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杜淑旭 李苗 +9 位作者 张金 任思其 刘妍 高文超 李舒婷 刘晶晶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影响因素和生存状况。方法2011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MB患儿共2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影响因素和生存状况。方法2011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MB患儿共224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性,采用COX回归模型研究影响生存的多种因素。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0日,224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4.1年,存活率为74.6%,完全缓解率为60.3%,复发率为31.7%,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58.2±3.6)%和(72.5±3.3)%。高危、术后转移、年龄<3岁、脑脊液肿瘤细胞阳性患儿的5年OS率分别为(54.8±5.3)%、(57.7±5.9)%、(41.6±8.7)%和(53.0±7.3)%;MB大细胞/间变型患儿5年OS率为(35.3±13.6)%;MB 3型患儿5年OS率仅为(25.0±13.0)%。标危组、术后无转移、非大细胞/间变型、年龄≥3岁、脑脊液肿瘤细胞阴性患儿预后较好,5年OS率达70.0%以上,分别为(87.5±3.5)%、(80.3±3.7)%、(70.6±5.5)%、(78.3±3.3)%和(78.4±3.5)%。WNT分子亚型患儿预后最好,5年OS率为100.0%,而SHH分子亚型患儿5年OS率逊于4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8±5.8)%比(83.5±3.8)%,χ^2=5.417,P=0.015]。年龄和脑脊液肿瘤细胞是影响患儿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FS:Wald=8.485、11.702,P=0.004、0.001;OS:Wald=16.274、7.191,P=0.000、0.007)。结论3岁及3岁以上MB患儿的疗效已达较高水平,年龄和脑脊液存在肿瘤细胞是影响患儿OS率的独立危险因素,MB大细胞/间变型、脑脊液肿瘤细胞阳性、MB 3型和<3岁患儿的预后较差,需给予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髓母细胞瘤 预后 生存
原文传递
儿童髓母细胞瘤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艳玲 刘晶晶 +10 位作者 李苗 任思其 刘妍 张金 李舒婷 龚小军 王圆 杜淑旭 武万水 孙黎明 田永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确定脑脊液液态活检的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4-12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术前依据头颅核磁影像学诊断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髓母细胞瘤的患儿,术中...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确定脑脊液液态活检的可行性。方法针对2019年4-12月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术前依据头颅核磁影像学诊断并术后病理确诊为髓母细胞瘤的患儿,术中留取脑脊液标本及外周血,以及同期于我院住院初治、影像明确脊髓播散的髓母细胞瘤患儿1例,术后3~4周行腰椎穿刺留取脑脊液标本同时留取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测序对比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脑脊液循环肿瘤DNA的基因分析结果。结果3例提取质控不合格,4例患儿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阳性率75%。脑脊液检测出KMT2D、KMT2C、TP53、NF1、PIK3CA、SMARCA4、KMD5A等髓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突变,组织检测出KMT2D、SMARCA4等髓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突变。结论脑脊液循环肿瘤DNA检测脑脊液上清可能较组织检出更丰富的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循环肿瘤DNA 脑脊液上清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
下载PDF
治疗前血液检测指标对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晶晶 刘磊 +5 位作者 杜淑旭 孙艳玲 龚小军 张金 武万水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的临界值分别为3.10、311.70、763.70、49.00,单因素分析提示高NLR、高PLR、高SII、低PNI均与更短的OS率有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PLR为复发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NI为复发后OS相关的保护因素,高PLR组死亡风险为低PLR组的3.889倍,高PNI组的死亡风险为低PNI组的0.484倍。结论 复发是影响儿童MB预后的重要因素,高PLR为复发MB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PNI为复发MB患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营养指数 髓母细胞瘤 复发
下载PDF
G4型髓母细胞瘤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状况分析
4
作者 武跃芳 孙艳玲 +3 位作者 武万水 杜淑旭 李苗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G 4型髓母细胞瘤(MB)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儿科收治的G4型MB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检... 目的探讨儿童G 4型髓母细胞瘤(MB)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儿科收治的G4型MB患儿(随访至2022年8月)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纳入145例G4型MB患儿,男106例、女39例,中位确诊年龄7.5(5.7~9.6)岁。M0期91例,M+期54例(M1期1例、M2期12例、M3期41例);病理分型为经典型127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DN)8例、大细胞/间变型(LC/A)8例、广泛结节型(EN)1例、未分型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7.9(36.5~59.3)月,复发37例。患儿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8±3.4)%和(55.4±4.7)%。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M+期、MYCN扩增、Chr12 p+变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期、MYCN扩增的G4型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Chr12 p+可能与患儿预后相关,但仍有待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型髓母细胞瘤 预后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脉络丛癌12例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5
