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娟 许科峰 +3 位作者 陶峰琴 景慧云 邱霞 秦萌涯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43-945,共3页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7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78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垫枕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步态评分、直腿抬高试验评分、感觉障碍评分、运动障碍评分、日常活动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临床路径护理,能促进术后身体的改善,缓解腰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临床路径护理 JOA评分 症状改善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肖俊 孙子杰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单节段DLS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T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情况及影像学指标(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以及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obb角、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IS-TLIF治疗单节段DLSS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背阔肌皮瓣转移腋窝成形联合瘢痕松解术在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赵洪顺 周倚墨 +2 位作者 李永刚 徐柯烽 高顺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松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松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2~43岁。受伤原因:电击伤3例,烫伤4例,热压伤2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1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3~10年。患者均为上肢、前胸及腋部烧灼伤后导致瘢痕挛缩畸形,术前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为47.5°±19.7°。术中先行瘢痕松解,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采用背阔肌皮瓣转移覆盖,切取皮瓣面积7 cm×12 cm^12 cm×2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中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6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部分缝合后小面积缺损采用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成活,所有病例供区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外展角度达127.8°±23.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0,P<0.01)。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带蒂背阔肌皮瓣 腋窝成形 瘢痕松解 挛缩畸形
原文传递
踝关节镜下修复距腓前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柯烽 林平 +3 位作者 涂迎春 李焘 赵驰 马犇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共12例,均采用踝关节镜辅助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进行治疗。采用...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共12例,均采用踝关节镜辅助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距骨倾斜角变化对手术前后疗效进行评价,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2例均获得15~46个月随访,平均(26±8)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未出现踝关节不稳,无踝关节肿胀、疼痛等表现,末次随访AOFAS评分为(91.0±2.6)分、Tegner评分为(6.0±1.2)分,两者较术前均明显提高(t=10.57、12.38,均为P<0.001)。距骨倾斜角(4.5±1.0)°较术前降低(t=7.13,P<0.001)。结论踝关节镜下改良Broström法解剖重建ATFL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能更精准地探查韧带断端、定位韧带附着点、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关节镜 侧副韧带 关节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SiC MOSFET短路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秦海鸿 徐克峰 +2 位作者 王丹 董耀文 赵朝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4,共7页
为确保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过载、短路等工况下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充分认识SiC器件的短路机理。首先对SiC MOSFET硬开关短路故障下短路电流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电路参数对SiC MOSFET短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揭... 为确保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过载、短路等工况下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必须充分认识SiC器件的短路机理。首先对SiC MOSFET硬开关短路故障下短路电流原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电路参数对SiC MOSFET短路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短路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Si与SiC MOSFET短路能力和器件恶化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设计SiC MOSFET短路保护电路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MOSFET 短路特性 短路保护
下载PDF
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山东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博 代仁海 +1 位作者 徐科凤 何乃波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5-129,共5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角度出发,采用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3种转化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创新之处和问题所在,通过分...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角度出发,采用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东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3种转化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的创新之处和问题所在,通过分析提出在海洋科技资源网络中多要素组合、创新链条多环节衔接以及服务体系中多元主体协同等方面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科技成果 转化模式
下载PDF
短节段钉棒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谭章勇 汪建良 +2 位作者 许科峰 黄智慧 姚建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short-segment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SSPI)联合伤椎置钉的疗效及预防术后椎体“空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44例)和联合组(4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单纯SSPI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椎体“空壳”发生及愈合状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传统组(22.72%),术后椎体“空壳”发生率(20.0%)明显低于传统组(88.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空壳”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及ODI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SPI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优势,可有效维持伤椎高度,预防椎体“空壳”形成,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短节段固定 伤椎置钉
下载PDF
胫前动脉前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远端毁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8
