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0例肝外胆...目的对比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TC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黄疸缓解率、术后腹痛、术后发热、支架通畅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生存期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2.53±3.98)d]较对照组[(18.77±4.26)d]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黄疸缓解率(93.33%vs.84.44%)和发热发生率(24.44%vs.3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痛发生率(8.89%)较对照组(31.11%)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6.95±1.35 d vs.7.38±1.46 d)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48±0.69 d vs.2.74±0.8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224.85±48.95)d]和总生存期[(331.14±46.84)d]较对照组[(157.89±42.16)d、(223.16±39.80)d]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6.67%)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而言,ERCP置入金属支架与PTCD的效果相当,均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性黄疸。但相比于PTCD,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后胆道通畅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延长生存时间,因此,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比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金属支架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90例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TC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黄疸缓解率、术后腹痛、术后发热、支架通畅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生存期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2.53±3.98)d]较对照组[(18.77±4.26)d]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黄疸缓解率(93.33%vs.84.44%)和发热发生率(24.44%vs.33.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痛发生率(8.89%)较对照组(31.11%)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6.95±1.35 d vs.7.38±1.46 d)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48±0.69 d vs.2.74±0.8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224.85±48.95)d]和总生存期[(331.14±46.84)d]较对照组[(157.89±42.16)d、(223.16±39.80)d]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6.67%)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外胆管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患者而言,ERCP置入金属支架与PTCD的效果相当,均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性黄疸。但相比于PTCD,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后胆道通畅时间延长,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延长生存时间,因此,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