作者 李苗 杜淑旭 +11 位作者 王淑梅 龚小军 任思其 张金 张臻 孙华颖 孙艳玲 邱晓光 刘巍 李春德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 背景儿童脉络丛癌(CPC)临床罕见,国内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儿童CPC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结局。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于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后病理确诊的CPC患儿,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截取患儿性别、诊断年龄、临床表现、治疗和随访情况,生存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结局指标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12例CPC患儿纳入分析,男4例,女8例;中位诊断年龄29.7(5.8~119.6)个月,起病年龄<3岁8例;肿瘤直径≥5 cm 8例,<5 cm 4例;肿瘤位于幕上9例,幕下3例;肿瘤位于脑室系统6例,脑室外累及脑实质6例;起病时发现播散转移2例,无转移10例。12例均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全切8例,近全切4例。术后仅行化疗5例(42%),联合放射治疗及化疗7例(58%)。截至末次随访,8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进展,其中4例因肿瘤进展后死亡。平均OS(56.7±8.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83.3±10.8)%、(66.7±13.6)%和(66.7±13.6)%。平均PFS(24.3±7.2)个月,1、3年PFS率分别为(41.7±14.2)%和(33.3±13.6)%。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于幕下3年OS低于幕上(χ^(2)=8.562,P=0.003);单纯化疗3年OS低于放化疗联合治疗(χ^(2)=8.488,P=0.004);不同性别、起病年龄(<3岁与3~18岁)、肿瘤直径(≥5 cm与<5 cm)、切除程度、有无转移、是否放化疗对3年PFS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CPC临床罕见,预后差,肿瘤位于幕下及单纯化疗为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丛癌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疗效及生存率观察研究
6
作者 刘晶晶 杜淑旭 +7 位作者 张金 孙艳玲 龚小军 李舒婷 王圆 刘妍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继续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MB)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播散MB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8.8(3.0~16.7)岁,其中... 目的探讨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继续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MB)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播散MB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8.8(3.0~16.7)岁,其中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患儿33例(化疗组),未口服维持化疗患儿53例(未化疗组)。比较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M分期及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体生存期(OS)]。记录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进行资料比较,采用Kaplan-Meier绘制播散MB患儿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及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6例患儿的中位PFS为3.0(0.2~6.3)年,复发25例(29.1%),中位OS为3.6(0.5~6.3)年,死亡13例(15.1%)。未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65.8±6.8)%、(56.8±7.7)%;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82.0±7.3)%、(82.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未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81.6±5.6)%、(71.2±7.7)%;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100.0%、(92.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分子分型为SHH的患儿中,规律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的患儿PFS率较未口服维持化疗的患儿高(100.0%比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未出现口服化疗相关的病例死亡。结论播散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经标准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5年生存率,且患儿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播散 髓母细胞瘤 依托泊苷 口服化疗
原文传递
儿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万露露 孙黎明 +4 位作者 武万水 杜淑旭 孙艳玲 李苗 任思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2-387,共6页
