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盐肉制品降盐与品质改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大宇 张苏苏 +3 位作者 董学文 庞国强 李欣欣 周亚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947-1953,共7页
肉制品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食盐是常见且必需的调味料。传统加工肉制品普遍含盐量过高,过量的摄入食盐也已经被证实能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开发低盐肉制品势在必行。但是,直接减少食盐添加量会对产品... 肉制品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来源,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食盐是常见且必需的调味料。传统加工肉制品普遍含盐量过高,过量的摄入食盐也已经被证实能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开发低盐肉制品势在必行。但是,直接减少食盐添加量会对产品风味、口感、质构和保质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添加风味提升物、品质改良剂等物质并辅助以品质改良加工技术来优化产品品质。本文论述了国内外低盐肉制品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降盐技术(食盐替代物、改变食盐形态等)和品质改良加工技术(腌制技术、超声波技术、超高压技术等)在肉制品中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其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低盐肉制品研发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肉制品 降盐技术 品质改良 加工技术
下载PDF
内镜下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震龙 周致圆 +6 位作者 姚丹华 郑磊 刘斌 段衍涛 姜一帆 庞莉雯 李幼生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切开术(ES)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ES治疗的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共接受22次ES治疗,人均治疗次数(1.7±0.6)次... 目的评价内镜下切开术(ES)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ES治疗的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共接受22次ES治疗,人均治疗次数(1.7±0.6)次,狭窄长度0.5~10.0 cm,中位数1.5 cm,狭窄直径0.2~0.8 cm,中位数0.4 cm,即时手术成功率100.0%。随访期内,6例ES前未行近端肠管造口术的患者不需要常规手术干预,7例ES治疗前曾行近端肠管造口术的患者3例已经完成造口还纳手术;所有接受ES治疗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ES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肛周病变 肛管直肠狭窄 内镜治疗 内镜下切开术
下载PDF
圆偏振发光无机量子点:合成策略及发光机制
3
作者 蔡佳蓉 赵伟 +3 位作者 闫雯慧 王欣钰 张煜宁 庞代文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5-1177,共13页
实现荧光亮度与发光不对称性的高效整合对制备高质量圆偏振发光材料至关重要.这类材料在加密信息传输、三维(3D)成像和手性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无机量子点作为发光单元,因其高稳定性、可调光致发光特性和高荧光量子产率,被认为是... 实现荧光亮度与发光不对称性的高效整合对制备高质量圆偏振发光材料至关重要.这类材料在加密信息传输、三维(3D)成像和手性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无机量子点作为发光单元,因其高稳定性、可调光致发光特性和高荧光量子产率,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应用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要实现同时具备高荧光亮度和强发光不对称性信号的无机量子点的制备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手性配体对量子点表面不完全钝化而导致的缺陷态的形成,以及手性配体与量子点相互作用产生的手性发光控制机制尚不清晰.本综述从量子点的合成与手性功能化途径着手,系统综述了手性量子点的合成策略,包括水相直接合成、后合成修饰、及水/油界面介导的合成,并详细描述了这些合成方法的化学本质、对应材料的性质及方法本身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一步地,根据相关经验方程,给出了圆偏振发光、荧光及手性信号的影响规律.结合电偶极和磁偶极对材料电子跃迁的影响,分析了圆偏振发光、荧光及手性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无机量子点圆偏振发光的产生和性质调控内在规律,为高质量圆偏振发光量子点的制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 量子点 手性 合成 发光机制
原文传递
利用定量单病毒示踪技术探究SARS-CoV-2与细胞膜融合动态过程
4
作者 刘昊阳 胡宇斯 +3 位作者 余聪 王志刚 刘书琳 庞代文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Viral envelope fusion with the host plasma membrane(PM)for genome release is a hallmark step in the life cycle of many enveloped viruses.This process is regulated by a complex network of biomolecules on the PM,but rob... Viral envelope fusion with the host plasma membrane(PM)for genome release is a hallmark step in the life cycle of many enveloped viruses.This process is regulated by a complex network of biomolecules on the PM,but robust tools to precisely elucidate the dynamic mechanisms of virus-PM fusion events are still lacking.Here,we developed a quantitative single-virus tracking approach based on highly efficient dual-color labelling of viruses and batch trajectory analysis to achieve the spatiotemporal quantification of fusion events.This approach allows u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membrane fusion mechanism utilized by pseudotyp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at the singlevirus level and precisely elucidate how the relevant biomolecules synergistically regulate the fusion process.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SARS-CoV-2 ma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upersaturated clusters of cholesterol to facilitate the initiation of the membrane fusion process and accelerate the viral genome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Fluorescence labelling Membrane fusion Quantum dot Single-virus tracking
原文传递
单病毒示踪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志刚 刘书琳 +3 位作者 刘安安 张利娟 余聪 庞代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4,共12页
