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辨识方法 被引量:68
1
作者 高泽璞 赵云 +3 位作者 余伊兰 罗永建 徐紫薇 张莲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3,共10页
低压配电网中正确的拓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低压配电网实际拓扑结构因运维需要变动频繁且巨大,配电网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流通性低以及质量差等不能正确反映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有必要进行拓扑辨识。知识图谱技术可以清... 低压配电网中正确的拓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低压配电网实际拓扑结构因运维需要变动频繁且巨大,配电网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更新不及时、流通性低以及质量差等不能正确反映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有必要进行拓扑辨识。知识图谱技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数据间的现有关系,推理挖掘出隐藏知识,适用于低压配电网的拓扑辨识。因此应用知识图谱技术于拓扑辨识中,首先分析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多个低压配电网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推理出缺失数据,挖掘出各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构建出低压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知识图谱。最后结合《低压配电网基建工程典型设计规范》以及语义分词技术,对低压配电网信息系统中的户变关系进行辨识。算例实验效果良好,表明所提出的辨识方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语义分词技术 知识推理 户变关系 拓扑辨识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5
2
作者 孙跃明 封益飞 +3 位作者 唐俊伟 胥子玮 黄远健 张冬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339 例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 TME 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339 例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 TME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 216 例,女 123 例;平均年龄为 62 岁,年龄范围为 35~ 89 岁. 339 例患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肿大.其中 173 例患者行保留 LCA 的腹腔镜 TME,设为观察组;166 例患者行不保留 LCA 的腹腔镜 TME,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 2018 年 8 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ean±SD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339 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 TME,无中转开腹及死亡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7±15)min 和(74±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22)mL 和(30±21)mL,IMA 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3. 5±1. 3)枚和(3. 6± 1. 3)枚,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 = 1. 730,0. 790,-0. 378,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预防性造口例数分别为 21 例和 37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 154,P<0. 05).(2)术后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IMA 根部淋巴结均未见转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未行预防性造口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分别为 8. 55%(13 / 152)和 16. 28%(21 / 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 917,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总体发生率分别为 7. 51%(13/ 173)和 12. 65%(21 / 1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 477,P>0. 05).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 左结肠动脉 吻合口漏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以肠系膜上动脉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3
3
作者 孙跃明 封益飞 +6 位作者 张冬生 王勇 胥子玮 唐俊伟 黄远健 张川 傅赞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3-760,共8页
目的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4例,女... 目的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4例,女441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18~96岁。955例患者中,377例行以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A左缘,设为动脉导向组;578例行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V左缘,设为静脉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1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A19-9,胸腹CT检查和肠镜检查。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失访患者作为删失值纳入生存分析。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377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min(90min,110min),50.0mL(50.0mL,70.0mL),8d(8d,10d);578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0min(90min,135min),50.0mL(50.0mL,122.5mL)、10d(8d,12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00,-5.799,-7.461,P<0.05)。排除47例术后并发症患者,365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每天最大排便次数,术后每天中位排便次数分别为5d(3d,5d),2.0次(1.0次,2.5次),1.0次(1.0次,1.0次);543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上动脉 导向 乳糜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圆 贾贞贞 +10 位作者 刘绍民 徐自为 徐同仁 姚云军 马燕飞 宋立生 李相 胡骁 王泽宇 郭枝虾 周纪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5-999,共25页