背景目前对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及时诊断仍面临困难。目的 分析ICGCTs患儿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ICGCTs患儿,发病至诊断时间≥6个... 背景目前对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CGCTs)的及时诊断仍面临困难。目的 分析ICGCTs患儿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纳入2011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的ICGCTs患儿,发病至诊断时间≥6个月为延迟诊断组,反之为无延迟诊断组。根据导致延迟诊断的原因将延迟诊断组进一步分为疾病原因亚组、家庭原因亚组和诊断原因亚组。截取患儿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在两组间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结局指标ICGCTs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ICGCTs患儿纳入分析,男114例,女44例。无延迟诊断组88例,延迟诊断组70例,其中疾病原因亚组15例,家庭原因亚组23例,诊断原因亚组32例。起病症状:无延迟诊断组以高颅压三主征多见,疾病原因亚组和家庭原因亚组以内分泌症状多见,诊断原因亚组以神经精神症状和内分泌症状多见。诊断原因亚组以肿瘤多病灶为主,其余各组以单病灶为主。无延迟诊断组病理分型为非生殖细胞性的生殖细胞瘤(NGGCTs)、肿瘤最大直径≥3 cm、发生脑积水、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患儿较多,β-HCG≥5 mIU·mL^(-1)在发病≥6个月出现的患儿较少。进一步分析导致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后发现,内分泌症状是家庭原因亚组患儿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诊断原因亚组中高颅压三主征、肿瘤最大直径≥3 cm是患儿延迟诊断的保护因素,β-HCG≥5 mIU·mL^(-1)在发病≥6个月出现是延迟诊断的危险因素。结论 ICGCTs的延迟诊断与疾病自身特征、患儿家庭认知和医院诊疗水平相关,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 延迟诊断 危险因素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妍 杜淑旭 +8 位作者 孙艳玲 龚小军 李苗 张金 李舒婷 任思其 王圆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1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描述性分析患儿的起病年龄、神经轴外转移的部... 目的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1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描述性分析患儿的起病年龄、神经轴外转移的部位及时间、病理及分子分型、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神经轴外转移患者和非转移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截至2020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3~69个月)。随访的616例患儿中有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发病率约为1.8%,其中男8例,女3例。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6岁(2~10岁),出现神经轴外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7岁(2~12岁)。神经轴外转移多发生在术后0.5~38.0个月,转移部位依次为骨(6例)、骨髓(3例)、肺(3例)、盆腔(2例)和腹腔(1例)。另外,神经轴外转移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98.00±1570.70)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为(201.00±68.34)μg/L,均高于未发生轴外转移的患儿[(249.50±46.28)U/L和(22.80±7.12)μg/L,均P<0.05]。神经轴外转移患儿部分接受化疗,但大多选择终末期姑息治疗,生存期多低于10个月。结论尽管髓母细胞瘤患儿发生神经轴外转移的发生率很低,但其预后极差,多在1年内死亡;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其次为骨髓和肺,可能与脑脊液播散及LDH、NSE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髓母细胞瘤 神经轴外转移
原文传递
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性髓母细胞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晶晶 孙艳玲 +3 位作者 杜淑旭 李春德 武万水 孙黎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IT)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性髓母细胞瘤(MB)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难治性、复发性MB患儿27例,均给予IT治疗:伊立替康总量300 mg/m2,静脉滴注,分2 d完成;替莫唑胺150 m...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IT)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性髓母细胞瘤(MB)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难治性、复发性MB患儿27例,均给予IT治疗:伊立替康总量300 mg/m2,静脉滴注,分2 d完成;替莫唑胺150 mg/(m2·d),口服,连用5 d;每4周为1个化疗周期;每2~3个周期接受全脑全脊髓MRI检查。治疗过程中监测患儿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随访至2018年10月,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无进展生存期、无进展生存率(PFS)、总体生存率(OS),进行疗效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及其占比。结果截止到2018年10月,27例患儿中,CR 2例、PR 5例、SD 10例、PD 10例,化疗有效率(CR+PR)为25. 9%,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2. 9%。27例患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12)个月,6个月、10个月PFS分别为74%、66. 7%,1年、2年OS分别为95%、87%。27例患儿中,腹泻发生率为29. 6%,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8. 5%,没有患儿因化疗不良反应死亡。结论 IT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性MB疗效较好,可作为儿童难治性或复发性MB的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替莫唑胺 髓母细胞瘤 难治性髓母细胞瘤 复发性髓母细胞瘤 化疗药不良反应 腹泻 骨髓抑制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患儿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文超 孙艳玲 +6 位作者 杜淑旭 任思其 张金 李苗 龚小军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MB)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MB患儿肠梗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MB患儿,共409例,回顾性分析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χ^...