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对R2期大豆根系生长和氮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倩 姚兴东 +4 位作者 单玉姿 张惠君 王海英 敖雪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及籽粒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处理(0%、1%、5%、10%,生物炭/干土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R2期大豆根系和植株形态特性以及植株体内氮和磷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增加土壤... 为了探讨生物炭对大豆植株及籽粒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处理(0%、1%、5%、10%,生物炭/干土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R2期大豆根系和植株形态特性以及植株体内氮和磷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并对大豆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产生积极影响。5%和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叶面积(分别较对照高62.0%和74.5%)和植株鲜重(分别较对照高57.1%和72.6%),提高茎叶的氮磷转移量,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平均比对照高51%)。10%生物炭处理会显著增加大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比根长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分别较对照高19.4%、25.1%、27.4%、28.7%、10.7%和8.9%。生物炭对大豆根系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细根(<0.5mm)的伸长和增长,在1%、5%和10%生物炭处理下,细根长度占植株根系总长度的比例从无生物炭处理的71.4%分别增加到76.4%、82.7%和84.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籽粒产量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氮磷收获指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长与土壤养分含量、氮磷收获指数以及氮、磷转移量也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之,施用一定量的生物炭能够对土壤养分含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影响大豆植株体内养分吸收和利用,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系形态 养分利用 生物炭
下载PDF
大豆种质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秀文 张晓蕊 +4 位作者 孙贺祥 赵翔 张娜 姚兴东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以107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得到耐盐大豆种质,为大豆耐盐性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在萌发期设置对照与盐处理(100mmol·L^(-1)),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计算相对盐害率确定耐盐等级;苗期试验... 以107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耐盐性鉴定,筛选得到耐盐大豆种质,为大豆耐盐性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在萌发期设置对照与盐处理(100mmol·L^(-1)),测定发芽率,根据发芽率计算相对盐害率确定耐盐等级;苗期试验在大豆长至V2期时开始处理,处理前测定株高,并每3d增加1次盐浓度(50-100-150-200mmol·L^(-1)),在盐浓度达到200mmol·L^(-1)时,开始调查幼苗盐害情况,每2d调查1次,根据大豆苗期盐害症状分级标准计算得到盐害指数,确定各种质耐盐等级。盐处理18d后,测定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结果表明:萌发期筛选得到高耐盐种质14个,占13.1%,耐盐种质50个,占46.7%,中度耐盐种质26个,占24.3%,盐敏感种质有16个,占15.0%,高度盐敏感种质仅1个,占1.0%。苗期筛选得到高耐盐种质12个,占11.2%,耐盐种质53个,占49.5%,中度耐盐种质24个,占22.4%,盐敏感种质15个,占14.0%,高度盐敏感种质2个,占1.9%。可见,萌发期和苗期大豆耐盐性存在差异,但A6(MC30)、A19(沈农96-51)、A74(沈农94-1-8)、A99(沈农豆34)4个种质,无论是萌发期还是苗期都属于高耐盐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苗期 耐盐性
下载PDF
轮作和连作下大豆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楠 袁宝琪 +3 位作者 刘文博 姚兴东 于翠梅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随着国家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受制于种植面积与连作障碍,大豆产量偏低,耐连作品种的选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QTL定位是探究大豆连作... 大豆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随着国家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受制于种植面积与连作障碍,大豆产量偏低,耐连作品种的选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QTL定位是探究大豆连作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遗传机理的有效手段,是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耐连作品种的基础。大豆产量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由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性状组成。利用耐连作品种辽豆14与连作障碍品种铁豆46杂交,采用单粒传法获得了138株F6代重组自交系(RIL),于2017~201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田,设置轮作和连作两种方式。结合产量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表型数据和由SSR分子标记获得的基因型数据,共定位到34个产量相关性状的QTL,解释了表型变异的7.68%~95.42%。其中控制主茎荚数的QTL有4个,均在2017年检测到,表型贡献率13.28%~16.54%,加性效应4.61~14.26。在连作和轮作栽培方式下都可以检测到的一致性QTL有2个,分别是控制1粒荚数的qOspn-D1b-3,平均解释了表型变异的36.02%,加性效应13.05;控制1粒荚数的qOspn-D1b-1,平均解释了表型变异的20.21%,加性效应8.345。研究结果为探究大豆耐连作基因遗传机理奠定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耐连作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子遗传图谱 SSR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下载PDF
氨基酸肥喷施次数和时期对大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鹏宇 张晓蕊 +3 位作者 贺如 孙贺祥 姚兴东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9,共11页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生理、氮代谢、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等。结果表明:氨基酸肥处理会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下沈农8号和沈农9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不施氨基酸肥对照增产27%和16%。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后两个品种不同时期的净光合生理指标、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研究表明施用氨基酸肥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氮代谢能力,增加单株粒数,从而获得高产,以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增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氨基酸肥 生育时期 光合能力 氮代谢酶活性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生殖生长期遮光处理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兴东 王小凡 +3 位作者 檀卓芮 何德鑫 孙贺祥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1,共9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殖生长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遮光限制带状间作大豆的产量。