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33
1
作者 何青泽 谢德体 +2 位作者 王三 阎建忠 陈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利用2009年、2013年、2017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视角,建立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分类体系,运用ArcGIS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模型及土...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利用2009年、2013年、2017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视角,建立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分类体系,运用ArcGIS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重心模型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2009—2017年,北碚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明显,生产用地面积减少,而生态、生活用地面积增加。(2) 2009—2017年,除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工矿生产用地的重心向南偏移外,其余各功能用地重心均向北偏移。农业生产用地分布较为均衡,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而生态用地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分布的不均衡性先加剧后有所缓和。(3) 2009—2017年,北碚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稳定,生态恶化趋势略大于生态改善趋势,农业生产用地被占用是该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主导功能 生态环境质量 UCINET 北碚区
下载PDF
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2
作者 熊思鸿 阎建忠 吴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34-1946,共13页
随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不断加剧,恢复力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新理念。首先梳理了不同领域恢复力概念,进而阐述了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的科学内涵及研究框架。然后重点分析了农户生计对气候... 随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不断加剧,恢复力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新理念。首先梳理了不同领域恢复力概念,进而阐述了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的科学内涵及研究框架。然后重点分析了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在资本、政府机构、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四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归纳了生计恢复力的度量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农户问卷调查、关键线人访谈、重点小组讨论、生计轨迹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指标替代法、结构动力学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型法、基准线对比法等。未来研究应注重完善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评价方法、加强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动态研究并且开展区域间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 气候变化 生计 可持续性 适应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湿地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倚浩 阎建忠 程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80-2193,共14页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最多的区域,其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梳理了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主导不同类型湿地...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最多的区域,其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梳理了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主导不同类型湿地变化的气候因素有差异,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湖泊湿地主要受降水量影响,湖泊湿地在北部扩张、南部缩小的趋势与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存在较强的一致性;沼泽湿地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升高导致水分蒸发、植被群落演替,沼泽湿地向草地转化,江河源区和若尔盖高原等主要分布区域呈现退化趋势;河流湿地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升高加速河源冰川消融、同时也增大河流蒸散发量,共同作用下河流湿地呈现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2)过度放牧、泥炭开采、水利建设等是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若尔盖高原同时存在过度放牧、泥炭开采和沟渠建设多重人类活动影响,当地沼泽湿地退化明显;柴达木盆地的人工湿地由于盐业开采迅速扩张。(3)当前研究存在数据可对比性不足、大区域尺度和野外定点持续监测数据缺乏等问题,导致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未来应加强高寒湿地定期监测与风险评估,完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关注高寒湿地生态过程,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变化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影响
下载PDF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及其解释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宏 阎建忠 李惠莲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3-1267,共15页
利用MODIS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2002-2013年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的特点,探明了连片特困地区林地变化的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空间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所... 利用MODIS土地覆盖数据,分析了2002-2013年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的特点,探明了连片特困地区林地变化的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空间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林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连片特困地区森林转型所遵循的路径。结果表明,2002-2013年间,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林地面积净增加106554.75 km2,增长率为11.93%,森林进入转型后期,即森林面积净增加阶段;秦巴山区、武陵山区、西藏地区东南部、四省藏区东部、燕山—太行山区东部是林地增长的热点区域,而林地增长冷点区域则主要分布在800 mm等降水量线以北的广大区域、大别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东部;非农人口的增加以及林业工程的实施都对林地面积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转型主要遵循着经济发展路径和国家森林政策路径。