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防控期间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28
1
作者 王运武 王宇茹 +1 位作者 李炎鑫 李丹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2期119-124,128,共7页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被寄予厚望,赋予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特殊历史使命。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活力,促进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但是也折射出了在线教育的窘态。5G时代的来临,为在线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5G技术有利于...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被寄予厚望,赋予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特殊历史使命。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活力,促进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但是也折射出了在线教育的窘态。5G时代的来临,为在线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5G技术有利于提升在线教育服务价值。为更好地提升在线教育质量,需要创造智慧家庭办公学习环境,选择合适的在线教育模式,采用做好在线教育的准备,建设线上金课,善用直播教学经验和技巧,增强在线教学的交互性等。未来在线教育将会促进教育教学形态和学校组织形态创新,从而形成教育服务新业态。直播教学将会更受用户青睐,引领在线教育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期间 互联网+教育 在线教育 在线教学 直播教学 5G技术
下载PDF
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37
2
作者 侯朝炯 王襄禹 +2 位作者 柏建彪 孟宁康 吴文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深部巷道普遍存在围岩强度劣化、应力环境恶化及围岩结构性失稳大变形等问题为切入点,系统诠释围岩强度强化、应力改善以及围岩改性加固机理对推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围岩强度强... 以深部巷道普遍存在围岩强度劣化、应力环境恶化及围岩结构性失稳大变形等问题为切入点,系统诠释围岩强度强化、应力改善以及围岩改性加固机理对推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围岩强度强化机理出发,探讨了围岩微观损伤裂隙演化尺度在宏观围岩破坏过程中的响应机理,阐述了深浅递进分层次注浆对深部巷道围岩的协同控制作用,建立了预应力、全长锚固以及及时支护条件下围岩宏观损伤和微观裂隙演化的量化区间,以锚固范围内围岩损伤程度小于45%为指标,评估围岩稳定性,保证围岩处于低损伤范围;提出了深部巷道破裂围岩浅孔封隙止浆和深孔减隙加固的注浆技术,凝练和发展了基于宏、微观维度的围岩强度强化理论.现场实践结果表明:巷旁充填体表面位移降低了38%,围岩应力降低了17.9%,水平应力偏移了60°;采用深部巷道破裂围岩浅孔封隙止浆和深孔减隙加固的注浆技术后,现场窥视表明围岩结构完整性显著提高,两帮相对移近量减少了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围岩强度强化 应力干预 注浆加固 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煤矿矸石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6
3
作者 周楠 姚依南 +3 位作者 宋卫剑 何志伟 孟国豪 刘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的附属固体废弃物,通常排放到地面形成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煤矿及矸石山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产生7.95亿t的矸石。针对煤矸石的综合处理,国内外已经研发... 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的附属固体废弃物,通常排放到地面形成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影响煤矿及矸石山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将产生7.95亿t的矸石。针对煤矸石的综合处理,国内外已经研发了包括煤矸石发电、铺路、生产建筑材料、生产化工原料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地面处理方法,以及煤矸石充填的井下处理方法,但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足30%;并且,随着我国煤矿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的推进,以及开采深度增加、洗选技术的发展,煤矿排矸呈集中化、高产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现有的煤矸石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煤矸石处理的要求。本文总结了现有煤矸石综合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应用情况、效果及优缺点,提出煤矸石的井下充填处理是煤矸石规模化处理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矸石井下充填处理的应用现状,提出通过改变充填目的和工艺、优化充填关键装备、提高充填工作面自动化程度等,发展以处理矸石为目标的煤矸石高效自动化充填处理技术,为煤矸石的集中规模化处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处理方法 综合利用 矸石井下处理 高效自动化充填
原文传递
我国绿色煤炭资源量概念、模型及预测 被引量:119
4
作者 袁亮 张农 +1 位作者 阚甲广 王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绿色煤炭资源和绿色煤炭资源指数的概念.在煤矿安全、技术、经济、环境的四重效应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包括资源安全度、资源赋存度、生态恢复度、市场竞争度等4个方面和1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绿... 基于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绿色煤炭资源和绿色煤炭资源指数的概念.在煤矿安全、技术、经济、环境的四重效应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包括资源安全度、资源赋存度、生态恢复度、市场竞争度等4个方面和1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绿色煤炭资源量评价体系,系统分析了我国五大区绿色煤炭资源量的分布.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对我国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绿色煤炭资源量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绿色煤炭资源未来的存量并不富裕,绿色煤炭资源量的合理规划与开发是煤炭行业有序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对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绿色煤炭资源精准开采国家级研发平台、绿色煤炭资源开发复合型人才和煤炭高效回收及精准开釆的政策方面提出战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煤炭资源 评价体系 情景分析 储量预测 战略建议
原文传递
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与管理 被引量:92
