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裂剪秋萝和丝瓣剪秋萝传粉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包宇 乔娅楠 +3 位作者 闫兴富 王灵艳 曲文静 唐占辉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4-642,共9页
为了探究浅裂剪秋萝(Lychnis cognata)和丝瓣剪秋萝(L.wilfordii)的传粉生物学特征,从花部特征、花粉呈现规律及传粉者访花行为等方面对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种剪秋萝的花期持续时间相近,但浅裂剪秋萝始花日期较早;二者花部特征虽有... 为了探究浅裂剪秋萝(Lychnis cognata)和丝瓣剪秋萝(L.wilfordii)的传粉生物学特征,从花部特征、花粉呈现规律及传粉者访花行为等方面对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种剪秋萝的花期持续时间相近,但浅裂剪秋萝始花日期较早;二者花部特征虽有显著差异,但主要传粉者均为碧翠凤蝶(Papilio bianor)。在开花过程中,2种剪秋萝的雄蕊均分2批呈现花粉,第1批雄蕊的花粉生活力在开花后第1天达到最大值,而第2批雄蕊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浅裂剪秋萝的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第5天最强,而丝瓣剪秋萝在开花后第4天最强,花粉生活力和柱头活性的时间差异表明两物种均为雌雄异熟。两物种共同的传粉者碧翠凤蝶对浅裂剪秋萝的访花高峰出现在上午8:00–11:00,而对丝瓣剪秋萝的访花高峰出现在上午11:00–12:00,导致访花高峰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生境和花药开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生物学 浅裂剪秋萝 丝瓣剪秋萝 花部特征
原文传递
湿地植物大花百合种群的性系统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都业勤 张迪 +3 位作者 王赛 王磊 闫兴富 唐占辉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21-1335,共15页
开花植物性系统特征是植物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繁殖策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种的种群结构及其在生境中的分布格局,因此性系统特征一直是植物进化与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于2012年和2020年在吉林省金川泥炭沼泽湿... 开花植物性系统特征是植物在长期适应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繁殖策略,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种的种群结构及其在生境中的分布格局,因此性系统特征一直是植物进化与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于2012年和2020年在吉林省金川泥炭沼泽湿地,通过样地调查取样的方法,研究了湿地植物大花百合(Lilium concolor var.megalanthum)的性系统特征以及不同性别表型植株的比例、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并探究了大花百合植株个体大小和其性别表达的联系,比较了不同性别表型的花粉实际可育性和来源不同的花粉授粉处理结实后的种子活力。结果显示,个体水平上,大花百合具有雄花植株、两性花植株和雄花两性花同株(即雄全同株)3种性表型;种群水平上,具有雄花的个体充当父本,通过花粉向下一代传递基因,而具有两性花的个体主要充当母本,通过胚珠实现基因的传递。2020年大花百合雄花植株占种群内开花植株的39.14%,相比2012年雄花植株比例增加了22.80%;大花百合种群分布密度为0.06株/m^(2),较2012年下降了0.09株/m^(2)。从2012年到2020年,总体表现为种群密度降低,雄花植株相对比例增加的趋势。两性花植株和雄花植株在小尺度范围主要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趋于随机分布。雄花植株显著小于两性花植株,但鳞茎资源分配显著高于两性花植株。大花百合植株的性表达遵循大小依赖的性分配假说:个体较小的植株表达为雄花植株,而个体较大的植株则为两性花植株或雄全同株。在不同授粉处理下的结籽率和种子萌发结果表明,大花百合自花授粉结籽率和坐果率显著低于异花授粉,雄花植株和两性花植株花粉可育性以及对两性花植株授粉后所获得种子活力无显著差异。大花百合雄花植株的出现可能是对有限环境资源条件适应的结果,反映了湿地条件下该植物在生长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百合 个体大小依赖 性表达 花粉可育性 种子活力
原文传递
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晓娟 刘建利 +1 位作者 闫兴富 刘培贵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8-1324,共7页
块菌是重要的经济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菌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囊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共分离得到细菌532株,根据物种累积曲线,选取其中的112株细菌进行了16... 块菌是重要的经济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菌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囊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共分离得到细菌532株,根据物种累积曲线,选取其中的112株细菌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鉴定出4属40种,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占所测菌株数的80%,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占12.5%,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5%,贪噬菌属(Variovorax)占2.5%。通过对印度块菌子囊果16Sr RNA基因的V1–V3区高通量测序分析,共获得细菌序列9,862条,分属于7门43属220种,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99.7%,是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的优势细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壤霉菌属(Agromyce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剑菌属(Ensifer)和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物种数占总物种的86.3%,是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的优势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大豆培养基仅分离得到印度块菌子囊果内少数细菌物种,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物种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块菌 子囊果 细菌 培养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工作场所空气中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的检测方法
4
作者 宋爽 李海斌 +1 位作者 潘兴富 闫慧芳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9-393,共5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工作场所气溶胶态的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用滤膜收集器采集,经电热消解仪消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结果工作场所...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工作场所气溶胶态的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用滤膜收集器采集,经电热消解仪消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进行测定。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态的铁及其无机氧化物,采用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进行样品采集的效率〉9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372.0 nm波长下,方法测定范围为1.0~150 μg/ml,方法最低定量浓度为0.28 mg/m3,方法最高定量浓度为6.24 mg/m3,加标回收率为99%~102%,批内精密度为0.5%~1.2%,批间精密度为1.0%~2.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方法测定范围为0.1~500 μg/ml,方法最低定量浓度为0.28 mg/m3,方法最高定量浓度为20.8 mg/m3,加标回收率为101%~103%,批内精密度为0.5%~1.0%,批间精密度为1.5%~1.6%。结论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结果均符合分析方法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铁及其无机氧化物的采集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空气污染物 职业性 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