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慧燕 廖菲 +1 位作者 肖柳斯 高美谭 《广东气象》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利用广州5个地面观测站2008—2019年逐时降水资料,基于4分位、线性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广州市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的小时雨量和分钟雨量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前35 min内分钟雨量对短时强降水小时雨... 利用广州5个地面观测站2008—2019年逐时降水资料,基于4分位、线性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广州市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的小时雨量和分钟雨量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前35 min内分钟雨量对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的贡献量最大,而0~5 mm雨量等级的降雨频率占比最高;各区短时强降水频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5月各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其次是6、8月,最低是10月;短时强降水存在较强的局地性,从各区汛期期间的降雨频率来看,增城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其次是黄埔区,最低是番禺区;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的降雨频率高于后汛期,其中前汛期增城区的降雨频率最高,后汛期则是黄埔区降雨频率高于其他区,而番禺区前、后汛期的降雨频率占比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短时强降水 降雨频率 小时雨量 分钟雨量 广州
下载PDF
基于GPM卫星的广东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与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华龙 肖柳斯 +1 位作者 陈生 吴乃庚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新一代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PM作为TRMM卫星的继承者,在物理探测和降水反演算法上具有明显进步。以广东省雨量自动站为基准,对2014—2018年间GPM的格点降水估测产品IMERG(V5B)的日变化特征和估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MERG能清晰反映广... 新一代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PM作为TRMM卫星的继承者,在物理探测和降水反演算法上具有明显进步。以广东省雨量自动站为基准,对2014—2018年间GPM的格点降水估测产品IMERG(V5B)的日变化特征和估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MERG能清晰反映广东前、后汛期的降水双峰型特征,但对下午降水峰值明显高估,峰值出现时间滞后;而对于沿海早晨峰值降水则明显低估,对于降水极值,低估更加显著。IMERG对两个峰值的估测误差受不同因素影响,下午峰值降水的相对偏差与地形密切相关,珠江三角洲平原为稳定高估区,地形高度越高,低估幅度越大;而早晨峰值降水极值负偏差与地形高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均较小。对出现显著负偏差的早晨沿海降水样本日进行925 hPa风场合成,可知IMERG明显低估时,对应区域上游较强的超低空西南气流与风速夜间增长。IMERG对这一季风活动背景降水的低估构成了其估测早晨降水误差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 IMERG 降水日变化 季风降水 地形误差
下载PDF
两次华南飑线卫星亮温特征与强对流天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华龙 肖柳斯 +2 位作者 伍志方 杨慧燕 谌志刚 《广东气象》 2020年第2期7-11,16,共6页
利用Himawari-8高时空分辨率红外亮温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比冷锋型和暖区型飑线个例("4·13"和"5·6")亮温特征与雷暴大风、地面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云顶最低亮温、冷云区平均... 利用Himawari-8高时空分辨率红外亮温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比冷锋型和暖区型飑线个例("4·13"和"5·6")亮温特征与雷暴大风、地面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的云顶最低亮温、冷云区平均亮温差异小,但两次过程初生阶段云型不同,"4·13"与"5·6"相比,冷云顶面积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移动速度较快;(2)"4·13"("5·6")的亮温梯度大值区主要位于冷云区东南侧(西南侧),与云团移动方向平行(垂直);两次过程雷暴大风与亮温梯度均具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亮温梯度增大超前于雷暴大风增强,可作为提前预警指标;(3)"4·13"地面强降水集中分布在低亮温区西侧,原因为风暴顶前移导致强降水与冷云区具有空间位置差异;"5·6"地面强降水则与云顶低亮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向日葵8号卫星 暖区飑线 亮温梯度 华南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内涝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慧燕 李海燕 +3 位作者 赵琴 肖柳斯 张兰 高美谭 《广东气象》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基于水务部门排水管理中心的内涝灾情信息,运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全市内涝点最多的是中心城区天河,最少的是郊区的从化。全年发生内涝次数最多的月份是5、6月,最少的月份是2、12月;全天最容易... 基于水务部门排水管理中心的内涝灾情信息,运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市城市内涝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州全市内涝点最多的是中心城区天河,最少的是郊区的从化。全年发生内涝次数最多的月份是5、6月,最少的月份是2、12月;全天最容易发生内涝的时间是08:00、13:00和19:00。内涝发生时对应的最大小时雨量主要集中在50~80mm,占55%;过程累计雨量在120mm以上占41.76%。内涝过程的最大小时雨量和累计雨量空间分布和内涝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吻合,内涝过程平均小时雨量集中在30~50mm,占61%。从与致涝相关的天气系统来看,主要是东路或者西路冷空气配合中层的线槽及低层切变线的过程;另外副高边缘的摆动加上低层偏南风加大和台风过程也容易致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次生灾害 城市内涝 时空特征 天气系统 广州市
下载PDF
2022年广东“龙舟水”各历时强降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肖柳斯 许欢 +1 位作者 张华龙 涂静 《广东气象》 2023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揭示2022年广东“龙舟水”特征以及环流异常原因,利用多种时间尺度的自动站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轮“龙舟水”降水时间长、效率高、短时雨强具有极端性。过程后期暴雨增强,范围扩大,沿海、珠三角中北部和... 为揭示2022年广东“龙舟水”特征以及环流异常原因,利用多种时间尺度的自动站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轮“龙舟水”降水时间长、效率高、短时雨强具有极端性。过程后期暴雨增强,范围扩大,沿海、珠三角中北部和粤北中部地区易发短时强降水,分钟雨量的效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导致小时雨强增强。异常环流型态提供了有利背景条件:中高纬度中层系统经向性较气候平均态更显著,华南北部受西风波动频繁影响;加之西太副高偏西偏强,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上偏强的低层西南、偏南和偏东气流同时汇入,边界层水汽输送强度异常偏强,水汽通道直达粤北地区,为广东(尤其是粤北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辐合抬升运动背景和水汽输送条件。季风气流的持续汇入促使不稳定层结反复重建,导致暴雨能在相邻落区反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龙舟水 强降水 异常环流 广东
下载PDF
