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等级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体系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进进 杨行健 +3 位作者 胡峥 张玉龙 徐会娟 李永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6,共8页
重金属单项控制技术在我国农田土壤修复中已有很多应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土壤污染现状,缺乏基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控制技术和治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日益严重的不利局面,因此需要将各种单项修复技术进行合理的集成,形成污染耕地修复处理技术... 重金属单项控制技术在我国农田土壤修复中已有很多应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土壤污染现状,缺乏基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控制技术和治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日益严重的不利局面,因此需要将各种单项修复技术进行合理的集成,形成污染耕地修复处理技术的筛选与集成方法体系。本研究基于适用于农田土壤修复的单项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农艺修复技术、间套种技术、土壤淋洗技术和土壤钝化技术等,归纳和总结出不同类型技术的技术特性,形成土壤单项修复技术知识库,根据土壤污染风险等级、土壤理化性质、技术特性和人为因素等提出一种适宜的土壤修复技术筛选与集成的方法,为我国农田土壤修复/安全利用和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风险等级 技术集成
下载PDF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宋佳伟 张庆 +3 位作者 徐珊珊 刘建刚 陈慧娟 曾诚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建立某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通过加权TOPSIS法对该院肿瘤科癌痛规范化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2017年版《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欧洲临床肿瘤学会《癌症疼痛指南... 目的:建立某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通过加权TOPSIS法对该院肿瘤科癌痛规范化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2017年版《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欧洲临床肿瘤学会《癌症疼痛指南(2012年版)》、临床使用止痛药物说明书作为参考。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该院多学科讨论制定癌痛规范化合理性评价细则,并据此采用加权TOPSIS法对该院2017年下半年的30例癌痛病历进行评价。结果:在评价的3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大于60%的有22例(占73.3%),相对接近度在50%~60%之间的有7例(占23.3%),相对接近度在40%~50%之间的1例(占3.3%)。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定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把影响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相对传统单个指标评价,其结果更加简明扼要、直观、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TOPSIS法 癌痛规范化治疗 评价细则 合理性评价
原文传递
Liuwei Dihuang Pill(六味地黄丸)Treat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with Shen(Kidney) Yin Deficiency via 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ignal Pathway by Up-regulating 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 Expression 被引量:20
3
作者 GE Ji-rong XIE Li-hua +5 位作者 CHEN juan LI Sheng-qiang xu hui-juan LAI Yu-lian QIU Long-long NI Chen-b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15-422,共8页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Liuwei Dihuang Pill (六味地黄丸, LDP) in treat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 with Shen (Kidney) yin deficiency. Methods: In this study, 205 cases of PMOP wer...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Liuwei Dihuang Pill (六味地黄丸, LDP) in treating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 with Shen (Kidney) yin deficiency. Methods: In this study, 205 cases of PMOP were divided into the PMOP Shen-yin deficiency group (Group A), PMOP Shen-yang deficiency group (Group B), PMOP without Shen deficiency group (Group C),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Western blo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LDP treatment on the 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 (CLCF1), 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1 (ASB1), and proldneticin 2 (PROK2) genes and the 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Results: The mRNA (P〈0.05) and protein (P〈0.01)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CLCF1 gone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levels in Group N. After LDP treatment for 3 months,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CLCF1 gone were obviously up-regulated (P〈0.01). After 6-month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LCF1 mRNA and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oth P〈0.01), and the average bone density of the top femur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In vitro, CLCF1 overexpression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total protein and phosphorylated protein levels of JAK2 and STAT3. Conclusions: The CLCF1 gone is an important gone associated with PMOP Shen-yin deficienc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DP may be mediated by up-regulation of CLCF1 gone express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Chinese medicine Shen (Kidney) yin deficiency cardiotrophin- like cytokine factor 1 gone Liuwei Dihuang Pill 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ignaling pathway
原文传递
