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新刚 侯亚芝 +3 位作者 马乾 王荔 王改青 胡为民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微创、有效、重复性好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正常对照组和SAH组大鼠,每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大体标本,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神经... 目的:建立一种微创、有效、重复性好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动物模型。方法:制备正常对照组和SAH组大鼠,每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后EBI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脑组织大体标本,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神经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SAH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t=12.37,P<0.01),蛛网膜下腔可见弥漫性分布的血液或血凝块,脑含水量(t=-9.04,P<0.01)及血脑屏障通透性(t=-38.70,P<0.01)明显增加。结论: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可成功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血管内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