔守文 刘芷伊 尤再进 石洪源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5期14-18,共5页
近年来,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开拓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滨海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威海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十分适合发展滨海旅游业。随着近年来旅游标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与时俱进,文章通... 近年来,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开拓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滨海旅游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威海市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十分适合发展滨海旅游业。随着近年来旅游标准和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与时俱进,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对威海滨海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威海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包括:开发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项目及相关产品;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及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政府的引导和宣传力度。以此来提高威海市滨海旅游业的知名度和赞誉度,推动威海市的滨海旅游业走向更高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 滨海旅游 滨海资源 SWOT分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渤海沿岸4个验潮站潮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立杨 桑金 +3 位作者 乔守文 隋意 尤再进 石洪源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综合利用4个验潮站的逐时观测潮位资料,采用最小二乘原理的调和分析方法得到验潮站的潮汐调和常数。根据调和常数计算沿岸海域潮汐特征值,分析4个站位海域潮汐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附近受半日潮无潮点的影响为正规全日潮,其余3... 综合利用4个验潮站的逐时观测潮位资料,采用最小二乘原理的调和分析方法得到验潮站的潮汐调和常数。根据调和常数计算沿岸海域潮汐特征值,分析4个站位海域潮汐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附近受半日潮无潮点的影响为正规全日潮,其余3站位均为不规则半日潮性质;4个验潮站中龙口站和秦皇岛站属于弱潮海区,葫芦岛站和塘沽站属于中潮区。4个站位平均大潮差、平均小潮差、最大可能潮差与平均潮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月平均潮差存在"双峰型"和"多峰型";葫芦岛验潮站、塘沽验潮站以及龙口验潮站均呈现出较不明显的潮高日不等现象;涨、落潮历时日不等,存在区域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沿海 潮汐类型 潮差 潮汐不等
原文传递
丁坝附近交叉波浪场引起的裂流系统实验研究
14
作者 闫圣 邹志利 +3 位作者 徐杰 常承书 尤再进 王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5-146,共12页
裂流是狭窄而集中的离岸方向水流,对海岸水底变形、物质输移和游泳者安全有重要影响。波浪在垂直海岸建筑物(如丁坝、航道挡沙堤等)上产生的反射会导致沿岸驻波,在驻波节点区域由于波高很小会产生裂流,这是海岸出现裂流原因之一。本研... 裂流是狭窄而集中的离岸方向水流,对海岸水底变形、物质输移和游泳者安全有重要影响。波浪在垂直海岸建筑物(如丁坝、航道挡沙堤等)上产生的反射会导致沿岸驻波,在驻波节点区域由于波高很小会产生裂流,这是海岸出现裂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给出了沙坝海岸上建筑物附近裂流系统不同于开敞水域交叉波裂流系统的特征,讨论了波高沿岸变化对裂流系统的各裂流单元流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存在引起了沙坝和海岸之间背离建筑物方向的沿岸流动,这导致了裂流系统中各裂流单元之间存在着流量的交换,对各单元裂流流量大小和分布产生了直接影响;各单元侧向流流量对裂流的贡献依赖于单元距建筑物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流系统 交叉波浪 沙坝海岸 海岸建筑物 模型实验
下载PDF
我国台风风暴潮灾害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隋意 石洪源 +2 位作者 钟超 王立杨 尤再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4,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基于热带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资料(1990-2018)及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洋灾害公报》(2000-2018)资料,对影响我国的台风特征及风暴潮灾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8年间...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登陆最频繁、灾害损失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基于热带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资料(1990-2018)及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洋灾害公报》(2000-2018)资料,对影响我国的台风特征及风暴潮灾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8年间登陆我国的台风不仅次数多,强度大,而且登陆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威胁进一步加剧;登陆我国的台风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集中在7-9月份;登陆地点遍布中国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及其以南沿海省市;受台风风暴潮灾害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受损严重,尤其是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和浙江省,这与台风登陆地点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我国防灾减灾意识的加强,近年来台风风暴潮灾害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的灾害损失有所减弱,但是每年的损失依旧很高,我国需要努力完善台风风暴潮风险评估体系,提高灾害预警能力,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降低台风风暴潮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风暴潮 海洋灾害 沿海地区
原文传递
