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NDVI的云南省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熊俊楠 彭超 +4 位作者 程维明 李伟 刘志奇 范春捆 孙怀张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30-1840,共11页
植被覆盖变化监测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计算2001-2016年MODIS-NDVI植被指数,辅以趋势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估算了2001-2016年云南省植被覆盖度,进而探讨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分布关系。结... 植被覆盖变化监测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计算2001-2016年MODIS-NDVI植被指数,辅以趋势分析、变异系数等方法,估算了2001-2016年云南省植被覆盖度,进而探讨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 2001-2016年云南省植被覆盖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4.992%/10 a。(2)在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呈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特征,滇西、滇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度最高,滇西北地区最低;植被覆盖度稳定性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波动性越来越大;滇东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趋势明显优于其他区域,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为增加、基本稳定和减少趋势的面积分别占49.53%、43.76%和6.71%。(3)植被覆盖度在2001-2006年、2006-2011年、2011-2016年3个时段的面积转移矩阵结果均表现为植被覆盖进化面积大于退化面积,二者的比值分别为1.42、1.63、2.01,植被覆盖情况呈持续改善趋势。(4)云南省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平均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趋势;随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趋势;随坡向的变化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趋势分析 变异系数 云南
原文传递
我国“三稀矿产”的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登红 孙艳 +8 位作者 代鸿章 郭唯明 赵芝 赵汀 李建康 王成辉 黄凡 于扬 李德先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27,共9页
我国"三稀矿产"总体上资源丰富,既是资源大国,也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往往因为深加工技术落后、环境代价太大、战略意识不强等原因而始终拿不到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稀矿产&... 我国"三稀矿产"总体上资源丰富,既是资源大国,也是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往往因为深加工技术落后、环境代价太大、战略意识不强等原因而始终拿不到市场的话语权。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三稀矿产"恰恰具有无限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梳理2011年以来全国"三稀矿产"资源调查和找矿过程中积累的资料,概略性地总结了我国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矿产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些开发利用建议,进一步强调"稀土不土,稀有常有,稀散不散"的禀赋特征,提出了开发利用过程中"稀土管得着,稀有找得到,稀散用得好"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稀矿产 资源特征 开发利用
下载PDF
K-Ar dating of late Mesozoic volcanism and geochemistry of volcanic gravels in the North Huaiyang Belt, Dabie orogen: Constraints on th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exhumation of the northern Dabie orthogneiss complex 被引量:28
3
作者 Yuejun Wang weiming fan Feng Gu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20期1688-1695,共8页
Two eruption episode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systematic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K-Ar dating of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North Huaiyang belt (NHB), Dabie orogenic belt, of which the earlier volcanic sui... Two eruption episodes are identified through systematic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K-Ar dating of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North Huaiyang belt (NHB), Dabie orogenic belt, of which the earlier volcanic suite termed Maotanchang Fm. (Fm.) occurring at Jinzhai, Xianhualing and Maotanchang, etc., was erupted from 149 Ma to 138 Ma. The other named Xiaotian Fm. mainly distributed at Xiaotian, Shucheng, etc., was formed between 132 Ma and 116 Ma. During the eruption gap of the two volcanic suites deposited a volcano-sedimentary conglomerate layer, which are composed of the multi-compositional gravels, including the North Dabie orthogneiss complex (NDOC), volcanic gravels, etc. These volcanic gravels in the conglomerate layer show identical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87Sr/86Sr(t) =0.7084-0.7092,εNd(t) =-21.8--24.4) to the Maotanchang Fm. volcanic rocks (87Sr/86Sr = 0.7086-0.7102,εNd = -19.2-24.4), but significantly distinct from those of Xiaotian Fm. (87Sr/86Sr = 0.7076-0.7084, ε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gravel CONGLOMERATE layer K-Ar dating geo-chemical comparison late Mesozoic uplifting-erosion North Huai-yang belt.