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与药学干预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佳伟 李春贤 +3 位作者 施朕善 徐珊珊 陈慧娟 曾诚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促进癌痛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多学科讨论制订癌痛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并据此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本院2017年7-12月的60份癌痛病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药学干预,干预后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评价2018年1-6月份60份癌痛病历,对比干... 目的促进癌痛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多学科讨论制订癌痛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并据此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本院2017年7-12月的60份癌痛病历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药学干预,干预后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评价2018年1-6月份60份癌痛病历,对比干预前后癌痛治疗合理性变化。结果 2017年7-12月6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最高的为85.19%,最低的为48.60%,大于60%的有44例(占73.33%);2018年1-6月6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最高的为95.32%,最低的为49.40%,大于60%的有55例(占91.67%)。药学干预前后癌痛治疗合理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订的癌痛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把影响癌痛治疗的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相对传统单个指标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简明扼要、直观、可靠。药学干预可以提高癌痛治疗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TOPSIS法 癌痛规范化治疗 药学干预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c syndrome 被引量:18
5
作者 Peng-xu Wang Xin-Ru Deng +1 位作者 Chen-Hong Zhang hui-juan 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08-816,共9页
Metabolic syndrome(MetS)describes a set of risk factors that can eventually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S mechanism will be helpful in develo... Metabolic syndrome(MetS)describes a set of risk factors that can eventually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S mechanism will be helpful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tools.In this article,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Met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gut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ared with healthy individuals,characterized by the proliferation of potentially harmful bacteria and the inhibition of beneficial ones.Interac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metabolism have been shown to be media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including inflammation caused by gut barrier defects,short-chain fatty acids metabolism,and bile acid metabolism.However,although we can clearly establish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ut microbial profiles and MetS in animal experimen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still controversial in humans.Therefore,we need more clinical studies to augment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we can manipulate the gut microbiota and address 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bolic syndrome GUT MICROBIOTA Inflammation Short-chain FATTY ACIDS BILE ACIDS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苏美玲 刘海旭 +3 位作者 丁勇宝 李慧娟 常建军 宋晓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5618-5622,共5页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乐果、杀螟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有关规定,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乐果、杀螟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有关规定,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对测定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当粮食中乐果、杀螟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的残留量分别为0.10、0.19、0.095、0.093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1、0.01、0.010、0.006mg/kg,4种有机磷残留量分别表示为:(0.10±0.01) mg/kg (k=2)、(0.19±0.02)(k=2)、(0.095±0.006) mg/kg (k=2)、(0.093±0.007) mg/kg (k=2)。结论实验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配制和样品稀释过程,本评估方法可为气相色谱法检测多组分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有机磷农药 不确定度 粮食
下载PDF
赣州市女大学生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情况与接种意愿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贾鑫华 许琪 +3 位作者 杨红 罗慧娟 祝冰琰 王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3期86-90,102,共6页
目的了解赣州市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为预防性HPV疫苗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赣州市三所高校女大学生就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与接种意愿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赣州市女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情况、接种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为预防性HPV疫苗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赣州市三所高校女大学生就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与接种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091份。1)HPV及其疫苗认知情况:157名(7.5%)学生比较了解宫颈癌;131名(6.3%)学生比较了解HPV病毒;854名(41.8%)学生听说过HPV疫苗;HPV感染因素认知评分(5.00±1.22)分;HPV预防措施认知评分(4.79±1.32)分;HPV及其疫苗总体认知评分(14.08±2.77)分。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和婚前性行为态度是HPV及其疫苗认知评分的影响因素。2)接种意愿:69名(3.3%)学生已经接种HPV疫苗;460名(22.0%)学生认为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HPV病毒;1189名(56.9%)学生具有接种意愿。学校、年级、家庭居住地、婚前性行为态度、对HPV及其疫苗认知水平是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赣州市女大学生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度较低,但接种意愿比较积极。在学校推广相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对疫苗接种进行补贴,有助于HPV疫苗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女大学生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认知程度 接种意愿