病毒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病原之一,由其引发的病毒性疾病对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动态过程涉及病毒组分与多种细胞组分或细胞器间... 病毒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病原之一,由其引发的病毒性疾病对人民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动态过程涉及病毒组分与多种细胞组分或细胞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是传统手段无法对该动态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研究。单病毒示踪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时原位示踪单颗病毒侵染过程的技术,在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方面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借助于该技术,能够获取病毒侵染过程中病毒入胞途径、胞内转运过程、病毒核酸释放及其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动态过程信息,从而对病毒的感染机制进行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本文就单病毒示踪技术所涉及的测量技术、标记技术和信息获取进行阐述,总结归纳了单病毒示踪在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挑战性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示踪 测量 标记 感染 机制
原文传递
一种折弯机快速换模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成 马术文 +1 位作者 庞敏 杨欣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9,23,共4页
为有效解决当前折弯模具在换模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操作危险等问题,对折弯生产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折弯模具快速换模系统。将换模系统按功能需求划分为通用垫铁、驱动系统、上模辅助支撑装置以及快速对准等模块。对各个模块... 为有效解决当前折弯模具在换模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操作危险等问题,对折弯生产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折弯模具快速换模系统。将换模系统按功能需求划分为通用垫铁、驱动系统、上模辅助支撑装置以及快速对准等模块。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形成折弯机快速换模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折弯生产中折弯模具更换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在提升换模操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换模效率,系统对其他相关设备的研发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弯模 快速换模 自动化
下载PDF
近红外量子点分析性能调控
7
作者 赵伟 刘安安 +1 位作者 刘振亚 庞代文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2-1501,共10页
近红外量子点因其吸收光谱更宽、荧光发射波长更长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优异的分析性能是实现其应用的基础,而分析性能,包括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强度及表面性质等,与其结构息息相关.基于对其结构的深入研究,近红外量子点分析性能... 近红外量子点因其吸收光谱更宽、荧光发射波长更长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优异的分析性能是实现其应用的基础,而分析性能,包括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强度及表面性质等,与其结构息息相关.基于对其结构的深入研究,近红外量子点分析性能的精细调控得以实现.基于本课题组的工作,本文从无机晶核与表面配体层两方面出发,评述了近年来近红外量子点分析性能的调控策略,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以期推动近红外量子点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量子点 分析性能
原文传递
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居家联合养老模式探析
8
作者 吴慧洁 吴汉文 +1 位作者 庞亚威 刘昌南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8期3572-3575,共4页
首先分析了中国现有三种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供不应求,居家养老主体缺失的背景下,提出居家联合养老的模式。其次,对居家联合养老模式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该种模式面临的困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完... 首先分析了中国现有三种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供不应求,居家养老主体缺失的背景下,提出居家联合养老的模式。其次,对居家联合养老模式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该种模式面临的困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居家联合养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居家联合养老 建议
下载PDF
豫西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化富集规律
9
作者 岳涛 付恒一 +5 位作者 宁婧雯 庞丽丽 李琼 袁征 张浩 付治国 《有色矿冶》 2017年第5期6-10,共5页
豫西地区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位于秦岭山脉三大支脉的外方山脉北麓;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化富集规律:(1)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酸性火山熔岩—流纹岩的层间拆离断层带内充填的石英脉中;(2)矿体倾斜但平缓,... 豫西地区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位于秦岭山脉三大支脉的外方山脉北麓;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化富集规律:(1)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酸性火山熔岩—流纹岩的层间拆离断层带内充填的石英脉中;(2)矿体倾斜但平缓,倾角8°~35°,超薄脉状,厚度0.5~2.5m,平均2.14m,矿体空间展布状态与熊耳群流纹岩岩层、拆离断层和石英脉一致;(3)矿化不均匀,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上部内边缘时,脉体完整矿化较弱;(4)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下部内边缘时因脉体与拆离断层接触带岩石破碎程度高,钼矿化富集较强;(5)层间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石英脉下盘因围岩发生层间滑动幅度大,产生大量的层间裂隙,常形成条带状构造的富矿层;(6)钼矿化与拆离断层带围岩蚀变的强弱正相关,特别是钾化、硅化蚀变厚度越大,强度越高矿石越富;(7)矿石呈条带状,星点浸染状和复脉状矿石者,矿石较富;(8)矿体倾角由陡变缓、由缓变陡部位,走向转弯部位,矿化富集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流纹岩 拆离断层 充填 石英脉 层间裂隙 围岩蚀变 豫西嵩县
下载PDF
Do peripartum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have a worse prognosis? A nationwide cohort in Taiwan
10
作者 Guan-Woei Tseng Mei-Chen Lin +5 位作者 Shih-Wei Lai Cheng-Yuan Peng Po-Heng Chuang wen-pang Su Jung-TaKao Hsueh-Chou Lai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第11期1766-1776,共11页