5
作者 杨现民 吴贵芬 李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8期5-13,共9页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吹响了教育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号角。新一轮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度数据化的,数据要素在转型过程中承担“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是驱动...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吹响了教育领域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号角。新一轮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度数据化的,数据要素在转型过程中承担“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是驱动数字化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基于此,文章首先明晰了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背景、内涵与特征。随后,文章阐释了数据要素化的重大意义和教育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逻辑,集中体现为显著增强教育的解释力、诊断力、预测力、决策力与监督力。最后,文章从地方实践的视角,提出教育数据要素在交换共享、深度开发、安全防护、绩效评估环节的实施建议,以期为各地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 价值发挥 数据要素管理
下载PDF
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76
6
作者 靖洪文 孟庆彬 +2 位作者 朱俊福 孟波 蔚立元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42,共14页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是在研究巷道围岩物理和力学状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性岩层控制理论,近30年来在围岩松动圈支护对象与围岩分类、大松动圈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松动圈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核心是...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是在研究巷道围岩物理和力学状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实用性岩层控制理论,近30年来在围岩松动圈支护对象与围岩分类、大松动圈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松动圈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核心是确定支护对象并形成支护-围岩稳定结构,围岩的破裂膨胀及破裂后块体非连续变形构成的形变压力是巷道支护的对象。巷道围岩松动圈分类是建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旨在正确评价围岩的支护难易程度、确定主要支护对象、优化支护参数和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为此形成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综合指标分类法。深部巷道松动圈支护技术开发出被动支护、主动支护、改性加固技术、应力转移技术、联合支护等5大类围岩控制技术;形成以锚杆(索)为主体支护的多种支护方式并存的巷道支护体系,解决了大量巷道支护难题。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值可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及智能预测方法获得;开展深部巷道围岩松动圈现场实测,可在理论与试验方面不作任何假设,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探讨分析围岩松动圈测试与深部巷道大松动圈围岩支护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应对措施,可为深部巷道支护设计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围岩 松动圈支护理论 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 松动圈测试技术
原文传递
北京城区PM_(2.5)输送途径与潜在源区贡献的四季差异分析 被引量:71
7
作者 任传斌 吴立新 +3 位作者 张媛媛 李佳乐 柴曼 项程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91-2598,共8页
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NCEP的GDAS气象数据(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对抵达北京城区的逐小时3日气流后向轨迹按季节聚类,并结合PM2.5质量浓度地基观测数据,分析不同输送途径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北京城区PM2.5聚集的贡献.利用潜在... 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NCEP的GDAS气象数据(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对抵达北京城区的逐小时3日气流后向轨迹按季节聚类,并结合PM2.5质量浓度地基观测数据,分析不同输送途径的空间特征及其对北京城区PM2.5聚集的贡献.利用潜在源贡献作用(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方法,揭示研究期内北京城区不同季节PM2.5的潜在源区分布及其贡献特性.结果表明:北京城区PM2.5输送途径的季节特征明显,不同输送途径对北京城区PM2.5的贡献差异显著.春季贡献源区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华北及黄淮平原,夏季贡献源区主要位于山东、苏北及黄海地区,秋季主要位于冀南、鲁西、鲁中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冬季主要位于冀南、鲁西北、晋北、陕西、内蒙中部及蒙古国南部.来自山东与冀南的气流轨迹四季均对应PM2.5高值;冬春两季来自西北的气流轨迹也对应较高PM2.5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聚集 后向轨迹 聚类分析 输送途径 潜在源区 北京城区
下载PDF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特征及锚索强化支护技术 被引量:65
8
作者 王方田 尚俊剑 +1 位作者 赵宾 曹庆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96-2305,共10页
为解决沿空留巷工作面超前段围岩变形严重及支护困难问题,以车集煤矿2901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手段,探究采用锚索强化技术实现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工作面超前段围岩稳定性控制。构建未切顶卸压与切... 为解决沿空留巷工作面超前段围岩变形严重及支护困难问题,以车集煤矿2901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手段,探究采用锚索强化技术实现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工作面超前段围岩稳定性控制。构建未切顶卸压与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力学结构模型,推导2种留巷方式顶板支护强度方程及顶板下沉量方程。研究表明:相比未切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顶板下沉量减少了46.4%,支护强度降低了40.4%,切顶卸压可有效控制沿空留巷顶板围岩变形。采用FLAC^(3D)软件对比了不同锚索强化方案作用下工作面超前段围岩损伤破坏特征,确定合理设计方案为:沿巷道走向呈“4–3–3–3–4”式循环布置。随着补强锚索数量的增加,切顶卸压沿空留巷超前段围岩应力及变形量逐渐减小,减小幅度呈降低趋势。现场监测顶底板最大变形量分别为451,550 mm,煤帮最大变形量为507 mm。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锚索强化支护技术的成功实践为类似条件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锚索支护 参数优化 围岩控制