下载PDF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艾迪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佳伟 刘丽 +3 位作者 徐珊珊 施朕善 陈慧娟 曾诚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建立本院肿瘤科艾迪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通过加权TOPSIS法对本院肿瘤科艾迪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艾迪注射液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作... 目的建立本院肿瘤科艾迪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通过加权TOPSIS法对本院肿瘤科艾迪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临床艾迪注射液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药品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作为参考,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制定艾迪注射液合理性评价细则。据此评价细则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本院2017年下半年的肿瘤科60例艾迪注射液归档病历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的6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60%的52例(占86.67%),相对接近度在50%~60%的7例(占11.67%),相对接近度在40%~50%的1例(占1.67%)。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定的艾迪注射液合理性评价将多个因素结合起来,评价结果更加简明扼要、直观可靠;相对传统单个指标评价具有明显的优势。本院肿瘤科艾迪注射液使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应加强管理,保证患者用药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TOPSIS法 艾迪注射液 评价标准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雪梅 陆海燕 +3 位作者 杨雪 左婷 徐慧娟 俞海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面部凹陷患者,均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进行填充修复,供脂区主要选择在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等脂肪含量丰...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面部凹陷填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远期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面部凹陷患者,均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技术进行填充修复,供脂区主要选择在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等脂肪含量丰富部位。术后设定随访期1~2年,根据手术前后患者不同角度的面部照片对比情况初步评估手术修复效果,术后随访期间重点观察表情恢复、脂肪吸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面部整形满意度调查。结果:本组87例患者随访8个月~2年,平均(14.6±4.8)个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共注射115次,平均注射约1.3次。术后未出现血肿、局部硬结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时脂肪吸收基本趋于稳定。截至随访末期,本组患者手术整形总有效率为97.70%(85/87),患者有面部丰满匀称、皮肤平整和表情恢复自然等变化。对整形效果、手术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自我评估满意度分别为64.37%(56/87)、78.16%(68/87)、80.46%(70/87)。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具有脂肪吸收低、并发症少、移植填充效果显著等优点,远期疗效值得肯定,是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面部凹陷填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凹陷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注射填充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Chamber Soil Microbial Fuel Cells for Power Generation 被引量:15
10
作者 DENG Huan WU Yi-Cheng +4 位作者 ZHANG Fan HUANG Zong-Chuan CHEN Zheng xu hui-juan ZHAO Fe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30-338,共9页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wer generation of single-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using soil organic matter as a fuel sourc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dept...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wer generation of single-chamber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using soil organic matter as a fuel sourc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depths,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il MFCs with anode being embedded in the flooded soil and cathode in the overlaying 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FC with 5 cm deep soil and 3 cm overlaying wat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open circuit voltage of 562 mV and a power density of 0.72 mW m-2. The ohmic resistance increased with more soil and water. Th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of cathode increased with more soil while that of anode increased with more water. During the 30 d operation, the cell voltag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reached a maximum of 162 mV with a 500 ft external load.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bacterial 16S rRNA gene from the soil and anode was sequenced. The bacteria in the soil were more diverse than those adhere to the anode where the bacteria were mainly affiliated to Eseherichia coli and Deltaproteobacteria. In summary, the two bacterial groups may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were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the depth of soil an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genic bacteria IMPEDANCE soil depth soil organic matter voltage
原文传递
