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发展概述 被引量:51
1
作者 齐昕 苏涛 +3 位作者 周珂 杨建成 甘新鹏 张永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408-6418,共11页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被提出,但由于当时控制器的硬件限制,未能引起重视。近年,随着微处理器运算性能的不断提升,模型预测控制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由于具有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等诸...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早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被提出,但由于当时控制器的硬件限制,未能引起重视。近年,随着微处理器运算性能的不断提升,模型预测控制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由于具有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等诸多优点,模型预测控制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文回顾了模型测控制的发展历程,总结近年来关于权重系数设计、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过调制与弱磁控制技术以及图形边界限定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对模型预测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代价函数 图形边界限定形式 有限控制集预测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红卫 徐瑚珊 +17 位作者 肖国青 夏佳文 杨建成 周小红 许怒 何源 马新文 杨磊 陈旭荣 唐晓东 赵永涛 孙志宇 王志光 胡正国 张军辉 马力祯 原有进 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90,共18页
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 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CiADS)正在广东惠州建设.以HIAF和CiADS为基础,本文提出建设用于核物理及其交叉前沿研究的大型带电粒子加速器集群装置——高亮度电子-离子研究装置(Bright Electron and Ion Research Facility,BEIF).依托BEIF装置拟开展的核物理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核子结构、夸克物质相结构,以及基础物理若干重要前沿与核物理的交叉,如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BEIF是由多台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反应堆和各类大型实验探测器及实验终端等组成的大科学装置集群.BEIF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的装置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核物理和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 带电粒子加速器 加速器集群 重离子束 束流强度 束流能量
原文传递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VOCs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建成 王诗宁 +3 位作者 杨硕 杨明涛 沈伯雄 张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3-476,共14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具有严重危害,而吸附法作为有效的VOCs脱除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众多吸附剂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孔径和可修饰性等优势,在VOCs脱除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具有严重危害,而吸附法作为有效的VOCs脱除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众多吸附剂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调节的孔径和可修饰性等优势,在VOCs脱除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吸附过程中涉及到的吸附机理,从影响因素角度回顾了近年MOFs在VOCs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按照吸附质与吸附剂的几何结构、改性官能团、MOFs的金属位点、酸碱、水和碳材料复合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吸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大部分。针对影响因素归纳了提高吸附量的主要方法,并对MOFs吸附VOCs的吸附量进行了汇总。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应用MOFs吸附VOCs的研究发展方向,期望为深入研究VOCs脱除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吸附 有机化合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电泳沉积氧化石墨烯的碳纤维表面改性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娜 李晓屿 +5 位作者 刘丽 汪路遥 徐少东 杨建成 黄玉东 王彩凤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1580,共10页
