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陵水组—三亚组海底扇沉积模式及源—汇过程
1
作者
姚兴宗
封从军
+2 位作者
屈红军
陈佳
孙萌思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5-2086,共12页
深水区是当前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之一,其储集体分布与成因是成藏研究的关键难题。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已被证实为富生烃凹陷,但凹陷内超深水区目前仍未取得商业油气勘探突破,主要原因在于中深部储层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以宝岛凹陷南部斜...
深水区是当前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之一,其储集体分布与成因是成藏研究的关键难题。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已被证实为富生烃凹陷,但凹陷内超深水区目前仍未取得商业油气勘探突破,主要原因在于中深部储层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以宝岛凹陷南部斜坡带为例,应用地震反射结构识别、地震相几何形态刻画、地震属性约束等地震沉积学预测方法,明确陵水组和三亚组海底扇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宝岛凹陷斜坡带陵水组扇三角洲呈现平行斜交型前积反射特征,滑塌型海底扇呈透镜体反射特征,三亚组海底扇呈现亚平行席状反射特征。基于源—汇体系分析,明确宝岛凹陷斜坡带扇体沉积物源来自于西南侧松南低凸起及南部隆起,多支下切水道发育为沉积物搬运提供了有效运输通道。地震沉积学预测方法及源—渠—汇沉积过程分析理论的应用为宝岛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及成藏条件分析奠定了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扇
地震沉积学
源—汇分析
宝岛凹陷
琼东南盆地
原文传递
基于正演模拟和地震分频分析的三角洲薄砂体储层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洲组为例
2
作者
葛家宇
封从军
+2 位作者
姚兴宗
屈红军
孙萌思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4-2194,共11页
涠洲组是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主要储集层,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对于该区域储层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涠洲组储层具有厚度薄、连续性差的特点,原始地震资料主频偏低,常规的薄砂体识别技术在该区应用效果较差。在正演模拟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
涠洲组是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主要储集层,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对于该区域储层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涠洲组储层具有厚度薄、连续性差的特点,原始地震资料主频偏低,常规的薄砂体识别技术在该区应用效果较差。在正演模拟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钻井数据,利用分频分析方法对海中凹陷涠洲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开展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砂体顶界面为波谷,底界面为波峰;地震波振幅和能量与砂体厚度呈正相关;随着频率的提高,砂体的纵向分辨率逐渐增强。对比实际钻遇砂体在原始数据体和分频数据体同一剖面响应情况表明,分频数据体与原始数据体相比,对不同厚度的砂体识别优势明显。利用不同分频数据体对涠洲组三段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结果符合三角洲前缘扇体展布规律,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正演模拟
时频分析
涠洲组
海中凹陷
原文传递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沉积特征及对海相烃源岩的控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孙瑞
韩银学
+5 位作者
曾清波
王夏阳
张功成
赵志刚
杨海长
姚兴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7-66,共10页
崖城组是琼东南盆地的主力生烃层系。根据古生物、岩性以及古构造、古地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崖城组沉积时期,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
崖城组是琼东南盆地的主力生烃层系。根据古生物、岩性以及古构造、古地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崖城组沉积时期,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为半封闭的海湾环境,松南—宝岛—长昌凹陷发育广泛的滨浅海沉积,凹陷边缘发育多个小规模的近源扇三角洲、三角洲,海岸平原分布在凹陷带周缘沉积古地貌较高的部位。受控于沉积环境,煤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凹陷周缘海岸平原相及扇三角洲、三角洲相的水上平原部分,陆源有机质为主的海相泥岩是凹陷内部的主力烃源岩,陆源有机质供给量和相对安静的水体环境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采用类比分析方法,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识别出9个潜在海相烃源岩发育区,其中5个为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半封闭海湾
陆源有机质
崖城组
琼东南盆地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三段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
4
4
作者
武龙发
屈红军
+3 位作者
黄苏卫
封从军
姚天星
姚兴宗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325,共14页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盆背景下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碟状—席状反射、前积反射、水道充填反射是涠三段最富砂的地震相。涠三段发育滨浅湖相、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4种沉积相类型。在滨浅湖背景下,受控于南缓北陡的半地堑湖盆结构,海中凹陷整体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沉积特征,表现为在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时坡折带、断裂样式、沟渠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来自三大不同方向物源的三角洲,南部企西隆起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并受坡折带控制在平面上划分出平原与前缘,中部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受断裂控制在西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西北部万山隆起物源的沉积物通过远距离搬运在研究区西北侧湖盆边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中凹陷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地震相
涠洲组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流二段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天星
屈红军
+3 位作者
黄苏卫
封从军
武龙发
姚兴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0-62,共13页
北部湾盆地北部涠西南凹陷多口钻井已获得高产油气流系列突破,其主力烃源岩层系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但紧邻南侧的海中凹陷目前暂无商业油气发现。流二段既发育有深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同时在主力烃源岩段也发育有湖底扇储层...