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晓旭 梁建梅 +5 位作者 苏学艳 王素娟 赵会娟 秦丽欣 卢雪景 王亚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检测和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的患者共33496... 目的:比较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E7 mRNA检测和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的患者共33496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诊断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共319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595例,分别进行HPV DNA检测(对照组)及HPV E6/E7 mRNA检测(观察组),再对每组的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测,比较2种方法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从对照组和观察组阳性的患者中随机各抽取184例,共368例,分别进行HPV E6/E7 mRNA和HPV DNA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的检出率为4.8%(77/1595),观察组为4.1%(66/1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6,P=0.347)。但与HPV DNA检测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7.50%)、特异度(71.79%)、阳性预测值(49.36%)、阴性预测值(94.81%)、约登指数(0.593)和较低的阴道镜转诊率(42.4%,P<0.05)。结论:对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HPV E6/E7 mRNA检测比HPV DNA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可以作为ASCUS患者分流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 DNA RNA 信使 乳头状瘤病毒科 诊断 HPV E6/E7 mRNA检测
下载PDF
中医内服外治综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国菁 付旭彦 +2 位作者 高惠娟 张韦华 冯兴中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内服外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医内服外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熏蒸、针灸疗法,对照组仅采用中药内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oronto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IGF-1和BND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2.8%,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胫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IGF-1和BNDF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医内服外治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IGF-1和BND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证 IGF-1 BNDF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及3级高血压的药学监护1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佳伟 徐珊珊 +3 位作者 陈慧娟 施朕善 孙璐璐 张庆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配合放疗、生物学治疗等。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新的小分子抗血管...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配合放疗、生物学治疗等。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新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该药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后的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高血压 手足综合征 药学服务
原文传递
上海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惠娟 刘生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0-366,共7页
基于社会网络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去哪儿网站2012—2020年上海红色旅游的网络游记分析了上海红色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天气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上海红色旅游流的年际变化大致呈倒"U"型。... 基于社会网络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利用去哪儿网站2012—2020年上海红色旅游的网络游记分析了上海红色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天气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上海红色旅游流的年际变化大致呈倒"U"型。(2)红色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密度大于综合景点旅游流的网络结构密度。(3)上海红色旅游流空间网络整体密度低,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区。(4)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旅游节点营销方式、旅游节点产品类型、旅游节点知名度、游客旅游满意度、旅游节点可达性、旅游节点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网络结构 影响因素 上海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便秘预防和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晶晶 刘颖 +3 位作者 许汇娟 孙思敏 陈敏 江雪杰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5,共6页
目的制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CIC)的最佳预防和管理策略,结合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需求及本院当前的医疗资源等,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化疗后排便情况。方法遵循JBI临... 目的制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CIC)的最佳预防和管理策略,结合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需求及本院当前的医疗资源等,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化疗后排便情况。方法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个阶段。将最佳证据转化成8条审查指标,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患者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1周内排便次数以及排便形态为Bristol Ⅰ、Ⅱ型的次数。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CIC预防和管理的各项证据的执行率显著升高(P<0.001);患者化疗开始后1周内排便次数、出现Bristol Ⅰ和Ⅱ型粪便形态的次数较化疗前1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CIC预防和管理策略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后,能够提高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依从性,可预防和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排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便秘 循证实践
下载PDF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巧英 黄慧娟 许祖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水...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时间和医疗费用。结果:护理开始时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2±3.28)分比对照组(70.01±2.56)分高(t=7.913,P=0.000)。实验组护理时间和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满意度,减少护理时间和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护理 子宫肌瘤 满意度 健康知识
下载PDF
