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a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fo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iagnosis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1
作者 雷清雲 杨雄 +4 位作者 程谋森 张帆 郭大伟 李小康 肖文杰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93-107,共15页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spectroscopy is employed for plasma diagnosis,necessitating the utilization of deconvolution algorithms to isolate the Doppler effect from the raw spectral signal.However,direct deconvol...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spectroscopy is employed for plasma diagnosis,necessitating the utilization of deconvolution algorithms to isolate the Doppler effect from the raw spectral signal.However,direct deconvolution becomes invalid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as it leads to infinite amplification of high-frequency noise components.To address this issue,we propose a deconv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We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by utilizing simulated LIF spectra at various noise levels(signal-to-noise ratio,SNR=20–80 d B)and measured LIF spectra with Xe as the working fluid.In the typical measured spectrum(SNR=26.23 d B)experiment,compared with the Gaussian filter and the Richardson–Lucy(R-L)algorithm,the proposed algorithm demonstrates an increase in SNR of 1.39 d B and 4.66 d B,respectively,along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RMSE)of 35%and 64%,respectively.Additionally,there is a decrease in the spectral angle(SA)of 0.05 and 0.11,respectively.In the high-quality spectrum(SNR=43.96 d B)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nning tim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reduced by about98%compared with the R-L iterative algorithm.Moreover,the maximum entropy algorithm avoid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settings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automatic implementation.In conclusion,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curately resolve Doppler spectrum details while effectively suppressing noise,thus highlighting its advantage in LIF spectral deconvolution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mum entropy spectral deconvolution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um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检查对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自体移植乳房再造术前血管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雪静 路红 +4 位作者 徐熠琳 李小康 季宇 刘君君 朱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血管检查有效性,并分析穿支血管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43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使用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女性乳腺癌...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血管检查有效性,并分析穿支血管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43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使用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穿支血管行术前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在超声造影增强状态下行三维重建,直观显示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情况,同时体表标注投影位置。结果:43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主要分布在脐周5 cm范围内,每侧2~5支,其中28例呈不对称分布。DIEP穿支血管管径与患者腹壁脂肪层厚度呈正相关(r=0.436,P<0.05);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穿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r=0.448,P<0.05)。4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后彩色血流信号均能显著增强,其中39例经三维重建后能清晰显示穿支血管与腹壁下动脉主干的关系,4例穿支血管显示欠连续。结论:多模态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DIEP乳房再造术前评估穿支血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腹壁脂肪层厚度对优势血管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穿支皮瓣 彩色多普勒 超声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晓康 李志祥 +2 位作者 陈钢 胡军 胡德昌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92,共16页
随着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振摆监测系统作为重要的机组稳定性监测系统在水电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对复杂的信号,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检修决策的制定则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本文介绍了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结... 随着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振摆监测系统作为重要的机组稳定性监测系统在水电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面对复杂的信号,如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指导检修决策的制定则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本文介绍了三峡电厂振摆监测系统结构与功能、测点布置与传感器选型,对利用振摆监测系统开展的诊断分析案例从机械、电磁、水力、基础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同时对开展的相关试验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简要描述,以期水电同行能加深对该系统的认识,提高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 振摆监测系统应用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状态检修 智能化电站 三峡电厂
原文传递