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MB)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MB患儿肠梗阻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MB患儿,共409例,回顾性分析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与同期治疗的无肠梗阻患儿比较,探讨肠梗阻的发病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OS)率。结果MB患儿409例放、化疗后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儿共11例,发病率为2.7%,年龄均>3岁,中位年龄8.7岁,男女比例为4.5∶1,且均发生于放射治疗后的第1次维持性化疗期间,通过保守治疗后均可治愈,且后续化疗中未再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不完全性肠梗阻发病有显著相关性(P<0.05)。1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年OS率为(87.5±11.7)%,同期无肠梗阻2年OS率为(92.8±1.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放射治疗后的第1次维持性化疗期间(放疗后2个月内),且均发生于>3岁患儿,推测其机制可能为放射治疗和长春新碱的双重打击,导致MB患儿胃肠黏膜受损、肠蠕动减慢,从而诱发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肠梗阻 髓母细胞瘤 长春新碱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恶性脑肿瘤放疗后继发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金 任思其 +6 位作者 李舒婷 李苗 龚小军 杜淑旭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807-1810,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脑肿瘤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所致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恶性脑肿瘤患儿共145例,手术全切肿瘤后接受CSI,放疗结束后42 d左右、维持化疗前常... 目的 探讨儿童恶性脑肿瘤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CSI)所致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的恶性脑肿瘤患儿共145例,手术全切肿瘤后接受CSI,放疗结束后42 d左右、维持化疗前常规肺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确诊放射性肺损伤患儿10例,给予醋酸泼尼松0.5 ~1.0 mg/(kg·d)口服及复方磺胺甲(恶)唑预防感染,每4周复查肺部HRCT,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其中2例患儿症状明显且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随访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截至2018年1月,随访时间为26~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共10例患儿确诊放射性肺损伤,发病率约为6.9%,其中髓母细胞瘤8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1例.男6例,女4例;中位年龄8岁(5~13岁).肺损伤在放疗结束后第39-52天确诊,肺部HRCT显示病变部位多位于单侧或双侧肺下叶背段和/或基底段,仅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频繁咳嗽,其余患儿无明显呼吸道症状.给予醋酸泼尼松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后,分别于2~8个月肺部病变逐渐减轻至完全消失.2例患儿在后续维持化疗前或过程中合并严重感染,根据药敏结果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继续化疗顺利.结论 CSI所致放射性肺损伤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放疗后常规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肺损伤的早期发现,及早给予激素和预防感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瘤 全脑全脊髓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北京市多中心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临床特征和预后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雁 黄真 +15 位作者 陆峥 李苗 支天 孙青 张朝霞 王焕民 葛明 于彤 何乐健 刘嵘 赵卫红 黄东生 武万水 宫剑 牛晓辉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6-431,共6页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 背景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与儿童和成人不同。目的总结北京地区多中心诊治的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7家医院确诊的且当时年龄≥10岁的恶性实体肿瘤初发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主要结局指标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共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纳入分析,中位年龄150(120~216)月,男239例(58.2%),女172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83例(44.5%),尤文肉瘤82例(20.0%),横纹肌肉瘤47例(11.4%),神经母细胞瘤33例(8.0%),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29例(7.1%),颅外生殖细胞肿瘤18例(4.4%),其他肿瘤19例(4.6%)。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前3位户籍来自华北地区160例(38.9%),华东地区97例(23.6%),中南地区70例(17.0%)。治疗涉及1家、2家和≥3家医院患儿分别有129例(31.4%)、180例(43.8%)和102例(24.8%)。截至末次随访时间2020年6月30日,411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6(1~120)个月,生存333例(81.0%),死亡78例,发生肿瘤复发/进展145例(35.3%)。3年总体EFS为60.3%,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73.7%),横纹肌肉瘤最低(37.4%);3年总体OS为79.5%,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高(87.9%)。78例死亡病例中位生存时间13(1~65)个月,其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2例(28.2%),横纹肌肉瘤18例(23.1%),尤文肉瘤16例(20.5%),神经母细胞瘤8例(10.3%),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3例(3.8%),非横纹肌肉瘤类软组织肉瘤5例(6.4%),其他肿瘤6例(7.7%)。结论青少年恶性实体肿瘤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最多见,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实体肿瘤 预后 多中心