采用超声辅助电泳沉积法,以异丙醇作为溶剂,在连续碳纤维(CF)表面沉积一层氧化石墨烯(GO),对CF表面进行改性。再经200℃高温处理来增强(GO)与CF之间的黏合性,从而增加CF/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利用SEM和AFM对改性前后CF... 采用超声辅助电泳沉积法,以异丙醇作为溶剂,在连续碳纤维(CF)表面沉积一层氧化石墨烯(GO),对CF表面进行改性。再经200℃高温处理来增强(GO)与CF之间的黏合性,从而增加CF/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利用SEM和AFM对改性前后CF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通过XPS对改性前后CF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CF表面沉积GO并经200℃处理后,有效地部分还原了GO(RGO),填补或桥联了CF表面缺陷,使改性后CF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4.58%。同时,高温处理使RGO与CF之间生成牢固的化学键,从而提高了RGO与CF之间的结合强度,最终使RGO-CF/EP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提高了6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电泳沉积 表面形貌
原文传递
凹凸棒制备Si@C复合材料及其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超男 张文齐 +3 位作者 杨建铖 尚志同 梁彤祥 李小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硅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而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目前,硅负极材料的高成本和极其苛刻的合成条件严重阻碍了其在LIBs中的使用。以天然凹凸棒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提纯和镁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硅纳米颗粒(MRR Si),... 硅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而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目前,硅负极材料的高成本和极其苛刻的合成条件严重阻碍了其在LIBs中的使用。以天然凹凸棒为原料,通过水热法提纯和镁热还原反应制备了硅纳米颗粒(MRR Si),并进一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了MRR Si@C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其作为LIBs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镁热还原制备的硅纳米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可展现出2362 mAh/g的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CE)为71.87%,100次(0.5 A/g)循环充放电测试后比容量为909 mAh/g。相比之下,在MRR Si纳米颗粒表面沉积碳层后制备的MRR Si@C复合材料可展现出2494 mAh/g的放电容量和78.92%的高CE值。循环性能显示,该复合材料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次后的比容量值可达到1324mAh/g。同时,该复合材料还可在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依然可展现出高达844 mAh/g的高比容量。该MRR Si@C复合材料显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 硅负极 镁热还原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计划 被引量:8
6
作者 曹须 常雷 +84 位作者 畅宁波 陈旭荣 陈卓俊 崔著钫 戴凌云 邓维天 丁明慧 龚畅 桂龙成 郭奉坤 韩成栋 何军 黄虹霞 黄银 Kaptari L P 李德民 李衡讷 李民祥 李学潜 梁羽铁 梁作堂 刘国明 刘杰 刘柳明 刘翔 罗晓峰 吕准 马伯强 马伏 马建平 马余刚 冒立军 Mezrag C 平加伦 秦思学 任航 Roberts C D 申国栋 史潮 宋勤涛 孙昊 王恩科 王凡 王倩 王荣 王睿儒 王涛峰 王伟 王晓玉 王晓云 吴佳俊 吴兴刚 肖博文 肖国青 谢聚军 谢亚平 邢宏喜 徐瑚珊 许怒 徐书生 鄢文标 闫文成 闫新虎 杨建成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尹佩林 詹文龙 张建辉 张金龙 张鹏鸣 张肇西 张振宇 赵红卫 赵光达 赵强 赵宇翔 赵政国 郑亮 周剑 周详 周小蓉 邹冰松 邹丽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共59页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0 GeV的极化束流,并建造2.8~5 GeV极化电子束流,从而实现质心系能量为15~20 GeV的双极化电子-离子对撞。EicC设计的亮度为(2~4)×10^33cm^-2·s^-1,质子束流极化率达到70%,电子束流极化率达到80%。该装置除了能提供极化轻离子束流(例如:氦-3)外,也可产生非极化重离子束流(碳-12~铀-238)。EicC将聚焦核子海夸克部分子结构、原子核物质结构与性质、奇特强子态三个方面的物理研究。高亮度、高精度的对撞机有助于精确地测量核子结构函数并对核子进行三维成像,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包括核子短程关联以及原子核介质效应同样是该提案的重要科学目标;EicC能区接近重味夸克产生阈值,在研究重味强子谱方面拥有低背景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现研究新的奇特强子态。质子质量起源问题也可以通过重味矢量介子的产生来研究。为了完成上述物理目标,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探测器技术建造接近全立体角覆盖的EicC对撞机谱仪。在准备EicC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支持。EicC的物理与已有的实验和美国即将建设的EIC中的物理项目相互补充。EicC的建成及运行有望引领前沿的中高能核物理研究,使我国在加速器和探测器先进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核物理与强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核子结构 核子质量 奇特强子态 量子色动力学 螺旋度 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 广义部分子分布 深度虚康普顿散射 深度虚介子散射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极化度 自旋旋转器 三维成像