我国海岸侵蚀的成因和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超 石洪源 +2 位作者 隋意 王立杨 尤再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解决当前我国海岸侵蚀现象严重以及海岸防护手段较为单一的问题,文章分析我国海岸侵蚀的成因,并从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2个角度分析海岸防护手段,从而应对海岸侵蚀灾害。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海岸侵蚀的因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为解决当前我国海岸侵蚀现象严重以及海岸防护手段较为单一的问题,文章分析我国海岸侵蚀的成因,并从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2个角度分析海岸防护手段,从而应对海岸侵蚀灾害。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海岸侵蚀的因素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目前我国应对海岸侵蚀主要采取结构性措施,即从工程视角加强海岸防护,主要包括硬防护结构和软防护结构2种;未来将采取非结构性措施,即从社会科学的视角规范人类行为,从而对海岸进行防护,主要包括规划管理、法律政策和教育普及3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海岸带 海洋灾害 非结构性措施
下载PDF
南海北部波浪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永青 李彬 +2 位作者 石洪源 赵琪琪 尤再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3,共6页
利用南海北部近海区域(20°36.298′N,110°45.433′E)于2012年至2013年的波浪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其波浪特征,为海洋工程建设和波浪能利用提供基本波浪参数。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年平均有效波高为1.2m,周年平均十分之一部分... 利用南海北部近海区域(20°36.298′N,110°45.433′E)于2012年至2013年的波浪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其波浪特征,为海洋工程建设和波浪能利用提供基本波浪参数。统计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年平均有效波高为1.2m,周年平均十分之一部分大波波高为1.5m,年平均周期4.0s,周年最大平均有效波高为4.97m,周年最大平均十分之一部分大波波高为7.34m,常浪向为E向,次常浪向为ENE向。强浪向为E向,次强浪向为ES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波浪特征 波高分布 波周期
原文传递
楮岛沙滩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与波能流密度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青 尤再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70,共14页
在波浪和水流的作用下,泥沙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运动会引起沙滩的冲淤演变,对海岸资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沙滩季节性演变规律,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近岸沙滩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现场观测是研究沙滩剖面冲淤演变的重要方法,... 在波浪和水流的作用下,泥沙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运动会引起沙滩的冲淤演变,对海岸资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沙滩季节性演变规律,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是近岸沙滩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现场观测是研究沙滩剖面冲淤演变的重要方法,通过沉积物组成、岸滩坡度及波浪动力的时空变化,了解沙滩剖面的变化特性,对于沙滩管理和海岸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2017年9月—2019年11月在荣成楮岛南岸沙滩每个月采集一次的剖面数据,以及波浪动力数据,分别探究了沙滩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并对沙滩变化特征与波浪动力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楮岛南岸沙滩形态变化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春季沙滩比较稳定;夏季沙滩受台风影响侵蚀严重,但在风暴过后的短时间内,沙滩泥沙恢复较快;冬季沙滩恢复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稳定。在夏季和冬季期间,波能流密度的向岸分量对楮岛南沙滩的演变产生重要作用,而且波能流密度向岸分量的均值(选取数据采集前15d的波浪条件参与计算)与沙滩体积的相关性最好,并给出了两者的线性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岛沙滩 沙滩剖面 季节性演变 波能流密度 时间尺度变化
下载PDF
台风风暴潮与上游洪水耦合作用下温州飞云江感潮河段潮水位模拟研究
19
作者 魏国振 任明磊 +3 位作者 孙琳 夏志昌 陈智洋 尤再进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4,共9页
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沿海地区风暴潮发生的频率与受灾程度逐渐增加,特别是受风暴潮与上游流域洪水共同影响下的河口感潮河段区域。尽管现有风暴潮模型也引入多种不同的边界设置,但提供的边界条件有限,且无法满足当前国内复杂水... 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沿海地区风暴潮发生的频率与受灾程度逐渐增加,特别是受风暴潮与上游流域洪水共同影响下的河口感潮河段区域。尽管现有风暴潮模型也引入多种不同的边界设置,但提供的边界条件有限,且无法满足当前国内复杂水工程的概化需求。为此,文章以飞云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上游流域水动力模型IFMS与海洋风暴潮模型ADCIRC模式,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构建河口感潮河段洪水演进模型,实现飞云江感潮河段潮水位时空模拟。该模型不仅有效地考虑了河口海洋处风暴潮上溯对感潮河段区域洪水演进的影响,也考虑了流域上游洪水对该区域的影响。首先,采用2016年台风“鲇鱼”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系列吻合度较高,误差满足基本要求。然后,对台风“杜苏芮”和“卡奴”影响下的瑞安、马屿、碧山六桥及洞头4个潮位站的洪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4个站点的洪峰误差值均低于0.30m,纳什系数大于0.80,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高低潮位变化,可应用于河口感潮河段防灾减灾中。最后,还分析了上、下游边界的驱动作用对感潮河段3个站点(瑞安、马屿、碧山六桥)潮水位预测的影响,证明了下边界对3个站点的潮水位预报影响比上边界的影响大。研究成果不仅为河口感潮河段洪水模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通过分析给出提升模型模拟精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水动力模型 风暴潮模型 上游洪水 潮水位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