BACKGROUND While primary liver cancer(PLC)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around the world,few large-scal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that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urvival outcomes among peripartum a... BACKGROUND While primary liver cancer(PLC)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around the world,few large-scal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have been reported that evaluated the clinical survival outcomes among peripartum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PLC.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eripartum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PLC have lowe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women who were not peripartum and postmenopausal.METHODS The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claims data from 2000 to 2012 was used for this propensity-score-matched study.A cohort of 40 peripartum women with PLC and a reference cohort of 160 women without peripartum were enrolled.In the women with PLC with/without menopause study,a study cohort of 10752 menopausal females with PLC and a comparison cohort of 2688 women without menopause were enrolled.RESULTS Patients with peripartum PLC had a non-significant risk of death compared with the non-peripartum cohort[adjusted hazard ratios(aHR)=1.40,95%confidence intervals(CI):0.89-2.20,P=0.149].The survival rate at different follow-up durations between peripartum PLC patients and those in the non-peripartum cohort showed a non-significant difference.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PLC younger than 50 years old(without menopause)had a significant lower risk of death compared with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LC at or older than 50 years(postmenopausal)(aHR=0.64,95%CI:0.61-0.68,P<0.001).The survival rate of women<50 years with P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lder women with PLC when followed for 0.5(72.44%vs 64.16%),1(60.57%vs 51.66%),3(42.92%vs 31.28%),and 5 year(s)(37.02%vs 21.83%),respectively(P<0.001).CONCLUSION Peripartum females with PLC have no difference in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those patients without peripartum.Menopausal females with PLC have worse survival rates compared with those patients without menop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liver cancer Peripartum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PROGNOSIS Nationwide cohort Peripartum women Postmenopausal women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疗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肖英 潘成荣 +2 位作者 陈凤随 文静 庞天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东莞市大岭山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的2 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低频电刺激+中药封包组(观察组)、低频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不采...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东莞市大岭山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的2 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低频电刺激+中药封包组(观察组)、低频对照组、中药对照组、不采取康复措施组。对比4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宫缩痛及疼痛程度。结果:与其他3组相比,低频电刺激+中药封包组(观察组)能有效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减轻宫缩痛症状(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可减轻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刺激法 中药封包 人工流产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不同肠管中SOX-2、SOX-10、GDN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庞文帅 马建苏 +3 位作者 刘晓丽 周丽霞 王博 王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不同肠管中SOX-2、SOX-10、GDN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5例作为观察组,取切除的狭窄段、扩张段和移行段肠管组织,将同期行结肠造瘘术的患儿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不同肠管中SOX-2、SOX-10、GDN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5例作为观察组,取切除的狭窄段、扩张段和移行段肠管组织,将同期行结肠造瘘术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肠管组织SOX-2、SOX-10、GDNF的表达。结果各组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神经节细胞质/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肠肌间神经丛直径:HD组狭窄段<HD组移行段<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神经节细胞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神经节细胞质/核:HD组移行段<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各组SOX-2、SOX-10、G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狭窄段<病例组移行段<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对照组与HD组扩张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病变肠管组织中SOX-2、SOX-10、G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逐渐降低,这与病变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SOX-2 SOX-10 GDNF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气缸盖低周热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鹏 景国玺 +3 位作者 许春光 文洋 庞建超 高英英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2-77,共6页