以不同耐荫大豆品种为试材,设置不同的遮光处理(0,50%和75%遮光),研究生殖生长期遮光对大...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殖生长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遮光限制带状间作大豆的产量。以不同耐荫大豆品种为试材,设置不同的遮光处理(0,50%和75%遮光),研究生殖生长期遮光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期遮光显著降低了大豆的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速率、初始荧光强度(F0)、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荧光光化学淬灭系数(qP),且均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遮光会增加大豆叶片的叶绿素a、b和a+b含量,且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遮光条件下,大豆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但光合速率和光合面积的下降导致其整体的光能截获能力和转化能力变弱。遮光显著增加叶片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的降低了光合势,表明遮光促进了大豆叶片的衰老。耐荫品种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较低的叶片衰老速度,这有利于其在遮光条件下获得更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遮光 光合参数 荧光参数 抗氧化酶
下载PDF
耐密型大豆品种农艺和产量性状对增密减肥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贺祥 张子娇 +8 位作者 何德鑫 姚兴东 张惠君 王海英 于翠梅 关欣 李春红 敖雪 谢甫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50,共10页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发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明确增密减肥的产量形成机理,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以大豆普通品种辽豆11(L11)和耐密型品种辽豆14(L14)为试材,采用裂-裂区设计,2个品种为主区,2个种植密度(15...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发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明确增密减肥的产量形成机理,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以大豆普通品种辽豆11(L11)和耐密型品种辽豆14(L14)为试材,采用裂-裂区设计,2个品种为主区,2个种植密度(15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裂区,3个磷酸二铵施肥水平为再裂区,即150 kg·hm^(-2)(N1,生产施肥常量),112.5 kg·hm^(-2)(N2,减少25%施肥量),75 kg·hm^(-2)(N3,减少50%施肥量),研究增密减肥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参数、植株倒伏率、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30万株·hm^(-2)条件下,耐密植品种L14的节间数、LAI、SPAD和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品种L11。施肥量在112.5 kg·hm^(-2)条件下,耐密品种L14的产量、节间数、SPAD均增加,且在R5时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植株倒伏率显著低于普通品种L11。耐密植品种L14种植密度由1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产12.8%。在常规施肥量减少25%的条件下,耐密品种L14种植密度由15万·hm^(-2)增加到3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比低密植常量施肥增产16.0%。综上,增密减肥与耐密型品种相结合,可以降低大豆群体的植株倒伏率和植株结荚高度,增加节间数和株高,提高大豆群体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植密度 肥料 品种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对银杏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覃丽婷 张冬民 +5 位作者 李浩 鄂羽羽 丁猛 杨建林 姚兴东 雷福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0-1248,共9页
本文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单体,与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合成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采用FT-IR、紫外、热重、扫描电镜、核磁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以芸香叶苷为模拟物,研究了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对芸香叶苷的吸附... 本文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单体,与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合成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采用FT-IR、紫外、热重、扫描电镜、核磁等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以芸香叶苷为模拟物,研究了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对芸香叶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及液膜扩散方程,Freundlich可较好的描述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对芸香叶苷的吸附过程,为“优惠吸附”过程,是吸热、自发的慢过程。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将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对银杏黄铜进行分离纯化,可将黄酮含量为25%的银杏提取物提纯到80.9%;树脂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量仍为7.9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基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性能 芸香叶苷 银杏黄酮
下载PDF
漆酚酯键合硅胶色谱柱的色谱性能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曾磊 郑琛 +2 位作者 姚兴东 史伯安 雷福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36-2043,共8页
本文以自制漆酚酯键合SiO色谱柱(USP柱)作为研究对象,以烷基苯、酚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及其异构体为测试物质,并用C柱作为对照柱,对其色谱性能和保留机理进行探究。测试结果表明USP柱表现出典型的反相色谱性能,其保留机制除疏水作用外,... 本文以自制漆酚酯键合SiO色谱柱(USP柱)作为研究对象,以烷基苯、酚类化合物和多环芳烃及其异构体为测试物质,并用C柱作为对照柱,对其色谱性能和保留机理进行探究。测试结果表明USP柱表现出典型的反相色谱性能,其保留机制除疏水作用外,还具有氢键作用和π-π作用。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作用的协同作用下,USP柱对上述测试物质均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性能。重复进样10次,各烷基苯分析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0~0.20%和0.21~1.36%,表明USP柱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将USP柱应用于喜树果粗提物的分离,对喜树碱进行方法学考察,在0.5~80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间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酯键合硅胶色谱柱 色谱性能 保留机制 喜树碱
下载PDF
微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开放跖骨骨折 被引量:8
9
作者 姚金星 董彬 +1 位作者 李海龙 折飞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5期590-591,共2页
2013年4月~2017年1月,我科采用微型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12例开放跖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开放跖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 外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