地表蒸散发是连接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纽带,结合遥感技术估算地表蒸散发已成为获取区域乃至全球尺度时空连续地表蒸散发量的有效手段。由于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容易受到地表空间异质性和近地层气象条件复杂性的影响,在模型机理与变... 地表蒸散发是连接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的纽带,结合遥感技术估算地表蒸散发已成为获取区域乃至全球尺度时空连续地表蒸散发量的有效手段。由于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容易受到地表空间异质性和近地层气象条件复杂性的影响,在模型机理与变量参数化方案、输入数据和时间尺度扩展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其准确度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因此需要开展真实性检验。本文综述了当前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包括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真实性检验研究的相关成果,重点归纳并总结了应用于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的直接检验法和间接检法的主要原理、适用性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前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由于地表空间异质性的普遍存在,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研究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还受到诸多挑战,今后应打破地表蒸散发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局限在均匀地表的传统思路,发展非均匀地表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的理论框架,包括地表水热状况空间异质性的度量、非均匀地表验证场的优化布设、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蒸散发的多尺度观测试验、卫星像元/区域尺度地表蒸散发相对真值的获取、验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的实证研究等,并构建一个多源、多尺度、多方法、多层次的真实性检验技术流程,以期把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真实性检验作为突破口,提升相应遥感产品的应用水平,推动定量遥感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估算地表蒸散发 非均匀地表 真实性检验 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2010-2016年新疆尉犁县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25
5
作者 徐自为 张智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09-1917,共9页
为全面认识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区的新疆尉犁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0—2016年),利用Arc GIS平台和In VEST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碳储量... 为全面认识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区的新疆尉犁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0—2016年),利用Arc GIS平台和In VEST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无论是区域平均碳密度还是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密度均较低,而面积较少的有林地和天然牧草地碳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对这些土地利用类型应着重加强保护.(2)2010—2016年新疆尉犁县碳存储量净减少24. 23×104t,这主要是由于其他草地、其他园地和果园等土地利用类型被开垦为水浇地,或被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占用所导致,而同时研究区内有林地和水浇地面积增加带来了碳储量的提高.(3)从空间变化看,受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方式的影响,碳储量变化特征也有显著差异,但总体上变化敏感区域集中在塔里木河周边县、乡镇及兵团所在地等人类活动聚集区,这些区域平均碳密度较高,土地利用变化也更为剧烈.(4)尽管由于开垦行为带来耕地面积增加,从而使得研究区耕地总碳储量增加242. 77×104t,但由于塔里木河沿岸碳密度较高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新增耕地多来源于土壤碳储量较低的其他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导致耕地平均碳密度有所下降.研究显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林地、草地等地类是尉犁县碳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林业建设能够带来碳储量增加.因此建议:一方面,推进林、草地建设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另一方面,重点保护塔里木河周边碳密度较高区域,严控耕地开垦或建设用地占用,同时加强耕地保护,防止通过补充碳密度较低的耕地来弥补碳密度较高区域耕地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InVEST模型 新疆尉犁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子伟 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391-5398,共8页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吸附剂 蒙脱石 改性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跃明 张冬生 +6 位作者 封益飞 王勇 胥子玮 唐俊伟 黄远健 张川 傅赞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26-231,F0004,共7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LAR)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完成的1 336例直肠癌LAR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其中男性838例... 目的探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LAR)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完成的1 336例直肠癌LAR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其中男性838例,女性498例,中位年龄62(53,70)岁。观察指标包括:(1)手术情况,包括预防性造口、保留左结肠动脉、留置肛管等;(2)术后情况,包括临床症状体征、术后住院时间等。依据2010年国际直肠癌研究小组(ISREC)吻合口漏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选出的潜在影响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吻合口漏发病率为10.4%(139/1 336),其中B级漏为7.0%(93例),C级漏为3.4%(46例)。C级漏发生时间早于B级漏,分别为3(2,6) d和5(3,7)d(Z=2.746,P=0.006)。单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漏在性别、体重指数、放置肛管、肿瘤部位的不同分组中存在差异(χ^2=10.897、9.033、6.343、6.34,Z=-2.380, 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840,95%CI:1.210~2.799,P=0.004)、体重指数≥24 kg/m^2(OR=1.573,95%CI:1.088~2.274,P=0.016)、放置肛管(OR=2.418,95%CI:1.196~4.888,P=0.014)、中段肿瘤(OR=1.536,95%CI:0.836~2.822,P=0.167)、下段肿瘤(OR=1.989,95%CI:1.068~2.822,P=0.03)、超低位肿瘤(OR=2.908,95%CI:1.289~6.560,P=0.01)是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高体重指数、放置肛管、低位肿瘤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性增加,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研究 直肠肿瘤 危险因素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基于多源产品的西南河流源区地表蒸散发时空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温馨 周纪 +3 位作者 刘绍民 马燕飞 徐自为 马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2,共11页
