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熵重构经验模态分解神经网络的带式输送机故障诊断
1
作者 尤峰 郭刚 +2 位作者 闫涛 吴振彬 卢海军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181-18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带式输送机电机轴承的早期故障诊断。该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重构,提取频域特征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实现高度精准的故障诊断。该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噪声干扰,对早期故障信号... 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带式输送机电机轴承的早期故障诊断。该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与信息熵相结合的方法对信号进行重构,提取频域特征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以实现高度精准的故障诊断。该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噪声干扰,对早期故障信号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其诊断准确率高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经验模态分解 神经网络 轴承故障诊断
改性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子卯 刘子森 +3 位作者 邹羿菱云 王柔 吴振斌 张义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7-14,110,共9页
受污染水体中富含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多种污染物。如何排除其他阴离子干扰,从水体中靶向性吸附磷酸盐成为了高效除磷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选择性吸附除磷的作用机制以及改性吸附材料选择除磷的研究进展,为水体高效... 受污染水体中富含磷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多种污染物。如何排除其他阴离子干扰,从水体中靶向性吸附磷酸盐成为了高效除磷技术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选择性吸附除磷的作用机制以及改性吸附材料选择除磷的研究进展,为水体高效除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材料 改性 选择性吸附 除磷 机理
下载PDF
美人蕉(Canna indica)内生细菌促生能力及其强化水体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莹 张明珍 +5 位作者 严攀 陈迪松 王亚芬 周巧红 吴振斌 徐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82-1591,共10页
从美人蕉(Canna indica)植物体内分离内生细菌.通过测定内生细菌产吲哚乙酸(IAA)、铁载体、固氮、溶磷能力筛选出3株内生细菌C01、C16、C20.本试验的目的为评价接种内生细菌能否促进美人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小型浮床水质净化试... 从美人蕉(Canna indica)植物体内分离内生细菌.通过测定内生细菌产吲哚乙酸(IAA)、铁载体、固氮、溶磷能力筛选出3株内生细菌C01、C16、C20.本试验的目的为评价接种内生细菌能否促进美人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小型浮床水质净化试验,评价接种内生细菌后的美人蕉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01、C16、C20促进了美人蕉种子的萌发、生长,C16试验组萌发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31.1%;C16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株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3.33%、40.44%.水质净化实验阶段,C16试验组总磷、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4%、96.9%,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6.4%、15.6%.最终,C01、C16试验组生物量、根长都显著高于对照组.C16试验组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317.3%、97.8%.经鉴定,C01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16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C20为欧文氏菌(Erwin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 内生细菌 促生能力 水体净化
下载PDF
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水-气界面CO_(2)通量及生态效益研究——以武汉东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冰清 孙彩云 +3 位作者 符洪铭 吴振斌 夏世斌 王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6-506,共11页
为了探讨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是否具有CO_(2)减排效应及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以武汉市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讨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后是否存在CO_(2)减排效应,并揭... 为了探讨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是否具有CO_(2)减排效应及工程实施后的生态效益,以武汉市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讨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施后是否存在CO_(2)减排效应,并揭示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水生态修复区碳减排通量.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价对CO_(2)减排效应进行货币化,同时针对水生态修复净化水体营养盐的功能,结合修复区沉水植物对氮、磷营养盐削减的收益,估算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的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沉水植物修复区与未修复区日间水-气界面CO_(2)通量均值分别为-2.139×10^(-3)mg·m^(-2)·h^(-1)和3.316×10^(-3)mg·m^(-2)·h^(-1),沉水植物种植后水气界面CO_(2)通量下降了165%,表明以轮叶黑藻、苦草和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具有CO_(2)减排效应.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修复区的水体CO_(2)浓度以及沉水植物生物量直接影响水-气界面CO_(2)通量;营养盐浓度(水体总氮和总磷)、水温、透明度和浊度间接影响水-气界面CO_(2)通量.在水生态修复区,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主导了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估算结果表明,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年度综合经济效益预计达到44.50万元,该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约为4.23,相当于降低了23.6%的工程建造成本,本研究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扩展了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价维度,为沉水植物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工程 沉水植物 静态箱法 水-气界面CO_(2)通量 CO_(2)减排 生态效益 碳配额交易
