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南岭东段地区锂铍铌钽矿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惠良 李海立 +7 位作者 范飞鹏 曾载淋 陈乐柱 周延 孙建东 肖凡 陈小勇 陈斌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3-676,共24页
【研究目的】南岭东段是中国重要的锂铍铌钽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区内锂铍铌钽关键金属矿资源潜力巨大,该区锂铍铌钽矿主攻类型和找矿突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在南岭东段进行钨锡、稀有、稀土矿产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 【研究目的】南岭东段是中国重要的锂铍铌钽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区内锂铍铌钽关键金属矿资源潜力巨大,该区锂铍铌钽矿主攻类型和找矿突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在南岭东段进行钨锡、稀有、稀土矿产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物化遥及找矿最新成果。【研究结果】提出该区燕山期和加里东期锂铍铌钽大规模成矿作用;指出该区锂铍铌钽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与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的白(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型Nb-Ta-Be-Li矿床,和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有关的伟晶岩型Li-Be-Nb-Ta矿床,并划分了11处锂铍铌钽矿找矿远景区,优选了20个(6个A级、6个B级、8个C级)锂铍铌钽矿找矿靶区。【结论】建议对6个A级找矿靶区优先开展预查和普查工作,以期早日实现该区锂铍铌钽矿找矿新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铍铌钽矿 高分异花岗岩 伟晶岩 矿产勘查工程 找矿方向 南岭东段
下载PDF
粤北良源铌钽铷钨矿床地质、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范飞鹏 肖惠良 +2 位作者 陈乐柱 李海立 鲍晓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3-410,共18页
良源铌钽铷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是粤北地区近年在石英型钨矿、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和花岗岩型铌钽铷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取得最重要突破矿区,新发现铌钽铷钨矿体4条,共、伴生Nb_(... 良源铌钽铷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武夷山北东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是粤北地区近年在石英型钨矿、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和花岗岩型铌钽铷多金属矿勘查评价取得最重要突破矿区,新发现铌钽铷钨矿体4条,共、伴生Nb_(2)O_(5)资源量3425.72吨,平均品位0.0108%;Ta_(2)O_(5)资源量1428.99吨,平均品位0.00449%;WO_(3)资源量8205.14吨,平均品位0.25%;伴生Rb_(2)O资源量61398.73吨,平均品位0.0987%,矿区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潜力。良源铌钽铷钨矿床矿化特征为浅部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体和云英岩型铌钽铷钨矿体+深部花岗岩型铌钽铷矿体,与以往的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明显不同,因此对其开展成矿年代学、元素富集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年代学研究,应用锆石SHRIMP U-Pb法获得云英岩成岩时代为163.6~159.2Ma;黑云母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3.0±1.6Ma.应用白云母^(40)Ar-^(39)Ar等时线法获得云英岩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66.4±1.1Ma,白云母花岗岩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68.7±1.2Ma。研究表明,良源铌钽铷钨矿床形成于中-晚侏罗世,是华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铌钽铷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始的产物,其成矿作用是花岗质岩浆高度分异形成的产物,成岩与成矿时间基本一致。浅部为石英脉型钨矿和云英岩型钨锡铌钽铷矿化,岩体接触带为云英岩型钨铌钽铷矿体,深部为高分异花岗岩型铌钽铷矿体。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良源铌钽铷钨矿床成矿模式,对南岭地区石英脉型-云英岩型-花岗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拓展意义,对该地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 白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 成矿模式 良源铌钽铷钨矿
下载PDF
赣南印支期白石钨(铜)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3
作者 李利 王国光 +2 位作者 李海立 肖惠良 陈乐柱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736-751,共16页
白石钨(铜)矿床是赣南印支期的一个中型石英脉型矿床,其成矿岩体的研究薄弱。为探究成矿岩体的岩浆成因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以白石花岗岩为对象,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白石花岗岩具有富硅、总碱含量高、铝饱和指数高及分异指数较高的特... 白石钨(铜)矿床是赣南印支期的一个中型石英脉型矿床,其成矿岩体的研究薄弱。为探究成矿岩体的岩浆成因及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以白石花岗岩为对象,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白石花岗岩具有富硅、总碱含量高、铝饱和指数高及分异指数较高的特征,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显示右倾的特征,Eu异常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和Ti)。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地球化学图解均表明白石花岗岩为分异的S型花岗岩。研究结果揭示,白石花岗岩为板内环境形成的花岗岩,源岩为泥质岩,形成过程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形成于印支造山运动后的伸展环境,与华南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S型花岗岩 印支期 成矿作用 赣南
下载PDF
粤东莲花山地区多期岩浆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飞鹏 肖惠良 +6 位作者 陈乐柱 李海立 刘建雄 邓中林 康丛轩 林耿伟 陈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2-1490,共29页
粤东莲花山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发育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金成矿远景区。通过对该地区各类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地区的岩浆活动至少存在3期,其... 粤东莲花山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发育区,是我国重要的钨金成矿远景区。通过对该地区各类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莲花山地区的岩浆活动至少存在3期,其中石英闪长玢岩形成于中侏罗世((168.0±2.2)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137.5±1.9)Ma),石英斑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2.0±1.5)Ma和(98.7±1.8)Ma);岩石以钙碱性铝质-强过铝质岩浆为主,石英斑岩和流纹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各类岩浆锆石的^176Lu/^177Hf值均低于0.002,176Hf/177Hf值大多数小于0.2827,εHf(t)值大多数处于-2.57~1.00之间,fLu-Hf值为-0.99^-0.95,二阶段模式年龄主要介于1.00~0.81 Ga之间,指示成岩物质来源主要来自新元古代古老下地壳变质泥岩和变质砂岩部分熔融,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锆石结晶温度大多处于650~750℃之间,岩石为I型花岗岩。莲花山地区不同阶段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转换事件相关,虽缺少高精度成矿年龄对成矿时限的限制,但根据地质事实和本次研究认为该地区主要的钨金成矿时间应略晚于石英斑岩的形成时间((102.0~98.7)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成矿作用 莲花山钨金矿床 粤东莲花山地区
下载PDF
p53 polymorphism in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Kazakh's esophageal cancer in Xinjiang,China 被引量:14
5
作者 xiao-MeiLu Yue-MingZhang +6 位作者 Ren-YonaLin xiao-huiliang Ya-LouZhang XingWang YanZhang YanWang HaoW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2775-2778,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e 16 infection in Kazakh's esophageal cancer (EC) in Xinjiang, China.METHODS: Encoding regions of p53codon 7...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e 16 infection in Kazakh's esophageal cancer (EC) in Xinjiang, China.METHODS: Encoding regions of p53codon 72 and HPV-16 E6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methods using pairs of primary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tissue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mucosa, which were collected from 104 patients of Kazakh in Xinjiang, China. RESULTS: Only arginine allele was detected in 70.1% (39/55) of HPV-16-E6-positive cases but only in 40.8% (20/49) of HPV-16-E6-negative cases (P<0.05; OR, 3.53; 95% CI, 1.57-7.98). In contrast, such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53 polymorphism and HPV infection was not evident in corresponding normal mucosae. The allele frequency of Arg allele in cancer cases (0.68)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mucosa samples (0.54) (P<0.05; OR, 1.80; 95% CI, 1.21-2.69).CONCLUSION: p53 codon 72 Arg homozygous genotype is one of the high-risk genetic factors for HPV-associated SCC of Kazakh. Individuals carrying Arg allele compared to those with Pro allele have an increased risk for esophageal 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多形性 乳头状瘤病毒 哈萨克人 食道癌 新疆 中国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