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率半径对环形聚能装药侵彻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涛 顾文彬 +3 位作者 刘建青 王振雄 徐景林 刘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61-64,81,共5页
模拟了5种不同曲率半径ASC射流成型与侵彻半无限靶的过程,提出了ASC射流侵彻"三区域"理论,定义了ASC切割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SC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射流成型状况和靶板侵彻深度;不同曲率半径ASC侵彻深度均呈现明显区域特征... 模拟了5种不同曲率半径ASC射流成型与侵彻半无限靶的过程,提出了ASC射流侵彻"三区域"理论,定义了ASC切割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SC在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射流成型状况和靶板侵彻深度;不同曲率半径ASC侵彻深度均呈现明显区域特征,分别为曲率敏感区、稳定侵彻区、侵彻加强区;稳定侵彻区"平台高度"可作为ASC切割能力,但应高度重视小曲率半径ASC曲率敏感区侵彻深度;本模型中,曲率半径ρ大于80 mm时,ASC切割能力为稳定侵彻区"平台"高度2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 曲率半径 侵彻 “三区域”理论
下载PDF
利用非对称结构接枝单体调控聚丙烯熔融自由基支化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季显丰 邱健 +4 位作者 李明罡 邢海平 王军 刘文彬 唐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8-597,共10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双键官能团反应活性的非等活性接枝单体对于聚丙烯(PP)熔融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探索了有效调控反应选择性的途径.首先合成了2种具有不同双键活性的非对称支化单体丙烯酸烯丁酯(BAC)、1-(烯丁氧甲基)-4-乙烯基苯(BMVB),采用... 研究了具有不同双键官能团反应活性的非等活性接枝单体对于聚丙烯(PP)熔融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探索了有效调控反应选择性的途径.首先合成了2种具有不同双键活性的非对称支化单体丙烯酸烯丁酯(BAC)、1-(烯丁氧甲基)-4-乙烯基苯(BMVB),采用上述2种含有"非等活性双键"的多官能团化合物作为接枝单体制备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探索降低LCB-PP制备过程中降解和交联副反应的途径,促进长链支化结构的形成.采用核磁、高温GPC(HT-GPC)及流变表征分析了改性样品的反应过程与支化结构.研究发现,将上述2种非对称接枝单体应用于过氧化物引发熔融接枝反应体系时,单体中高活性的双键能够把PP大分子自由基快速转变为较稳定的自由基,抑制PP的降解;而低活性的双键与PP大分子自由基反应产生支化结构,抑制交联反应.由于BMVB单体中高活性双键与低活性双键的竞聚率比值(17000)比BAC(2800)高,其对于自由基熔融反应过程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表现出PP降解不明显且长支链在分子链间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自由基反应 熔体反应 支化结构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阳 陈建立 +3 位作者 陈俊卯 曹文斌 刘洋 张国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69,共6页
目的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模拟该疾病的病理过程,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基础准备。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绞窄型组)和C组(单纯型组),每组大鼠32只。A组大鼠仅打开腹腔... 目的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模拟该疾病的病理过程,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基础准备。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绞窄型组)和C组(单纯型组),每组大鼠32只。A组大鼠仅打开腹腔,不阻断血运,术后8、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B组和C组大鼠分别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绞窄型和单纯型模型,建模后8、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损伤进行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水平。结果 HE染色和病理评分结果示,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肠道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瘀滞和损伤,B组逐渐加重,C组逐渐减轻,且血液瘀滞和损伤程度与结扎范围呈正相关。血清ELISA法结果示,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血清中IFABP和α-GST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升高程度与结扎范围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运用结扎法成功建立了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简单易行,且手术成功率高,可在相关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结扎法 大鼠模型 绞窄型 单纯型
下载PDF
茶叶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同时分析的简易前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谭君 文洋 +2 位作者 谭斌 刘德明 刘仲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3-229,255,共8页
本文对茶叶中的1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同时快速分析。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将茶样与吸附剂充分研磨后,进行柱层析净化预分离,最后经气相色谱检测。文中分别对吸附剂、层析柱和洗脱剂等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优化... 本文对茶叶中的11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同时快速分析。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将茶样与吸附剂充分研磨后,进行柱层析净化预分离,最后经气相色谱检测。文中分别对吸附剂、层析柱和洗脱剂等条件进行了详细考察,优化的方法为:1.0 g茶样浸润后与4.0 g中性Al_2O_3吸附剂充分研磨,混合物装入预填2.0 g无水Na_2SO_4+2.0 g Florisil+0.1 g活性炭的自制层析柱净化预分离,以20 mL乙酸乙酯:正己烷(2:3,V/V)洗脱;该法线性范围为0.1~2.0 mg/L,相关系数(r)大于0.9962(除了氟氯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检出限(LOD)在0.0000321~0.1451379 ng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R)在68.44%~119.20%,不同加标级别回收率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值(RSD)均低于14.73%。此外,对茶样的基质干扰(ME)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采用基质匹配校准曲线法(MC)有效解决ME问题。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环保,适用于茶叶中农残的同时、快速分离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残分析 茶叶 样品前处理方法 基质干扰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硫素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季延海 武占会 +2 位作者 钟启文 于平彬 刘明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2-1119,共8页