原文传递
凹凸棒石的改性及其在水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柔 邹羿菱云 +3 位作者 丁子卯 刘云利 吴振斌 张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25,共5页
凹凸棒土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纳米型层链状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因具有强吸附性、安全环保等优势而逐渐被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新型改性凹凸棒石的研发和推广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凹凸棒石的新型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效果... 凹凸棒土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纳米型层链状含水富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因具有强吸附性、安全环保等优势而逐渐被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新型改性凹凸棒石的研发和推广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凹凸棒石的新型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效果,并对其发展趋势展开了讨论,以期为凹凸棒土在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生态修复 吸附剂 改性
下载PDF
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吉颖 刘军武 +2 位作者 方迎春 吴振斌 张义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5-52,共8页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矿山开采、冶炼及农业生产等活动逐渐增加,向环境排放的重金属Cd含量也逐年增多。湖泊沉积物作为“储蓄库”,其Cd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河湖底泥中富集的Cd在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易重新释放入水体,被水生生...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矿山开采、冶炼及农业生产等活动逐渐增加,向环境排放的重金属Cd含量也逐年增多。湖泊沉积物作为“储蓄库”,其Cd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河湖底泥中富集的Cd在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易重新释放入水体,被水生生物体吸收利用,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目前,我国河流湖泊底泥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Cd污染,且在部分底泥中Cd已成为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对重金属Cd污染底泥的处理与处置已刻不容缓。因此,文中综述了我国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介绍了Cd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治理技术研发进展及不同修复方法的机理与应用,并对湖泊重金属Cd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湖泊重金属Cd污染底泥修复提供技术参考:(1)研究如何系统地统计分析Cd污染底泥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规定不同底泥环境中Cd的规范值十分必要;(2)碳基吸附剂的再生及可分离性等问题有待解决;(3)开展植物修复Cd污染底泥的中试试验及规模应用有利于底泥修复技术的研究;(4)选择合适有效的微生物和水生植物相结合对沉积物Cd进行控制和修复,可能是未来治理湖泊底泥Cd污染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镉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治理技术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储能VSG控制策略优化
7
作者 管敏渊 姚瑛 +2 位作者 吴圳宾 满敬彬 吴伟强 《浙江电力》 2024年第3期55-64,共10页
针对传统储能VSG(虚拟同步发电机)不能较好地同时具备抗扰动能力和快速动态响应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以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优化动态同步器的储能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VSG的数学模型,分析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配置对VSG性能的影响,... 针对传统储能VSG(虚拟同步发电机)不能较好地同时具备抗扰动能力和快速动态响应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以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优化动态同步器的储能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VSG的数学模型,分析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配置对VSG性能的影响,得出参数配置在动态响应和系统动态稳定的矛盾关系。其次,将转子的暂态不平衡功率作为三层前向结构RBF神经网络算法的输入,通过RBF神经网络算法在线学习得出最优暂态补偿功率来动态调节VSG的输入功率,从而减少转子的不平衡转矩,提高VSG的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控制 RBF神经网络 同步器动态控制 储能逆变器 暂态稳定
下载PDF
淡水养殖尾水中环境激素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
8
作者 曾官利 杨夯 +2 位作者 彭来 吴振斌 张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9期95-100,共6页
系统地阐述了养殖尾水中环境激素的污染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现状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应用于环境激素处理的多种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涉及吸附和膜分离技术,而化学法则包括氧化和... 系统地阐述了养殖尾水中环境激素的污染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现状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目前应用于环境激素处理的多种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涉及吸附和膜分离技术,而化学法则包括氧化和还原反应。生物法通过使用微生物和藻类等生物资源,实现环境激素的有效降解。尽管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生物法因其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而受到特别关注。最后对环境激素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准确检测方法和联合工艺处理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激素管理和监测的法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环境激素 统计分析 污染物治理 淡水养殖