原文传递
我国桑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展望:桑黄产业发展千岛湖宣言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焱 陈晓华 +46 位作者 戴玉成 周丽伟 蔡为明 郭良栋 崔宝凯 李宁 雷萍 李长田 李正鹏 施维 陆本坤 秦绍新 王荣祥 李喜范 宋金俤 姚生良 张安强 蒋宁 万和炎 丁法良 张赫男 郑仲桂 张升明 周洪英 范宇光 陈万超 余鑫辉 唐世超 张彦飞 张钦学 王琨 闫景坤 刘迪 王晨光 杨保雨 陈渭春 李婷婷 莫妍 傅俊生 吴德平 宋斌 刘杰 王君 周伟 耿俊菊 赵菁 李青恩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5-874,共20页
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 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降尿酸等多种功效作用。现代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桑黄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带花、水曲柳、枣树和核桃楸等多种阔叶树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桑黄人工驯化,目前主要用于桑黄产业的种类有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瓦尼桑黄(又称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鲍姆桑黄Sanghuangporus baumii和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等,产业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形成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桑黄的历史记载、分类地位的演变、功效研究、产业发展进程及面临的瓶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促进桑黄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并对产业发展愿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分类 历史演变 功效作用 产业问题 发展建议
原文传递
基于GWR模型的青藏高原地区TRMM数据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熊俊楠 李伟 +3 位作者 刘志奇 程维明 范春捆 李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5,共8页
青藏高原地区复杂的气候环境与地形构造给水文气象数据观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缺少有效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成为区域气象预报与预测的重要阻碍。以2001—2015年间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降水... 青藏高原地区复杂的气候环境与地形构造给水文气象数据观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缺少有效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成为区域气象预报与预测的重要阻碍。以2001—2015年间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降水产品为基础,使用1 km空间分辨率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空间数据,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实现TRMM产品的降尺度计算,并以地面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在年、月尺度上进行结果检验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RMM产品在降尺度处理前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趋于一致,但降尺度后的结果精度明显高于原始TRMM产品;2001—2015年间各年TRMM产品降尺度后的降水量与实测降水量的相关系数R 2均高于原始TRMM降水量,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平均降低了21.652 mm和16.379 mm;2001—2015年间TRMM产品原始降水量准确率相对较低,在使用时需进一步进行修正,经过降尺度处理的TRMM降水量与实测降水量的拟合程度有显著性提高,除6月、8月和11月外,其他月份R 2均达到了0.65以上,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R 青藏高原地区 TRMM 降尺度
下载PDF
基于局部密度聚类算法的变压器故障状态评估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伟明 吴帆 +4 位作者 黄业广 吴杰康 覃炜梅 龚杰 金尚婷 《广东电力》 2018年第8期81-90,共10页
为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状态评估的准确性,结合局部密度聚类(local density clustering,LDC)算法和三比值法提出一种变压器故障状态评估方法——以油中溶解气体为研究对象,对气体数据进行LDC处理,以最后聚类结果作为故障状态评估模... 为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故障状态评估的准确性,结合局部密度聚类(local density clustering,LDC)算法和三比值法提出一种变压器故障状态评估方法——以油中溶解气体为研究对象,对气体数据进行LDC处理,以最后聚类结果作为故障状态评估模型及结合三比值法对新数据进行故障评估。该方法在弥补聚类方法无法准确反映故障状态和三比值法编码不全、编码太片面等不足的同时,在变压器状态发生变化时能随着新数据的输入自主修正故障状态评估模型。不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在变压器故障评估中,具有较高的故障评估准确率,并且当出现未知故障时能有效修正所搭建故障状态评估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变压器故障状态,保证变压器正常、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中溶解气体 局部密度聚类算法 三比值法 归一化处理 变压器 故障评估
下载PDF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INTERA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ENOZOIC AND MESOZOIC BASALTS AROUND BOHAI AREA 被引量:16
7
作者 Yigang Xu weiming fan and Ge Li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Guangzhou , P. R, China)(Department of Gedegy, Royal Holoway Univoersity of London, Egham, Surrey, TW20OEX , UK)(Changsha Institute of Geotectonics,Chin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5年第4期1-13,共13页
Mesozoic and Cenozoic basalitc rnagmatism within the basins around Bohai area displays temporal variations in petrochemistry,trace element and isotope geochmistry. Two stages of evolution are recognized. The preextens... Mesozoic and Cenozoic basalitc rnagmatism within the basins around Bohai area displays temporal variations in petrochemistry,trace element and isotope geochmistry. Two stages of evolution are recognized. The preextension magmatism (134 - 91 Ma,Jiyang basin) is characterised by small volumes of alkaline basalts and potassic lamprophyres. These rocks are interpreted as results of very small degrees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volatile-rich metasome within the lithosphere induced by initial thermal perturbation. The second stage (74- 27 Ma) coincides with the lithospheric extension. It, is noted that the alkalinity and Dea of basalts increased systematically from 74 to 27 Ma. Major