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土壤累积风险分析 被引量:78
1
作者 穆虹宇 庄重 +6 位作者 李彦明 乔玉辉 陈清 熊静 郭丽莉 江荣风 李花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6-996,共11页
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造成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风险增高.本文通过各地畜禽粪便样品采集分析和文献查阅等途径,搭建了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库,使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不同来... 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造成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风险增高.本文通过各地畜禽粪便样品采集分析和文献查阅等途径,搭建了我国畜禽粪便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库,使用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了我国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及不同来源畜禽粪便重金属的含量差异;在此基础上,借助农田土壤重金属流动模型进行情景分析,定量了施用畜禽粪便时土壤中主要污染元素的累积速率和对应的最大施用年限.结果表明,我国畜禽粪便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为偏态分布,镉(Cd)、铅(Pb)、铬(Cr)、砷(As)、汞(Hg)、铜(Cu)、锌(Zn)和镍(Ni)的含量(mg·kg^-1)范围分别为未检出(ND)~147、ND^1919、0.003~2278、ND^978、ND^103、ND^1747、ND^11547和1.22~1140,均值(中位值,mg·kg^-1)分别为2.31(0.72)、13.5(8.96)、36.3(12.0)、14.0(3.52)、0.97(0.07)、282(115)、656(366)和21.8(13.1),均值比中位值高1~13倍.依据我国有机肥行业标准NY 525-2012,畜禽粪便中Cd、Pb、Cr、As和Hg的超标率分别为12.3%、2.58%、2.76%、20.6%和3.69%;按照德国腐熟堆肥标准,Cu、Zn和Ni的超标率分别为53.9%、45.7%和0.59%.我国畜禽粪便中Cd、As、Cu和Zn的超标率比较高,达到10%以上.不同区域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山东省畜禽粪便As、Cd平均含量最高,分别是全国平均含量的1.7倍和10.1倍,江西省畜禽粪便Cu、Zn含量相对最高,分别是全国含量均值的2.1倍和2.4倍;华东沿海地区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来源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猪粪中Cd、As、Hg、Cu、Zn、Ni这6种元素平均含量分别是牛、羊、家禽粪便的1.0~3.0、1.8~6.8、1.1~15.8、4.9~17.5、2.7~12.0和1.7~2.1倍;家禽粪的Pb含量最高,其均值分别是对应猪、牛、羊粪便的2.8、2.5和2.2倍.进一步预测施用不同来源动物粪便后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发现超过90%的情形下,Cd的累积速率低于0.02 mg·(k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重金属 含量特征 地域分布 农田土壤 累积速率
原文传递
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选穴用药规律挖掘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福民 孙思涵 +5 位作者 银子涵 郭雨怡 杨韵鸿 熊静 何昭璇 曾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取穴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 Med建库以来至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取穴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 Med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6日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处方并使用SPSS24.0、SPSSModeler14.0软件,统计高频腧穴、中药,并进行腧穴、中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核心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穴位贴敷处方122首,涉及腧穴32个,核心处方为天枢、大肠俞、神阙、关元,常用经脉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贴敷药物核心处方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木香、冰片。结论:以局部取穴为主、选用行气泻下药物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选穴用药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穴位贴敷 数据挖掘 取穴规律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朱砂根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形态和生理响应 被引量:32
3
作者 熊静 王臣 +3 位作者 邢文黎 虞木奎 成向荣 张翠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6-744,共9页
通过人工遮荫模拟不同生境光强(100%、52%、33%、15%和6%的相对光照)的方法,对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幼苗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朱砂根单株生物量在52%相对光照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 通过人工遮荫模拟不同生境光强(100%、52%、33%、15%和6%的相对光照)的方法,对朱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幼苗形态、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朱砂根单株生物量在52%相对光照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光照处理,在15%~52%相对光照处理下分配给叶片的生物量比例高于全光照(100%)和极弱(6%)光照处理,但根冠比不受光强影响,其结构可塑性相对较低。硝酸盐含量随遮荫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6%相对光照处理下显著增加,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同硝酸盐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表明朱砂根主要通过改变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以及调整生物量的分配和光合色素含量来适应不同的光环境。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15%~52%相对光照处理下,叶绿体数量较多且细胞结构较完整,而100%和6%光照处理下的叶绿体数量明显减少,且细胞结构严重受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朱砂根适宜生长的光照条件为15%~52%,尤其是33%~52%的相对光照条件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光强度 形态 生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城市大型社区的治理单元再造与治理能力再生产研究:以上海市HT镇基本管理单元实践为例 被引量:31