原文传递
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与初步探索 被引量:68
9
作者 谢和平 李存宝 +3 位作者 高明忠 张茹 高峰 朱建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32,共16页
深部资源开发的基础是研究深地科学规律,关键是探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行为影响的差异性规律。适用于浅部资源开采的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很难充分考虑不同深度原位赋存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工程的影响。提出&qu... 深部资源开发的基础是研究深地科学规律,关键是探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行为影响的差异性规律。适用于浅部资源开采的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很难充分考虑不同深度原位赋存环境对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工程的影响。提出"深部原位岩石力学"构想的定义和内涵,利用取自松科二井同一地质区域的10个不同深度(1 000~6 400 m)的岩芯研究了不同赋存深度下岩石力学行为的差异性变化特征,并提出了原位应力恢复重构方法近似模拟了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不同深度岩石的单轴压缩实验表明岩石力学参数随深度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变化,不能假设为常数。考虑不同深度地应力影响的常规三轴实验表明赋存地应力使得不同深度岩石的力学参数差异性增大,且力学参数随深度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与单轴压缩条件下显著不同。模拟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影响的原位应力恢复重构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赋存深度原位应力影响下岩石力学参数均随深度增加呈现更加显著的非线性变化;模拟不同深度原位应力影响的应力恢复重构实验的岩石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均比考虑不同深度地应力影响的常规三轴实验结果大且与深度之间的关系为对数函数,峰后应变软化变形特征更加凸显;特别是深度超过4 800 m后,不同赋存深度原位应力影响下岩石泊松比、应变硬化模量、峰后跌落模量的差异性特征更加明显。该研究将为探索深地科学规律、提升深部资源获取能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深部资源 不同深度 原位环境 深部原位岩石力学 原位应力恢复重构
原文传递
深度强化学习研究综述 被引量:62
10
作者 赵星宇 丁世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作为一种崭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强化学习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结合起来,使智能体能够从高维空间感知信息,并根据得到的信息训练模型、做出决策。由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 作为一种崭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强化学习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结合起来,使智能体能够从高维空间感知信息,并根据得到的信息训练模型、做出决策。由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具有通用性和有效性,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对深度强化学习研究进行概述,介绍了深度强化学习的基础理论;然后,分别介绍了基于值函数和基于策略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讨论了其应用前景;最后,对相关研究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木质素加固黄土的工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11
作者 贺智强 樊恒辉 +3 位作者 王军强 刘刚 王中妮 余佳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1-739,共9页
黄土的水稳性较差,遇水容易产生崩解破坏,可造成黄土地区建筑物失稳。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湿化崩解试验、单轴拉伸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木质素磺酸盐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加固黄土的可行性... 黄土的水稳性较差,遇水容易产生崩解破坏,可造成黄土地区建筑物失稳。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湿化崩解试验、单轴拉伸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对木质素磺酸盐固化黄土的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木质素磺酸盐加固黄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可以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能,而木质素磺酸钠则相反;随着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加,固化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含水率越小,密度越大,则固化土的强度越大;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固化土的强度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黄土在掺入木质素磺酸钙后,黄土的崩解特性显著改善,在掺量为1.0%和养护龄期为7 d时,几乎不发生崩解。木质素磺酸钙掺入土体后,渗透性降低。研究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可显著改善黄土的工程性能。在工程应用中,建议在黄土中掺加1.0%的木质素磺酸钙,养护7 d。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进一步分析木质素磺酸钙对土体工程性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木质素磺酸钙加固黄土的机制主要在于胶结土颗粒与填充孔隙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木质素磺酸盐 固化土性能 加固机制
下载PDF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60
12
作者 杨萍 姚宇翔 +1 位作者 史贝贝 王运武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4,共7页