element chemistry,trace element modelling antl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depth of melting and a decrease in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from 74 to 27 Ma. Such a temporal change in source character and in the depth of origin is best understood when magmatism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lithosphere-asthenos phere interaction model where melting is initiated by discrete thermal events related lithospheric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BASALT Bohai area China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近30年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俊楠 龚颖 +2 位作者 程维明 范春捆 王楠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7-570,共14页
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是区域山洪防治规划、监测预警的基础。通过收集西藏自治区1983—2015年的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时空统计、数据挖掘分析等方法对西藏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山洪与不同降... 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是区域山洪防治规划、监测预警的基础。通过收集西藏自治区1983—2015年的历史山洪灾害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时空统计、数据挖掘分析等方法对西藏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山洪与不同降水指标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自治区1983—2015年均发生山洪灾害32次,主要在7、8月份,其逐年变化呈y=0.012x^3-0.4123x^2+4.5769x-7.748的三次函数增长,且周期变化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主要表现在33a特征时间尺度下,周期变化具有全域性,平均周期为21a;(2)西藏山洪主要分布在日喀则、山南和林芝三个地级市,仁布和察隅两个县域以及西藏东、南部的索曲河流域,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流域的山区,分布密度在0~3.29次/100 km^2,1983—1993年山洪分布方向趋势性最明显,2005—2015年山洪分布范围最广,随机性最强,三个时段平均中心均位于拉萨市,中心趋势变化不大;(3)1997年和2009年为西藏山洪突变的年份,突变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及拉萨河流域,1997年密度变化范围在-0.15~1.15次/100 km^2,而2009年为-1.13~0.97次/100 km^2;(4)以30°N和90°E线为界,降水指标的分布与西藏山洪灾害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类型的降水指标山洪灾害集中分布的降水区间不同,其中年均最大60分钟降水指标对山洪灾害分布较为敏感。这些结果对促进山洪灾害数据挖掘与时空分析理论、西藏地区山洪灾害科学减灾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 山洪 时空分布 突变分析
下载PDF
雄安新区水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维明 何凡 谷树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10,共6页
水安全在雄安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为科学构建与新区发展定位和目标相匹配的水安全治理体系,结合雄安新区水安全现状和水安全保障需求,在明确界定水安全治理内涵基础上,从6个方面系统提出新区水安全治理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坚持... 水安全在雄安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为科学构建与新区发展定位和目标相匹配的水安全治理体系,结合雄安新区水安全现状和水安全保障需求,在明确界定水安全治理内涵基础上,从6个方面系统提出新区水安全治理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坚持调水与节水并重,构建供给可靠、利用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坚持减排与治污并重,建立涵盖源头减污-处理回用-末端治理全过程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坚持生态与活水并重,构建以良好水生态系统为基石的新区生态景观格局;坚持城镇布局与防洪排涝并重,打造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型水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依托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并重,建立健全水安全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坚持顶层设计与持续升级并重,在保持水安全治理连续性的同时,不断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水安全 治理 重点领域 关键举措
下载PDF
CEPC Technical Design Report
10
作者 Waleed Abdallah Tiago Carlos Adorno de Freitas +110 位作者 Konstantin Afanaciev Shakeel Ahmad Ijaz Ahmed Xiaocong Ai Abid Aleem Wolfgang Altmannshofer Fabio Alves weiming An Rui An Daniele Paolo Anderle Stefan Antusch Yasuo Arai Andrej Arbuzov Abdesslam Arhrib Mustafa Ashry Sha Bai Yu Bai Yang Bai Vipul Bairathi Csaba Balazs Philip Bambade Yong Ban Tripamo Bandyopadhyay Shou-Shan Bao Desmond P.Barber Ayse Bat Varvara Batozskaya Subash Chandra Behera Alexander Belyaev Michele Bertucci Xiao-Jun Bi Yuanjie Bi Tianjian Bian Fabrizio Bianchi Thomas Biekotter Michela Biglietti Shalva Bilanishvili Deng Binglin Denis Bodrov Anton Bogomyagkov Serge Bondarenko Stewart Boogert Maarten Boonekamp Marcello Borri Angelo Bosotti Vincent Boudry Mohammed Boukidi Igor Boyko Ivanka Bozovic Giuseppe Bozzi Jean-Claude Brient Anastasiia Budzinskaya Masroor Bukhari Vladimir Bytev Giacomo Cacciapaglia Hua Cai Wenyong Cai Wujun Cai Yijian Cai Yizhou Cai Yuchen Cai Haiying Cai Huacheng Cai Lorenzo Calibbi Junsong Cang Guofu Cao Jianshe Cao Antoine Chance Xuejun Chang Yue Chang Zhe Chang Xinyuan Chang Wei Chao Auttakit Chatrabhuti Yimin Che Yuzhi Che Bin Chen Danping Chen Fuqing Chen Fusan Chen Gang Chen Guoming Chen Hua-Xing Chen Huirun Chen Jinhui Chen Ji-Yuan Chen Kai Chen Mali Chen Mingjun Chen Mingshui Chen Ning Chen Shanhong Chen Shanzhen Chen Shao-Long Chen Shaomin Chen Shiqiang Chen Tianlu Chen Wei Chen Xiang Chen Xiaoyu Chen Xin Chen Xun Chen Xurong Chen Ye Chen Ying Chen Yukai Chen Zelin Chen Zilin Chen Gang Chen Boping Chen Chunhui Chen 《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CSCD 2024年第1期I0003-I0016,1-1091,共1105页