4
作者 熊竞 陈亮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1,共6页
对于治理规模与治理有效性的问题,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大型国家治理下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以及微观层面的乡村治理运作,缺少对于城市基层治理规模以及治理能力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基本管理单元实践以及 HT 镇的个案,... 对于治理规模与治理有效性的问题,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大型国家治理下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以及微观层面的乡村治理运作,缺少对于城市基层治理规模以及治理能力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基本管理单元实践以及 HT 镇的个案,采取访谈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以治理规模适度化与治理能力再生产的耦合作为城市大型社区治理单元再造的运作逻辑,并对基本管理单元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本文研究发现,以基本管理单元再造推动治理能力再生产表现为科层链条上下联动的行政能力再生产和执政党、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合作的共治能力再生产两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解决社区问题、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实现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单元 大型社区 治理能力再生产 基本管理单元
原文传递
麻栎和闽楠幼苗叶功能性状及生物量对光照和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26
5
作者 徐海东 熊静 +4 位作者 成向荣 凌高潮 郑文华 胡卫明 虞木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9-2139,共11页
光照和养分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机制不同。以落叶阔叶树种麻栎和常绿阔叶树种闽楠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光照梯度(全光照和45%全光照)和4个施肥梯度(不施肥、氮磷供应比为5、15和45)共... 光照和养分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生活型植物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机制不同。以落叶阔叶树种麻栎和常绿阔叶树种闽楠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光照梯度(全光照和45%全光照)和4个施肥梯度(不施肥、氮磷供应比为5、15和45)共8种处理,研究光照和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麻栎和闽楠生物量和叶形态、生理及化学性状的影响,并探讨了叶功能性状和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照、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除水分利用效率外)、叶绿素荧光参数、叶形态指标(除比叶面积外)、单位质量叶氮含量和根冠比影响显著(P<0.05)。此外,光照和施肥对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2)全光照显著增加了麻栎和闽楠单株总叶面积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P<0.05),而遮荫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光合氮利用率和根冠比,增加了单位质量叶氮含量。(3)在全光照处理中,施肥显著增加了麻栎和闽楠水分利用效率(P<0.05);在遮荫处理中,氮磷供应比45显著增加了麻栎和闽楠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4)麻栎和闽楠在全光照中倾向于资源获取策略,在遮荫中偏向于资源保守策略。在光照和施肥处理中,麻栎和闽楠单株总叶面积与地上生物量均显著正相关(P<0.05)。总之,单株总叶面积是预测麻栎和闽楠幼苗地上生物量变化的稳定指标,施肥有助于增加低光环境下麻栎和闽楠幼苗的生态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叶形态性状 生物量 麻栎 闽楠
下载PDF
基于改进Cascade R-CNN的典型金具及其部分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振兵 熊静 +2 位作者 李冰 王亚茹 张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0-1067,共8页
输电线路中典型金具及其缺陷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巡检任务。针对由于金具尺度变化大且部分金具为小尺度目标进而导致金具检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级联区域卷积神经网络(cascade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asc... 输电线路中典型金具及其缺陷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巡检任务。针对由于金具尺度变化大且部分金具为小尺度目标进而导致金具检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级联区域卷积神经网络(cascade 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ascade R-CNN)的典型金具及其部分缺陷检测方法。在Cascade R-CNN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递归特征金字塔结构进行特征优化,纵向优化层级高级语义特征,横向反馈连接增益主干网络特征图;同时提出使用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获取空洞卷积的空洞率来扩大感受野的方式使卷积对多尺度金具特征提取更有效。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递归特征金字塔与NAS搜索空洞率的空洞卷积相结合改进Cascade R-CNN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具检测精确度低的问题。其中性能指标值提高了6.72%,最高检测精确度达到了92.34%。该研究为进一步对典型金具进行故障诊断,实现智能巡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特征金字塔 典型金具 NAS 空洞卷积 Cascade R-CNN
下载PDF
镉砷污染土壤钝化剂配方优化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熊静 郭丽莉 +2 位作者 李书鹏 林启美 陈有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09-1918,共10页
