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麦区骨干亲本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
1
作者 刘泽厚 万洪深 +5 位作者 杨凡 王琴 唐豪 杨宁 杨武云 李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7-912,共16页
【目的】川麦42是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选育出的高产、广适的优异小麦品种,是西南麦区重要的骨干亲本,本研究通过明确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为西南麦区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分子设计依据。【方法】利用170个SSR... 【目的】川麦42是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选育出的高产、广适的优异小麦品种,是西南麦区重要的骨干亲本,本研究通过明确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为西南麦区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分子设计依据。【方法】利用170个SSR和2268个DArT标记分析川麦42遗传组分在7个衍生品种中的分布与传递情况;根据已构建的遗传图谱和定位到的产量性状QTL,明确川麦42遗传组分对各个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结果】川麦42遗传组分在7个一代衍生品种中分布与传递频率不同,其中川麦56、川麦58、川麦64、川麦104、川麦90和川麦91继承了50%以上的川麦42的遗传组分,平均为64%,高于理论值,而川麦92则低于25%。17条小麦染色体上的92个等位位点在川麦42衍生品种中具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得到稳定传递;对比已构建的川麦42遗传连锁图谱及其定位到的QTLs,发现位于2A、2B、4A、4D、5B、5D、5A、6D、7A和7D染色体上11个基因组区段与重要农艺性状QTL紧密连锁,其中4A、4D、5B、5D和7D染色体上川麦42单倍型可提高衍生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位于5B染色体Xgwm234~Xgwm371区段携带千粒重QTL,川麦42单倍型最高可增加千粒重2.21 g;位于4D、5D和7D染色体区段携带小区产量QTL,川麦42单倍型最高增产率分别为8.92%、6.33%、4.79%。【结论】携带产量性状增效QTL并且在衍生品种中能够高频传递的基因组区段是川麦42能够成为西南麦区骨干亲本的重要遗传基础,川麦42重要基因组区段的确定为西南麦区小麦骨干亲本选择及突破性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42 骨干亲本 重要基因组区段 遗传贡献
下载PDF
2个小麦株高QTL位点验证及其对产量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涛 陆炳 +6 位作者 李俊 邓光兵 张海莉 梁俊俊 余懋群 杨武云 龙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483,共8页
【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 【目的】小麦株高决定了种植密度和抗倒性,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利用不同背景的遗传群体材料验证前期发现的2个株高QTL位点,Qph.cib-5A和Qph.cibb-7A,及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5-2016、2016-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和四川什邡,F_2群体于2017年种植于四川双流,获得表型数据。通过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反应、35K和90K芯片分别对2个F_2群体,川麦42×川麦39重组自交系和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株系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结果】在F_2群体中,Qph.cib-5A和Qph.cibb-7A能显著增加株高7.75%和6.19%;在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Qph.cib-5A能增加株高(4.2%~10%)、穗长(4%~9.1%)和千粒重(2.5%~4.5%),而不影响穗粒数。Qph.cibb-7A在不影响穗粒数和穗长的前提下增加株高(3.3%~6.1%)和千粒重(2.5%~4%)。此外,当同时聚合Qph.cib-5A和Qph.cibb-7A时对株高(7.4%~13.1%)和千粒重(4.7%~7.5%)的效应更加显著。【结论】本研究证实Qph.cib-5A和Qph.cibb-7A对株高调控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对千粒重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开发的标记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和小麦调控株高遗传机制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数量性状位点 产量 Rht KASP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五云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两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 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两组,各31例。常规组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感觉、运动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42%,研究组感觉、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加减 手术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疗效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五云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析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对照组(n=42)与治疗组(n=43)。对... 目的探析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分为对照组(n=42)与治疗组(n=43)。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再移位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均能取得显著效果,夹板外固定愈合时间短,愈合速度快,骨折移位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