下载PDF
矿物基活性覆盖材料对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磷的控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贝宁 白国梁 +2 位作者 唐亚东 吴振斌 张义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80-87,共8页
论述了内源磷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性质对黏土矿物进行了系统分类,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黏土矿物对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黏土矿物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并对未来应用黏土矿物治理与... 论述了内源磷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造成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性质对黏土矿物进行了系统分类,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黏土矿物对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分析了黏土矿物控制沉积物磷释放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并对未来应用黏土矿物治理与修复湖泊沉积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湖泊富营养化 沉积物磷 控制和修复
下载PDF
赤玉土在水环境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杜小佩 白国梁 +2 位作者 刘云利 吴振斌 张义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48-55,共8页
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赤玉土作为一种具有高渗透性、强吸附性、绿色环保、储量丰富等优势的新型吸附材料逐渐被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为了进一步增强赤玉土对目标污染物的吸... 吸附法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赤玉土作为一种具有高渗透性、强吸附性、绿色环保、储量丰富等优势的新型吸附材料逐渐被应用于生态修复领域。为了进一步增强赤玉土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改性处理受到科研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赤玉土的多种改性方法,如无机酸改性、过渡金属改性、无机盐改性的作用机理及改性后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改善,进一步探讨其在富营养化水体、重金属污染废水、放射性废水等水环境领域的应用效果,最终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做出总结,同时展望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玉土 水环境 吸附剂 改性方法 吸附效果
下载PDF
基于MPC的直接电流控制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
11
作者 吴圳宾 夏祥武 +1 位作者 谭新 杨克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6,共6页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 传统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MPPT)能追踪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MPP)并使系统运行在MPP点。但是,在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速度和追踪精度的矛盾,使得系统在MPP点附近发生振荡。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直接电流控制(MPC-DCC)和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系统采用Boost升压型电路进行DC-DC控制,先由改进了的电导增量法得到参考电流,再由MPC环节进行直接电流控制。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用改进电导增量法快速准确找到MPPT最大功率点,并发挥MPC-DCC的控制器带宽及控制精度高的双重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导增量法 光伏系统
下载PDF
硅酸盐矿物蛭石的改性及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羿菱云 刘云利 +3 位作者 骆凤 刘子森 吴振斌 张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4-280,共7页
天然硅酸盐矿物蛭石在自然界分布广,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强、比表面积大等特点,经过改性后在水污染修复方面优势突出。介绍了多种蛭石的改性方法、对应的影响因素和改性机理,讨论了改性蛭石对水体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 天然硅酸盐矿物蛭石在自然界分布广,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强、比表面积大等特点,经过改性后在水污染修复方面优势突出。介绍了多种蛭石的改性方法、对应的影响因素和改性机理,讨论了改性蛭石对水体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提高蛭石吸附性能和应用于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并对改性蛭石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矿物蛭石 改性方法 水体中污染物 吸附性能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岩溶碳汇稳定性影响研究
13
作者 孙彩云 郑冰清 +8 位作者 李俊 符洪铭 孙荣卿 刘红豪 廖祖莹 江红生 吴振斌 夏世斌 王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9,共10页