为筛选出适宜镉砷污染土壤的复合钝化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钝化土壤Cd和As的最优复配配方。结果表明:经FeCl3改性后的生物炭对As的吸附能力增加,对Cd的吸附能力降低;经酸改性后的海泡... 为筛选出适宜镉砷污染土壤的复合钝化剂,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方法,研究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钝化土壤Cd和As的最优复配配方。结果表明:经FeCl3改性后的生物炭对As的吸附能力增加,对Cd的吸附能力降低;经酸改性后的海泡石和蛭石对Cd的吸附能力不变,对As的吸附能力增强。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活性态Cd主要向残渣态转化,活性态As主要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Cd和As生物有效性降低。采用Design Expert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及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复配钝化剂的配比为铁改性生物炭26.97%、酸改性海泡石23.49%和酸改性蛭石49.54%,经验证实验,施用优化配方后的土壤有效态Cd和As含量分别为0.97 mg·kg^-1和0.26 mg·kg^-1,与预测值接近。研究表明,铁改性生物炭、酸改性海泡石和酸改性蛭石复配能有效降低土壤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海泡石 蛭石 最优配比
下载PDF
杉阔异龄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徐海东 苑海静 +2 位作者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5,共9页
[目的]研究杉木纯林转化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林(简称杉阔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开化不同树种构建的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杉木纯林转化为杉木阔叶树异龄复层混交林(简称杉阔复层林)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开化不同树种构建的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0~2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WSA)稳定性以及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镁(Mg)储量的变化。[结果](1)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0.25 mm)占比最高;与杉木纯林相比,复层林均显著增加>5 mm水稳性团聚体(WSA>5 mm)比例,同时也显著提高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2)杉阔复层林和杉木纯林不同粒级团聚体中SOC和TN储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为WSA>5 mm、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2~5 mm)>0.25~2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WSA0.25~2 mm)>WSA<0.25 mm,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TP和Mg储量差异较小。(3)全土和团聚体有机碳及养分储量主要受>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A>5 mm)、2~5 mm粒径团聚体总氮(TNA2~5 mm)含量以及土壤pH的影响;团聚体稳定性主要受WSA>5 mm、土壤pH以及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SOCA2~5 mm)含量的影响。(4)复层林不同伴生树种对团聚体组分、稳定性、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储量有重要影响,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杉木纯林引入紫楠(杉木+紫楠)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磷镁储量以及MWD和GMD;杉木纯林引入红茴香(杉木+红茴香)后显著影响全土和团聚体碳氮储量。[结论]杉阔异龄复层林的构建有利于改善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尤以乔木阔叶树种紫楠和红茴香引入,对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及养分储量的改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异龄复层林 杉木纯林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储量
下载PDF
生物炭去除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熊静 王蓓丽 +4 位作者 刘渊文 郭丽莉 李书鹏 林启美 陈有鑑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87,共6页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稳定性高等特点,施入土壤后可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从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生物炭还田应用效果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炭推广应用的限...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稳定性高等特点,施入土壤后可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从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生物炭还田应用效果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物炭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并从生物炭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生物炭的制备工艺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展望。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可通过阳离子-π作用、离子交换、络合、共沉淀、氧化还原和静电吸附作用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但生物炭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作用效果不稳定、价格高昂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等问题,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明生物炭与土壤互作关系、完善生物炭制备工艺,为生物炭的广泛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重金属 吸附机制
原文传递