下载PDF
儿童髓母细胞瘤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妍 杜淑旭 +3 位作者 孙艳玲 张金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12年03月—2019年9月共收治髓母细胞瘤患儿637例,其中7例(男5例,女2例)出现了第二肿瘤,回顾性分析其起病年龄、病理及分子分型、出现第二肿瘤的时间及类型、治疗... 目的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12年03月—2019年9月共收治髓母细胞瘤患儿637例,其中7例(男5例,女2例)出现了第二肿瘤,回顾性分析其起病年龄、病理及分子分型、出现第二肿瘤的时间及类型、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截至2022年3月,中位随访时间39(17~67)个月,第二肿瘤发病率约为1.1%。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4~11)岁,出现第二肿瘤的中位年龄为10.8(5~15)岁。第二肿瘤发生在术后的中位时间为3(1~10)年,类型为胶质母细胞瘤(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急性白血病(1例)、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和神经纤维瘤(1例)。第二肿瘤患儿部分接受化学治疗,4例死亡,3例存活。结论髓母细胞瘤患儿第二肿瘤的发生率低,但随访时间延长亦随之增高,应加强随访及定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儿童 第二肿瘤
下载PDF
儿童幕上原始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思其 杜淑旭 +6 位作者 李舒婷 张金 李苗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分析幕上原始性神经外胚瘤(supratentori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sPNET)患儿的生存率和治疗的不良反应,以探讨适合国内儿童sPNET的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sPNET患儿1... 目的分析幕上原始性神经外胚瘤(supratentori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sPNET)患儿的生存率和治疗的不良反应,以探讨适合国内儿童sPNET的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治疗的sPNET患儿18例,年龄0.6~13.6岁,患儿均手术全切肿瘤,部分接受放射治疗,术后接受脑肿瘤(HIT)-2000方案治疗。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儿的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ve-free survival,PFS)率和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析患儿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截至2017年9月,随访时间0.2~4.8年,中位随访时间3.0年,存活率为72.2%(13/18例),其中完全缓解率61.1%(11/18例),复发7例(38.9%)。所有患儿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66.7±11.1)%和(71.8±10.7)%。1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患儿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68.8±13.3)%和(85.7±9.4)%,与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内患儿均未出现放射相关性脑损伤、放射性肺损伤、胰腺损伤。全中枢放射治疗期间1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常规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经皮下注射粒细胞刺激因子后血常规均恢复正常;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主要为恶心、呕吐,予止吐及保护胃黏膜后均好转。HIT-2000方案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达100%,其中2例由于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HIT-2000方案适合国内sPNET患儿手术后巩固治疗,疗效显著,且患儿耐受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始性神经外胚层瘤 中枢神经系统 化疗
原文传递
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李苗 孙艳玲 +12 位作者 王淑梅 杜淑旭 龚小军 任思其 高文超 万露露 武跃芳 邱晓光 李春德 田永吉 刘巍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3-447,共5页
背景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PB)临床发病率低,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P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B患儿。通过... 背景儿童松果体母细胞瘤(PB)临床发病率低,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P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B患儿。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至2022年8月31日。截取患儿的性别、诊断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和随访情况。主要结局指标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16例PB患儿纳入分析,男15例,女1例;中位诊断年龄67.6(20.7,129.4)月,<3岁4例。起病时临床表现以颅高压症状为主,无患儿合并明显内分泌功能障碍。MR表现:颅内原发肿瘤表现为松果体区及三脑室后占位,1例肿瘤扩散至第四脑室;13例术前伴有幕上脑积水;5例起病时即发现播散转移(M+),其中脊髓播散3例、脑干及脊髓播散1例、骶尾部椎管内种植转移1例。行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4例;手术入路采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15例,Poppen入路1例,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肿瘤Ki-67指数<30%3例、~60%5例、~80%8例。术后先化疗后放疗9例,先放疗后化疗7例。中位随访时间47.6(36.8,56.9)个月。