随着我国智慧校园建设的大力推进,各地高校、中小学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智慧校园建设,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五种典型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随后,文章针对当前智慧校园功能设计的不足,构建... 随着我国智慧校园建设的大力推进,各地高校、中小学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基于此,文章聚焦于智慧校园建设,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五种典型的智慧校园体系架构。随后,文章针对当前智慧校园功能设计的不足,构建了智慧校园的功能体系。接着,文章通过高频关键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图谱分析,剖析了新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具体应用状况;同时,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智慧校园在智慧管理和智慧评价两方面的建设现状。最后,文章针对智慧校园的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 功能体系 新技术 智慧管理 智慧评价
下载PDF
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课例分析 被引量:59
13
作者 晋欣泉 田雪松 +1 位作者 杨现民 杜影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
大数据技术是推动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对教育教学活动数据的持续采集和深度挖掘,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智慧课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智慧课堂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出... 大数据技术是推动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对教育教学活动数据的持续采集和深度挖掘,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文章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智慧课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智慧课堂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出由精心设计、精细授导、精炼研习、精准评估和精益辅导五部分构成的智慧课堂5J模型,并提出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最后,文章应用OOTIAS编码体系,验证了智慧课堂的可操作性与互动性,期望能为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变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 课例分析
下载PDF
三轴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岩石能量演化及分配规律 被引量:56
14
作者 孟庆彬 王从凯 +4 位作者 黄炳香 浦海 张志镇 孙稳 王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47-2059,共13页
为探究围压对受载岩样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设计了按轴向位移等梯度加载的恒围压卸轴压的试验应力路径,采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6种围压下岩样的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提出基于加卸载曲线的面积来计算岩石能量的方法,避免采... 为探究围压对受载岩样能量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设计了按轴向位移等梯度加载的恒围压卸轴压的试验应力路径,采用MTS815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6种围压下岩样的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提出基于加卸载曲线的面积来计算岩石能量的方法,避免采用弹性模量不变的假设而造成能量计算误差,采用特征能量密度和能耗比参数来表征受载岩样的能量积聚、耗散及释放行为,揭示了受载岩样能量演化过程及分配规律的围压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从峰前向峰后阶段推移,弹性能占比逐渐降低,耗散能占比逐渐提高,在残余阶段能量占比趋于稳定。随着围压的提高,岩样的特征能量密度随之增大。能耗比(耗散能密度与弹性能密度的比值)可表征受载岩样内部损伤积累状态,在峰前阶段,能耗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峰后阶段,能耗比先增大后减小,出现拐点(受载岩样大面积破裂或破坏的征兆点)。围压可抑制因岩样破裂或破坏时能量的耗散和释放,造成岩样破坏时所释放的弹性能不彻底;随着围压的提高,能耗比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三轴循环加卸载试验 能量演化特征 能量分配规律 能耗比 围压效应
原文传递
大空间远近场结构失稳矿压作用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57
15
作者 于斌 高瑞 +1 位作者 孟祥斌 匡铁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4-1145,共12页
针对大同石炭系坚硬顶板特厚煤层开采造成的强矿压显现及控制难题,通过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大空间远、近场岩层失稳破断的强矿压显现机制,提出了坚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近场岩层破断失稳造成工作面复合周期来压显现,远场结... 针对大同石炭系坚硬顶板特厚煤层开采造成的强矿压显现及控制难题,通过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大空间远、近场岩层失稳破断的强矿压显现机制,提出了坚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表明:近场岩层破断失稳造成工作面复合周期来压显现,远场结构失稳是工作面强矿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临空开采、煤柱赋存条件下,高位结构破断回转、应力集中更复杂,采场矿压显现更强烈。提出井上下、远近场协同控制坚硬岩层技术体系,通过采用井下近场预裂和地面远场压裂的坚硬岩层弱化技术,减弱远、近场坚硬岩层的矿压作用,控制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开辟了采场矿压控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大空间 坚硬岩层 矿压作用 井下预裂 地面压裂
原文传递
动静载叠加诱发煤岩瓦斯动力灾害原理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57
16
作者 窦林名 何学秋 +2 位作者 REN Ting 何江 王正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9,共12页
基于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严重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动静载叠加诱发高静载、强动载和低临界应力3种类型动力灾害原理;建立煤矿开采静载、矿震动载和瓦斯压力的表达式.总结了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理论与技术,包括冲击矿压... 基于煤岩瓦斯动力灾害严重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动静载叠加诱发高静载、强动载和低临界应力3种类型动力灾害原理;建立煤矿开采静载、矿震动载和瓦斯压力的表达式.总结了含瓦斯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理论与技术,包括冲击矿压监测方面的分区分级监测预警、微震监测法、电磁辐射、弹性波CT和震动波CT等,煤与瓦斯突出监测方面的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R指标法和电磁辐射法等,以及灾害治理方面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及手段、巷道围岩控制的强弱强结构效应及围岩动静载的支护体系、区域及局部防突技术.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未来研究方向主要是:1)将动静载叠加原理进一步定量化表示;2)构建适用于煤岩瓦斯复合型灾害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3)将冲击矿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有机的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 动载 静载 瓦斯压力 防治
