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相关基因的结肠癌预后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杨丰帅 彭玲 +3 位作者 邱东达 杨运泉 陈石林 周厚吾 《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39-447,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筛选与结肠癌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建立结肠癌风险预后模型。[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对结肠癌中的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体外实验,筛选与结肠癌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建立结肠癌风险预后模型。[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对结肠癌中的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验证预后模型的准确性,并对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PLIN4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生物功能,进一步验证预后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构建了以7个铁死亡基因(PLIN4、CXCL2、CAV1、MIOX、CDKN2A、AURKA、CDO1)为特征的结肠癌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差异基因可能涉及FN1等多个基因以及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平滑肌收缩、Wn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途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下调PLIN4表达可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结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结论]该预后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下调PLIN4的表达可促进结肠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预后模型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PLIN4基因
原文传递
赤泥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模拟烟气中微量氨的脱除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超 李长明 +5 位作者 皇甫林 李萍 杨运泉 高士秋 余剑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6-1064,共9页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解-碱沉淀法制备了赤泥粉体催化剂,并提出一种将催化剂直接喷入SNCR尾气中的除氨工艺,考察了催化剂加入点温度、空速、NH_3浓度及水蒸气对氨去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_2的选择性,45...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解-碱沉淀法制备了赤泥粉体催化剂,并提出一种将催化剂直接喷入SNCR尾气中的除氨工艺,考察了催化剂加入点温度、空速、NH_3浓度及水蒸气对氨去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_2的选择性,450℃以上NH_3的转化率可达100%,同时在400~500℃间,N2的选择性高于80%,达到了很好的除氨效果;在500℃,空速为3×10~6~6×10~6h^(-1)之间时,出口NH_3浓度均为0;此工艺对于逃逸NH_3浓度的适用性较强,入口[NH_3]=50×10^(-6)~1000×10^(-6)mol/L范围内均可完全脱除,且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通过一系列表征发现,该种方法制备的赤泥催化剂不仅消除了原始固废的强碱性,还提高了其表面酸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丰富的表面微观结构,使NH_3的吸附及活化反应能力大大增加;该催化剂过程遵循iSCR机理,在400~500℃温度区间主要发生NH_3-SCO反应,低于400℃主要发生NH_3-SCR反应,粉体催化剂通过NH_3-SCR和NH_3-SCO协同反应达到了去除尾气中微量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逃逸 废物处理 赤泥 催化剂 模拟 内部催化氧化
下载PDF
鱼腥草文献考证及其食物角色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云荃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211-218,共8页