北部湾盆地北部涠西南凹陷多口钻井已获得高产油气流系列突破,其主力烃源岩层系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但紧邻南侧的海中凹陷目前暂无商业油气发现。流二段既发育有深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同时在主力烃源岩段也发育有湖底扇储层,因此,研究海中凹陷潜在生烃层系(烃源岩、湖底扇储层)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芯相、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探讨流二段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表明:流二段主要发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湖底扇及辫状河三角洲4种沉积体系类型;在北陡南缓的半地堑构造样式控制下,北部陡坡带及洼槽带发育深湖−半深湖相,同时接受北部、东部2个物源方向的供源,分别在西洼、东洼发育湖底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滨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相。海中凹陷流二段好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初始湖泛面层序位置(ts),湖底扇主要发育在湖泊扩张体系域内(TST),反映了在断陷湖盆背景下,构造沉降因素控制烃源岩发育程度强于湖平面变化因素。研究可为半地堑型断陷湖盆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与湖底扇储层发育层序位置及共生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海中凹陷
流沙港组二段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陵水组—三亚组海底扇沉积模式及源—汇过程
1
作者
姚兴宗
封从军
屈红军
陈佳
孙萌思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学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5-208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编号:2016ZX05026007-00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JM4013,2020JQ-798)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科研基金联合资助.
文摘
深水区是当前油气勘探的前缘领域之一,其储集体分布与成因是成藏研究的关键难题。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已被证实为富生烃凹陷,但凹陷内超深水区目前仍未取得商业油气勘探突破,主要原因在于中深部储层展布规律认识不清。以宝岛凹陷南部斜坡带为例,应用地震反射结构识别、地震相几何形态刻画、地震属性约束等地震沉积学预测方法,明确陵水组和三亚组海底扇平面展布。研究结果表明,宝岛凹陷斜坡带陵水组扇三角洲呈现平行斜交型前积反射特征,滑塌型海底扇呈透镜体反射特征,三亚组海底扇呈现亚平行席状反射特征。基于源—汇体系分析,明确宝岛凹陷斜坡带扇体沉积物源来自于西南侧松南低凸起及南部隆起,多支下切水道发育为沉积物搬运提供了有效运输通道。地震沉积学预测方法及源—渠—汇沉积过程分析理论的应用为宝岛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及成藏条件分析奠定了地质基础。
关键词
海底扇
地震沉积学
源—汇分析
宝岛凹陷
琼东南盆地
Keywords
Submarine fan
Seismic sedimentology
Source-sink analysis
Baodao Sag
Qiongdongnan Basi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正演模拟和地震分频分析的三角洲薄砂体储层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洲组为例
2
作者
葛家宇
封从军
姚兴宗
屈红军
孙萌思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学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4-2194,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编号:2016ZX05026007-00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JM4013,2020JQ-798)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科研基金联合资助.
文摘
涠洲组是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主要储集层,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对于该区域储层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涠洲组储层具有厚度薄、连续性差的特点,原始地震资料主频偏低,常规的薄砂体识别技术在该区应用效果较差。在正演模拟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钻井数据,利用分频分析方法对海中凹陷涠洲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开展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砂体顶界面为波谷,底界面为波峰;地震波振幅和能量与砂体厚度呈正相关;随着频率的提高,砂体的纵向分辨率逐渐增强。对比实际钻遇砂体在原始数据体和分频数据体同一剖面响应情况表明,分频数据体与原始数据体相比,对不同厚度的砂体识别优势明显。利用不同分频数据体对涠洲组三段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结果符合三角洲前缘扇体展布规律,识别效果较好。
关键词
储层预测
正演模拟
时频分析
涠洲组
海中凹陷
Keywords
Reservoir prediction
Forward modeling
Time-frequency analysis
Weizhou Formation
Haizhong Sag
分类号
TE1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沉积特征及对海相烃源岩的控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孙瑞
韩银学
曾清波
王夏阳
张功成
赵志刚
杨海长
姚兴宗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咸阳泰和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7-66,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5、2011ZX05025、2016ZX0502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9CB219400)
+1 种基金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评价项目”(XQ2004-05)
国土资源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XQ2007-05)资助.