原文传递
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55
17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中国煤炭》 2021年第9期2-7,共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分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发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名词多样,但内涵具有趋同性,绿色发展是硬道理;受监管机制未...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分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发现,矿山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名词多样,但内涵具有趋同性,绿色发展是硬道理;受监管机制未落地、对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认识存在误区、新技术推广较难等因素影响,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旧账未还、新账又欠,且失败工程屡见不鲜;为推进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监管机制落地,在生产矿山推行边开采边修复等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问题 解决策略 加强监管 边采边复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充填过空巷顶板失稳机理及控顶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徐青云 宁掌玄 +1 位作者 朱润生 曾康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512,共8页
为了解决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易造成压架、大面积冒顶等技术难题,以山西某矿4318综放工作面过空巷为背景,建立空巷基本顶力学模型,揭示空巷顶板稳定机理,确定顶板破断产生滑落失稳是造成压架的主要原因,进而确定维持空巷顶板稳定的最小... 为了解决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时易造成压架、大面积冒顶等技术难题,以山西某矿4318综放工作面过空巷为背景,建立空巷基本顶力学模型,揭示空巷顶板稳定机理,确定顶板破断产生滑落失稳是造成压架的主要原因,进而确定维持空巷顶板稳定的最小支护阻力;采用FLAC3D软件对不同充填体强度下空巷围岩应力、塑性区宽度和巷道变形进行分析,确定了过空巷时的最佳充填体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空巷顶板所需支护阻力应大于4.5 MPa,合理的充填体强度为7.1 MPa。工业试验对比分析了木垛支护、锚杆(索)支护和高水材料充填3种方式,证明高水速凝材料充填支护效果最好,顶板未曾出现冒落现象,帮部也保持了稳定,能够保证综放工作面正常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过空巷 失稳机理 高水速凝材料 充填体强度
原文传递
算法歧视的伦理反思 被引量:54
19
作者 刘培 池忠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3,共8页
算法歧视关涉三个具体的伦理问题:算法公平、算法身份的污名化与隐私。其原因在于:一是数据中预先存在的偏见所导致的算法歧视;二是使用算法本身可能是一种歧视;三是算法决策中数据的抽样偏差及其所设置权重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算法歧视... 算法歧视关涉三个具体的伦理问题:算法公平、算法身份的污名化与隐私。其原因在于:一是数据中预先存在的偏见所导致的算法歧视;二是使用算法本身可能是一种歧视;三是算法决策中数据的抽样偏差及其所设置权重的不同也有可能导致算法歧视。基于此,至少可从技术进路、哲学进路与法治进路三个方向探究规避算法歧视的可能性,进而实现算法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歧视 算法公平 算法身份污名化
原文传递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综述 被引量:51
20
作者 杜威 丁世飞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共8页
多智能体系统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可用于解决各种领域的问题,包括机器人系统、分布式决策、交通控制和商业管理等。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是多智能体系统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强化学习技术、博弈论等应用到多智能体系统,使得多个... 多智能体系统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可用于解决各种领域的问题,包括机器人系统、分布式决策、交通控制和商业管理等。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是多智能体系统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强化学习技术、博弈论等应用到多智能体系统,使得多个智能体能在更高维且动态的真实场景中通过交互和决策完成更错综复杂的任务。文中综述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动态,首先介绍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基础理论背景,回顾了文献中提出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学习目标和经典算法,其被分别应用于完全合作、完全竞争和更一般(不合作也不竞争)的任务。其次,综述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最新进展,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成熟,在越来越多的复杂现实场景任务中,研究人员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自动学习海量输入数据的抽象特征,并以此来优化强化学习问题中智能体的决策。近期,研究人员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从可扩展性、智能体意图、奖励机制、环境框架等不同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最后,对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目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机器人系统、人机博弈、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未来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资源管理、交通系统、医疗、金融等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多智能体系统 博弈论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