在连片特困地区,应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同时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国家森林政策方面,应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切实保护中国的森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森林转型 冷热点 非农人口增加 国家森林政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农牧民开垦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柳 阎建忠 +1 位作者 王盼 王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55-3669,共15页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对农牧民是...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对农牧民是否开垦以及开垦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及农牧民如何平衡气候变化带来的开垦机遇、风险和人口压力,仍然缺少认识。以青藏高原的3个典型产粮区域(“一江两河”地区、河湟谷地、壤塘县)为研究区,利用605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分析了影响农牧民开垦行为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农牧民感知冬季持续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家庭总人口、抚养比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牧民感知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人均打工年收入、户主受教育水平、是否借贷、居住地距集镇距离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牧民对非农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加之政府的管制,使得开垦现象并不普遍。由于农牧民的开垦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应该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集约化,加强监管,以降低开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牧民开垦 适应对策 劳动力析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不同类型公园对周边环境的降温效应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婷婷 谷达华 +2 位作者 阎建忠 郑云云 朱慧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4期138-146,共9页
研究选取重庆主城区5种不同类型的10个公园为研究对象,使用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TIRS 10单窗算法反演公园周边温度,并运用三次模型的方法拟合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园周边温度的分布情况,以探究基于不同类型公园下对周边环境的降温差异研究... 研究选取重庆主城区5种不同类型的10个公园为研究对象,使用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TIRS 10单窗算法反演公园周边温度,并运用三次模型的方法拟合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园周边温度的分布情况,以探究基于不同类型公园下对周边环境的降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不同类型的公园周边温度随其距公园的距离增大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均近似于三次多项式函数;(2)当公园面积和形状一定时,研究区降温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社区公园、生态公园、综合公园、文化遗址公园、游乐公园。面积介于50557.77—52687.74 m^2之间时,降温效应明显的为社区公园;(3)当面积介于124236.62—126916.89 m^2时,以生态公园的降温效应最为显著;(4)整体上,公园对周边的降温效应在特定范围内随面积增大而增加,在不同的面积范围内,不同类型公园的降温效应呈现差异化。首次研究公园类型对公园降温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对重庆市公园规划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还为其他公园类型多样、气温高的城市进行公园规划涉及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类型 城市公园 遥感 降温 影响范围
下载PDF
基于GEE和MODIS NDVI时序的青藏高原农作物信息提取 被引量:2
7
作者 阎建忠 张敏 张思颖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4,共10页
实时、准确地提取作物信息对于了解区域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一个具有先进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信息数据云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并处理影像数据,节约时间... 实时、准确地提取作物信息对于了解区域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是一个具有先进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信息数据云平台,可以快速获取并处理影像数据,节约时间成本,满足大范围区域作物信息提取的需求,相较于传统的遥感分析手段有明显优势.针对青藏高原作物信息提取困难的现状,通过GEE平台,快速获取并处理了Landsat数据并与基于MODIS NDVI时间序列提取出来的物候参数进行特征构建,充分利用不同地物物候特征的差异进行分类训练,实现青海省东部主要农作物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①该方法提取结果精度较高,分类回归树验证的总体精度为86.23%,Kappa系数为0.82.提取结果基本符合研究区的作物种植结构,说明Landsat数据与MODIS NDVI时间序列耦合的方法能够提高作物识别的精度,对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信息自动化提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②说明GEE平台是实现青藏高原主要农作物较高精度作物信息提取的有效工具.③主要的误差来源于零星且种植比例低的玉米地和分布范围广海拔差异大的青稞地,后续研究应着重在零星种植和生育期差异较小的农作物分类提取技术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歌地球引擎 青藏高原 遥感 MODIS NDVI时间序列 Landsat数据 物候参数 农作物信息提取
下载PDF
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仕海 阎建忠 +2 位作者 张镱锂 彭婷 苏康传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57-2173,共17页
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是突破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屏障、连接中国与南亚腹地两大市场的关键,对于南亚大通道建设和跨喜马拉雅互联互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喜马拉雅山脉断裂河谷为出发点,综合历史文献、实地调查及GIS技术手段... 喜马拉雅地区传统贸易通道是突破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屏障、连接中国与南亚腹地两大市场的关键,对于南亚大通道建设和跨喜马拉雅互联互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喜马拉雅山脉断裂河谷为出发点,综合历史文献、实地调查及GIS技术手段,分析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喜马拉雅地区的传统贸易通道主要有21条,其中中尼通道6条,中不通道4条,中印通道11条,在空间上形成了"一横多纵"的空间格局。(2)传统贸易通道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7世纪以前)、形成期(7世纪—842年)、发展期(842—1959年)、衰落期(1959—1962年)和恢复期(1962年至今)的演变过程。(3)货物交换和佛教传播促进了通道的萌芽和形成,西藏及中原地方政权稳定和边贸政策、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商业利益推动了通道的发展,印度的战略误判和前进政策导致了通道的衰落,中国的战略需求将推动通道的恢复和建设。(4)战略互信和边界问题是通道恢复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未来需要加强对通道的多视角调查和研究,制定通道的建设和管控策略,充分发挥通道的商贸、旅游和文化交流功能,积极服务于南亚大通道建设,促进西藏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贸易通道 演变过程 动力机制 喜马拉雅地区