9例出现复发/进展,其中因肿瘤进展死亡2例。OS 10.8~102.2个月,平均OS(90.7±7.6)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93.8±6.1)%、(85.9±9.3)%和(85.9±9.3)%。中位PFS 29.5(17.6,50.0)个月,1、3、5年PFS率分别为(87.5±8.3)%、(41.5±13.8)%和(33.2±13.3)%。男童生存率高于女童(χ2=5.405,P=0.02);肿瘤Ki-67指数为~60%的PB患儿PFS短于<30%者(χ2=4.600,P=0.032)。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Ki-67指数~60%的患儿PFS缩短风险是Ki-67指数<30%患儿的3.2倍(HR=3.211,95%CI:1.027~10.037,P=0.045)。结论儿童PB罕见,预后较差,Ki-67指数是PF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母细胞瘤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初诊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影响
16
作者 万露露 武万水 +13 位作者 杜淑旭 唐泓 龚小军 李苗 张金 任思其 李舒婷 王圆 刘妍 高文超 刘晶晶 武跃芳 孙艳玲 孙黎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B)初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入组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的61例初治MB患儿, 检测初治时患儿外周血常规、淋...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B)初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入组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的61例初治MB患儿, 检测初治时患儿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定量, 根据外周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 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 将患儿分为高NLR组(≥2.07)21例和低NLR组(<2.07)40例。分析2组患儿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情况。若生存分析存在差异, 则进一步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征、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定量的差异, 若存在差异, 则分析NLR与其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生存分析发现, 高NLR组MB复发率(38.1%比10.0%, χ^(2)=6.879, P=0.016)和死亡率(19.0%比0, χ^(2)=8.154, P=0.011)高于低NLR组。高NLR组患儿的PFS中位时间(12个月比19个月, χ^(2)=9.775, P=0.002)和OS中位时间(19个月比20个月, χ^(2)=8.432, P=0.004)短于低NLR组。2组患儿临床特征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NLR组T淋巴细胞[(67.93±6.37)%比(73.38±8.08)%, t=2.886, df=48.865, P=0.006]、T辅助细胞(Th)[(30.86±5.53)%比(34.29±7.44)%, t=2.037, df=51.981, P=0.047]、T抑制细胞(Ts)[(27.39±5.50)%比(30.84±6.58)%, t=2.164, df=47.581, P=0.035]的百分比均低于低NLR组。NLR与T淋巴细胞(r=-0.303, P=0.018)、Ts(r=-0.260, P=0.043)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初治时NLR较高的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 这种预后差异可能与T淋巴细胞、Ts等免疫细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免疫 预后 生存 儿童
原文传递
婴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苗 朱帅 +14 位作者 支天 谢瑶 孙艳玲 王淑梅 杜淑旭 龚小军 金眉 葛明 宫剑 赵卫红 刘嵘 黄东生 孙黎明 武万水 马晓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7-413,共7页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 背景婴儿期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临床罕见,国内少见报道。目的探讨婴儿期起病的CNS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婴儿原发CNS肿瘤病例为队列起点,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手术联合化疗,以2020年3月31日为随访终点,采集性别、起病年龄、有无转移、肿瘤部位、肿瘤级别、肿瘤直径、切除程度、是否化疗作为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的预后影响因素。主要结局指标OS和EFS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2例初诊婴儿原发CNS肿瘤进入本文分析,男36例,女16例;诊断时中位年龄6.7(0~12)个月,起病年龄<6月龄18例,其中新生儿期起病2例。幕上33例,幕下17例,脊髓2例;肿瘤直径<5 cm 26例,≥5 cm 19例,不详7例。行手术治疗44例中,全切/次全切39例(89%),部分切除4例,非开颅活检1例,起病即转移4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评估手术风险高和经济原因等未手术治疗8例,于诊断后0.9(0~1.24)个月死亡。低级别肿瘤24例,高级别肿瘤20例。脉络丛肿瘤17例,胶质瘤11例,胚胎性肿瘤13例,非成熟畸胎瘤2例,先天性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1例。手术后化疗24例,复发或进展11例(其中死亡10例),EFS 13例,其中有事件存活1例。手术后未化疗20例,1例复发或进展后死亡,EFS 19例。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非全切较肿瘤全切/次全切OS和EFS的HR分别为5.7(95%CI:1.408~23.115)和5.1(95%CI:1.260~20.731);高级别肿瘤较低级别肿瘤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18.0(95%CI:2.222~146.5897)和8.3(95%CI:1.687~40.530);肿瘤部位幕下较幕上婴儿OS和EFS的HR分别为4.2(95%CI:1.563~11.291)和4.9(95%CI:1.996~12.216)。结论婴儿原发CNS肿瘤低级别肿瘤预后良好,高级别肿瘤如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伴多层菊形团胚胎性肿瘤及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差,肿瘤非全切、高级别肿瘤和幕下肿瘤为影响OS和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婴儿 治疗 多中心
下载PDF
