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不同亚型的功能连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柏 朱骏 +4 位作者 潘杨 张利丽 章文斌 高阳 张丽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寻找不同亚型帕金森病患者之间基于丘脑底核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分析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3例,包括11例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1... 目的:寻找不同亚型帕金森病患者之间基于丘脑底核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分析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3例,包括11例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12例姿势障碍步态异常( PIGD)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同时纳入12名健康对照,基于双侧丘脑底核为种子点,做两两组间差异比较,分析3组之间功能连接差异脑区,计算这些差异连接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PIGD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基于丘脑底核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右距状裂周围皮质,功能连接下降的脑区位于右楔前叶。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下降的脑区为楔前叶、右角回和左额中回,且丘脑底核与左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和MMSE评分呈正相关( r=0.64, P=0.034)。 PIGD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相对于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功能连接增加的脑区为左侧距状裂周围皮质。结论不同类型的帕金森病患者中,丘脑底核与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均表现为下降,PIGD为主型患者相对于震颤为主型患者,丘脑底核与距状裂周围皮质功能连接增强。在不同类型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基于丘脑底核的功能连接差异的脑区与认知和情绪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功能连接 丘脑底核 楔前叶 距状裂
原文传递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同术后辅助治疗模式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文斌 高红梅 +6 位作者 祝淑钗 李腾 李曙光 李幼梅 刘志坤 李娟 苏景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7-743,共7页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不同辅助性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并入组的863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资料,其中术后放化疗、...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不同辅助性治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寻找最佳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0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治疗并入组的863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资料,其中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7、635、121例.应用PSM法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共261例(87例/组).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1、3、5年样本量分别为123、589、863例.1、3、5年OS和DFS率分别为89.7%、62.1%、51.7%和76.8%、52.1%、44.2%.PSM配对后术后放化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患者1、3、5年OS和DFS率分别为956%、73.3%、61.1%和85.6%、61.1%、54.4%,78.9%、38.9%、31.3%和67.8%、27.8%、20.0%,92.2%、55.6%、44.4%和67.8%、44.4%、36.7%(P均=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炎性黏连程度、pTNM分期和阳性淋巴结个数为PSM法配对后患者OS影响因素(P=0.002、0.000、0.007);饮酒史、pTNM分期和治疗模式为DFS影响因素(P=0.009、0.000、0.012).结论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患者接受辅助性放(化)疗有较好的疗效,术后辅助性放化疗与术后单纯化疗和放疗相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OS和DFS,且为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化学疗法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克隆及与壳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詹艳玲 董迎辉 +3 位作者 何琳 阮文斌 高晓艳 林志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4-1063,共10页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oproporphyrinogen-III oxidase,CPOX)是卟啉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卟啉是形成机体色素的重要化合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MmCPOX)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oproporphyrinogen-III oxidase,CPOX)是卟啉类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而卟啉是形成机体色素的重要化合物。采用RACE方法克隆获得文蛤粪卟啉原Ⅲ氧化酶基因(MmCPOX)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90 bp,其中开放阅读框1173 bp,编码39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2.04 ku,理论等电点为5.05;预测该酶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oprogen-oxidas结构域;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来看,软体动物门的文蛤、加州海兔和太平洋牡蛎首先聚在一起,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qRT-PCR结果显示,MmCPOX基因在文蛤早期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但在D形幼虫期以后表达量显著升高;在文蛤成贝的7个组织中,外套膜和血液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其与血卟啉合成和壳色卟啉形成相关;在不同壳色文蛤中,红壳文蛤、暗纹文蛤、细纹文蛤的外套膜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斑文蛤和白壳文蛤,表明其参与形成红色和褐色壳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粪卟啉原Ⅲ氧化酶 壳色 克隆与表达
下载PDF
304不锈钢在海洋环境混凝土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苗伟行 胡文彬 +3 位作者 高志明 孔宪刚 赵茹 唐军务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3-548,共6页
模拟混凝土失效不同时期的孔隙液环境,并通过循环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S测试技术研究了304SS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以及不同Cl^-浓度模拟环境下,304SS钝化膜的耐蚀性随着pH值的降低以及Cl^-浓度的升... 模拟混凝土失效不同时期的孔隙液环境,并通过循环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M-S测试技术研究了304SS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以及不同Cl^-浓度模拟环境下,304SS钝化膜的耐蚀性随着pH值的降低以及C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pH值为13的环境下钝化膜耐蚀性远高于pH值为9和11的,但在高pH值下孔蚀坑内流出的腐蚀产物会对钝化膜起破坏作用。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M-S测试分析了不同pH值环境下钝化膜耐蚀性及其钝化膜半导体特征,表明在pH值为13的饱和NaCl环境下钝化膜电阻远高于pH值为9和11的,不同环境下304SS钝化膜在开路电位下均呈现N型半导体性质。表明海洋环境条件下,随混凝土碳化过程和Cl^-的富集造成的腐蚀环境改变会对304SS产生重要影响,304SS钝化膜稳定性降低,发生腐蚀的倾向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SS 混凝土模拟液 电化学阻抗谱 Mott-Schottkey 循环极化曲线
原文传递
文蛤亮氨酸氨肽酶LAP3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幼体不同发育时期、成体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文斌 董迎辉 +3 位作者 高晓艳 刘晨珊 林德海 林志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6-104,共9页
为探索贝类LA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获得文蛤LAP3(Mm-LAP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组织及发育时期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m-LAP3基因cDNA全长2 037bp,... 为探索贝类LAP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获得文蛤LAP3(Mm-LAP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组织及发育时期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m-LAP3基因cDNA全长2 037bp,ORF区1 254bp,编码417个氨基酸;Mm-LAP3蛋白由Peptidase_M17超家族序列的N-端结构域和Peptidase_M17催化结构域组成。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Mm-LAP3基因在文蛤成体6个组织和幼体10个发育时期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斧足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这与斧足蛋白含量丰富、代谢旺盛相关;在幼体10个发育时期中的表达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D形幼虫时期达到最高,随后又有所降低,推测Mm-LAP3基因在早期发育时期参与了某些组织器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亮氨酸氨肽酶(LAP3)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降低吨焦耗高炉煤气应用实践
6
作者 刘文斌 曹文 +3 位作者 高庆华 靳方方 朱志娟 胡志强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02-103,共2页
焦炉炼焦过程中因煤气在燃烧室中燃烧获得热量,如何使煤气充分燃烧,获得最佳效能,提高焦炉热工效率,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技术改善焦炉加热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焦炉 加热 高炉煤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