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树内生草螺菌ZXN111生长素合成及其对云抗-10号植物的促生功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秀丽
王志
+3 位作者
罗利
王旭
陈宣钦
周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98-2210,共13页
【目的】以紫娟茶树分离的内生菌水生草螺菌ZXN111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证实该菌株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合成的主要分子途径。【方法】参考草螺菌基因组信息中IAA合成基因簇,选取与IAA合成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即芳香族氨...
【目的】以紫娟茶树分离的内生菌水生草螺菌ZXN111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证实该菌株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合成的主要分子途径。【方法】参考草螺菌基因组信息中IAA合成基因簇,选取与IAA合成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即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基因(tyrb),通过基因插入突变与基因互补方法,结合茶树组培苗体内促生能力分析,初步验证水生草螺菌生长素合成的主要机制。【结果】植物生长素IAA合成候选基因tyrb突变后,突变株tyrb::pK19mobΩ2HMB 48 h的IAA合成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ZXN111,且tyrb基因互补后,互补株tyrb::pK19mobΩ2HMB(+)的IAA合成能力得到了显著恢复。茶树促生实验发现,突变株tyrb::pK19mobΩ2HMB接种组的茶树组培苗根长、根重及植株鲜重指标上均显著低于野生菌处理组。【结论】水生草螺菌ZXN111有多条IAA合成途径,其中的吲哚-3-丙酮酸(IPA)是最主要途径,其生长素合成对寄主茶树具有显著的促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内生菌
水生草螺菌
生长素合成
tyrb基因
原文传递
野生牡丹的生存状况和保护
被引量:
40
2
作者
洪德元
周世良
+6 位作者
何兴金
袁军辉
张延龙
成仿云
曾秀丽
王雁
张秀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1-793,共13页
芍药属(Paeonia L.)的木本植物属于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共有9个野生物种和1个包含上千品种的栽培种。所有野生牡丹都为中国特有,是非同寻常的资源植物。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了388个保护类群,野生牡丹就占了...
芍药属(Paeonia L.)的木本植物属于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共有9个野生物种和1个包含上千品种的栽培种。所有野生牡丹都为中国特有,是非同寻常的资源植物。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了388个保护类群,野生牡丹就占了4个。本文回顾了野生牡丹保护的历史、调查和研究的经过、研究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野生牡丹的生物学背景、分布和生境,并就其濒危等级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和零星的资料,凤丹(P.ostii)和中原牡丹(P.cathayana)都只剩单株,亟待挽救;紫斑牡丹(P.rockii)、卵叶牡丹(P.qiu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和圆裂牡丹(P.rotundiloba)处于濒危状态;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应属于易危等级,只有滇牡丹(P.delavayi)尚不在濒危之列。总结以往保护的进程,我们强调,如果没有科学的物种划分,保护单元不明确,生态和生物学信息不够充实,就难以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可行的保护措施。因此,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的野生牡丹现状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并实行有力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野生牡丹
保护
物种划分
原文传递
pH敏感的荧光探针及在活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瑞希
周宏福
+1 位作者
刘秀丽
曾绍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91-500,共10页
细胞内的pH是细胞内多种酶活性和生理活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准确、动态的监测细胞内pH变化对研究细胞内的活动至关重要。一些荧光小分子可以感应pH的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细胞损伤较小且标记操作简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细胞内的pH是细胞内多种酶活性和生理活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准确、动态的监测细胞内pH变化对研究细胞内的活动至关重要。一些荧光小分子可以感应pH的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细胞损伤较小且标记操作简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监测细胞内pH变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pH敏感的荧光探针及其在活细胞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荧光探针
小分子
活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内生草螺菌ZXN111生长素合成及其对云抗-10号植物的促生功能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秀丽
王志
罗利
王旭
陈宣钦
周育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98-2210,共13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608085QC57)
上海市能源作物育种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TOF20190110)。
文摘
【目的】以紫娟茶树分离的内生菌水生草螺菌ZXN111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证实该菌株植物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合成的主要分子途径。【方法】参考草螺菌基因组信息中IAA合成基因簇,选取与IAA合成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即芳香族氨基酸转氨酶基因(tyrb),通过基因插入突变与基因互补方法,结合茶树组培苗体内促生能力分析,初步验证水生草螺菌生长素合成的主要机制。【结果】植物生长素IAA合成候选基因tyrb突变后,突变株tyrb::pK19mobΩ2HMB 48 h的IAA合成量显著低于野生型菌株ZXN111,且tyrb基因互补后,互补株tyrb::pK19mobΩ2HMB(+)的IAA合成能力得到了显著恢复。茶树促生实验发现,突变株tyrb::pK19mobΩ2HMB接种组的茶树组培苗根长、根重及植株鲜重指标上均显著低于野生菌处理组。【结论】水生草螺菌ZXN111有多条IAA合成途径,其中的吲哚-3-丙酮酸(IPA)是最主要途径,其生长素合成对寄主茶树具有显著的促生功能。
关键词
茶树内生菌
水生草螺菌
生长素合成
tyrb基因
Keywords
tea plant endophyte
Herbaspirillum aquaticusm
auxin synthesis
tyrb gen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野生牡丹的生存状况和保护
被引量:
40
2
作者
洪德元
周世良
何兴金
袁军辉
张延龙
成仿云
曾秀丽
王雁
张秀新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辰山植物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出处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1-793,共13页
文摘
芍药属(Paeonia L.)的木本植物属于牡丹组(Paeonia sect.Moutan DC.),共有9个野生物种和1个包含上千品种的栽培种。所有野生牡丹都为中国特有,是非同寻常的资源植物。1992年出版的《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了388个保护类群,野生牡丹就占了4个。本文回顾了野生牡丹保护的历史、调查和研究的经过、研究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介绍了野生牡丹的生物学背景、分布和生境,并就其濒危等级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和零星的资料,凤丹(P.ostii)和中原牡丹(P.cathayana)都只剩单株,亟待挽救;紫斑牡丹(P.rockii)、卵叶牡丹(P.qiu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和圆裂牡丹(P.rotundiloba)处于濒危状态;大花黄牡丹(P.ludlowii)和矮牡丹(P.jishanensis)应属于易危等级,只有滇牡丹(P.delavayi)尚不在濒危之列。总结以往保护的进程,我们强调,如果没有科学的物种划分,保护单元不明确,生态和生物学信息不够充实,就难以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可行的保护措施。因此,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的野生牡丹现状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并实行有力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芍药属
野生牡丹
保护
物种划分
Keywords
Paeonia
wild tree peony species
conservation
species delimitation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原文传递
题名
pH敏感的荧光探针及在活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瑞希
周宏福
刘秀丽
曾绍群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91-50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755603)
文摘
细胞内的pH是细胞内多种酶活性和生理活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准确、动态的监测细胞内pH变化对研究细胞内的活动至关重要。一些荧光小分子可以感应pH的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细胞损伤较小且标记操作简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监测细胞内pH变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pH敏感的荧光探针及其在活细胞研究中的进展。
关键词
PH敏感
荧光探针
小分子
活细胞
Keywords
pH-sensitive
fluorescence probes
small molecular
living cells
分类号
Q334 [生物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树内生草螺菌ZXN111生长素合成及其对云抗-10号植物的促生功能
曾秀丽
王志
罗利
王旭
陈宣钦
周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2
野生牡丹的生存状况和保护
洪德元
周世良
何兴金
袁军辉
张延龙
成仿云
曾秀丽
王雁
张秀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0
原文传递
3
pH敏感的荧光探针及在活细胞中的应用
陈瑞希
周宏福
刘秀丽
曾绍群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