儿童间变性室管膜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舒婷 高文超 +7 位作者 杜淑旭 张金 刘妍 王圆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18-222,共5页
目的分析间变性室管膜瘤(EP)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确诊的间变性EP患儿,共63例,病理明确为间变性室管膜瘤,分子分型为幕上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突变型(ST-EPN-RELA)或后颅窝室管膜瘤A型(PF-EPN-A)。采用Kapl... 目的分析间变性室管膜瘤(EP)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确诊的间变性EP患儿,共63例,病理明确为间变性室管膜瘤,分子分型为幕上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突变型(ST-EPN-RELA)或后颅窝室管膜瘤A型(PF-EPN-A)。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患儿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分析。结果截止至2020年9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3.0年(范围0.6~7.6年),初治患儿35例,复发28例。初治患儿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3.3±7.7)%和(78.7±7.7)%;复发患儿的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1±4.9)%和(70.9±4.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年龄和发病部位不影响患儿的PFS和OS;手术全切和术后及早接受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存率(P<0.05);化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PFS和OS(P<0.05)。单纯化疗患儿(4例)生存率最低,2年OS为(25.0±21.7)%;初诊时年龄≤3岁的患儿在化疗后接受延迟放疗(22例),其3年PFS为(66.2±12.5)%,3年OS达(90.9±8.7)%;初诊时年龄>3岁、放疗后按序接受化疗的患儿(37例),其3年PFS较低,为(37.3±7.8)%,但OS有所提高,可达(77.3±6.8)%。所有患儿未出现放射相关性损伤,但是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结论儿童间变性EP预后差,手术及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低年龄室管膜瘤患儿接受化学治疗,可适当延迟放疗,提高生存率;复发患儿即使化学治疗疗效不显著,也可以适当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儿童 生存 化疗
下载PDF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对髓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金 任思其 +6 位作者 李舒婷 李苗 龚小军 孙艳玲 武万水 孙黎明 杜淑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对髓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评价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67例髓母细胞瘤患...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对髓母细胞瘤患儿的预后评价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67例髓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无播散组、播散组和复发组。化学药物治疗前留取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3组脑脊液中TNF-α和IFN-γ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TNF-α和IFN-γ对肿瘤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无播散组脑脊液TNF-α和IFN-γ的浓度显著高于播散组和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播散组和复发组之间脑脊液IFN-γ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 958,截断值为12. 73 ng/L时的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约登指数(Youden index,YI)分别为90. 9%、87. 1%和0. 78; IFN-γ的AUC为0. 809,截断值为136. 53 ng/L时的SEN、SPE、YI分别为78. 8%、80. 2%和0. 59。结论 TNF-α和IFN-γ的表达在髓母细胞瘤中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以作为髓母细胞瘤判断预后的评价指标,且TNF-α优于IFN-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髓母细胞瘤 脑脊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下载PDF
SHH型髓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20
作者 高文超 孙艳玲 +4 位作者 李苗 任思其 杜淑旭 武万水 孙黎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92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SHH(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0月儿科收治的SHH型MB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 目的回顾性分析SHH(sonic hedgehog)型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0月儿科收治的SHH型MB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99例SHH型MB患儿。中位年龄6.0(3.3~6.0)岁,≥3岁75例,<3岁24例;男62例,女37例;M_(0)66例,M_(+)33例;手术全切72例,近全切27例。病理分型以促纤维/结节型(DMB)为主,肿瘤起源部位以中线部位(四脑室、后颅窝、小脑蚓部)多见,2例存在SUFU胚系变异。中位随访时间3.2(2.2~4.1)年,3年EFS率(61.0±5.0)%,3年OS率(72.2±4.6)%,39例(39.4%)出现进展或复发。<3岁DMB、广泛结节型MB(MBEN)的3年OS率分别为(80.0±10.3)%、(57.1±18.7)%,其中12例M_(0)、无MYCN扩增及SUFU胚系变异者仅行化疗未放疗。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M^(+),存在TP53变异或MYCN、GLI2扩增,病理分型为大细胞/间变型者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HH型MB患儿的预后与M分期、病理分型、TP53变异、MYCN或GLI2扩增相关。病理分型为DMB及MBEN的婴幼儿无上述危险因素且无SUFU胚系变异者预后较好,可不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