通过测试气缸盖本体解剖试样,获得气缸盖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特性,并利用仿真方法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发动机低周疲劳台架考核方法,运用子模型分析技术,得到考核循环内气缸盖火力面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特性。基于塑性应变能理... 通过测试气缸盖本体解剖试样,获得气缸盖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特性,并利用仿真方法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发动机低周疲劳台架考核方法,运用子模型分析技术,得到考核循环内气缸盖火力面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特性。基于塑性应变能理论,结合试验测试,对火力面低周热机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分析表明排气鼻梁区的寿命较低,约为1 1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盖 低周热机疲劳 寿命预测 塑性应变 能量法
下载PDF
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现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庆锋 曾文芳 +1 位作者 庞震苗 林安琪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第9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09年至2015年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7年的基本情况、总诊疗人次数、门急诊人次、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六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反映几年来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服务量水平,提出合理建议,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 目的通过对2009年至2015年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7年的基本情况、总诊疗人次数、门急诊人次、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人数六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反映几年来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服务量水平,提出合理建议,为广东省中医药事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广东省中医统计信息汇编》,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1年至2015年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连年增加,总诊疗服务量逐年上升,门急诊服务量增长相对稳定,其中村卫生室发展迅速,服务量猛增。病床使用率波动不大,各地区间差异较大,总的来说中医综合医院上升,中医专科、内骨伤科、中西医结合医院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出院人数增加。结论 2009年至2015年广东省中医类医疗机构服务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基层中医药发展缓慢,应着力提高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服务量
下载PDF
12月龄丹巴黄羊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平贵 周明亮 +5 位作者 王燕军 毛进彬 陈明华 阿龙呷 肖文平 庞倩 《草学》 2017年第5期62-67,71,共7页
旨在探讨丹巴黄羊的资源特性,试验选择了12月龄丹巴黄羊公、母羊各3只,屠宰并测定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公、母羊宰前体重分别为25.83±1.04kg和18.50±2.29kg,屠宰率分别为45.18±0.78%和38... 旨在探讨丹巴黄羊的资源特性,试验选择了12月龄丹巴黄羊公、母羊各3只,屠宰并测定其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肌肉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公、母羊宰前体重分别为25.83±1.04kg和18.50±2.29kg,屠宰率分别为45.18±0.78%和38.89±2.08%,净肉率分别为33.76±1.4%和28.59±1.99%,胴体产肉率分别为74.30±0.85%和74.08±0.65%;公羊的胴体长、胴体后腿围、胴体后腿长、腰部肌肉厚、后腿肉重、肩胛肉重和胸下肉重等指标显著高于母羊(P<0.05),其他胴体体尺和胴体分割指标在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特性、肌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肌肉矿物质含量及其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在公、母羊间的差异较小,公羊的a值显著高于母羊(P<0.05);公、母羊肌肉中共检测到18种氨基酸,EAA/TAA分别为39.56±0.26%和39.48±0.66%,EAA/NEAA分别为65.45±0.71%和65.43±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巴黄羊 屠宰性能 肌肉品质 氨基酸
下载PDF
大豆GmWRKY20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宁文峰 庞添 +2 位作者 杨艳玲 张超 柏锡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753,共6页
Gs WRKY20基因是从野生大豆中挖掘到的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该基因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与苜蓿的抗旱性,并使拟南芥提前开花。栽培大豆中的Gm WRKY20是Gs WRKY20基因的同源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99%。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栽培大豆中Gm ... Gs WRKY20基因是从野生大豆中挖掘到的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该基因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与苜蓿的抗旱性,并使拟南芥提前开花。栽培大豆中的Gm WRKY20是Gs WRKY20基因的同源基因,序列相似度达到99%。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栽培大豆中Gm WRKY20基因表达特性,结果表明:Gm WRKY20基因在不同栽培品种间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仅在大豆发育的特定阶段上调表达,其上调表达与大豆开花的起始相关;主要表达部位在叶片;不受光周期影响,但受到多种非生物胁迫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KY20基因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12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肌肉品质及其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明亮 王燕军 +5 位作者 毛进彬 陈明华 阿龙呷 肖文平 庞倩 杨平贵 《草学》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比较了12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肌肉特性,测定其肌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丹巴黄羊公、母羊的滴水损失、眼肌面积、剪切力、熟肉率和pH值等主要衡量肌肉品质的指标与藏山羊公、母羊无显著差异(P... 