原文传递
西藏边境贸易市场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吴仕海 阎建忠 +1 位作者 张镱锂 张茜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5,共13页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通过2018—2020年的野外实地调查,结合GIS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西藏边境贸易市场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藏边境贸易市场经过形成期(17世纪—1904年)、发展期(1904—1962年)、初步恢复期(1962... 基于地缘经济理论,通过2018—2020年的野外实地调查,结合GIS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西藏边境贸易市场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西藏边境贸易市场经过形成期(17世纪—1904年)、发展期(1904—1962年)、初步恢复期(1962—1994年)和缓慢恢复期(1994年至今)4个时期的演化发展,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②2020年西藏边境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尼边境,初步形成了以口岸型为主,集镇型和村落牧场型为辅的边贸市场体系,中印、中不边境贸易市场呈现出萎缩态势;③喜马拉雅山脉特殊的自然环境限制边贸市场沿断裂河谷分布,交通可达性促使边贸市场趋向集镇聚集,美国等西方国家(地区)的“离岸平衡”战略、印度的“缓冲区战略”意在阻断边贸市场,尼泊尔和不丹希望通过边贸发展来降低对印度的过度依赖,西藏边境管控措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边贸的发展;④未来应该积极探索在边境县城和集镇增开边贸市场,边贸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及差异化的边境维稳和管控模式,以促进西藏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贸易市场 地缘经济 南亚大通道 西藏边境地区
下载PDF
2001-2018年华北平原森林面积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沁玲 阎建忠 +1 位作者 程先 王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24,共18页
探讨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缓慢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国家制定促进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1-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华北平原森林变化时空特征.基于华北平原248个样本区县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 探讨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缓慢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国家制定促进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1-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华北平原森林变化时空特征.基于华北平原248个样本区县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森林转型缓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8年间,华北平原森林转型进入面积净增加阶段,但进程仍然缓慢.林地面积增长的主要来源和流失的主要去向均为耕地和草地,林地与耕地两者之间转换频繁.(2)森林净增加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中部丘陵地区、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森林净增加的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淮北平原一带.(3)经济发展路径和国家森林政策路径在华北平原森林转型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其降水少而蒸发量大的自然条件、竞争性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制约华北平原森林转型的主要原因.建议优化农田防护林带布局,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林业政策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江苏黄淮平原一带林草一体保护,合理推动平原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协调好农、林业结构关系,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型 时空格局 冷热点 回归分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高铁网建设的全国城市群可达性空间模拟与特征演变分析——一个改进的时空图分析模型
11
作者 尹航 阎建忠 +2 位作者 吴雅 葛恒衡 杨晓煌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3-953,共11页
从全局尺度探索城市群交通可达性,能有效描绘城市群间的协同关系及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趋势,为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改进的时空图分析模型,测度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从城市群群内空间集聚性和群间交通协同特... 从全局尺度探索城市群交通可达性,能有效描绘城市群间的协同关系及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趋势,为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改进的时空图分析模型,测度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从城市群群内空间集聚性和群间交通协同特征方面分析高铁网建设下城市群可达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铁建设产生的“时空压缩”将促进中国城市群点位“两横两纵”分布结构向“组团式”结构扩散。高铁建设将促进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和城市群间的协同化,增加区域平衡性。时空图分析模型能够有效解读时空图的空间信息,拓展了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并为促进城市群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高铁网 可达性 时空压缩 时空图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一江两河”地区农牧民家庭生计脆弱性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彩瑛 阎建忠 +1 位作者 花晓波 张镱锂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0-941,共12页