原文传递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HIAF及CiADS建设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瑚珊 詹文龙 +7 位作者 肖国青 胡正国 杨建成 何源 王思成 盛丽娜 李大蓬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及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团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iADS)”正在广东省惠州市建设。HIAF拟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下一代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于2018年开工,建设周期7年,已全面进入批量加工与测试、进场...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iADS)”正在广东省惠州市建设。HIAF拟建成国际领先水平的下一代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于2018年开工,建设周期7年,已全面进入批量加工与测试、进场安装与调试阶段;CiADS拟建成全球首个实现高功率耦合运行的兆瓦级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于2021年开工建设,建设周期6年,分阶段推进工程建设,强流直线加速器已开始逐步进场安装,高功率散裂靶样机研制完成,次临界反应堆正在进行工程设计。本文在之前介绍HIAF及CiADS项目专题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HIAF及CiADS项目科学及工程目标、工艺及土建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原文传递
基于HIAF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永涛 张子民 +48 位作者 程锐 HOFFMANN Dieter 马步博 王友年 王瑜玉 王兴 邓志刚 任洁茹 刘巍 齐伟 齐新 苏有武 杜应超 李福利 李锦钰 杨杰 杨建成 杨磊 肖国青 吴栋 何斌 宋远红 张小安 张世政 张琳 张雅 张艳宁 陈本正 陈燕红 周征 周贤明 周维民 赵红卫 赵全堂 赵宗清 赵晓莹 胡章虎 弯峰 栗建兴 徐忠锋 高飞 唐传祥 黄文会 曹树春 曹磊峰 盛丽娜 康炜 雷瑜 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53,共23页
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研究对象是能量密度超过1011J/m3或压强超过100 GPa极端状态的物质,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恒星和大质量行星内部,同时也短暂存在于核弹爆炸和惯性约束聚变等高功率加载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是科技强国在国防安全、天... 高能量密度物理的研究对象是能量密度超过1011J/m3或压强超过100 GPa极端状态的物质,这种物质广泛存在于恒星和大质量行星内部,同时也短暂存在于核弹爆炸和惯性约束聚变等高功率加载过程中.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是科技强国在国防安全、天体物理及聚变科学技术等重大领域竞相追逐的前沿热点,也是国内外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Z箍缩装置以及重离子加速装置的重要科学目标.本文将主要介绍基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HIAF装置将可以提供极高功率的强流重离子束,单脉冲能量和功率将分别达到100 kJ和TW量级.如此高功率的离子束直接加热金、铅等固体材料,可以产生密度接近原固体密度、温度约10 eV、空间尺度mm–cm量级的状态均匀的高能量密度物质(能量密度达到1013J/m^(3)量级),为实验室研究高能量密度物质的产生、物态性质及其演化规律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基于HIAF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主要包括:(1)强流离子束驱动高能量密度物质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2)离子束在稠密物质或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与输运性质;(3)离子束驱动高能量密度物质关键诊断技术.本文还将重点介绍上述三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物理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离子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尾场调制 高能电子成像
原文传递
镁合金表面DCPD涂层的制备及其界面结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沛 李志 +1 位作者 杨建成 袁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199,210,共8页
目的研究CaHPO_(4)·2H_(2)O(DCPD)与Mg的界面结合机制,以提高DCPD在镁合金表面的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利用电镀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DCPD涂层,采用SEM、XRD、XPS等对涂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DCPD在M... 目的研究CaHPO_(4)·2H_(2)O(DCPD)与Mg的界面结合机制,以提高DCPD在镁合金表面的界面结合强度。方法利用电镀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DCPD涂层,采用SEM、XRD、XPS等对涂层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对DCPD在Mg表面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统计界面层中不同组分的径向分布函数、密度分布、均力势、总能量等的变化,揭示DCPD/Mg的界面结合能、结合位点及结合方式。结果通过电镀法形成的DCPD涂层形貌为致密的荷花瓣状晶体,主要成分为CaHPO_(4)·2H_(2)O。模拟结果表明,CaHPO_(4)·2H_(2)O的4个晶面(010)、(-120)、(11-1)、(111)、(-120)与Mg的结合能最强(163.63 kJ/mol)。其中起“铆钉”作用的基团是HPO_(4)^(2-)和H_(2)O,结合位点主要为O与Mg,即HPO_(4)^(2-)和H_(2)O通过静电作用及范德华力与Mg形成Mg-HPO_(4)^(2-)和Mg-H_(2)O偶极对。研究发现,形成的偶极对中HPO_(4)^(2-)及H_(2)O的配位数分别为0.75和1.16,Mg-H_(2)O的解离能更大,结构更稳定。结论提出改善DCPD/Mg结合强度的方法,电镀前可将镁合金置于NH4H_(2)PO_(4)溶液中浸泡片刻,促进CaHPO_(4)·2H_(2)O(-120)晶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DCPD涂层 界面结合能 界面结合位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SESRI 300 MeV加速器全装置高精度同步性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10
