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亚军 马涛 +3 位作者 张小钰 罗小军 樊涛 汪玉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19例,采用传统空心螺钉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19例,采用传统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和B组(15例,采用FNS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侧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术后常规行X线片、CT检查评估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并测量患侧较健侧股骨颈短缩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A、B组分别有1例患者骨折复位不满意,其余患者均获满意复位,两组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95,P=0.85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9,P=0.064);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透视次数显著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1例术后3个月退钉,骨折无明显骨痂形成外,两组其余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7,P=0.899);两组均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测示A、B组分别有4例和2例发生股骨颈短缩。两组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6,P=0.346)。结论 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与空心螺钉内固定相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二十六种杀虫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 被引量:34
2
作者 鲁艳辉 田俊策 +5 位作者 郑许松 徐红星 杨亚军 杨太源 石兆云 吕仲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9-2056,共8页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 2019年初,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中国云南地区并迅速扩散。为筛选杀虫效果较好的药剂,室内测定了26种商品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初孵、3龄和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6%鱼藤酮微乳剂、0.5%藜芦碱乳油外,其他药剂对初孵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与初孵幼虫相比,大部分药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有所下降,包括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在内的11种药剂对3龄幼虫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下。选取18种对3龄幼虫效果相对较好的药剂测定其对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显示,除30%噻嗪·毒死蜱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3.2%高氯·甲维盐微乳剂、56%阿维·炔螨特微乳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外,其他12种药剂对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70%,包括6%甲维·虫螨腈乳油、44%氯氰·丙溴磷乳油、25%丙溴·灭多威乳油、15%茚虫威悬浮剂、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34%乙基·甲氧虫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1%苦皮藤素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商品制剂 毒力测定 杀虫效果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茶学基础研究到支撑产业发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仲华 陈宗懋 +1 位作者 杨亚军 姜仁华 《中国茶叶》 2021年第2期1-9,共9页
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 简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消费现状及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系统概述了我国在茶树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茶树全基因组与代谢调控机制、茶树土壤与营养调控分子机理、茶树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茶园绿色防控与质量安全、茶叶制造化学与品质化学机理、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与健康等8个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与成果,明确了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茶叶生产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最后,从茶园生产与管理、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品创新、茶叶贸易流通与消费等领域,展望了我国茶叶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基础研究 技术创新 进展
下载PDF
5种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能力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田俊策 鲁艳辉 +7 位作者 王国荣 郑许松 杨亚军 徐红星 方琦 叶恭银 臧连生 吕仲贤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490,共6页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地区的多食性和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已蔓延至21个省(市、自治区),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探讨草地贪夜蛾的长效控制体系,我们考察了5种国内常见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能力的影响...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地区的多食性和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已蔓延至21个省(市、自治区),对我国的玉米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探讨草地贪夜蛾的长效控制体系,我们考察了5种国内常见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能力的影响,同时选择寄生能力较好的2种赤眼蜂进行了驯化培养。结果显示在供试赤眼蜂中,松毛虫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平均单雌可寄生20粒卵;碧岭赤眼蜂次之,平均单雌可寄生9.6粒卵;玉米螟赤眼蜂几乎不能寄生,平均单雌仅为1粒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利用草地贪夜蛾卵驯化多代后发现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能力无显著变化,而碧岭赤眼蜂经过4代驯化后有明显的提高,由平均单雌寄生9.6粒卵提高至13.4粒。综上所述,供试的5种赤眼蜂均可寄生草地贪夜蛾卵,其中以松毛虫赤眼蜂和碧岭赤眼蜂的寄生能力最强,通过多代驯化碧岭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能力具有提升的趋势,因此国内本土的赤眼蜂也具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草地贪夜蛾 寄生能力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中国茶树炭疽菌属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玉春 刘守安 +3 位作者 卢秦华 熊飞 杨亚军 王新超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茶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茶叶生产安全备受关注。炭疽菌是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产品品质,威胁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树病害最...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茶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茶叶生产安全备受关注。炭疽菌是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产品品质,威胁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树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茶树炭疽菌种名使用混乱,茶树与炭疽菌的互作研究也较为薄弱,而简单依靠药剂防治病害也对茶叶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梳理并明确了危害茶树的炭疽菌种类;总结了现有的茶树和炭疽菌互作的研究成果,提出识别免疫(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ETI)模式是茶树防御炭疽菌的主要机制;对茶树病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深入开展茶树抗病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制定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选育茶树抗病良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病 云纹叶枯病 炭疽菌 抗性机制