岩溶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其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地球上每年约45%的光合作用发生在水环境中,而岩溶区沉水植物如何影响岩溶碳汇稳定性仍不明确。以3条岩溶区河流中的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pH-drift技术... 岩溶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其稳定性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地球上每年约45%的光合作用发生在水环境中,而岩溶区沉水植物如何影响岩溶碳汇稳定性仍不明确。以3条岩溶区河流中的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方法、pH-drift技术和元素化学计量学,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开展了沉水植物对岩溶碳汇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DR中沉水植物有8种,CTR中沉水植物有5种,HXR中沉水植物有7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趋势均为ZDR>HXR>CTR。在3条河流中沉水植物的优势种为苦草、海菜花、竹叶眼子菜和黑藻,且均具有利用HCO-3的能力。ZDR、HXR和CTR中沉水植物的年固碳量分别为8.56×10^(3)、4.83×10^(3)和3.88×10^(3) g·m^(-2)·a^(-1),平均值为5.76×10^(3) g·m^(-2)·a^(-1),分别是草地的37.65倍和人工林的40.56倍。3条河流中沉水植物多样性越高,其固碳量也越高。总的来说,在岩溶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发挥着碳泵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岩溶碳汇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碳汇 沉水植物固碳 植物多样性 优势种植物 河流类型
下载PDF
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秋瑾 肖莹 +2 位作者 王亚芬 吴振斌 周巧红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2,共9页
设计构建了4套分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柱状模拟系统(总程分别为145,185 cm),针对低C/N型人工污水,研究基质层高、添加活性生物质及进水中氮素组成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时,4套系统对总氮(TN)去... 设计构建了4套分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柱状模拟系统(总程分别为145,185 cm),针对低C/N型人工污水,研究基质层高、添加活性生物质及进水中氮素组成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时,4套系统对总氮(TN)去除率均在30%以上,半程基质层设置为95 cm,不添加活性生物质的HI组对TN去除率最高,达到42%;对NH_(3)-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48%、21%~66%,而NO^(-)_(2)-N在各系统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累。随着进水中NO^(-)_(3)-N占比负荷的增加(从1/7到6/7),其NO^(-)_(3)-N去除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仅HI组去除率变化较其他组更稳定。但IVCW系统加深后,添加活性生物质反而会降低其TN去除效果。IVCW系统第1段,即下行流上层单元对脱氮贡献最大,高达80%以上;不同处理间强化脱氮效果差异虽不显著,但系统后段其脱氮途径间存在一定差异。相应地,微生物脂肪酸的丰度和种类在第1段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段差异最明显;以cy19:0为标志的厌氧细菌在上行流第3~4段逐渐占据优势,且加深组均高于其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表征的好氧细菌对IVCW系统脱氮效率贡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CW 氨态氮 硝态氮 微生物群落 脂肪酸甲酯分析
原文传递
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林娟华 吴振彬 黄雪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连江县医院收治的106例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连江县医院收治的106例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持续至出院12周。对比2组的训练依从性、疼痛程度、负性情绪、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2组的训练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的训练总依从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12周后,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的疼痛、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关节畸形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与同一时间的对照组相比均更优,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程康复训练结合正念训练能有效缓解IFF患者的术后疼痛,减轻负性情绪,提高训练依从性,从而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全程康复训练 正念训练 负性情绪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骨密度检查体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振斌 陈西玲 +1 位作者 徐志伟 肖建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正位和侧位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w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80例女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分别行腰椎正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结果各年龄...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正位和侧位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本研究应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w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80例女性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分别行腰椎正位和侧位骨密度测定。结果各年龄组患者腰2椎体正位骨密度高于腰2椎体侧位骨密度;腰3椎体正位骨密度高于腰3椎体侧位骨密度(P <0.01),同时92名60岁以下的受试者中,有22名是正位和侧位T≤-2.5;有52名是正位和侧位T>-2.5;有10名正位T>-2.5,侧位T≤-2.5;有8名正位T≤-2.5,侧位T>-2.5。而在88名60岁以上的受试者进行骨质疏松的诊断时,发现有52名在正位和侧位T≤-2.5;有11名正位和侧位T>-2.5;有17名正位T>-2.5,侧位T≤-2.5;有8名正位T≤-2.5,侧位T>-2.5。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体位的骨密度检查均会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需着重注意到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检查措施,保证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腰椎 退行性变 正、侧位 骨量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提取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庆军 唐亚东 +4 位作者 王小明 徐一峰 彭来 吴振斌 张义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29-37,共9页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化学形态和迁移转化过程是调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无机磷和有机磷连续提取方法及发展演变,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详细介...