今日西南地区是鱼腥草最主要的食用区域,但在历史上并不如此。通过文献的厘清与考辨,我们发现鱼腥草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是在东汉以后,其身影出现在南起珠江流域,北达渭河流域、黄河流域,东起东部沿海,西至巴蜀大地的广大区域中,并在某些... 今日西南地区是鱼腥草最主要的食用区域,但在历史上并不如此。通过文献的厘清与考辨,我们发现鱼腥草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是在东汉以后,其身影出现在南起珠江流域,北达渭河流域、黄河流域,东起东部沿海,西至巴蜀大地的广大区域中,并在某些地区作为栽培蔬菜食用。南宋以后,鱼腥草开始衰落,直到清晚期其食用区域一再缩小。鱼腥草的近代复兴,与研究者认为的“景观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再发现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鱼腥草的食用习惯从苗族地区、川东丘陵、湖南农村等落后地区向区域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带扩展,是近代以来频发的饥荒、战乱以及沉重的赋税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脚气病 蕺山 吴越春秋 西南地区
下载PDF
LncRNA SNHG16靶向调控miR-516a-5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丰帅 邱东达 +3 位作者 杨运泉 龚双喜 陈石林 汪欣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91-2596,共6页
目的分析LncRNA SNHG16靶向调控miR-516a-5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lncRNA SNHG16、miR-516a-5p表达,构建抑制lncRNA SNHG16表达的SW480细胞,并对SW480细胞转染,分为NC组、si-NC组、si-S... 目的分析LncRNA SNHG16靶向调控miR-516a-5p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lncRNA SNHG16、miR-516a-5p表达,构建抑制lncRNA SNHG16表达的SW480细胞,并对SW480细胞转染,分为NC组、si-NC组、si-SNHG16组、miR-NC组、miR-516a-5p组、si-SNHG16+anti-miR-NC组、si-SNHG16+anti-miR-516a-5p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升高,miR-516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FHC组相比,HCT116组、SW620组、SW480组细胞中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升高,miR-516a-5p表达水平较低,且SW480组lncRNA SNHG16水平最高、miR-516a-5p水平最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SNHG16组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降低(P<0.05),表明干扰lncRNA SNHG16表达的SW480细胞株构建成功,与si-NC组相比,si-SNHG16组CyclinD1、MMP-2、MMP-9、OD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降低,凋亡细胞升高(P<0.05)。与miR-NC组相比,miR-516a-5p组miR-516a-5p表达水平升高(P<0.05),表明高表达miR-516a-5p的SW480细胞株构建成功,与miR-NC组相比,miR-516a-5p组CyclinD1、MMP-2、MMP-9、OD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降低,凋亡细胞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显示,与miR-NC组相比,miR-516a-5p可使SNHG16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对MUT-SNHG16荧光素酶活性影响较小(P>0.05)。与si-NC组相比,抑制lncRNA SNHG16表达可使SW480细胞中miR-516a-5p表达、凋亡细胞升高,CyclinD1、MMP-2、MMP-9、OD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降低(P<0.05),与si-SNHG16+antimiR-NC组相比,si-SNHG16+anti-miR-516a-5p组miR-516a-5p表达、凋亡细胞降低,CyclinD1、MMP-2、MMP-9、OD值、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升高(P<0.05)。结论干扰lncRNA SNHG16表达,可对miR-516a-5p表达进行调控,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ncRNA SNHG16 miR-516a-5p 增殖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重点“精馏原理”的教学设计
5
作者 揭嘉 杨运泉 王威燕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7期248-249,共2页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药、生物、环境等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精馏原理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对精馏原理这一知识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 《化工原理》是化工、制药、生物、环境等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任务,精馏原理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对精馏原理这一知识难点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问答互动式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精馏原理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钢铁冶金烧结除尘灰中铅的浸取回收和一氧化铅的制备 被引量:9
6