作者 刘福宝 杨建成 +3 位作者 夏佳文 刘杰 马桂梅 朱云鹏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52,共6页
随着加速器装置磁场上升率的不断提升,硬件设备之间的同步性对加速器装置的调试运行和最终性能指标有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硬件设备进行高精度同步性测量和校正是十分关键的。在国家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 随着加速器装置磁场上升率的不断提升,硬件设备之间的同步性对加速器装置的调试运行和最终性能指标有着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硬件设备进行高精度同步性测量和校正是十分关键的。在国家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SESRI 300 MeV离子加速器中实现了全装置自动同步性测量系统,完成了对全装置的同步性测量和校正。该系统将SESRI装置各设备间的同步性校正到10μs量级,极大地提高了SESRI的调试效率和束流指标。测量结果表明,全装置自动同步性测量系统大幅提升了同步性测量精度和实时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非谐振快循环加速器装置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性监测 加速器控制系统 多进程并行
原文传递
潍坊市塘坝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的经验做法
11
作者 杨建成 王继国 李传明 《山东水利》 2024年第10期26-28,共3页
阐述了潍坊市塘坝风险排查整治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了塘坝面临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塘坝风险排查整治采取的措施,为全省5万多座塘坝的管理保护和效益发挥提供借鉴。
关键词 潍坊市 塘坝 风险整治 河湖治理
下载PDF
质子位移损伤模拟试验装置的建设与应用
12
作者 史成城 李豫东 +7 位作者 郭旗 杨建成 张云 刘建立 白鹏飞 王金鹏 陈祥 张丹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
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proton radiation effects facility,PREF)可以在10~60 MeV范围内连续精确提供宽注量率范围的高品质单能质子束。采用多圈注入方式将质子注入到同步加速器以获得高增益束流累积,采用3阶共振慢引出方... 质子位移损伤效应模拟试验专用装置(proton radiation effects facility,PREF)可以在10~60 MeV范围内连续精确提供宽注量率范围的高品质单能质子束。采用多圈注入方式将质子注入到同步加速器以获得高增益束流累积,采用3阶共振慢引出方式以实现高效率、连续均匀的束流引出,平均质子束流范围为10~1×10^(8) cm^(-2)·s^(-1),均匀扫描后的束斑尺寸为2 cm×2 cm~20 cm×20 cm,均匀性优于95%。PREF在累积辐射效应、质子单粒子效应评估及质子能谱仪标定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可为卫星和有效载荷组件的位移损伤效应研究提供试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加速器 质子加速器 同步加速器 辐射效应 位移损伤效应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丹参调节氧化应激的机制
13
作者 杨建成 于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9-100,共12页
试验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靶点与通路。通过TCMSP平台检索丹参的成分及蛋白靶点;经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氧化应激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3.9.1软件及STRING数据库建立“丹参-活性成分-靶... 试验旨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靶点与通路。通过TCMSP平台检索丹参的成分及蛋白靶点;经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氧化应激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3.9.1软件及STRING数据库建立“丹参-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筛选;由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依托AutoDockTools平台进行分子对接,对丹参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效能进行考察。筛选得到59个丹参调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有木犀草素、2-异丙基-8-甲基菲-3,4-二酮和二氢丹参内酯等,收集到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蛋白p53(TP53)等关键作用靶点136个。GO和KEGG富集预测丹参主要依靠PI3K/AKT等信号通路干预氧化应激。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丹参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对接能力。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了丹参干预氧化应激的有效成分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丹参保护畜禽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氧化应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医学3D计算机视觉:研究进展和挑战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健程 倪冰冰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02-2012,共11页