原文传递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豪杰 郝心愿 +11 位作者 周超 王璐 王新超 杨亚军 曾建明 孙冷雪 戴居会 向俊 罗鸿 王朝阳 张贤贵 刘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477,共13页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6,达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硒含量 积累特性 土壤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茶树WRKY转录因子基因CsWRKY5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郭俊红 王伟东 +4 位作者 谷星 郭莎莎 高岳芳 杨亚军 肖斌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1-419,共9页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WRKY转录因子与茶树抗旱及耐盐性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以陕茶1号1年生茶树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了1个WRK...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WRKY转录因子与茶树抗旱及耐盐性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以陕茶1号1年生茶树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了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CsWRKY5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WRKY57基因cDNA全长为1 222 bp,编码30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3.5 kD,理论等电点为5.49;另外,蛋白比对分析显示,CsWRKY57包含1个典型的WRKY核心序列和1个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WRKYIIc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CsWRKY57基因在高盐、干旱、ABA胁迫下均被诱导表达,且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CsWRKY57基因参与了茶树体内干旱、高盐和ABA的调控途径。转录激活活性试验表明,CsWRKY57无转录激活活性,意味着CsWRKY57可能需要与其他元件结合才能启动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sWRKY57 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响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雅军 杨晓平 +2 位作者 江斌 汪岩 庞雪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31,共17页
为了提高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区域可对比性、深入研究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与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构造关系,本文在大兴安岭地区1∶1000000地质图编图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组合、古生物、接触关系、区域对比以及最新的年代... 为了提高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区域可对比性、深入研究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与古太平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构造关系,本文在大兴安岭地区1∶1000000地质图编图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组合、古生物、接触关系、区域对比以及最新的年代学(锆石U-Pb、^(40)Ar/^(39)Ar测年)资料,对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进一步界定了塔木兰沟组(172~161 Ma)、满克头鄂博组(162~148 Ma)、玛尼吐组(158~145 Ma)、白音高老组(145~129 Ma)、梅勒图组(143~128 Ma)、龙江组(128~120 Ma)、光华组(128~118 Ma)、甘河组(120~113 Ma)和孤山镇组(118~110 Ma)的形成时代。结合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对东亚大陆边缘的俯冲作用,解析了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认为中—晚侏罗世NE向展布的火山岩主要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向南东俯冲的伸展背景,早白垩世NNE向展布的火山岩主要形成于伊泽奈岐板块向东亚大陆俯冲的伸展背景。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之间发育的开库康组、木瑞组等类磨拉石建造,是两个构造体系转换阶段的主要沉积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中生代火山岩地层 时空体系展布 古太平洋 蒙古—鄂霍茨克洋
下载PDF
2019年中国茶叶科技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宗懋 刘仲华 +1 位作者 杨亚军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20年第5期1-12,20,共13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推动我国茶叶科技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2019年我国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茶树营养与施肥、茶树保护与质量安全、茶叶加工与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特... 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推动我国茶叶科技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2019年我国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茶树营养与施肥、茶树保护与质量安全、茶叶加工与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管控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科学技术 进展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的茶树PAL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熊飞 卢秦华 +4 位作者 房婉萍 杨亚军 王新超 朱旭君 王玉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7-528,共12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在植物物质代谢和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在茶树阿萨姆变种‘云抗10号’和茶变种‘龙井43’基因组中分别预测获得5条和6条PAL家族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拟南芥、杨...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在植物物质代谢和抗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在茶树阿萨姆变种‘云抗10号’和茶变种‘龙井43’基因组中分别预测获得5条和6条PAL家族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拟南芥、杨树和茶树PAL亲缘关系较远,茶树阿萨姆变种和茶变种存在进化差异。对茶树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盐胁迫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显著诱导PAL家族基因表达,其对冷胁迫和干旱胁迫响应不显著,在茶树老叶中的表达较低,而在幼嫩组织和根中的表达均较高,其中PALa、PALc、PALe在花中表达最高。q RT-PCR结果表明,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seudopestalotiopsis camelliae-sinensis)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接种处理茶变种‘龙井43’和新品系‘2807’24 h后,6个PAL家族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茶树PAL家族基因在应对不同逆境胁迫时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PAL家族基因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亚军 王彩云 +2 位作者 徐红星 鲁艳辉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4-310,共7页