一次华南暖季高架雷暴的天气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柳斯 刘子杰 +1 位作者 张华龙 廖菲 《广东气象》 2018年第3期1-5,9,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NCEP/NCAR 1°×1°分析资料,对广东暖季一次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闪电和瞬时大风的强高架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发生在地面锋线以北200~400 km处,850 h Pa切变线、700 h...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NCEP/NCAR 1°×1°分析资料,对广东暖季一次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闪电和瞬时大风的强高架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发生在地面锋线以北200~400 km处,850 h Pa切变线、700 h Pa低空急流和500 h Pa西风槽前西南风动量下传致使低层风速脉动增强等是触发高架对流的有利动力条件。900 h Pa以下存在逆温层,850 h Pa暖平流加强了逆温层以上层结不稳定,垂直运动发生在逆温层以上,最大上升速度中心在700 h Pa及以上层次。水汽分布呈"上干下湿"状态,低层广东中南部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水汽主要来源是孟加拉湾。另外,短时大风的出现可能与强降水粒子在较大环境风中的下沉拖曳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高架雷暴 暖季对流 短时强降水 瞬时大风 华南
下载PDF
CMA-GD 1km雷达回波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7
作者 田聪聪 张兰 +2 位作者 许欢 李怀宇 肖柳斯 《广东气象》 2022年第2期10-14,共5页
利用华南区域20部雷达反射率回波数据,分别选用均等偏差法、权重偏差法及最近偏差法的线性订正法和邻域订正法对CMA-GD 1 km时间滞后集合预报输出的雷达回波产品进行偏差订正,并对订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偏差方法中,最近... 利用华南区域20部雷达反射率回波数据,分别选用均等偏差法、权重偏差法及最近偏差法的线性订正法和邻域订正法对CMA-GD 1 km时间滞后集合预报输出的雷达回波产品进行偏差订正,并对订正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偏差方法中,最近偏差法的偏差最小,权重偏差法的偏差最大;利用偏差订正预报,可有效改进模式预报的雷达回波强度,但对回波移动速度调整不大;邻域订正结果优于线性订正;最近偏差法的领域订正结果与实况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雷达回波 偏差订正 CMA-GD 1km模式
下载PDF
重组蛋白AdipoR1-EGF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8
作者 李霓 王潇 +3 位作者 许艳妮 韩小婉 刘鹏 司书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构建重组pEGFP-N1-AdipoR1真核表达质粒并于HEK293T细胞中瞬时表达。方法提取HepG2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AdipoR1基因,将其插入到pEGFP-N1质粒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AdipoR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 目的构建重组pEGFP-N1-AdipoR1真核表达质粒并于HEK293T细胞中瞬时表达。方法提取HepG2细胞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AdipoR1基因,将其插入到pEGFP-N1质粒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AdipoR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HEK293T细胞,采用酶标仪测定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融合蛋白Adipo R1-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融合蛋白AdipoR1-EGFP在分子量约70 kD处可见明显的目的条带;同时,与未转染质粒的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pEGFP-N1和pEGFP-N1-AdipoR1的细胞中荧光强度都有明显升高,表明融合蛋白AdipoR1-EGFP在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并且EGFP的荧光强度测定能很好地反映细胞中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构建并表达AdipoR1-EGFP融合蛋白,所采用的EGFP融合蛋白表达方法简单高效,重复性好,为今后AdipoR1蛋白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脂联素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膜融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基于渗流失稳的突水溃沙进展分析
9
作者 张潇 刘玉 +2 位作者 司振华 侯广辉 何斌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4期58-58,共1页
阐述了突水溃沙的重要性及意义,对于突水溃沙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分别从突水溃沙、水沙流动及渗流失稳的角度去揭示突水溃沙机理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揭示突水溃沙机理研究方向。
关键词 突水溃沙 渗流 二相流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山西重要黍稷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初步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纶 王星玉 +5 位作者 王海岗 陈凌 王君杰 曹晓宁 刘思辰 康国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9,共9页
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是组成黍稷种质子粒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是组成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赖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是组成口感品质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山西省有代表性的90份黍稷种质的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测... 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是组成黍稷种质子粒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是组成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赖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是组成口感品质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山西省有代表性的90份黍稷种质的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可溶性糖的测定,评价了参试黍稷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1.88%,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69%,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19%,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04%。鉴定筛选出7份粗蛋白含量13.00%、粗脂肪含量4.00%以上的高营养品质种质;15份赖氨酸含量0.20%以上、可溶性糖含量2.00%以上的口感品质优的种质;3份粗蛋白含量13.00%以上、粗脂肪含量4.00%以上、赖氨酸含量0.20%以上和可溶性糖含量2.00%以上的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均优的种质。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与不同类型种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稷的营养品质好于黍,黍的口感品质好于稷,红粒种质营养品质和口感品质最好,白、褐、复色的种质居中,黄粒的最差;粒形和营养品质及口感品质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今后优质种质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黍稷 种质资源 营养品质 口感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