The 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is a large scientific project initiated and hosted by China,fostered through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The complex comprises four accelerators:a 3... The 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CEPC)is a large scientific project initiated and hosted by China,fostered through extensive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The complex comprises four accelerators:a 30 GeV Linac,a 1.1 GeV Damping Ring,a Booster capable of achieving energies up to 180 GeV,and a Collider operating at varying energy modes(Z,W,H,and tt).The Linac and Damping Ring are situated on the surface,while the subterranean Booster and Collider are housed in a 100 km circumference underground tunnel,strategically accommodating future expansion with provisions for a potential Super Proton Proton Collider(SPPC).The CEPC primarily serves as a Higgs factory.In its baseline design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SR)power of 30 MW per beam,it can achieve a luminosity of 5×10^(34)cm^(-2)s^(-1)per interaction point(IP),resulting in an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13 ab^(-1)for two IPs over a decade,producing 2.6 million Higgs bosons.Increasing the SR power to 50 MW per beam expands the CEPC's capability to generate 4.3 million Higgs bosons,facilitating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Higgs coupling at sub-percent levels,exceeding the precision expected from the HL-LHC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This Technical Design Report(TDR)follows the Preliminary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Pre-CDR,2015)and the Conceptual Design Report(CDR,2018),comprehensively detailing the machine's layout,performance metrics,physical design and analysis,technical systems design,R&D and prototyping efforts,and associated civil engineering aspects.Additionally,it includes a cost estimate and a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timeline,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forthcoming engineering design phase and site selection procedures.Construction is anticipated to begin around 2027-2028,pending government approval,with an estimated duration of 8 years.The commencement of experiments and data collection could potentially be initiated in the mid-203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itiated EXCEEDING PRECISE
原文传递
Multitaper spectral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lastic thickness of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被引量:8
11
作者 Yangfan Deng Zhongjie Zhang +1 位作者 weiming fan Marta Pérez-Gussinyé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e) represents the thickness of the elastic layer or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the equivalent of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gravity and top...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e) represents the thickness of the elastic layer or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the equivalent of which can be calculated from the spectral analysis of gravity and topographic data. Studies of Te have profound influence on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and coupling of the tectonic block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multitaper spectral estim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coherence between Bouguer gravity and topography data, and to obtain the Te map of South China.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rrection, 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of Te versus heat flow, and Te versus seismi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 distribution of South China is affected by three factors:the original age, which controls the basic feature;the Mesozoic evolution, which affects the Te distribution;and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which shaped the final distribution. The crust age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first-order Te distribution;thus the Yangtze Craton has a relatively higher Te (about 50 km) whereas the Te in Cathaysia block is only 10e20 km. B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mong the tectonic models of South China, the Te distribution can be well explained using the flat-subduction model. As is typical with neotectonics, the region with a higher heat flow is related with a lower Te. The seismicity does not have a clear relationship with Te, but the strong seismicity could cause a low Te. Seismogenic layer (Ts) has a similar trend as Te in the craton, whereas in other areas the relationship i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Spectrum estimation Heat flow Seismicity