基于5个地面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对ET-EB、MOD16、GLEAM、Zhang-ET和GLDAS共5种地表温度蒸散发产品开展了验证工作,继而选取精度较好的产品,采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2001—2013年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种... 基于5个地面通量站点观测数据,对ET-EB、MOD16、GLEAM、Zhang-ET和GLDAS共5种地表温度蒸散发产品开展了验证工作,继而选取精度较好的产品,采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了西南河流源区2001—2013年地表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种产品中,GLEAM的精度较好,均方根误差为23.4 mm/月;西南河流源区的地表蒸散发夏季最高,冬季最低;从东南向西北,西南河流源区的地表蒸散发逐渐降低;2001—2013年,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地表蒸散发均呈增加趋势,黄河上游上升幅度最大;整体上看,比湿与源区地表蒸散发的相关性最强,但不同流域地表蒸散发与气温、比湿和降水的相关性不同: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春秋两季的地表蒸散发与比湿相关性较强,雅鲁藏布江流域、藏南诸河、青海湖水系春秋两季的地表蒸散发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强;源区地表蒸散发随着高程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坡向为东南和西北时,地表蒸散发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 遥感产品 经验正交分解 时空分布特征 西南河流源区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运行、维护与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自为 刘绍民 +7 位作者 车涛 张阳 任志国 吴阿丹 谭俊磊 朱忠礼 徐同仁 马焘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75-1986,共12页
当前,以全球、区域(流域)为单元建立分布式的观测网已成为陆地表层系统观测的主流方向,而良好的运行与维护、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是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前提。本文以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为例,概述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 当前,以全球、区域(流域)为单元建立分布式的观测网已成为陆地表层系统观测的主流方向,而良好的运行与维护、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是获取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前提。本文以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为例,概述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相关情况,总结了该观测网的运行与维护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日-旬-月-年尺度的运行与维护流程,由仪器比对与标定、数据处理、筛选与审核等构成的数据质量控制流程等。以2018年3个超级站为例展示了观测数据成果,并介绍了黑河流域地表过程综合观测网的成效。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许多相近内陆河流域的野外观测与数据质量控制等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观测网 运行与维护 数据质量控制 黑河流域 超级站 普通站
原文传递
量化评估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晓丹 王守艳 +1 位作者 徐紫薇 徐鑫悦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5期1843-1846,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8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量化评估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30mi...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8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量化评估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30min、术毕及术后1天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30min及术后1天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术前3天,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ACTH水平、Cor水平、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和术毕,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术毕、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min和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量化评估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ACTH及Cor水平,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减轻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量化评估干预 应激反应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需求及使用意愿现况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康耀 吕伟波 +2 位作者 张正旭 胥梓薇 王璐 《现代临床护理》 2019年第10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的需求和使用意愿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及浙江省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的200例老年患者,采用糖尿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量表、自行设计的需求问卷和微信认知问...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的需求和使用意愿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及浙江省4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的200例老年患者,采用糖尿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量表、自行设计的需求问卷和微信认知问卷对其进行现状调查。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需求排名前3位分别是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79.0%)、浏览糖尿病相关资讯(59.5%)和咨询医生(39.5%);有83.0%的老年患者采用微信;超过半数(50.5%)知道可以通过其进行自我管理,但是仅32.5%采用过微信平台,其中以他人分享和医院获得为主。使用意愿条目均分为(3.6±1.1),总分(10.9±3.3),处于中上水平;其他因素中得分较高的是行为评价和感知威胁,最低为感知危险。不同文化程度和糖尿病类型其使用意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因素中除感知威胁与行为评价外,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4个维度评分在不同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相关因素评分在个人月收入、糖尿病类型、病程、家族史、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微信平台使用意愿是客观存在,需要引起重视。健康信息仍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需求,而且需求多样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微信平台已有所了解,但实践情况不佳,应在考虑其使用意愿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微信 现况研究 使用意愿