作者 高顺红 徐柯烽 +4 位作者 李军 于志亮 胡宏宇 张文龙 董惠双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胫前动脉前踝上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足远端毁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收治足部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均为足远端严重毁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肌... 目的探讨采用胫前动脉前踝上穿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足远端毁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收治足部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均为足远端严重毁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缺损范围:5 cm×3 cm^9 cm×6 cm。采用同侧胫前动脉前踝上穿支皮瓣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淤血、张力性水泡等发生,术中切取皮瓣7 cm×5 cm^11 cm×8 cm,1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术后随访6~3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柔软,无明显臃肿,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胫前动脉前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皮瓣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足远端毁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民族职业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优势、定位与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可峰 刘沛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民族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以及共享发展机会、共建精神家园等方面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由于发展上的全国支持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啮合性、教育模式上的强烈实践性以及教育内容上的鲜明融创品格,在铸牢中... 民族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理想、共同目标以及共享发展机会、共建精神家园等方面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由于发展上的全国支持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啮合性、教育模式上的强烈实践性以及教育内容上的鲜明融创品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要在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基石地位、明确发展方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上,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包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铸魂”与“培能”并重,在教育支援理念上要“道义”与“共赢”并重,在人才培养面向上要“本地”与“全国”兼顾,在教育发展方向上要“现代”与“特色”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职业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不言之教”如何可能——兼论《道德经》第一、二章在老子教育思想中的地位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可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15-25,共11页
迄今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要么因老子主张"无言"而实际否认了老子存在教育思想,要么虽然承认老子教育思想的存在,却只是通过老子哲学思想推论其教育思想,实际上不是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而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教育学意... 迄今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要么因老子主张"无言"而实际否认了老子存在教育思想,要么虽然承认老子教育思想的存在,却只是通过老子哲学思想推论其教育思想,实际上不是对老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而是对"老子哲学思想的教育学意义"的研究,实际上还是否认了独立的、系统的老子教育思想的存在。本文从老子撰写《道德经》时独特的语境出发,指出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为了回答关尹喜等学道者对道是否可教、可学,以及如何学、如何教的回答,承担了类似"道学教学指南"这样的功能,因此是对老子"不言之教"思想的系统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言之教 老子 《道德经》 道家教育思想
下载PDF
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从“适应”到“均衡”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可峰 曲晓晓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35-44,共10页
通过对我国5个自治区2008-2017年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人数统计后发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且由于缺乏对民族高等教育规模问题的普遍性共识,各自治区之间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很不均衡。民族高等教育规模... 通过对我国5个自治区2008-2017年高校在校生、毕业生的人数统计后发现,民族高等教育规模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且由于缺乏对民族高等教育规模问题的普遍性共识,各自治区之间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很不均衡。民族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无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生态发展实际需要,不利于民族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坚持"以均衡促公平""以时间换质量"和"以减税促就业"的思路,系统解决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质量和就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适应论 自治区
下载PDF
软土深层调蓄排水管道长期运营累积沉降规律研究
12
作者 朱麒璇 周维祥 +3 位作者 徐柯锋 徐震 朱长根 吕玺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1-235,共5页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载导致的地基应力分布,并基于分层总和法与软土塑性应变、孔压随加载循环累积的经验公式,提出了管道下方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将该法用于上海苏州河段深层调蓄管道长期沉降预测,分析得到了管底地基未加固条件下管道-地基系统长期沉降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因充放水循环荷载具有低频重载的特点,地基沉降的绝大部分由于软土的循环累积塑性应变导致,而由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几乎可以忽略。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深隧排水系统设计和运维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排水管道 长期沉降 循环荷载 经验模型
下载PDF
孟子师生关系伦理的一体两面与教化逻辑
13
作者 许可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孟子对“尊师”要求严格,可以用“礼敬”一词概括孟子对“尊师”的重视,“礼敬”是外在之“礼”与内心之“敬”的统一。孟子也允许学生就老师言行中的道德问题坦率问疑并心平气和地认真解答,这便是“责善”。“礼敬”与“责善”之间的... 孟子对“尊师”要求严格,可以用“礼敬”一词概括孟子对“尊师”的重视,“礼敬”是外在之“礼”与内心之“敬”的统一。孟子也允许学生就老师言行中的道德问题坦率问疑并心平气和地认真解答,这便是“责善”。“礼敬”与“责善”之间的矛盾具有深刻的教育学意蕴,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独特的教化逻辑。教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根基所在,教化者“言传身教”,受教者“相观而善”,自然会就疑惑之处提问,而教化者也自然有“解惑”的责任。由此,孟子责善观具有一定的民主特色。但是对教师的“责善”必须建立在“礼敬”的前提之上,否则会使教化者时时处于道德暴力之下,而患“好为人师”。孟子“礼敬”与“责善”相统一的理念与教育实践,对于我们辩证认识和正确对待“尊师重教”与“师德师风”两个方面建设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伦理 尊师重教 师德师风 教化传统 孟子
下载PDF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仲晨 高焱 +2 位作者 刘梅 徐科凤 王颖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粒径小、表面积大、显著的表面反应性等,在药物递送、生物成像、催化、聚合物填料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接触二氧化硅NPs可能性的日益增多,引起了全球...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粒径小、表面积大、显著的表面反应性等,在药物递送、生物成像、催化、聚合物填料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接触二氧化硅NPs可能性的日益增多,引起了全球对其安全性的关注。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二氧化硅NPs可引发神经毒性作用,并被认为可能是促进神经疾病发生和/或发展的危险因素。因此,阐明毒性作用和相关机制对于降低其潜在毒性危害至关重要。该文基于以往关于二氧化硅NPs神经毒性的体外和体内研究数据和结果,总结了二氧化硅NPs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机制,以期为其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神经毒性 影响因素 相关机制
