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晓燕 公雪 +1 位作者 张红明 韩淑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奥美沙坦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奥美沙坦对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分为3组:单纯高血压组(H组,n=40)、高... 目的通过检测奥美沙坦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奥美沙坦对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分为3组:单纯高血压组(H组,n=4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HC组,n=6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组(HCD组,n=58),然后再将各组平均分为2个亚组:奥美沙坦干预亚组(A亚组)、非奥美沙坦干预亚组(B亚组)。统计各组基线资料及一般检查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浓度,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奥美沙坦干预3个月后复查。结果 (1)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用药前,与H组比较,HC组、HCD组的一氧化氮浓度均明显降低,而内皮素1浓度均明显升高,且HCD组变化更明显(P<0.05);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HC-A亚组、HCD-A亚组的一氧化氮浓度均明显升高,而内皮素1浓度均降低(P<0.05)。(2)外周血EPC数量:用药前,与H组比较,HC组、HCD组的外周血EPC数量均减少,且HCD组减少更明显(P<0.05);用药后,与用药前比较,HC-A亚组、HCD-A亚组的EPC数量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和糖尿病时会加重血管内皮的损害。奥美沙坦可以抑制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失衡,并提高外周血EPC数量,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沙坦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术前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新萍 李晓玉 +5 位作者 李宁 刘晓艳 范斌 薛嫱 吴新宝 张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20-327,共8页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并比较骨代谢标志物在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异同。方法收集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病房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138例,其中女性106例,男性32例;股骨粗隆间骨...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术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规律,并比较骨代谢标志物在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异同。方法收集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髋部骨折病房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138例,其中女性106例,男性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股骨颈骨折70例;明确骨折日期、手术日期,检测术前、术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lkaline phosphatase,ALP)、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pr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P1NP)、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s of type 1 collagen,CTX)、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 vitamine D,25OHD)水平以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 (1)髋部骨折以女性居多;(2)骨折后1周内术前男性、女性之间,以及两种髋部骨折之间的骨代谢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差异,骨折术后40~50 d骨代谢标志物均有明显上升;(3)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组,术后40~50 d女性患者的P1NP上升约3倍,男性患者P1NP上升达到4倍左右;CTX及ALP上升幅度均在1.5倍左右;(4)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组,P1NP上升约1.5倍,CTX变化不明显;(5)女性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中部分患者术后CTX呈下降趋势,与基线血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有一定规律,骨折类型不同会影响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总体变化趋势,研究标志物变化规律有助于评估骨折术后骨愈合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髋部骨折 骨代谢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甲状腺激素与嘌呤代谢和体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文菊 牛奔 +3 位作者 梁赟 段晓燕 苏恒 薛元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尿酸(UA)和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313例,入院后测BMI、空腹血糖(FBG)、血脂、甲状腺激素和UA等代谢指标,分析甲状腺激素和BMI及UA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与尿酸(UA)和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的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313例,入院后测BMI、空腹血糖(FBG)、血脂、甲状腺激素和UA等代谢指标,分析甲状腺激素和BMI及UA的相关性.结果 (1)根据性别分为2组,男性FT3、FT4、UA显著高于女性(P<0.01),女性TSH、SBP、HDL-C显著高于男性(P<0.01);(2)按BMI水平分为3组,超重及肥胖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UA、FBG均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3)按TSH水平分为2组,TSH>2.5μIU/L组血清尿酸、TT3、FT3、空腹胰岛素高于TSH<2.5μIU/L组(P<0.05);(4)按UA水平分为2组,男性高尿酸组TSH及FT3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女性高尿酸组TSH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尿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激素 体重指数 尿酸
下载PDF
SPF雏鸡感染REV后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相关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付礼胜 侯宁 +4 位作者 王晓燕 高雪丽 刘超男 吕晓萍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83-1989,共7页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7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酶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ELISA、TUNEL等方法对中枢免疫器官细胞的Casp... 为探索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对雏鸡中枢免疫器官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将7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酶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ELISA、TUNEL等方法对中枢免疫器官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cl-2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和凋亡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SPF雏鸡感染REV后,其胸腺中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Bcl-2mRNA及其蛋白质含量、凋亡细胞数量均于7~28d内不同程度(P<0.05或P<0.01)高于对照组雏鸡;法氏囊中上述被检指标均于7~35d内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雏鸡。