光照和氮磷供应比对木荷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熊静 虞木奎 +2 位作者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0-2150,共11页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叶>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茎>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氮磷供应比例 化学计量 生长性状 生态适应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储尿症状改善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赵 熊晶 +10 位作者 杜国伟 肖观发 张人杰 陈洪波 却晖 郑江 姚启盛 耿杰 贺大林 王行环 刘同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究储尿症状的改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收集494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5项研究的QoL评分;围术期的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糖、血压、血红蛋白(Hb)... 目的探究储尿症状的改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影响。方法收集494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5项研究的QoL评分;围术期的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血糖、血压、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的体积,术后3个月IPSS评分和QoL评分。结果494例患者术后IPSS评分均有改善,IPSS1、IPSS2、IPSS4、IPSS7对QoL的降低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QoL的影响而言,储尿症状大于排尿症状。术后储尿症状的改善是QoL评分降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生活质量评分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储尿症状 排尿症状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熊静 唐睿 吴红梅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4期557-559,共3页
重症肺炎又被称为爆发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是肺炎发生后进一步合并呼吸衰竭或累及其他系统的一种危重表现,多数患者因各类病原体的感染导致严重毒血症、菌血症的发生,进一步诱发休克、血压急速下降、神志不清、谵妄、烦躁不安等症状,甚... 重症肺炎又被称为爆发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是肺炎发生后进一步合并呼吸衰竭或累及其他系统的一种危重表现,多数患者因各类病原体的感染导致严重毒血症、菌血症的发生,进一步诱发休克、血压急速下降、神志不清、谵妄、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较高的死亡率[1-2]。重症肺炎患者多伴呼吸衰竭,这种呼吸衰竭的发生可以进一步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达50%~76%[3]。近几年,世界范围内重症肺炎的患病率不断升高,目前已成为重症医学与呼吸内科重点研究方向。为了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初期呼吸肌疲劳、通气障碍等情况,临床上多给予患者有创呼吸机治疗,但呼吸机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绝对卧床,运动能力丧失,极易增加误吸、肺不张、褥疮、体位性低血压、心输出量降低等合并症发生率,依然有较高的病死风险[4-5]。为降低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这些合并症发生风险,临床提出可以在住院治疗期间为患者展开合理的肺康复治疗,并在临床实际中施行[6]。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联合肺康复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并缓解其症状、减少原发病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及心理影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个体社会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以提高原发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7]。目前,主要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肺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营养支持、其他仪器刺激治疗等,均有其优势与局限。为指导未来重症肺炎患者合理的肺康复治疗,本文现就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现状、主要方法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重症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何昭璇 熊静 +3 位作者 王福民 尹海燕 曾芳 余曙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28-2933,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STC组(3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STC模型,造模14天后评价造模效果,造模成功后STC组大鼠...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大鼠(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STC组(30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STC模型,造模14天后评价造模效果,造模成功后STC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假电针组(10只)。电针组采用毫针交替针刺同侧"大肠俞"、"天枢",后接韩式电针仪(HANS-200E)。假电针组针刺腧穴同电针组,夹持电极但不予通电。以上两组每次均干预3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天,共治疗10次。空白组、模型组仅抓取固定。干预结束后观测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及小肠推进率,Western Blot检测结肠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标志物C-kit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延长(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C-kit蛋白、P62蛋白表达下调,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缩短(P<0.01),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C-kit蛋白、P6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减少(P<0.05),结肠组织C-kit蛋白、P62蛋白表达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结肠ICC过度自噬,促进ICC数量和结构的恢复,从而改善STC模型大鼠肠道动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电针 CAJAL间质细胞 细胞自噬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2
14