医学影像的诊断是许多临床决策的基础,而医学影像的智能分析是医疗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3D空间传感器的兴起和普及,3D计算机视觉正变得越发重要。本文关注医学影像分析和3D计算机的交叉领域,即医学3D计算机视... 医学影像的诊断是许多临床决策的基础,而医学影像的智能分析是医疗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3D空间传感器的兴起和普及,3D计算机视觉正变得越发重要。本文关注医学影像分析和3D计算机的交叉领域,即医学3D计算机视觉或医学3D视觉。本文将医学3D计算机视觉系统划分为任务、数据和表征3个层面,并结合最新文献呈现这3个层面的研究进展。在任务层面,介绍医学3D计算机视觉中的分类、分割、检测、配准和成像重建,以及这些任务在临床诊断和医学影像分析中的作用和特点。在数据层面,简要介绍了医学3D数据中最重要的数据模态:包括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放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以及一些新兴研究提出的其他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医学3D计算机视觉中重要的研究数据集,并标注其数据模态和主要视觉任务。在表征层面,介绍并讨论了2D网络、3D网络和混合网络在医学3D数据的表征学习上的优缺点。此外,针对医学影像中普遍存在的小数据问题,重点讨论了医学3D数据表征学习中的预训练问题。最后,总结了目前医学3D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尚待解决的研究挑战、问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分析 3D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NN) 预训练
原文传递
胎方位异常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杨建成 马琰 +3 位作者 徐颖 施梦蝶 邹小君 邱剑萍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9期656-661,共6页
目的:研究评价会阴超声监测产程进展参数在评估胎方位异常(枕后位或枕横位)阴道分娩管理中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妇产科足月妊娠胎方位异常产妇阴道试产第二产程达2h以上48例。... 目的:研究评价会阴超声监测产程进展参数在评估胎方位异常(枕后位或枕横位)阴道分娩管理中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妇产科足月妊娠胎方位异常产妇阴道试产第二产程达2h以上48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35例,A组)和中转剖宫产组(13例,B组)。产程中通过会阴超声测量第二产程不同时间点关键产程进展角(AOP)和中线角(MA)等评估产程进展。比较两组产程AOP及MA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截断值。结果:胎方位异常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阴道分娩组和中转剖宫产组的AOP平均值分别为(127.5±4.5)°、(107.5±6.6)°;宫口开全1h,AOP平均值分别为(135.3±3.9)°、(114.0±7.8)°;宫口开全2h时,AOP平均值分别为(157.7±5.6)°、(125.3±5.3)°。胎方位异常在第二产程宫口开全时,阴道分娩组和中转剖宫产组的MA平均值为(112.7±18.7)°、(137.2±19.5)°;宫口开全1h,MA平均值分别为(73.9±18.0)°、(128.0±18.9)°;宫口开全2h,MA平均值分别为(28.1±8.1)°、(118.2±16.4)°。两组三个时间点AOP及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体重是影响分娩结局的最大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AOP诊断价值优于MA。根据ROC曲线计算出0、1、2h AOP的截断值分别为118°、129°、142°,0、1、2h MA的截断值分别为94°、74°、45°。结论:通过会阴超声测量产程进展参数AOP及中线角MA,可准确有效评估胎方位异常阴道分娩产程进展,减少产妇阴道指检痛苦及感染风险,及时干预产程,避免母婴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进展参数 胎方位异常 会阴超声 产程进展角 中线角
下载PDF
骨细胞MLO-Y4在不同强度静磁场下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钟财 杨建成 +8 位作者 吕欢欢 魏云鹏 张志浩 方彦雯 李俊 弓彦枫 胡立江 方志财 商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290,共8页
目的研究骨样细胞系MLO-Y4在不同强度静磁场下的生物学效应。方法MLO-Y4细胞接受场强为500nT亚磁场、0.2T中强磁场及16T强磁场作用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E染色分析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或... 目的研究骨样细胞系MLO-Y4在不同强度静磁场下的生物学效应。方法MLO-Y4细胞接受场强为500nT亚磁场、0.2T中强磁场及16T强磁场作用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E染色分析细胞形态变化,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ELISA或化学试剂盒检测骨细胞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收集处理后的条件培养基诱导成骨细胞矿化及破骨细胞形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磁场对骨细胞活性和形态无影响,促进了RANKL而抑制了Cx43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细胞因子M-CSF的分泌,其条件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矿化无影响,但促进了破骨细胞形成。中强磁场对细胞活性无影响,增加了骨细胞突触数目,其条件培养基对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都无明显影响。16T强磁场促进了骨细胞活性及细胞突触数目,抑制了RANKL而促进iNOS和Cx43基因表达,促进ALP和NO而抑制M-CSF分泌,其条件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矿化无影响,但抑制了破骨细胞形成。结论骨细胞MLO-Y4在500nT亚磁场下表现为负向的生物学效应,0.2T中强磁场下无明显生物学行为变化,而在16T强磁场下表现为积极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磁场 中强静磁场 强静磁场 骨细胞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和助孕结局的影响
17