下载PDF
BN纤维对石墨烯微片/聚丙烯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秦国锋 张婧婧 +1 位作者 徐子威 蒋培松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552,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BN纤维-石墨烯微片/聚丙烯(BN纤维-GNP/PP)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结合有限元模拟、SEM、XRD、导热导电测试结果,探究了BN纤维含量和长度对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中B...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BN纤维-石墨烯微片/聚丙烯(BN纤维-GNP/PP)高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结合有限元模拟、SEM、XRD、导热导电测试结果,探究了BN纤维含量和长度对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中BN纤维含量和长度的增加可增大GNP分布范围,增大BN纤维与GNP的接触概率;在GNP含量为7wt%、100μm BN纤维含量为20wt%时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较PP提高了4.2倍,同时电绝缘性略有提高。模拟结果表明,高含量100μm BN纤维的加入使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导热网络的构建趋于完整,局部热通量较低的区域减少。片状GNP与纤维状BN二相填料的"协同效应",使GNP和BN纤维分别作为"岛"和"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网络"结构,BN纤维作为高导热"桥"阻隔了相邻GNP间导电通路的形成,从而提高了BN纤维-GNP/PP复合材料的导热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绝缘 BN 石墨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分析(FEA)
原文传递
一水肌酸及其组合添加物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组成与肉质相关指标的营养调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门小明 邓波 +5 位作者 陶新 李永明 齐珂珂 刘淑杰 徐子伟 姜红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5-29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及其组合添加物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组成、肉质性状及代谢分子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CMH在肉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70 kg体重"杜×大×长"阉公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及其组合添加物对生长育肥猪胴体组成、肉质性状及代谢分子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CMH在肉质营养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60~70 kg体重"杜×大×长"阉公猪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CMH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CMH+α-硫辛酸(AL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ALA)、CMH+牛磺酸(Tau)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1 g/kg的Tau)和CMH+L-苹果酸(LMA)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 g/kg的CMH和0.5 g/kg的LMA),饲养50 d后统一屠宰,采集样品并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CMH及其不同组合添加物均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P<0.05),有提高背最长肌水分和降低脂肪含量的趋势(P>0.05); CMH+ALA饲粮和CMH+LMA饲粮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 CMH饲粮和CMH+ALA饲粮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压榨损失(P<0.05); CMH饲粮和CM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肉色亮度和黄度值以及蒸煮损失(P<0.05),显著降低肉色红度值(P<0.05); CM H饲粮、CM H+ALA饲粮和CM H+Tau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琥珀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肌酸储备量(P<0.05),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乳酸含量(P<0.05),并以CM H+ALA饲粮改变程度最大; CM H饲粮和CM H+ALA饲粮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肌酸转运蛋白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后者改变大于前者且显著提高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Ⅱ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饲粮添加CMH、CM H+ALA或Tau或LM A均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背膘厚度,其中CM H+ALA组合添加综合表现出更好的胴体和肉质改善作用,比单独添加CMH进一步提高了肌酸转运储备、氧化代谢能力、肌红蛋白表达和氧化型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肌酸 硫辛酸 苹果酸 肉质性状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启志 陶新 +3 位作者 邓波 徐子伟 尚秀国 朱晓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36,共4页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以可消化氨基酸、净能体系和理想蛋白质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不但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还可以减少氮排放,改善猪舍环境,减轻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因猪生长育肥期是控制饲料成本...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是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以可消化氨基酸、净能体系和理想蛋白质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不但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资源,还可以减少氮排放,改善猪舍环境,减轻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因猪生长育肥期是控制饲料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故在猪生长育肥期使用低蛋白日粮效果更为显著。文章主要对低蛋白日粮对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肉质以及恶臭物质排放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低蛋白日粮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生长育肥猪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育肥猪 低蛋白日粮 氨基酸 生长性能 恶臭物质 环境污染