【目的】为了明确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亚致死效应,【方法】我们采用离体叶片浸渍法,2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在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浸渍下的水稻叶片上处理72 h,然后观察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测定了其体内主... 【目的】为了明确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亚致死效应,【方法】我们采用离体叶片浸渍法,2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在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浸渍下的水稻叶片上处理72 h,然后观察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测定了其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结果】毒死蜱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处理组幼虫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蛹历期显著短于对照,雌雄成虫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处理组,幼虫历期和蛹历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LC_(10)处理组雌成虫寿命缩短。毒死蜱LC_(10)和LC_(25)处理组,稻纵卷叶螟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氯虫苯甲酰胺LC_(10)和LC_(25)处理后其体内的酯酶活性显著增加;LC_(25)处理组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使稻纵卷叶螟部分生长期发育放缓,但诱导体内部分解毒酶活性上升。稻纵卷叶螟处于这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的选择压下,将有利于抗药性的积累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毒死蜱 氯虫苯甲酰胺 生长发育 解毒酶 亚致死效应
下载PDF
结合BIM与GIS的城市工程项目智慧管理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芙蓉 杨雅钧 +1 位作者 齐明珠 许镇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9年第6期42-49,共8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的增大也带来管理难度上升的问题。本文综合Revit、Arc GIS、City GML、数据库及Web等技术,将BIM与GIS数据融合形成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City GML)数据,完成工程多源数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程项目规模的增大也带来管理难度上升的问题。本文综合Revit、Arc GIS、City GML、数据库及Web等技术,将BIM与GIS数据融合形成城市地理标记语言(City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City GML)数据,完成工程多源数据的数据库设计,设计并开发了结合BIM与GIS的城市工程项目智慧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计量、安全管理,大大简化管理流程,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节约管理成本,可解决工程项目在使用传统管理方式时存在的信息沟通不畅、耗时长、效率低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City GML 数据库 智慧管理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港圆 杨雅钧 +2 位作者 何石燕 英菲雨 王孝勋 《壮瑶药研究》 2022年第1期74-79,238-239,共8页
植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通过快速繁育来进行培育以及保存优良种质刻不容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和原生质体等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人... 植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通过快速繁育来进行培育以及保存优良种质刻不容缓。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对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和原生质体等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人工培育,实现短周期大量繁殖,同时还很好的保存植物体原本遗传特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果蔬栽培、药用植物培育等方面皆有重要的应用,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产生生成重大效益。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也日渐成熟,其在农业、制药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新的领域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快速繁育 人工培育 效益
下载PDF
2022年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娜娜 王璐 +7 位作者 郝心愿 向云攀 王波 蔡琼梅 丁长庆 曾建明 杨亚军 王新超 《中国茶叶》 2023年第5期6-11,共6页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 文章总结概述了2022年度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2022年度,科研工作者在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转录组、同源和异源转化、分子互作等研究手段,大量与茶树逆境胁迫抵御、功能物质代谢、生长发育调控相关的遗传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基因获得解析;茶树氨基酸含量、发芽期等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被精细定位,为开发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62个茶树品种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5个品种授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为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品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 品种
下载PDF
二化螟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和表达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红星 王国荣 +4 位作者 鲁艳辉 杨亚军 郑许松 田俊策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目的】筛选特定试验条件下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二化螟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出11个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不同组织、温度处理... 【目的】筛选特定试验条件下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二化螟转录组测序结果挑选出11个候选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不同组织、温度处理、杀虫剂处理、取食不同饲料、取食不同水稻、dsRNA处理和混合样品的表达量,利用RefFinder、BestKeeper、Ge Norm和NormFinder等软件和ΔC_t值对11个候选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5种分析方法表明,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稳定性较高的内参基因是AK、RPL10和EF1,不同组织中稳定性较高的内参基因是EF1、TUB和ACTB,不同温度下较稳定的内参基因为TUB、RPL10和EF1,杀虫剂处理样品中较稳定的是TF4和ACTA,取食不同饲料较稳定的是TUB、TF4、EF1和RPL10,取食不同品种水稻较稳定的是TUB和EF1,dsRNA处理样品中较稳定的是TUB、AK、ACTB和EF1,混合样品中较稳定的是EF1、TUB和ACTB。【结论】为不同试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提供了参考,也有利于在二化螟基因表达研究中获得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内参基因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器官捐献视角论我国脑死亡标准的立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小杉 胡春晓 +2 位作者 杨雅君 钱共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2,748,共7页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 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对脑死亡标准进行立法确认。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脑死亡标准立法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实行的死亡判定标准,从器官捐献视角探讨了我国进行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必要性,并基于实际国情对脑死亡标准立法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旨在为开展脑死亡标准立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心脏死亡 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器官捐献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立法