作者 曲丽茹 邱剑萍 +3 位作者 张宁宁 程鑫鑫 杨建成 张小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双鸭山双矿医院接受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双鸭山双矿医院接受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切除术。分析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等)、术前及术后1个月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AMH)、卵巢功能(基础窦卵泡计数)、术后并发症、助孕结局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组AMH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窦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 a,2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95.00%VS 72.50%)(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安全性、美容性、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储备功能 助孕结局
下载PDF
间隔织物双剑杆织机平行打纬机构箱体的振动分析
18
作者 杨建成 刘艳哲 +2 位作者 黄子文 赵全鹏 刘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针对双剑杆织机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组合的平行打纬机构箱体随着织机转速的提高产生强烈振动,影响打纬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仿真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箱体进行动应力和振动特性研究。建立了平行打纬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针对双剑杆织机共轭凸轮与四连杆组合的平行打纬机构箱体随着织机转速的提高产生强烈振动,影响打纬精度和可靠性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虚拟仿真结合的方法对打纬机构及箱体进行动应力和振动特性研究。建立了平行打纬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方程,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求解箱体所受的支反力;构建箱体—弹簧阻尼—柔性基础的系统模型,分析箱体在竖直方向的受迫振动,并在仿真过程中探索减小箱体振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摆臂轴孔处箱体所受支反力峰值最大,打纬推程阶段箱体的受力最为集中;当凸轮轴转速为260 r/min时齿轮啮合频率与箱体一阶固有频率相等,会产生共振,应避免使用这一转速工作;箱体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周期性振动,增加螺栓个数和附加动力减震器有助于改善箱体的振动特性,振幅分别减少38%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剑杆织机 平行打纬机构 支反力 动态静力分析 弹簧阻尼 减振
下载PDF
InSAR技术支持下的长沙市2015—2021年地面沉降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建成 何阳 +7 位作者 刘一鸣 熊雄 姚海鹏 李雪宇 文武飞 王灵珏 胡妙文 许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0,共6页
长沙市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质条件脆弱、土质疏松,土体在施工和降雨作用下极易固结压实,造成地面形变,威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地面沉降是长沙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监测长沙市近几年的地面沉降情况,本文使用... 长沙市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质条件脆弱、土质疏松,土体在施工和降雨作用下极易固结压实,造成地面形变,威胁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地面沉降是长沙市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监测长沙市近几年的地面沉降情况,本文使用MCTSB-InSAR方法,利用151景Sentinel-1SAR影像数据,获取了长沙市主城区2015—2021年的地面沉降结果。经分析发现,最大累计沉降量约为250 mm,最大沉降速率约为80 mm/a,绝大部分区域平均沉降速率在30 mm/a以下;长沙市整体稳定,局部有不均匀沉降发生,沉降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外围,主要由工程施工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MCTSB-InSAR 长沙市主城区 沉降发育 施工建设
下载PDF
300 MeV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慢引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韵哲 阮爽 +4 位作者 石健 杨建成 夏佳文 李玥 周扬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300 MeV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是SESRI(空间环境模拟研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慢引出系统动力学研究是该同步环设计的关键。引出系统采用三阶共振慢引出与RF-Knockout(RF-KO)方案为终端提供2~8 s准连续束,在引出静电偏转板处利用3-bump... 300 MeV质子重离子同步加速器是SESRI(空间环境模拟研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慢引出系统动力学研究是该同步环设计的关键。引出系统采用三阶共振慢引出与RF-Knockout(RF-KO)方案为终端提供2~8 s准连续束,在引出静电偏转板处利用3-bump局部凸轨可适当调节螺距和引出角度,但同时也会减小水平工作点,缩小相空间稳定区面积,影响束流正常引出。模拟结果表明,凸轨内二极磁铁和六极磁铁会引起水平工作点减小,造成引出初始阶段粒子大量溢出。因此,基于自主编写的粒子追踪程序SESP对束流时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优化激励调幅曲线改善了束流时间结构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RI 慢引出 RF-KO 局部凸轨 束流均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