作者 付志刚 张梅 +3 位作者 吕娜 王威燕 刘文英 杨运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02-3308,共7页
研究一种以钢铁冶金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为原料,湿法浸取回收其中的氯化铅并利用其制取一氧化铅的工艺技术。采用HCl-NaCl混合溶液将烧结灰中的铅以PbCl_4^(2-)形式络合浸取回收。利用所回收的氯化铅制备一氧化铅。实验考察浸取工艺中多种... 研究一种以钢铁冶金烧结机头电除尘灰为原料,湿法浸取回收其中的氯化铅并利用其制取一氧化铅的工艺技术。采用HCl-NaCl混合溶液将烧结灰中的铅以PbCl_4^(2-)形式络合浸取回收。利用所回收的氯化铅制备一氧化铅。实验考察浸取工艺中多种因素对浸取效率的影响,研究浸取母液的循环使用效果和一氧化铅制备过程的转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5~90℃,氯化钠质量浓度为250 g/L,工业盐酸用量为25 m L/(100 g),富铅烧结灰(尾泥)与HCl-NaCl混合溶液的固液比为1.0:3.0 g/m L,浸取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在浸取过程中铅的浸取率在99.50%以上;冷析母液循环使用2次,铅的总回收率达95.08%;碳酸钠的加入量为其理论量的0.90~1.00倍,铅的沉淀率为99.90%,转化得到的沉淀在650℃煅烧5 h,得到的一氧化铅产品纯度为99.50%,达到HG/T 2325—2004标准中工业一级品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除尘灰 HCl-NaCl混合溶液 络合浸出 氯化铅 一氧化铅 回收
下载PDF
“稷下”考原——兼说“稷下学宫”的历史生成
7
作者 杨云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6,共12页
根据西汉以前的可靠史料来考察“稷下”的本来面貌,剔除后世的传说因素,可以发现“稷下先生”是受齐国国君赞助的思想群体,“稷下”是他们的集中住宅区。稷下学术是战国学术的重要组成与集中反映,但“稷下学宫”的提法却是近代以来教育... 根据西汉以前的可靠史料来考察“稷下”的本来面貌,剔除后世的传说因素,可以发现“稷下先生”是受齐国国君赞助的思想群体,“稷下”是他们的集中住宅区。稷下学术是战国学术的重要组成与集中反映,但“稷下学宫”的提法却是近代以来教育史研究中一个长期误解。先秦诸子教育以“家”为主要教学场所,与文献中所描述的学校制度异途。先秦乃至汉代并无所谓“稷下学宫”的记载,稷下学者的教学方式与诸子无异。东晋以至唐宋对“稷下”“讲堂”的记述,和“孔子讲堂”“子夏石室”等一起构成了中古社会以学校制度为原型对先秦诸子教育的重构。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涌入,又进一步唤醒了中古时代“稷下”的“讲堂”记忆,“稷下学宫”作为古代高等教育传统的典型在现代学术体系中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宫 先秦诸子 学校制度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利用磷化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 被引量:3
8
作者 欧小菊 柴琪 +2 位作者 李正科 王威燕 杨运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以含锌磷化渣为原料,先用氢氧化钠浸取制得磷酸钠溶液,再采用萃取法去除该溶液中的微量锌,在净化液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铁反应制得磷酸铁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浸取磷化渣,能有效地去除磷化渣中的金属离子,获得含微量锌的磷酸钠... 以含锌磷化渣为原料,先用氢氧化钠浸取制得磷酸钠溶液,再采用萃取法去除该溶液中的微量锌,在净化液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铁反应制得磷酸铁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浸取磷化渣,能有效地去除磷化渣中的金属离子,获得含微量锌的磷酸钠溶液,磷酸根的浸取率可达93.97%,磷酸根的总利用率可达78.31%;采用双硫腙与P204萃取剂对该溶液进行萃取,其双萃取剂混合萃锌效果明显优于它们相应的单种萃取剂萃锌效果。在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1∶5时,锌的单级萃取率可达55.39%,产品磷酸铁中锌含量低于30.0μg/g。研究表明,采用氢氧化钠浸取和双硫腙与P204双萃取剂除杂的方法,可有效回收含锌磷化渣中的磷酸根并制备出电池级磷酸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磷化渣 磷酸铁 双硫腙 P204
下载PDF
径流式水电站新型综合性拦污栅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黄国林 杨仕军 +2 位作者 蒲元华 许凤林 杨云权 《水电与新能源》 2023年第10期23-25,共3页
径流式水电站进水渠口拦污栅的拦污效果关系到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研究吸取国内外拦污效果较好的经验,充分考虑本项目进水渠的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拦污栅布设和清污方式,充分利用大坝自然溢流期间顺向水流带走污物,将原冲砂渠进水... 径流式水电站进水渠口拦污栅的拦污效果关系到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研究吸取国内外拦污效果较好的经验,充分考虑本项目进水渠的各种因素,合理选择拦污栅布设和清污方式,充分利用大坝自然溢流期间顺向水流带走污物,将原冲砂渠进水槽改装成一道底拦栅,增加底部进水。项目实施后,这一新型、综合性的高效拦污栅,既保障了进水渠的可靠性,又解决了自动清污问题,使电站发挥了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围堰 拦污栅 清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