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吸湿性催化剂人工消暖雾大型雾室试验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郑鹤鹏
解妍琼
+7 位作者
张云
余婷
黄梦宇
田平
毕凯
丁德平
余昊翔
葛攀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8,共9页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A催化剂(粒径为75μm)具有良好的消雾能力,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20%;B催化剂(粒径为100μm)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40%,消雾效果相比A催化剂偏差。为验证和计算最优催化剂粒径,本研究利用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消雾催化剂的最优粒径。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过小,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消雾时间长;催化剂颗粒过大,下降速度快,消雾时间短,但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综合来看,最优的催化剂颗粒直径为40~80μm。本研究结果可为外场消雾试验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雾室
消雾试验
吸湿性催化剂
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
能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瑞芬太尼用于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延琼
陈晓林
+1 位作者
李锋
段梦璧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应用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应用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基本麻醉药物相同,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生命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的生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26±1.24)min、精神意识恢复时间(6.15±2.01)min、拔管时间(11.28±2.92)min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拔管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麻醉
瑞芬太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
3
作者
解妍琼
张云
+3 位作者
杨波
王佳
王亚
张鹏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利用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实现雷暴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体扫数据在水平范围内搜索强回波区域;再对某一温度层上,达到设定阈值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的区域...
为利用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实现雷暴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体扫数据在水平范围内搜索强回波区域;再对某一温度层上,达到设定阈值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进行面积求和,当水平范围强回波区域面积达到识别面积阈值时,判定该强回波区域为雷暴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采用了17个雷暴天气过程的312个雷暴区域检验识别算法。结果表明:当等高度平面位置显示(CAPPI)数据处理中采用(35 dBZ,0℃,2 km^(2))参数组合能够达到最优的识别效果,识别概率可达87.5%,虚警率为32.9%,临界成功指数为61.2%。该方法可以用于天气雷达的雷暴计算机自动识别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雷暴识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与地磁急始关系研究
4
作者
李玉鑫
解妍琼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9-666,共8页
针对1994-2011年的363例地磁急始事件,基于太阳风动压脉冲(DPP)结构自动识别算法确定是否有相应的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与其相关联,进而针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地磁急始关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91%的地磁急始事件与DP...
针对1994-2011年的363例地磁急始事件,基于太阳风动压脉冲(DPP)结构自动识别算法确定是否有相应的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与其相关联,进而针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地磁急始关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91%的地磁急始事件与DPP事件相关联,53%的地磁急始事件与行星际激波相关联,这表明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是引起地磁急始更普遍的原因;引起地磁急始的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约70%发生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共转相互作用区以及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和/或共转相互作用区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抛射物等大尺度太阳风扰动结构中,且其平均动压变化幅度为3.9 nPa,强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占全体事件的42%;地磁急始事件变化幅度与太阳风动压脉冲变化幅度以及上下游动压平方根差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82,并且行星际磁场南向时相关性更强;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持续时间、传播速度、动压变化幅度对地磁急始事件的持续时间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参数与地磁急始事件的相关关系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特征参数开展地磁急始预报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
地磁急始
行星际南向磁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湿性催化剂人工消暖雾大型雾室试验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郑鹤鹏
解妍琼
张云
余婷
黄梦宇
田平
毕凯
丁德平
余昊翔
葛攀延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080)。
文摘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A催化剂(粒径为75μm)具有良好的消雾能力,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20%;B催化剂(粒径为100μm)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40%,消雾效果相比A催化剂偏差。为验证和计算最优催化剂粒径,本研究利用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消雾催化剂的最优粒径。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过小,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消雾时间长;催化剂颗粒过大,下降速度快,消雾时间短,但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综合来看,最优的催化剂颗粒直径为40~80μm。本研究结果可为外场消雾试验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大型雾室
消雾试验
吸湿性催化剂
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
能见度
Keywords
large-scale cloud chamber
fog elimination test
moisture absorbent catalyst
gravitational continuous coagulation and growth model
visibility
分类号
P4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瑞芬太尼用于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延琼
陈晓林
李锋
段梦璧
机构
云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出处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应用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基本麻醉药物相同,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生命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的生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26±1.24)min、精神意识恢复时间(6.15±2.01)min、拔管时间(11.28±2.92)min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拔管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
DSA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麻醉
瑞芬太尼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
3
作者
解妍琼
张云
杨波
王佳
王亚
张鹏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
陆军工程大学教研保障中心
出处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5080)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Z016).
文摘
为利用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实现雷暴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雷达回波体扫数据在水平范围内搜索强回波区域;再对某一温度层上,达到设定阈值的雷达回波反射率因子的区域进行面积求和,当水平范围强回波区域面积达到识别面积阈值时,判定该强回波区域为雷暴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采用了17个雷暴天气过程的312个雷暴区域检验识别算法。结果表明:当等高度平面位置显示(CAPPI)数据处理中采用(35 dBZ,0℃,2 km^(2))参数组合能够达到最优的识别效果,识别概率可达87.5%,虚警率为32.9%,临界成功指数为61.2%。该方法可以用于天气雷达的雷暴计算机自动识别业务。
关键词
天气雷达
雷暴识别
Keywords
weather radar
thunderstorm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P4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与地磁急始关系研究
4
作者
李玉鑫
解妍琼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9-6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304146)
文摘
针对1994-2011年的363例地磁急始事件,基于太阳风动压脉冲(DPP)结构自动识别算法确定是否有相应的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与其相关联,进而针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地磁急始关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91%的地磁急始事件与DPP事件相关联,53%的地磁急始事件与行星际激波相关联,这表明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是引起地磁急始更普遍的原因;引起地磁急始的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约70%发生在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共转相互作用区以及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和/或共转相互作用区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抛射物等大尺度太阳风扰动结构中,且其平均动压变化幅度为3.9 nPa,强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占全体事件的42%;地磁急始事件变化幅度与太阳风动压脉冲变化幅度以及上下游动压平方根差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82,并且行星际磁场南向时相关性更强;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持续时间、传播速度、动压变化幅度对地磁急始事件的持续时间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参数与地磁急始事件的相关关系较弱.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特征参数开展地磁急始预报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
地磁急始
行星际南向磁场
Keywords
Dynamic pressure pulse, Sudden commencement, Southward interplanetarymagnetic field
分类号
P353.8 [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吸湿性催化剂人工消暖雾大型雾室试验及机理研究
郑鹤鹏
解妍琼
张云
余婷
黄梦宇
田平
毕凯
丁德平
余昊翔
葛攀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瑞芬太尼用于经DSA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效果分析
谢延琼
陈晓林
李锋
段梦璧
《当代医学》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温度层强回波区域面积的天气雷达雷暴自动识别方法
解妍琼
张云
杨波
王佳
王亚
张鹏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与地磁急始关系研究
李玉鑫
解妍琼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