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限制性因子,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化学形态和迁移转化过程是调控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无机磷和有机磷连续提取方法及发展演变,分析和总结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详细介绍了当前较前沿的沉积物磷分析方法,如X射线吸收光谱、原子配对分布函数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总结了各项分析技术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各种分析技术应与磷连续分级提取方法有机结合,多种表征手段优势互补,以期为沉积物中磷素形态表征和转化机制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分级提取 磷形态表征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鄱阳湖西侧周边农村水塘夏季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 褚一凡 +5 位作者 谭启洋 陈金梅 杨玲丽 周巧红 吴振斌 贺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水塘作为农村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其环境状况与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鄱阳湖西侧周边农村水塘沉积物的有机质和营养盐赋存状况,于2018—2019年对鄱阳湖流域西侧附近4个县的23个水塘进行沉积物营养盐的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分析... 水塘作为农村重要的水生态系统,其环境状况与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鄱阳湖西侧周边农村水塘沉积物的有机质和营养盐赋存状况,于2018—2019年对鄱阳湖流域西侧附近4个县的23个水塘进行沉积物营养盐的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对其来源进行解析,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水塘沉积物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塘沉积物污染物含量较高,其有机质、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别为5.81%±2.16%、2.46%±1.02%、(6.48±2.35)mg/g和(1.89±0.80)mg/g。3种形态的无机氮中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沉积物TP受到洗涤废水的影响较大,清淤和活化显著减轻了沉积物TN和TOC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水塘占比分别为95.65%和4.35%,其平均评价结果为重度污染,表明水塘沉积物污染严重。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18水塘污染最重,而P6水塘污染最轻。综合污染指数与主成分分析总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92,表明两者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通过分析鄱阳湖西侧农村水塘的沉积物营养盐含量、污染来源以及污染现状,拟为农村水塘的生态修复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塘 表层沉积物 有机质 综合污染指数 主成分分析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女贞子标准汤剂含量转移率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娜 汪静 +5 位作者 李雪银 陈桂生 黄燕明 吴振斌 贺煜东 康志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2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11批次女贞子标准汤剂中特女贞苷含量转移率异常的原因。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鉴别比较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女贞子在性状和显微鉴别中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次女贞子粉末和11批次女贞子壳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并... 目的探讨分析11批次女贞子标准汤剂中特女贞苷含量转移率异常的原因。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鉴别比较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女贞子在性状和显微鉴别中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1批次女贞子粉末和11批次女贞子壳的指纹图谱进行比对,并比较同批次女贞子的壳和粉末中指纹图谱情况。结果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女贞子的外观形状存在差异,在显微鉴别上均与药典描述一致;11批女贞子粉末和11批壳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88;同批次女贞子壳中特女贞苷含量是粉末的1.15~3.5倍。结论女贞子壳和粉末中特女贞苷含量差异大,在进行标准汤剂研究中因捣碎破壁程度不一,因而导致标准汤剂中特女贞苷含量转移率异常。建议在生产中对壳和粉末比例或对捣碎程度进行规定,以保证批间含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标准汤剂 含量转移率 异常分析
原文传递
生活污水资源回收技术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前正 武俊梅 +1 位作者 吴振斌 周巧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229,共7页
生活污水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淡水资源的短缺加快了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研究。文章从生活污水的源头资源回收技术和中端资源回收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湖北省生活污水为例,在对其资源回收潜力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制定... 生活污水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淡水资源的短缺加快了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利用方式的研究。文章从生活污水的源头资源回收技术和中端资源回收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湖北省生活污水为例,在对其资源回收潜力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生活污水资源回收技术思路,可为生活污水资源回收决策提供数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资源回收 粪便 尿液 污泥 灰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