【目的】硫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研究无土栽培营养液中不同浓度硫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确定合理的韭菜水培营养液配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水培方法,以含硫2 mmol/L的日本千叶农试葱营养液(通用型)为基础,以硫酸钠... 【目的】硫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研究无土栽培营养液中不同浓度硫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确定合理的韭菜水培营养液配方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水培方法,以含硫2 mmol/L的日本千叶农试葱营养液(通用型)为基础,以硫酸钠作为硫源,设置了硫浓度分别为1、2、3、4、5 mmol/L的5个处理(分别用S1、S2、S3、S4和S5表示)。鉴于相对低浓度的Na+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较小,本试验结果忽略Na+的影响。在韭菜第二茬收获时测定了生长、生理、产量、品质指标及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和浓度。【结果】适当增加硫素浓度,对韭菜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S1处理相比,S2处理韭菜的株高、叶长、假茎粗、叶宽和叶片数分别增加了2.6%、4.5%、5.6%、10.8%、7.2%,韭菜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6.9%、10.1%。韭菜根系活力以S3处理最高,比S1处理显著增加了25.7%,叶绿素a和叶绿素a+b与S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S1处理19.0%、19.3%。韭菜V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均以S3处理最好,Vc含量显著高于S1处理18.8%,硝酸盐含量比S1处理显著降低33.3%。可溶性蛋白含量以S5处理最高。在韭菜中共检测出29种含硫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有少量的四硫化物,含硫化合物总含量以S2处理最高。韭菜产量以S3和S2处理最高,分别比S1处理显著提高了3.6%、5.6%。【结论】在应用日本千叶农试葱配方时,综合考虑韭菜生长、品质、芳香物质等指标,营养液中硫浓度以2~3 mmol/L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硫素浓度 生长 品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绩效棱镜在SZGD公司的应用案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温素彬 刘莎 《财务研究》 2017年第2期46-58,共13页
以股东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流程管理也不够关注。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多元资本共生体,持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分析了... 以股东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强调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流程管理也不够关注。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多元资本共生体,持续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同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运用绩效棱镜模型,分析了SZGD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需求及贡献,建立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设计了绩效棱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SZGD公司进行了全面的绩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价值取向 绩效棱镜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复合轧制工艺对SM45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广龙 赵坦 +3 位作者 原思宇 李文斌 范刘群 郭晓波 《轧钢》 2016年第5期11-14,共4页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M45钢不同保温时间、不同变形量的复合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试样的结合强度、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结合强度、界面结合率随着试样保温时间的延长以及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保温...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SM45钢不同保温时间、不同变形量的复合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对试样的结合强度、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结合强度、界面结合率随着试样保温时间的延长以及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保温时间3min、变形量20%时,结合强度可达370MPa,界面结合率达90%以上;界面处金相组织为一条铁素体带状组织,该组织是由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导致的;在带状组织上分布有点状夹杂物,夹杂物的形成与试样加工后表面的粗糙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轧制 结合强度 金相组织 结合率
原文传递
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血管模型研究
8
作者 温彬 刘垚 +3 位作者 孟健 李勇男 唐跃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模型,为进一步探索肺动脉高压机制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5只分离肺动脉后将血管置于培养液中,并接入体外循环系统;以新鲜肝素... 目的:建立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模型,为进一步探索肺动脉高压机制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5只分离肺动脉后将血管置于培养液中,并接入体外循环系统;以新鲜肝素化兔血灌流培养48 h,灌注压力维持40 mm Hg(1 mm Hg=0.133 k Pa);期间通过调节膜肺给氧量控制血氧饱和度,建立3个模型组(n=5):高饱和度组(90%~100%)、中饱和度组(65%~75%)、低饱和度组(40%~50%)。转流结束后获取离体血管和正常对照组兔肺血管行病理形态分析、肺动脉组织IPP6.0定量分析以及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分析比较。结果:3个模型组转机时间均达到48 h,压力稳定控制在40 mm Hg,血氧饱和度由高到低分别为(97.94±1.01)%、(72.14±12.85)%、(43.83±8.71)%(P<0.05)。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兔肺动脉相比,3个模型组离体培养的肺动脉管壁均明显增厚;随着血氧饱和度降低,3个模型组离体培养的肺动脉弹力纤维逐渐增多、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血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模型 心血管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奇妙节丛孢的分离及对捻转血矛线虫幼虫和秀丽隐杆线虫捕食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黔林 王波波 +11 位作者 许强 王帆 方文秀 蔡彬 张超 刘艳秋 曾嘉庆 张海燕 王海玉 刘洋 蔡葵蒸 曹欣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7-824,共8页
本研究从牛羊放牧草地土壤、粪堆、厩舍土壤及林地土壤中分离捕食线虫性真菌奇妙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thaumasia),并进一步了解分离株对线虫的捕食过程。首先,使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奇妙节丛孢菌;然后,借助扫描电镜对NBS005分离株与绵... 本研究从牛羊放牧草地土壤、粪堆、厩舍土壤及林地土壤中分离捕食线虫性真菌奇妙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thaumasia),并进一步了解分离株对线虫的捕食过程。首先,使用诱饵平板技术分离奇妙节丛孢菌;然后,借助扫描电镜对NBS005分离株与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幼虫及自由生活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的捕杀动态学及相互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1 532份与牛羊相关的样品中分离出11株奇妙节丛孢菌,检出率为0.71%(11/1 532)。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加入试验线虫后第6小时,该菌产生捕食结构并开始捕捉试验线虫。其中,二期幼虫(L2)于捕捉后第8小时被真菌刺入角质层,第30小时虫体明显皱缩,提示虫体正处于消化过程,第78小时虫体被消化完全;第三期的感染性幼虫(L3)于捕捉后第12小时被真菌穿透,第42小时虫体表面皱缩,第84小时虫体消化完全;秀丽隐杆线虫于捕捉后第7小时被真菌刺入并明显皱缩,第12小时虫体严重皱缩,第18小时消化完全。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所分离的真菌属于奇妙节丛孢菌,该菌捕捉以上三种类型的线虫后,真菌对线虫捕食作用的时间随着线虫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妙节丛孢 捻转血矛线虫 秀丽隐杆线虫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