比较了12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肌肉特性,测定其肌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丹巴黄羊公、母羊的滴水损失、眼肌面积、剪切力、熟肉率和pH值等主要衡量肌肉品质的指标与藏山羊公、母羊无显著差异(P>0.05),丹巴黄羊公、母羊的GR值和背膘厚等指标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2)肌肉中水分、钾、铬、胆固醇和钙等5项指标含量在公、母羊间及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他18项指标相对稳定;(3)丹巴黄羊公、母羊和藏山羊公、母羊肌肉中检测到18种氨基酸(8种必须氨基酸和10种非必须氨基酸),11种氨基酸在公、母羊间及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他7种氨基酸保持相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山羊 丹巴黄羊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氨基酸
下载PDF
24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屠宰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明亮 王燕军 +5 位作者 毛进彬 陈明华 阿龙呷 肖文平 庞倩 杨平贵 《草学》 2017年第5期72-75,共4页
为了比较24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屠宰性能,屠宰了24月龄丹巴黄羊羯羊、藏山羊公羊及母羊各3只,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形态及胴体分割等指标。结果表明:丹巴黄羊羯羊的宰前活重、体长、胸围、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 为了比较24月龄丹巴黄羊与藏山羊的屠宰性能,屠宰了24月龄丹巴黄羊羯羊、藏山羊公羊及母羊各3只,测定其屠宰性能、胴体形态及胴体分割等指标。结果表明:丹巴黄羊羯羊的宰前活重、体长、胸围、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羯羊的胴体重、净肉重和骨重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及胴体产肉率等指标与藏山羊公、母羊差异不显著(P>0.05);羯羊的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围、胴体后腿长和胴体后腿宽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羯羊的后腿肉重、腰肉重、肋肉重、肩胛肉重及胸下肉重等指标显著高于藏山羊公、母羊(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山羊 丹巴黄羊 屠宰性能 胴体体尺指标
下载PDF
供、受者性别因素对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19
作者 李金锋 孙佳佳 +6 位作者 丰贵文 尚文俊 庞新路 刘磊 谢红昌 丰永花 王志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593-2599,共7页
背景:公民逝世器官捐献逐渐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器官来源,供、受者性别因素可能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前评估与受者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分析供、受者性别因素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指导公民逝世器... 背景:公民逝世器官捐献逐渐成为器官移植的主要器官来源,供、受者性别因素可能在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前评估与受者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分析供、受者性别因素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指导公民逝世器官捐献供肾时受者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施行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依据供、受者性别将受者分为4组: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D组(女性供者,女性受者);随访受者移植后1,2周以及1,3,6,12个月肾功能变化,比较供、受者性别因素对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男性供者组受者(A+B组)移植后各时间点血肌酐值均低于女性供者组受者(C+D组),其中移植后3,6,1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男性供者组受者(A+B组)移植后各时间点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女性供者组受者(C+D组),移植后随访各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移植后各时间点随访血肌酐值均高于其他3组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3,6,12个月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受者的血肌酐值高于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A组(男性供者,男性受者)受者移植后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值始终高于C组(女性供者,男性受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男性供者,女性受者)受者移植后3,6,12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值高于D组(女性供者,女性受者)受者,随访6个月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证实,男性供者的受者肾功能恢复优于女性供者;男性受者接受女性供肾时,其肾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应谨慎选择;供者年龄较大以及肾功能较差的男性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性别因素 组织供者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性别 公民逝世器官捐献 肾功能恢复 受者选择 边缘性供肾 体表面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十项全能运动的速度能力:全能之王伊顿的启示
20
作者 文世林 庞博 李爱菊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6年第6期82-86,共5页
通过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2013年、2015年世锦赛和2012年奥运会前12名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理论分析伊顿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5届世界大赛成绩的发展变化,在个体水平上探讨各单项成绩与总成绩纵向发展的关联... 通过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2013年、2015年世锦赛和2012年奥运会前12名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理论分析伊顿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5届世界大赛成绩的发展变化,在个体水平上探讨各单项成绩与总成绩纵向发展的关联度。结论:从因子模型来看,短跳因子和投掷因子是决定十项全能成绩的核心因素,且短跳因子中与总分相关系数最高的项目依次为400m、100m、跨栏和跳远;伊顿多年的成绩发展特征说明短跳和投掷项目,特别是铁饼、400m、100m、铅球等项目的成绩增长可能是提升优秀全能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项全能 速度能力 伊顿 因子分析 灰色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