原文传递
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冬生 封益飞 +5 位作者 王勇 胥子玮 唐俊伟 黄远健 张川 孙跃明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究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12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00例,女性480例;中位... 目的探究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12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00例,女性480例;中位年龄为63岁;右半结肠癌337例,左半结肠癌398例,直肠癌545例。PCR方法检测肿瘤标本的微卫星状态。依据MSI状态,将患者分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组和微卫星稳定性(MSS)/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组。观察人口学特征,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微卫星状态等指标。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在1280例患者中,112例(8.7%)为MSI-H,79例(6.2%)为MSI-L,1089例(85.1%)为MSS。MSI-H组与MSS/MSI-L组患者在术前血清CEA(χ^(2)=6.943,P<0.05)、肿瘤部位(Z=-9.451,P<0.001)、肿瘤TNM分期(Z=-2.108,P<0.05)、肿瘤T分期(Z=-2.397,P<0.05)、肿瘤N分期(Z=-3.892,P<0.001)、肿瘤分化(χ^(2)=6.663,P<0.05)、肿瘤黏液成分(χ^(2)=78.833,P<0.001)、肿瘤最大直径(χ^(2)=39.656,P<0.001)、癌结节(χ^(2)=8.759,P<0.05)、神经侵犯(χ^(2)=10.238,P<0.05)、淋巴结转移率(LNR)(χ^(2)=5.880,P<0.05)、淋巴结检出数(Z=-5.019,P<0.001)、阳性淋巴结检出数(Z=-3.667,P<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MSI-H组患者CEA<4.7 ng/mL、右半结肠癌、低TNM分期、高T分期、低N分期、低分化、黏液成分、肿瘤直径≥4 cm、无癌结节、无神经侵犯、低LNR所占比例显著高于MSS/MSI-L组患者。MSI-H组淋巴结检出数显著多于MSS/MSI-L组,而阳性淋巴结检出数显著较少。结论MSI-H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较为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中既有预后良好的,亦有预后不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病理特征 微卫星状态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被引量:7
16
作者 胥子玮 王庆源 +6 位作者 封益飞 王勇 黄远健 张冬生 张川 傅赞 孙跃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15例FAP施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术。先行腔镜下全结直肠...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15例FAP施行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术。先行腔镜下全结直肠的游离,离断直肠,然后将回肠断端构建J形储袋,经肛门放置直线管状吻合器,拉下回肠,完成贮袋肛管吻合。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下全结直肠切除术、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手术时间(112. 4±32. 3) min,术后住院时间(9. 9±2. 5) d。术后病理4例息肉恶变。术后1例出现盆腔感染,穿刺引流后好转。15例平均随访28个月(3~60个月),术后随访1年时,大便次数(3. 3±1. 4)次/d,基本成形,无肿瘤复发及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与肛管吻合是治疗FAP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直肠切除 腹腔镜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回肠J型储袋
下载PDF
黄皮等23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廖金梅 邓业成 +5 位作者 邓志勇 蒙思妤 韦坚芬 黄玲玉 徐紫薇 骆海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5,共12页
采用带毒平板法及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黄皮等2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9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旨在为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黄皮、杨梅、五爪金龙、苏门白酒草、假臭草、商陆6种... 采用带毒平板法及生长速率法研究了黄皮等2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9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抑制作用,旨在为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黄皮、杨梅、五爪金龙、苏门白酒草、假臭草、商陆6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黄皮叶甲醇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60%以上,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为0.033 2~5.172 7 mg/mL。黄皮、杨梅、五爪金龙、苏门白酒草、假臭草、蟛蜞菊等15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至少1种动物病原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制质量浓度(MIC)为0.625~10 mg/mL,其中黄皮叶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优于其他植物提取物。黄皮叶甲醇提取物经液-液萃取分离得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萃余物,当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其石油醚萃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其余3种萃取物,抑菌率为65.14%~88.67%。黄皮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对9种动物病原细菌的MIC为0.156 3~1.250 0 mg/mL,其抑菌效果优于其余3种萃取物。可见,黄皮叶在植物源抑菌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价值,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石油醚萃取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植物提取物 抑菌活性 萃取 最低抑制质量浓度
下载PDF
