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下输尿管长段撕脱的处理和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杰 严威 +1 位作者 高文喜 周洁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0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输尿管长段分别为18、20和21 cm撕脱患者进行诊治,1例行膀胱瓣管残端吻合术,1例行膀胱瓣管肾盂吻合术,1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均于腔内放置双J管。结果行膀胱瓣管输尿管残端吻...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输尿管长段分别为18、20和21 cm撕脱患者进行诊治,1例行膀胱瓣管残端吻合术,1例行膀胱瓣管肾盂吻合术,1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均于腔内放置双J管。结果行膀胱瓣管输尿管残端吻合术的患者于术后7个月取出双J管,1个月后复查无肾积水,无其他并发症,恢复良好。行膀胱瓣管肾盂吻合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取出双J管,1个月后复查,出现吻合口旁边囊肿,后期行自体肾移植术。行回肠代输尿管术的患者,于术后6个月取出双J管,1个月后复查无肾积水,恢复良好。结论输尿管镜下输尿管长段撕脱需及时行膀胱瓣管代输尿管术、回肠代输尿管术或自体肾移植术,需在术后6个月以后考虑取出双J管,使输尿管损伤得到最佳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长段损伤 处理 思考 输尿管镜下
下载PDF
扬州市耕地土壤pH值30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20
2
作者 毛伟 李文西 +6 位作者 高晖 陈欣 姜义 杭天文 龚鑫鑫 陈明 张月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3-893,共11页
【目的】土壤p H值是衡量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展江苏省扬州市30年来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施肥、降雨等对耕地土壤酸化影响的研究,为预测和控制土壤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1984年、1994年、2005年、2014年四个时期耕地土壤p ... 【目的】土壤p H值是衡量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开展江苏省扬州市30年来种植制度、耕作制度、施肥、降雨等对耕地土壤酸化影响的研究,为预测和控制土壤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1984年、1994年、2005年、2014年四个时期耕地土壤p H、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各时期的耕作制度、种植制度、降雨量和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数据来源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农化样点(4107个)、1994年的土壤普查点(2862个)、2005年土壤养分调查点(4018个)、2014年土壤养分调查点(6009个),共16996个。参照《中国土壤》对我国土壤酸碱度分级指标将扬州市耕地土壤p H分为5级,分别为Ⅰ级(>7.5)、Ⅱ级(6.5~7.5)、Ⅲ级(5.5~6.5)、Ⅳ级(4.5~5.5)、Ⅴ级(<4.5)。应用地统计学中克里格法(Kriging)和相关的统计学方法,用Arc GIS10.1、SPSS19等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扬州市1984年、1994年、2005年、2014年土壤p H平均分别为7.51(4107个)、7.07(2862个)、6.83(4018个)、6.74(6009个);1984~2014年四个时期土壤p H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即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通南高沙土区>丘陵地区。1984、1994年和2005年,土壤p H以Ⅰ级、Ⅱ级为主,1984年占总面积的90%以上,1994年和2005年占总面积的75%以上;2014年土壤p H空间分布以Ⅱ级、Ⅲ级水平为主,占总面积的65.7%。30年间,土壤p H值下降0~1个单位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7.2%,下降大于1个单位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9.3%。前20年土壤p H值下降严重,下降了0~2个单位的面积占80%以上。30年间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的整体土壤p H值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0.9、0.8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与土壤p H变化呈负相关关系,30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上升了6.01 g/kg,是土壤p H整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之一;30年间扬州市降水p 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丘陵、沿江地区下降最快,与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 H 演变 酸雨 施肥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炎性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冉 郝洪军 +3 位作者 刘琳琳 罗晶晶 闻洁曦 高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66-572,共7页
炎症反应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提示炎性标志物表达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针对炎性因子的治疗可能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益处。本文总结近年取得一些研究进展的传统和新型炎... 炎症反应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提示炎性标志物表达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针对炎性因子的治疗可能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益处。本文总结近年取得一些研究进展的传统和新型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分泌型磷脂酶A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内皮糖蛋白、趋化因子受体和5脂氧合酶等,从基础与临床角度综述其作用机制和治疗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生物学标记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