下载PDF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中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地面综合标定与验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舒嵘 徐卫明 +6 位作者 刘向锋 张振强 杨帆 徐睿 倪盛浩 阮云鹏 陈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6,共16页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所携带的着陆器及其巡视器,已安全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并开展了系列的巡视探测任务.其中,祝融号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采用了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所携带的着陆器及其巡视器,已安全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并开展了系列的巡视探测任务.其中,祝融号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采用了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技术和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对火星表面的土壤、岩石、矿物等物质成分进行精细的原位探测,其探测目标位置和测量物理信息的准确性直接真实地描述了采样点的物理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阐述了LIBS的工作原理,描述了LIBS光谱仪的光谱与辐射标定及其探测距离和二维指向的标定,测试了联合导航地形相机的综合探测流程.通过设备与导航相机的联合探测与分析表明,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能够准确地指向兴趣点并进行探测,明确地识别目标中主要元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二维指向 标定与验证
原文传递
雄安新区水安全治理形势分析与思路建议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维明 何凡 谷树忠 《中国水利》 2018年第23期7-10,共4页
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要素和雄安新区的核心战略资源。水安全是新区构建生态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雄安新区当前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防洪安全基本态势并不容乐... 水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要素和雄安新区的核心战略资源。水安全是新区构建生态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基础,也是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雄安新区当前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防洪安全基本态势并不容乐观且治理压力较大,须从宏观层面理清与新区发展定位和目标相匹配的水安全治理思路。为此,要坚持以规划为遵循,生态优先、统筹推进;坚持以工程为基础,多源互补、稳定供给;坚持以治淀为核心,标本兼治、协同治理;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施治、齐抓共管;坚持以尊重自然为原则,分步实施、分类施策;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法制保障、长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水安全治理 形势 问题 基本思路
下载PDF
对可溶压裂桥塞设计的建议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英才 王卫明 +4 位作者 杨康敏 范喜群 张景辉 胡亮 马海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98,共4页
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工艺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其前期使用的核心工具复合材料可钻桥塞存在多级使用或套管变形后,钻除风险大的问题,研制不需钻塞的可溶压裂桥塞,节约了时间、成本,降低了风险。针对两种常见可溶桥塞,阐述了其... 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工艺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其前期使用的核心工具复合材料可钻桥塞存在多级使用或套管变形后,钻除风险大的问题,研制不需钻塞的可溶压裂桥塞,节约了时间、成本,降低了风险。针对两种常见可溶桥塞,阐述了其组成、原理、优势、关键参数。对其提出了设计原则和建议,采取小外径、防误坐封机构等设计,保证"下得去";采取双向卡瓦或单向卡瓦加自锁等设计,保证"坐得住";采取棘爪及剪切销钉等设计,保证"丢得开";采取可溶金属及橡胶,保证"溶得掉";卡瓦主体采用可溶金属,表面采用镍基合金涂层技术或镶嵌高硬度的陶瓷或硬质合金锚牙,解决锚定和溶解的矛盾。并与其他类桥塞进行了对比,为桥塞类井下工具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压裂桥塞 水平井分段压裂 井下工具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智能融合终端云边协同的智能台区实用化设计及应用
15
作者 陈伟铭 陈金玉 +4 位作者 范元亮 吴涵 李泽文 王光达 李怡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9,共10页
智能融合终端是配电物联网中智能配电台区的核心管理单元和边缘计算节点,为提升智能融合终端在智能台区实用化应用,提出基于智能融合终端云边协同的智能台区实用化应用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低压拓扑自动生成、分时分路停送电验证拓扑、... 智能融合终端是配电物联网中智能配电台区的核心管理单元和边缘计算节点,为提升智能融合终端在智能台区实用化应用,提出基于智能融合终端云边协同的智能台区实用化应用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低压拓扑自动生成、分时分路停送电验证拓扑、可开放容量分析3个应用案例的原理,并介绍了3个案例在智能融合终端、配电主站和移动设备端3个层级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升台区智能化和实用化水平,为智能融合终端在配电物联网台区的实用化应用和云边协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台区 配电物联网 智能融合终端 云边协同 实用化设计
下载PDF
艾纳香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陈卫明 李忠保 +3 位作者 范会云 郑艳 吴江祝 黄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为了解艾纳香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硝酸钾、氯化钙、IAA、温度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艾纳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艾纳香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千粒重、大小及含水量,比较分析不同硝酸钾、氯化钙、IAA、温度、贮藏时间等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 为了解艾纳香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硝酸钾、氯化钙、IAA、温度和贮藏时间等因素对艾纳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艾纳香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千粒重、大小及含水量,比较分析不同硝酸钾、氯化钙、IAA、温度、贮藏时间等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根长。结果表明:艾纳香种子细小,无休眠现象;25℃条件下,贮藏时间超过70 d,发芽率快速降低,4℃条件下贮藏340 d种子发芽率不降低;500、1000 mg/L硝酸钾溶液和200 mg/L氯化钙溶液浸种能显著提高艾纳香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40℃温水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超过60℃种子失去发芽能力。因此,艾纳香种子最佳贮藏温度为4℃,在此条件下,以500 mg/L硝酸钾浸泡种子12 h能有效提高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种子 贮藏时间 发芽率
下载PDF