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SPF雏鸡中枢免疫器官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增强、Bcl-2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上调所致的细胞凋亡与雏鸡免疫器官功能抑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Caspase-3 CASPASE-9 Bcl-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校外青少年艾滋病认知及高危行为调查与培训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淑萍 王建波 +3 位作者 李敏 顾晓艳 李雪莉 李振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涉足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对艾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抽样,对样本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与培训,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运用SPSS17.0软件进... 目的了解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知及涉足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对艾滋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抽样,对样本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与培训,所得资料采用Excel录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41%的校外青少年有过性经历,高于在校青少年的4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16×10^(-7));校外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在多性伴、一夜情等艾滋病高危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1.59×10^(-8));校外青少年和在校青少年在第一次性行为和最近一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7.37×10^(-5),P=7.47×10^(-5));2.54%的校外青少年承认使用过毒品,918名在校青少年均否认曾有毒品使用情况;培训后,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提升10%以上。结论校外青少年较在校青少年存在不安全性行为、毒品使用等艾滋病高危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宣教有助于校外青少年对艾滋病更全面的认识和改善其涉足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青少年 艾滋病 高危行为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调查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桉然 沈旭 +3 位作者 遇晓杰 闫军 薛成玉 朱丹丹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7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对黑龙江省880份生鸡肉样品进行检验,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0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4-2010),对黑龙江省880份生鸡肉样品进行检验,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对10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880份样品中共检出86株沙门菌,检出率为9.77%。86株沙门菌分属于5个血清型,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比例最高。抗生素敏感性试验显示,86株沙门菌对萘啶酸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3%和62.8%;32株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共产生6种耐药谱,其中2种耐药谱优势明显,分别为AMP-TET-NAL-GEN-SXT-CIP(28.1%,9/32)和AMP-TET-NAL(21.9%,7/32)。结论黑龙江省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及耐药性均较重,应加强卫生管理和抗生素使用上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鸡肉 沙门菌 污染 耐药
原文传递
HBV转染和Loxoribine刺激对TLR7表达及IFN-α、IL-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红 邓小燕 +1 位作者 朱雪莲 吴晓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和Loxoribine刺激对Toll样受体7(TLR7)表达及干扰素-α(IFN-α)、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7特异性配体Loxoribine刺激前后Hep G2和Hep G2.2.15细胞株TLR7的表达情况,ELIS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和Loxoribine刺激对Toll样受体7(TLR7)表达及干扰素-α(IFN-α)、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7特异性配体Loxoribine刺激前后Hep G2和Hep G2.2.15细胞株TLR7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Loxoribine刺激培养的乙肝病毒携带组、慢性乙肝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中IFN-α、IL-12的水平。结果 Hep G2.2.15细胞内TLR7表达量较Hep G2细胞低(P<0.05),Loxoribine刺激培养后Hep G2和Hep G2.2.15细胞内TLR7的表达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病毒携带组和慢性乙肝患者组PBMC上清液中IFN-α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慢性乙肝患者组IL-12水平较乙肝病毒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高(P<0.05);Loxoribine刺激培养后健康对照组IFN-α、IL-12升高水平与乙肝病毒携带组和慢性乙肝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病毒携带组和慢性乙肝患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转染可下调TLR7的表达,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Loxoribine刺激后TLR7介导的INF-α、IL-12分泌调节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OLL样受体7 干扰素-Α 白介素-12
原文传递
微小RNA-223-3p通过调节MYH10基因促进巨核细胞多倍体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晓静 曲洺逸 +5 位作者 房芳 范增 陈琳 岳文 谢小燕 裴雪涛 《军事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2-559,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3p(miR-223-3p)对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miR-223-3p的内源性表达变化趋势,而后外源调节miR-223-3p在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3p(miR-223-3p)对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巨核细胞分化过程中miR-223-3p的内源性表达变化趋势,而后外源调节miR-223-3p在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于巨核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找到其发挥相关生物学作用的靶基因MYH10,并通过实时定量PCR、荧光素酶、流式细胞术验证MYH10是miR-223-3p的靶基因。结果内源性miR-223-3p随着巨核细胞的分化成熟表达量增加,在K562和Meg-01细胞系中转染miR-223-3p mimics后可升高巨核细胞相关表面标志CD41和CD61的阳性率,同时显著促进多倍体的形成,MYH10的基因表达随miR-223-3p表达升高而下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MYH10基因是miR-223-3p的靶基因,进一步抑制MYH10基因表达后,可促进巨核细胞多倍体化。结论 miR-223-3p可通过调控MYH10的表达调节巨核细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3-3p MYH10 巨核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研究
9
作者 肖艳雪 《当代会计》 2022年第21期34-36,共3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社会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社会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的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融合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