作者 容伟 熊静 +2 位作者 殷梅 李英 彭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8期76-78,共3页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临床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学中忽略了“育人”,即思政教育,医学生缺乏对价值观、生命及责任的认识,学习目标不完善,容易丧失方向,最终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将思政课融...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专业的临床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学中忽略了“育人”,即思政教育,医学生缺乏对价值观、生命及责任的认识,学习目标不完善,容易丧失方向,最终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将思政课融入专业课中,能够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重视人文关怀,遵守医疗法规和职业道德,对医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及思想道德的升华均有重要作用。为此,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深度把握医学生的特质,遵循医学生思想心理接受的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是达到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神经病学 思政教育 医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招生政策倾斜背景下农村、贫困专项计划大学生学业适应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22
15
作者 熊静 杨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38,共9页
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近年来我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改善重点高校学生结构的重要举措。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专项计划生群体入校后的学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 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近年来我国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改善重点高校学生结构的重要举措。以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专项计划生群体入校后的学业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发现,专项计划生群体入校后的学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其在"课程设置""目标规划""时间安排""学习策略"和"教学模式"五个维度上与非专项计划生之间的适应差距最大,且总体学业适应不良的学生比例偏高、过渡适应期较长;在家庭背景相似的情况下,学业投入程度、院校环境支持以及压力应对方式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专项计划生的总体学业适应水平。建议高校开展入校前学业准备与指导项目,扭转专项计划生错位的大学认知观念;营造支持性的校园学习环境,弥补专项计划生薄弱的学业基础;拓宽师生互动机会与渠道,提升专项计划生的学业投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计划招生政策 学业适应 重点高校 学业指导项目
原文传递
贵州毕节烟区5个烤烟新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秀红 喻奇伟 +6 位作者 孙光军 姜超英 刘金亮 熊晶 夏忠文 王兴 刘仁祥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为评价不同烤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筛选适宜贵州毕节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以云烟87为对照,对贵烟202、湘烟5号、云烟116、CC297和CC27等5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合一年两点区域试验分析和综合... 为评价不同烤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和筛选适宜贵州毕节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以云烟87为对照,对贵烟202、湘烟5号、云烟116、CC297和CC27等5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合一年两点区域试验分析和综合指数法对各参试品种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结果表明,云烟116在两个试验点表现均优于对照,适应环境能力强,属广适性品种;CC27在黔西试验点表现优于对照,但是在七星关试验点表现较差,贵烟202和湘烟5号在黔西试验点表现良好,在七星关试验点表现与对照相当;CC297的均价、上等烟率、一年两点区域试验分析和综合指数评价均差于对照。云烟116的农艺性状、田间自然发病率、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等综合表现优于对照,适宜在毕节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筛选 贵州山地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2019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评述及展望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阳生 李书鹏 +3 位作者 邢轶兰 刘鹏 熊静 李婉 《中国环保产业》 2020年第3期26-30,共5页
文章综述了2019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政策管理、行业发展、热点技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对污染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污染修复 热点技术 行业发展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杜国伟 熊晶 +8 位作者 陈赵 陈洪波 却晖 郑江 姚启盛 耿杰 贺大林 王行环 刘同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96-600,共5页
目的分析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多中心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手术的63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检结果分为单... 目的分析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多中心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手术的63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检结果分为单纯性前列腺增生组(增生组)和前列腺增生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组(增生伴炎症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病检结果、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术后并发症,随访术后3个月患者的IPSS及QOL。