下载PDF
医学高校科技人才胜任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亚军 刘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4期5008-5010,共3页
目的对科技人才胜任力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构建医学高校科技人才胜任力的模型。方法选取辽宁省医学高等学校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胜任力相关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胜任力相关因子。结果辽宁... 目的对科技人才胜任力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构建医学高校科技人才胜任力的模型。方法选取辽宁省医学高等学校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胜任力相关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胜任力相关因子。结果辽宁省医学高校科技人才的岗位胜任力包括自我学习能力、责任心和进取心、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调整能力、创新能力。结论了解医学高校科技人才的胜任力因子,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科技人才的要求,为培养更多的高科技医学人才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高校 科技人才 胜任力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奶牛妊娠相关糖蛋白BoPAG7和BoPAG8的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预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亚军 何金科 +3 位作者 宋胜男 杨宁宁 陈创夫 王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63,共8页
试验旨在获得高效表达并且抗原性较好的奶牛妊娠相关糖蛋白BoPAG7和BoPAG8,并对BoPAG7和BoPAG8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荷斯坦奶牛BoPAG7和BoPAG8基因,并将其分别连接在表达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通... 试验旨在获得高效表达并且抗原性较好的奶牛妊娠相关糖蛋白BoPAG7和BoPAG8,并对BoPAG7和BoPAG8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荷斯坦奶牛BoPAG7和BoPAG8基因,并将其分别连接在表达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学特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oPAG7和BoPAG8蛋白修饰、蛋白结构、B细胞抗原表位、蛋白互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BoPAG7和BoPAG8基因,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了BoPAG7和BoPAG8蛋白。BoPAG7有5个位点发生糖基化修饰,BoPAG8有1个糖基化修饰,2个蛋白均有1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以及含有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和多个互作蛋白。本研究为BoPAG7和BoPAG8蛋白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糖蛋白 抗原表位 蛋白互作 糖基化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重建:来自俯冲增生杂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晓平 钟辉 +4 位作者 杨雅军 江斌 钱程 马永非 张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14,共21页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处于古亚洲洋闭合阶段,其间发育众多的弧盆系和蛇绿岩带,笔者等在大兴安岭地区1∶1 000 000地质编图和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应用“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在大兴安岭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质体中划分出一系列“俯冲增生... 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处于古亚洲洋闭合阶段,其间发育众多的弧盆系和蛇绿岩带,笔者等在大兴安岭地区1∶1 000 000地质编图和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应用“洋板块地质”学术思想在大兴安岭地区元古宙、古生代地质体中划分出一系列“俯冲增生杂岩”、地块基底残块、岛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等构造单元,结合陆(地)块和岩浆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和“俯冲增生杂岩”的时空展布,划分出9条俯冲增生杂岩带,其中新识别出3条俯冲增生杂岩带。俯冲增生杂岩带主要分布于兴蒙造山带内部各地块之间和地块与大型岛弧带之间,相当于地块间及地块与岛弧带间的缝合带。依据俯冲增生杂岩带两侧对应的陆(地)块、岛弧带等构造级别,归并出5条结合带。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时代自北向南依次变新,从早奥陶世演化到中—晚二叠世,暗示古亚洲洋洋盆向大兴安岭地区陆(地)块俯冲作用最早发生在北部额尔古纳一带,逐渐向南后撤,不断形成新的洋壳和产生俯冲增生作用,相应的活动陆缘从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向南逐渐增生,配套弧盆系时代也逐渐向南变新。早—中三叠世至西拉木伦一带发生陆-陆拼贴,完成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对接。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的研究,重建了大兴安岭地区古生代构造格架,提高了古亚洲洋东段洋-陆转换的研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古生代构造格架 洋板块地质 俯冲增生杂岩带
下载PDF
稻纵卷叶螟对不同植物的产卵趋性与取食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传明 韩光杰 +4 位作者 杨亚军 祁建杭 刘琴 徐健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田间除水稻之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植物并完成生活史,但在大发生年份该虫几乎只在水稻上发生。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在水稻及其他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及后代取食趋性的机制。【方法】采... 【目的】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田间除水稻之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植物并完成生活史,但在大发生年份该虫几乎只在水稻上发生。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在水稻及其他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及后代取食趋性的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笼罩选择实验比较了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玉米、稗草、狗尾草上的产卵与取食选择性以及取食经历对产卵、取食选择的影响。【结果】在笼罩条件下稻纵卷叶螟成虫在水稻叶片上的着卵量占总卵量的49.08%,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植物;幼虫取食水稻后发育历期为17.29 d,显著短于取食玉米和狗尾草,同时取食水稻后蛹重最重;幼虫期分别取食水稻和玉米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对四种植物的产卵选择无变化,仍显著偏好选择水稻产卵;低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在几种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低龄期取食水稻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顺序为狗尾草>水稻、稗草>玉米;低龄期取食玉米的幼虫发育到3龄、4龄后对寄主的取食选择为狗尾草>玉米>水稻、稗草。【结论】稻纵卷叶螟成虫显著偏好在水稻上产卵,产卵选择性不受幼虫取食经历影响,产卵选择性与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并不一致。幼虫取食水稻的发育历期最短,蛹重最高。高龄幼虫显著偏好取食狗尾草,同时,低龄期的取食经历改变了高龄幼虫对水稻和玉米的取食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产卵选择性 取食选择性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