我国高疫情地区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干预前后接受治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婕 王朝才 +7 位作者 夏愔愔 张灿有 赵锦明 陈慧娟 董晓 杨国锋 刘慧慧 成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099-1109,共11页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肺结核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发现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探索健康教育对纳入治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在全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青海、贵州、广西、西藏、新疆5个省(自治区),各选择1个...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肺结核高疫情地区主动筛查发现的患者接受治疗的意愿,探索健康教育对纳入治疗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在全国报告发病率最高的青海、贵州、广西、西藏、新疆5个省(自治区),各选择1个乡镇,对肺结核主动筛查项目中发现的149例肺结核患者,分别于诊断后进行10min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面对面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及收入情况、医疗支出情况、前往肺结核定点医院交通方式及费用,以及诊断后即刻、进行10mln健康教育后纳入对象的治疗意愿情况,不愿意接受治疗的原因等。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均发出149份问卷,收回149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均为100.00%。分析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的改变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健康教育后影响患者纳入治疗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主动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8.52%(117/149),10min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5.23%(127/149)。经10rain健康教育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贵州(0,0/39)相比,青海(29.41%,10/34)、广西(26.09%,6/23)、新疆(15.62%,5/32)的患者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18.13,P〈0.001);与〈65岁患者(2.44%,1/41)相比,≥65岁患者(19.44%,21/108)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6.83,P=0.009);与往返定点医院时间≤30min的患者(8.43%,7/83)相比,往返时间〉30min的患者(22.73%,15/66)纳入治疗的意愿较弱(χ2=5.97,P=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患者(OR=10.18,95%CI:1.31479.38;Waldy χ2=4.91,P=0.030)及往返定点医院所需时间〉30min的患者(0R=3.36,95%C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多相筛查 病人接受卫生保健的程度 健康教育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朝 周雪丽 +3 位作者 薄丽津 徐艳 刘慧娟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2-1535,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AIHA患者59例。根据DAT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DAT两方法均阴性组(Ⅰ组,n=5)、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组(Ⅱ组,n=26)、DAT两方法均阳性组(Ⅲ组,n=28)。Ⅱ组与其他组别相比,年龄、性别组成均无显著差异,DAT微柱凝胶法抗IgG+抗C3d阳性比例低于Ⅲ组(P=0.015)。Ⅱ组临床表现以胸闷、憋气、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以及皮肤、巩膜黄染或尿色加深等溶血相关症状为主,但发生率与其他组别无显著差异。Ⅱ组的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b)等贫血相关指标低于参考范围,但与Ⅰ组、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的网织红细胞(Ret)比率、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游离血红蛋白(F-Hb)等溶血相关指标高于参考范围,其中后2项显著高于Ⅰ组(P=0.031和P=0.036)。Ⅱ组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高于Ⅲ组(P=0.010和P=0.037)。结论:DAT试管法阴性而微柱凝胶法阳性的原发AIHA患者与两方法均阴性和均阳性患者相比,贫血程度接近,但补体系统参与溶血的机制和程度可能不同。这一结果可能对此类患者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下载PDF
上肢组合垫在多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与配合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祺 钱慧娟 +1 位作者 樊雅静 周翌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上肢组合垫在多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设计由海绵垫枕、辅助海绵垫、U型海绵垫和固定贴4部分组成的上肢组合垫。选取医院进行CT增强冠脉扫描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 目的:分析上肢组合垫在多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及对依从性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设计由海绵垫枕、辅助海绵垫、U型海绵垫和固定贴4部分组成的上肢组合垫。选取医院进行CT增强冠脉扫描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检查,观察组给予上肢组合垫综合干预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心率控制时间、依从性、造影剂过敏和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配合训练时间和心率控制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4,t=5.967;P<0.05);观察组患者过敏率(4%)和外渗发生率(2%)均低于对照组(均为18%),依从率(98%)高于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1,χ^(2)=9.6581,χ^(2)=6.284;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6,P<0.05)。结论:上肢组合垫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可以稳定患者心率,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组合垫 多层螺旋CT 冠脉血管成像检查 依从性 配合度
下载PDF
锡矿山土壤重金属生态健康风险评价及重金属在优势植物的分布 被引量:10
20
作者 白婧 张文 +5 位作者 张思思 向国红 徐会娟 郑玉 张新 段仁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为探明湖南锡矿山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重金属在优势植物中的分布,通过野外调查,分析锡矿山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来源、生态风险及重金属在优势植物中的富集和迁移情况。结果表明,锡矿山土壤中重金属Sb、Cd和Hg的平均值远超... 为探明湖南锡矿山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重金属在优势植物中的分布,通过野外调查,分析锡矿山地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来源、生态风险及重金属在优势植物中的富集和迁移情况。结果表明,锡矿山土壤中重金属Sb、Cd和Hg的平均值远超湖南省土壤背景值,超标率均达到100%。来源分析表明,Sb、Hg、Zn、Cd、Pb、As主要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但重金属污染来源不完全一致,存在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Sb、Cd和Hg是锡矿山地区极高的生态风险因子,62.50%的样点具有极高生态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口摄入是土壤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且儿童受到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Sb和As分别是主要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因子。苎麻对As、Sb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值均大于1,且在重度污染地区的根系滞留率低于其他6种优势植物。研究表明,锡矿山地区存在较高程度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苎麻具有较高的修复矿区土壤重金属潜力,可作为锡矿山地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累积 转移 锡矿山 优势植物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