文摘
崖城组是琼东南盆地的主力生烃层系。根据古生物、岩性以及古构造、古地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在此基础上对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崖城组沉积时期,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为半封闭的海湾环境,松南—宝岛—长昌凹陷发育广泛的滨浅海沉积,凹陷边缘发育多个小规模的近源扇三角洲、三角洲,海岸平原分布在凹陷带周缘沉积古地貌较高的部位。受控于沉积环境,煤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凹陷周缘海岸平原相及扇三角洲、三角洲相的水上平原部分,陆源有机质为主的海相泥岩是凹陷内部的主力烃源岩,陆源有机质供给量和相对安静的水体环境是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采用类比分析方法,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识别出9个潜在海相烃源岩发育区,其中5个为最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半封闭海湾
陆源有机质
崖城组
琼东南盆地
Keywords
marine source rocks
semi-enclosed bay
terrestrial organic matter
Yacheng Formation
Qiongdongnan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三段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被引量:
4
4
作者
武龙发
屈红军
黄苏卫
封从军
姚天星
姚兴宗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2-325,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科研项目(编号:2021-2593)资助.
文摘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盆背景下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碟状—席状反射、前积反射、水道充填反射是涠三段最富砂的地震相。涠三段发育滨浅湖相、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4种沉积相类型。在滨浅湖背景下,受控于南缓北陡的半地堑湖盆结构,海中凹陷整体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沉积特征,表现为在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时坡折带、断裂样式、沟渠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来自三大不同方向物源的三角洲,南部企西隆起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并受坡折带控制在平面上划分出平原与前缘,中部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受断裂控制在西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西北部万山隆起物源的沉积物通过远距离搬运在研究区西北侧湖盆边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关键词
海中凹陷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地震相
涠洲组
Keywords
Haizhong Sag
Depositional systems
Depositional model
Seismic facies
Weizhou Formation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流二段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天星
屈红军
黄苏卫
封从军
武龙发
姚兴宗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0-62,共1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科研项目“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沉积体系展布分析及储层精细刻画”(2021-2593)。
文摘
北部湾盆地北部涠西南凹陷多口钻井已获得高产油气流系列突破,其主力烃源岩层系为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但紧邻南侧的海中凹陷目前暂无商业油气发现。流二段既发育有深湖−半深湖相的烃源岩,同时在主力烃源岩段也发育有湖底扇储层,因此,研究海中凹陷潜在生烃层系(烃源岩、湖底扇储层)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对今后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岩芯相、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的综合分析,探讨流二段沉积体系发育规律,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表明:流二段主要发育滨浅湖、深湖−半深湖、湖底扇及辫状河三角洲4种沉积体系类型;在北陡南缓的半地堑构造样式控制下,北部陡坡带及洼槽带发育深湖−半深湖相,同时接受北部、东部2个物源方向的供源,分别在西洼、东洼发育湖底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滨浅湖及辫状河三角洲相。海中凹陷流二段好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初始湖泛面层序位置(ts),湖底扇主要发育在湖泊扩张体系域内(TST),反映了在断陷湖盆背景下,构造沉降因素控制烃源岩发育程度强于湖平面变化因素。研究可为半地堑型断陷湖盆深湖−半深湖相烃源岩与湖底扇储层发育层序位置及共生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海中凹陷
流沙港组二段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Keywords
Beibuwan Basin
Haizhong Sag
Second Member of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Liu 2 Member)
sedimentary system
depositional model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618.1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陵水组—三亚组海底扇沉积模式及源—汇过程
姚兴宗
封从军
屈红军
陈佳
孙萌思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2
基于正演模拟和地震分频分析的三角洲薄砂体储层预测——以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洲组为例
葛家宇
封从军
姚兴宗
屈红军
孙萌思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段崖城组沉积特征及对海相烃源岩的控制
孙瑞
韩银学
曾清波
王夏阳
张功成
赵志刚
杨海长
姚兴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原文传递
4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涠三段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武龙发
屈红军
黄苏卫
封从军
姚天星
姚兴宗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原文传递
5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流二段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姚天星
屈红军
黄苏卫
封从军
武龙发
姚兴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