草珊瑚内生真菌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坚芬 邓志勇 +5 位作者 邓业成 骆海玉 蒙思妤 徐紫薇 施瑶 梁文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对草珊瑚内生真菌卷曲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 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SgG4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结合活性追踪对发酵产物的活性萃取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 对草珊瑚内生真菌卷曲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 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SgG4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结合活性追踪对发酵产物的活性萃取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技术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抗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该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 50值为0.0002~2.4757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好。从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1个抑菌活性化合物,鉴定为木霉酸(trichoderma acid)。木霉酸在0.1 g/L时,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茶轮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甘蔗凤梨病菌和白绢病菌的抑菌率为100%,对其余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21.43%~85.71%。可见,木霉酸的抑菌活性较好且抗菌谱广,在微生物源杀菌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内生真菌 卷曲木霉 抗菌活性 活性物质
下载PDF
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路帅 李文杰 +2 位作者 徐紫薇 张浩轩 陆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筛选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发病的影响因素,构建PCa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国家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前列腺肿瘤预警数据集》,对数据处理后将数据按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 目的:筛选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发病的影响因素,构建PCa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国家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前列腺肿瘤预警数据集》,对数据处理后将数据按7∶3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对建模组进行筛选,得到PCa特征指标;对特征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利用其分析结果对建模组数据构建PCa风险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建模组数据进行内部评价及验证组数据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880例样本数据,其中建模组616例,验证组264例;通过LASSO回归分析对筛选得到的14个特征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球蛋白(OR=1.112,95%CI=1.044~1.185)、无机磷(OR=65.167,95%CI=20.437~207.796)、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OR=1.026,95%CI=1.014~1.037)与血清尿酸(OR=0.997,95%CI=0.994~0.99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PCa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其构建的PCa风险预测模型内部评价和内部验证的校准曲线准确度较高;模型内部评价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6(95%CI=0.728~0.804),患者的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净获益率为9%~72%;而模型内部验证的AUC为0.704(95%CI=0.639~0.768),患者的DCA净获益率为18%~59%及63%~64%。结论:球蛋白、无机磷、tPSA与血清尿酸是PCa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CCL21、CYTL-1水平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超 徐紫薇 +1 位作者 张璇 马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21(CCL21)、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3例CP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206例非CP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21(CCL21)、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患者牙龈卟啉单胞菌(PG)感染及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303例CP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206例非CP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C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CP组(183例)、中度CP组(86例)、重度CP组(34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及牙周指标的差异。检测血清中CCL21和CYTL-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CCL21和CYTL-1表达水平与PG感染和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CL21和CYTL-1对CP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PG的阳性率(68.32%)远高于对照组(17.96%)(P<0.05)。实验组中血清CCL21表达水平(270.82±33.7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37.56±40.07pg/mL)(P<0.05),血清CYTL-1表达水平(174.41±29.8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06.44±38.23ng/mL)(P<0.05)。随着CP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PG的阳性率、血清CCL21表达水平和牙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而血清CYTL-1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P<0.05)。CCL21表达水平与PG阳性感染和牙周指标均呈正相关(r=0.566、0.486、0.444、0.417、0.528,均P<0.05);CYTL-1表达水平与PG阳性感染和牙周指标均呈负相关(r=-0.584、-0.451、-0.433、-0.407、-0.456,均P<0.05);CCL21和CYTL-1两项者联合诊断CP结果优于任何一项单独分析(Z两项联合-CCL21=4.142,Z两项联合-CYTL-1=3.824;P<0.05)。结果CP患者血清中CCL21表达上调,CYTL-1表达下调与PG感染和牙周临床指标密切相关,且二者联合对CP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趋化因子21 细胞因子样蛋白1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