原文传递
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优化研究
15
作者 徐科峰 雷华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涡流损耗的存在,使得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金属转轴涡流损耗的分析推导,建立包含涡流损耗等效阻抗的耦合线圈电路模型,以S-S型信号注入式SWPDT系统为... 涡流损耗的存在,使得应用于金属转轴监测的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的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金属转轴涡流损耗的分析推导,建立包含涡流损耗等效阻抗的耦合线圈电路模型,以S-S型信号注入式SWPDT系统为基础,分析其电能传输与信号传输特性,以电能传输效率和信号传输增益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参数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可实现金属转轴环境下46.7%的电能传输效率和250 kbit/s的信号传输速率,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 金属转轴监测 涡流损耗 无线电能传输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全踝关节镜下神经松解术治疗踝管综合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仕明 徐柯烽 +2 位作者 李成坤 王爱国 张在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7期2995-299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镜下神经松解术治疗踝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22例24足踝管综合征患者,其中左侧10足,右侧14足。患者年龄26~57岁,病程4~15个月,平均8.3个月...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镜下神经松解术治疗踝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22例24足踝管综合征患者,其中左侧10足,右侧14足。患者年龄26~57岁,病程4~15个月,平均8.3个月。采用双通道全踝关节镜下神经松解和纤维隔膜切除术治疗。术后采用Pfeiffer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均获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7d。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足踝部的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依据Pfeiffer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获优16足,良8足,优良率100%。结论全踝关节镜下神经松解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可靠,术后外观及功能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踝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管综合征 踝关节镜 神经松解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虾青素口服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仲晨 刘梅 +2 位作者 高焱 徐科凤 王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5-400,共6页
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一种脂溶性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然而,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为了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各种类型的纳米制剂被广泛研究。其中纳米乳液、脂质体... 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一种脂溶性叶黄素类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然而,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临床应用有限。近年来,为了提高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各种类型的纳米制剂被广泛研究。其中纳米乳液、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壳聚糖纳米颗粒和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颗粒已被证明可有效提高虾青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综述中,基于体外和体内研究数据和结果,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纳米制剂对于提高虾青素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虾青素口服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实现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口服制剂 纳米颗粒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我国学位服:回顾与展望
18
作者 许可峰 葛柯颖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 今年是我国“94式”学位服颁布30周年。值此之际对中国古代士人服制和当代学位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明晰当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学位服“应否”以及“如何”中国化的问题。我国古代的士人服和科举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重视符号象征意义,其作为学术身份标识,与现代学位服有很大相似之处,是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精神的重要体现。20世纪,我国现代学位服制度历经百年最终建立,但中国化特点仍不够突出。21世纪以来,民间和部分高校在中国式现代学位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现代化的中国式学位服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崇文重教传统,彰显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做到“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学位服 士人服 科举服 “中国式学位服”
下载PDF
不同初始饱和度条件下高液限滑带土环剪试验
19
作者 吕玺琳 钟启锋 +3 位作者 颜建春 唐正辉 徐柯锋 刘先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边坡滑带土,开展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其残余强度的影响。制作1.20 g·cm^(-3)和1.35 g·cm^(-3)两种干密度条件下初始饱和度为25%、45%、65%、85%和100%的滑带土试样,在100 kPa、200 kPa和400 kPa...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边坡滑带土,开展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其残余强度的影响。制作1.20 g·cm^(-3)和1.35 g·cm^(-3)两种干密度条件下初始饱和度为25%、45%、65%、85%和100%的滑带土试样,在100 kPa、200 kPa和400 kPa正应力条件下开展试验,获得了滑带土剪应力与剪切角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得到残余剪切强度,得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参数。结果表明,当正应力为100 kPa时,初始饱和度对滑带土残余强度影响不明显,当正应力为200 kPa和400 kPa时,初始饱和度增大将使残余强度降低。当干密度为1.35 g·cm^(-3)时,残余黏聚力随初始饱和度增加而增加,而当干密度为1.20 g·cm^(-3)时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对于两种干密度的滑带土,残余摩擦角均随初始饱和度增加而减小。低干密度条件下残余强度参数随初始饱和度的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滑带土 环剪试验 饱和度 抗剪强度
下载PDF
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焘 徐柯烽 林平 《中医正骨》 2019年第8期62-63,73,共3页
目的:观察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0~65岁,中位数41.5岁。均为... 目的:观察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采用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患者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20~65岁,中位数41.5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左侧4例、右侧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12 d,中位数7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8周,中位数7周。末次随访时,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评分80~100分,中位数91.5分,优7例、良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复位丢失、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不连、骨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Herscovici C型内踝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空心拉力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