家庭生计脆弱性评估有利于深入理解脆弱人群的特征,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和农牧民脱贫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88户调研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在"风险-生计资产-适应能力"维度上构建农... 家庭生计脆弱性评估有利于深入理解脆弱人群的特征,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和农牧民脱贫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88户调研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在"风险-生计资产-适应能力"维度上构建农牧民家庭生计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家庭分类并比较其生计脆弱性差异。结果表明:(1)高脆弱性家庭占比43. 09%,其整体表现为风险最高,生计资产和适应能力最低;(2)与低脆弱性家庭相比,高脆弱性家庭的特点主要是自然资源依赖度更高、受极端气象灾害影响较大、生计资产缺乏、生计多样化程度不高、资金补贴不足等。本文从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提高农牧民教育水平和促进生计多样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脆弱性 风险 生计资产 适应能力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支持江苏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士春 严建中 高玮 《财政科学》 2019年第2期99-107,共9页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部门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绿色发展,包括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与污染物排放挂钩的财政政策、健全水域环境双向补偿机制、排污收费与排污权有偿使用、政府采购倾向节能环保产品等。与此同时,财政支持绿... 近年来,江苏省财政部门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绿色发展,包括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与污染物排放挂钩的财政政策、健全水域环境双向补偿机制、排污收费与排污权有偿使用、政府采购倾向节能环保产品等。与此同时,财政支持绿色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绿色发展基础需要强化配套,绿色金融推进需要加大力度,多方参与模式需要积极引导,生态补偿需要强化绩效导向,政府绿色采购需要完善政策等。最后,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 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休闲设施空间格局变化及其解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克祖勒 阎建忠 王三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7-1069,共13页
休闲设施作为城市休闲空间的物质形态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休闲娱乐功能。依托城市的不断发展,休闲设施也随之呈现出空间结构异质性。基于POI大数据,运用GIS平台及地理探测器,对重庆主城区休闲设施空间格局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在... 休闲设施作为城市休闲空间的物质形态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休闲娱乐功能。依托城市的不断发展,休闲设施也随之呈现出空间结构异质性。基于POI大数据,运用GIS平台及地理探测器,对重庆主城区休闲设施空间格局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在数量特征上,研究区内休闲设施总量呈上升趋势,随距离变化表现出明显空间尺度依赖,各类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数量存在差异。(2)休闲设施总体空间分布呈显著集聚特征,由于设施总量逐年增加,各类休闲设施空间集聚程度逐渐降低。(3)休闲设施整体为“大聚集,小分散”的多中心分布态势,并逐步由集聚中心向城市外围区域扩张。康娱游憩类演化特征与总体近似,文化休闲类设施集中分布于沙坪坝东南部与渝中区两江交汇处,休闲旅游类表现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特征,专项休闲类呈带状连片分布态势。(4)常住人口密度、道路密度、距离市中心距离、旅游收入等是重庆市主城区休闲设施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子在三个时间节点解释程度有所不同。对于休闲设施格局变化的研究旨在为休闲设施经营者投资选址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者合理布局休闲空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设施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重庆主城区
原文传递
重庆山区农村家庭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婷 阎建忠 陈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70-279,共10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家庭迁移比例不断上升。山区农村是主要的人口离心区,导致了乡村衰落。目前较少关注山区家庭迁移,并且鲜有研究直接从农户层面探讨农户家庭迁移的影响因素。因此,该文利用2017年重庆市少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家庭迁移比例不断上升。山区农村是主要的人口离心区,导致了乡村衰落。目前较少关注山区家庭迁移,并且鲜有研究直接从农户层面探讨农户家庭迁移的影响因素。因此,该文利用2017年重庆市少数民族山区3个典型乡镇的58份社级问卷和323份农户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山区农村家庭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区农村人口流动较为活跃,整户搬迁现象明显;农户家庭迁移表现出对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服务的追求,农户搬迁具有迁入地靠近公路、高海拔地区迁往低海拔地区等特点,且受到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大专及以上学历等户主特征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总收入、非农劳动力占比、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均显著影响农户家庭迁移行为,且农户更偏向于向经济基础较好、公共基础设施较完善、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社区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家庭迁移 山区 基础设施 农村发展 重庆市
下载PDF
西藏县域交通可达性的时空压缩效应格局研究
16
作者 余天玥 阎建忠 吴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0,43,共6页
以西藏自治区的74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可达性测度方法和时空图分析方法对现状(2021年)、规划时期(2050年)各节点通达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分析全区时空压缩现象探讨规划铁路网对西藏全局通达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2021年相比,... 以西藏自治区的74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可达性测度方法和时空图分析方法对现状(2021年)、规划时期(2050年)各节点通达水平进行测度,并通过分析全区时空压缩现象探讨规划铁路网对西藏全局通达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2021年相比,2050年西藏整体的可达性水平将有所提升,时空压缩格局明显。各区县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均明显降低,各节点通达性得到有效提升,且西藏东部地区可达性发展潜力较西部地区更大。(2)2050年西藏全区的经济潜力将呈以安多-吉隆线为界的东高西低特征。(3)在规划铁路网作用下,2050年西藏大部分地区将发生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除双湖县等不通达边缘节点外,西藏大部分节点的交通地位均得到有效改善。提出未来西藏道路建设的发展建议:对那曲地区、阿里地区重点发展航线通行以改善位置偏远节点的交通劣势;对铁路不通达的边缘区县加强公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时空压缩 时空图 多维标度分析方法 西藏
下载PDF
成渝地区时空压缩格局的模拟:一个改良的时空图制图模型
17
作者 葛恒衡 阎建忠 王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82-90,共9页