钛合金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项炜明 王颢琦 +2 位作者 彭凡 霍军涛 张长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11-2529,共19页
随着钛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成形工艺和组织性能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具有成形率高、复杂零件易加工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有着广泛... 随着钛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成形工艺和组织性能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激光选区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具有成形率高、复杂零件易加工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SLM技术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对SLM成形钛合金组织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熔池内孔隙缺陷和激光热源对钛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等方面。随着SLM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SLM技术在钛合金成形方面的研究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SLM成形钛合金的数值模拟、微观组织、性能和后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为SLM成形钛合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钛合金 显微组织 性能 后处理
下载PDF
高原地区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桑珠孜区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俊楠 李伟 +3 位作者 程维明 范春捆 李进 赵云亮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71,共8页
揭示高原地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当地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重大。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LST与单因子的关系,但以高原地区为研究区,结合多方面因子进行LST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 揭示高原地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当地气候变化研究的意义重大。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LST与单因子的关系,但以高原地区为研究区,结合多方面因子进行LST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中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为例,利用Landsat8遥感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研究区LST;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中的因子探测器与交互探测器分别定量探测出单因子与多因子共同作用时对LST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可量化因子中,LST随坡向度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其他因子与LST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下降速度存在差异;海拔是影响高原地区LST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其后依次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坡向、归一化水汽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土壤类型、坡度与年均降水量;高原地区LST的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的形成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有因子在交互作用下均具有协同增强作用,海拔与坡向、海拔与NDMI以及海拔与NDVI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高原地区 地表温度(LST)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郑良豹 李忠保 +3 位作者 陈卫明 范会云 郑艳 黄勇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筛选适宜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基质及组成,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和椰糠为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成活率、地上部生长、根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以... 为筛选适宜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基质及组成,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和椰糠为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成活率、地上部生长、根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以黄土、珍珠岩、椰糠为基质的T10处理幼苗存活率、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壮苗指数、主根长和平均根长等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适宜的基质组成为T3(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和T4(黄土、泥炭土、椰糠)处理,基质为黄土的处理艾纳香幼苗生长最差。营养钵种植条件下,最适宜艾纳香幼苗生长的基质配比为黄土∶珍珠岩∶椰糠=46∶2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基质配比 幼苗 成活率
下载PDF
矿山救援钻孔中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
20
作者 陈卫明 王家文 +3 位作者 凡东 郝世俊 赵江鹏 邱雨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为解决矿山应急救援钻孔作业过程中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钻进过程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模型。首先对井涌井漏事故发生初期时的钻进参数进行事故表征参数分析;其次对事故表征参数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在此... 为解决矿山应急救援钻孔作业过程中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钻进过程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模型。首先对井涌井漏事故发生初期时的钻进参数进行事故表征参数分析;其次对事故表征参数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XGBoost事故诊断预警模型对井涌井漏事故进行早期诊断识别;随后建立PSO-LSTM事故发展预测模型,对事故发生后的孔底压力参数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前掌握钻进事故发展状态;最后通过实际钻进数据对预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XGBoost事故诊断预警模型能根据总池体积、立管压力、出入口流量差和动力头负荷这4种钻进参数的异常变化,快速准确诊断钻进过程中的井涌井漏事故;PSO-LSTM事故发展状态预测模型能充分学习孔底压力参数发展规律,综合EMAP、EMA、ERMS、R2这4项误差评价指标,PSO-LSTM模型相较于BP、RNN、SVM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能准确预测事故发生之后的孔底压力发展趋势,提前掌握井涌井漏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研究结果丰富了钻进过程井涌井漏事故预警预测方法,提高了矿山事故地面救援的可靠性,对矿山应急救援钻孔作业过程中事故控制有着借鉴与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救援 钻进过程 预警预测 XGBoost PSO-LSTM 机器学习 井涌井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