基于COMSOL的电容成像传感器仿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振 殷晓康 +1 位作者 李晨 王克凡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针对电容成像传感器仿真分析的难点,以8极板电容成像传感器为例,建立了电容成像传感器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数学模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OMSOL软件对电容成像传感器进行三维仿真,后处理结果表明8极板电容成像传感器能检测到有机玻璃内部7... 针对电容成像传感器仿真分析的难点,以8极板电容成像传感器为例,建立了电容成像传感器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数学模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OMSOL软件对电容成像传感器进行三维仿真,后处理结果表明8极板电容成像传感器能检测到有机玻璃内部7个不同深度的缺陷,验证了电容成像检测技术的可行性。除此之外还运用COMSOL对8极板电容成像传感器的电容值进行提取分析,并与实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的检测结果相吻合。此方法方便了电容成像检测技术正问题的研究,为运用COMSOL软件对电容成像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与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电容成像传感器 COMSOL 仿真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模型检测的审计方法逻辑正确性验证
5
作者 李雅 黄少滨 +2 位作者 关晓康 李艳梅 朱璧如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1268,共8页
利用模型检测的建模方法,对审计方法及其计算过程和期望的计算结果进行建模,并在模型检测器上对逻辑性较强的凭证断号检查审计方法进行验证,提出一个利用模型检测方法对审计方法逻辑正确性验证的框架.利用模型检测器给出的反例,对验证... 利用模型检测的建模方法,对审计方法及其计算过程和期望的计算结果进行建模,并在模型检测器上对逻辑性较强的凭证断号检查审计方法进行验证,提出一个利用模型检测方法对审计方法逻辑正确性验证的框架.利用模型检测器给出的反例,对验证的审计方法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检测方法能验证审计方法逻辑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验证 模型检测 审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MOVES2014a的海口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分担率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谢荣富 陈振斌 +2 位作者 邓小康 贠福康 李云朋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82-289,共8页
采用美国环保署最新的MOVES2014a模型并对其进行本地化修正,获得了海口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2015年海口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车型构成和年均行驶里程数据,计算了海口市不同车型、不同燃料类型和不同国标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 采用美国环保署最新的MOVES2014a模型并对其进行本地化修正,获得了海口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2015年海口市机动车的保有量、车型构成和年均行驶里程数据,计算了海口市不同车型、不同燃料类型和不同国标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分担率.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海口市机动车的HC,CO,NO_X和PM排放量分别是5 675 t,46 014 t,9 232 t和1 006 t;轻型汽油客车是HC和CO的主要贡献车型,其贡献率分别占44.3%和72.2%;柴油车的NO_X和PM排放分担率分别为57.1%和85.6%,是其保有量占比的4.9倍和7.0倍;保有量占比仅为11.7%的国Ⅰ及国Ⅰ前机动车,其HC,CO,NO_X和PM排放分担率分别达到46.4%,46.9%,42.7%和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物 MOVES2014a 排放特征 分担率 海口市
下载PDF
SCWO处理轮胎裂解脱硫废液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晓康 王黎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77,共6页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法处理废旧轮胎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利用响应面法对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建立了COD去除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将实测值与根据模型计算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模...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法处理废旧轮胎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利用响应面法对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并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CD)建立了COD去除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将实测值与根据模型计算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模型代替真实实验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轮胎裂解脱硫废液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双子乳化剂的微乳化柴油配比优化
8
作者 周海杰 陈振斌 +2 位作者 邓小康 谢荣富 李菲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8,共7页
为了研究双子乳化剂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以Minitab软件设计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通过Box-Behnken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中的寻优模块,对试验结果寻优,得到最优的试验配... 为了研究双子乳化剂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以Minitab软件设计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爬坡试验、Box-Behnken试验,通过Box-Behnken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中的寻优模块,对试验结果寻优,得到最优的试验配方(体积分数):复配乳化剂比例2.13%,蓖麻油比例1.02%,柴油比例80.85%,HLB值6.56,葡萄糖水溶液16%,溶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18.68%。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双子乳化剂制备的微乳化柴油稳定时间为292.6h,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稳定时间为286h,与理论误差为4.7%,较传统乳化剂稳定时间提高大约10%,复配乳化剂的比例减少12%,助溶剂比例减少5%,溶液中的葡萄糖比例提高9%,且制备的微乳化柴油颜色澄清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乳化燃料 双子乳化剂 稳定性 制备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倾斜岩层巷道围岩大变形分析与控制方法
9
作者 吴海 王小康 +2 位作者 王卫军 李树清 彭刚 《矿业工程研究》 2017年第3期16-21,共6页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由于围岩应力高,巷道围岩变形周期和变形量都较浅部巷道有显著增加.针对曲江矿-850 m东大巷巷道围岩表现出来的两帮和顶底板的实测不对称大变形特征,采用离散元软件建模分析发现:巷道围岩大变形引起围岩塑性区不断扩大... 深部倾斜岩层巷道由于围岩应力高,巷道围岩变形周期和变形量都较浅部巷道有显著增加.针对曲江矿-850 m东大巷巷道围岩表现出来的两帮和顶底板的实测不对称大变形特征,采用离散元软件建模分析发现:巷道围岩大变形引起围岩塑性区不断扩大,导致锚杆支护结构失效,由此造成原有等强支护方案不能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结合围岩性能提升和结构强化的思路,提出注浆和不等强支护方案.方案实施后,围岩塑性区半径明显减小,围岩变形速度降低、变形时间缩短,实现了巷道稳定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不对称变形 塑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