结果638例BPH患者中,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218例,检出率为34.2%,其中患者术前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IPSS-V、IPSS-S、QOL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指数、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T-PSA)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IPSS、IPSS-S、IPSS-V、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术后IPSS-S增生伴炎症组较增生组高,说明增生伴炎症组储尿期症状改善较差(P=0.021);另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生组为8.3%,增生伴炎症组为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1,P<0.05),其中增生伴炎症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5.05%显著高于增生组0.95%(χ^2=10.475,P=0.001)。结论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会加重下尿路症状,对BPH疾病的进展具有促进作用,术后储尿期症状改善没有单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明显,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防治BPH的过程中,应注意前列腺炎症性改变,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披针叶茴香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 被引量:19
19
作者 成向荣 邢文黎 +2 位作者 苑海静 熊静 虞木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35-1944,共10页
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大小影响其在林下生境中分布、生长和更新。为探讨披针叶茴香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整体表型可塑性及其适应机制,采用遮荫试验模拟5种光照条件(100%、52%、33%、15%和6%相对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环境下披针叶... 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表型可塑性大小影响其在林下生境中分布、生长和更新。为探讨披针叶茴香在不同光环境下的整体表型可塑性及其适应机制,采用遮荫试验模拟5种光照条件(100%、52%、33%、15%和6%相对光照强度),研究了不同光环境下披针叶茴香叶片形态、生理、解剖结构、根系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生物量在5种光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随光照强度减弱显著增加。遮荫处理增加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但叶绿素a/b比值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遮荫降低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和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了叶片氮和磷含量,对叶片氮/磷比影响较小。在52%和33%相对光照处理下,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最低,而在100%和6%相对光照处理下硝酸盐积累较多。根生物量、细根和粗根的长度、表面积以及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在5种光照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根系氮含量在低光环境(15%和6%相对光照处理)中显著降低。随光照强度减弱,披针叶茴香采取保守生存策略,并没有增加叶生物量的分配,而是分配较多的生物量给枝条和树干,储存能量。综合来看,披针叶茴香具有较宽的光生态幅,在6%—100%光照强度下均能正常生长,遮荫有利于披针叶茴香地上和总生物量的积累,52%的相对光照条件下生长最佳。变化光环境下根系性状和整体结构的可塑性相对较低,叶片生理性状的可塑性在披针叶茴香适应光环境变化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针叶茴香 光环境 表型可塑性 生态适应
下载PDF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藤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唐海龙 龚伟 +4 位作者 王景燕 罗小梅 熊靓 郑隆迪 胡杨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6,共9页
[目的]探讨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为制定科学的藤椒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6年生藤椒为试验材料,利用二次回归“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N、P、K的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4个水平,4个水平分别为:0水平指不施肥,... [目的]探讨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为制定科学的藤椒施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6年生藤椒为试验材料,利用二次回归“3414”正交试验设计,设置N、P、K的3个肥料因素,各因素均设4个水平,4个水平分别为: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N 330 g/株、P2O5 50 g/株、K2O 200 g/株),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过量施肥水平),共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处理对藤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新鲜花椒产量增加了24.4%~74.7%.氮、磷和钾肥平均肥料贡献率分别为22.7%,16.0%和13.5%,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4.9,22.5和4.5 kg/kg,肥料农学效率表现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和钾肥处理的花椒果皮千粒质量和挥发性芳香油、麻味物质、醇抽提物、不挥发性乙醚抽提物含量及品质综合值与不施肥处理(N0P0K0)相比,分别提高7.5%~21.6%,10.1%~40.2%,19.8%~60.7%,6.3%~32.3%,15.7%~48.1%和218.3%~754.6%.氮磷、氮钾和磷钾互作效应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能促进藤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通过建立新鲜花椒产量和品质综合值的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方程函数,获得藤椒高产优质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323.4~346.7 g/株(平均为335.1 g/株),P2O5 49.0~51.3 g/株(平均为50.2 g/株),K2O214.1~227.6 g/株(平均为220.9 g/株).[结论]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能提高藤椒产量和品质,得到了研究区藤椒最佳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配施 产量 花椒品质 竹叶花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