针对已有时空图制图模型中存在的数据来源单一、应用范围受限、数据要求过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以路径优化为思路、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制图模型改良方法.改良后的模型通过网络爬取来获得OD(Optical Density)数据;Dijkstra算法被用于实现O... 针对已有时空图制图模型中存在的数据来源单一、应用范围受限、数据要求过高等问题,该文提出以路径优化为思路、Dijkstra算法为基础的制图模型改良方法.改良后的模型通过网络爬取来获得OD(Optical Density)数据;Dijkstra算法被用于实现OD矩阵数据的合并;应用多维尺度度量方法,生成最佳拟合空间;使用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算法将拟合空间点位投影至原始地理空间中,并对拟合误差进行可靠性检验.最终依据节点的点位位移和拟合空间的扭曲现象,分析多轮区域时空压缩效应的格局.该文以成渝城市群为例,绘制不同交通网络建设水平下的通行时间时空图,预测规划高铁网建成条件下的未来可达性格局.该文证实了Dijkstra算法在时空图制图模型上的应用可行性,总结了模型改良后具有降低数据量需求及实现数据合并的优势,探索了多种通行方式下地区时空图及规划条件下预测时空图的模拟方法,扩展了时空图制图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压缩 DIJKSTRA算法 时空图 成渝城市群 OD数据处理 可达性预测
下载PDF
重庆市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孔凡靖 陈玉成 +2 位作者 陈庆华 牟秦杰 阎建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37-1648,共12页
农田对保障区域物质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区域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本文基于重庆市2007-2016年统计年鉴及相关年份区县年鉴数据信息,构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引入物价指数,通过列表... 农田对保障区域物质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探究区域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本文基于重庆市2007-2016年统计年鉴及相关年份区县年鉴数据信息,构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指标体系,引入物价指数,通过列表清单法对重庆市农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各区县间人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差异的社会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2007年、2012年和2016年重庆市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898.06亿元、938.97亿元和1 038.45亿元,呈明显上升趋势,增幅为15.63%;年均农田正向服务价值(1 024.49亿元)远高于其负向价值(59.02亿元)。(2)就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变化而言,渝西片区的总量和人均变化幅度最大,为30.32%和16.80%,其中农业较为发达的永川区、江津区农田负向价值相对突出;人均年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排序为:渝东南片区(5 855元·人-1)>渝东北片区(4 027元·人-1)>渝西片区(3 846元·人-1)>主城片区(840元·人-1)。(3)农业人口、城市化率、万元GDP能耗是重庆市各区县人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差异的社会驱动因素,主城片区的发展对其农田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该区域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为重庆市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以及耕地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服务价值 列表清单法 正向服务价值 负向价值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成都市星级农家乐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倩 谢德体 +1 位作者 王三 阎建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星级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其空间演化结构对于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成都市2010年、2014年、2018年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从集聚性、均衡性、关联性等出发对成都市星级农家乐的空间结... 星级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其空间演化结构对于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成都市2010年、2014年、2018年评定的星级农家乐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形理论,从集聚性、均衡性、关联性等出发对成都市星级农家乐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多尺度分析.这些看似毫无组织的星级农家乐在不同年份、不同空间尺度上都表现出自相似性,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随着时间的发展,成都市星级农家乐的向心集聚性波动变小,有着多中心集聚发展的趋势;空间分布趋于均衡,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各景点之间空间关联性较好,发展潜力大.但成都市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各片区空间发育程度不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对龙泉山片区的开发力度,助力成都完成世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分形理论 时空演变 成都市 星级农家乐
下载PDF
地缘破碎带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仕海 阎建忠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9-1122,共14页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博弈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是地缘破碎带的多发区域,面临巨大的地缘风险。论文通过追溯地缘破碎带概念的起源,梳理地缘破碎带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未来中国地缘破碎带的研究方向。20世纪...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博弈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将是地缘破碎带的多发区域,面临巨大的地缘风险。论文通过追溯地缘破碎带概念的起源,梳理地缘破碎带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未来中国地缘破碎带的研究方向。20世纪初,地缘破碎带的概念被学者从地质学引入地缘政治研究领域,用以分析和解释地理环境对冲突的影响;地缘破碎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释其基本特征,分析地缘破碎带的分布与演化,探索地缘破碎带的整合路径等内容,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剧变时期和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未来中国地缘破碎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1)以构建地缘破碎带理论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地理大数据等分析方法,加强地缘破碎带的可视化、量化和模拟研究;(2)加强中国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地缘破碎带的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识别和评估地缘破碎带面临的地缘风险;(3)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地缘破碎带的整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破碎带 地理环境 地缘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