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房式煤柱群动态失稳致灾机制 被引量:49
1
作者 朱卫兵 许家林 +2 位作者 陈璐 李竹 刘文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8-366,共9页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房采煤柱下开采时易发生工作面压架、地表台阶塌陷以及矿震灾害的现象,采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下煤层工作面采动时上覆房采煤柱群的动态失稳过程及工作面压架机理开展研究。实测统计榆阳区部分矿...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房采煤柱下开采时易发生工作面压架、地表台阶塌陷以及矿震灾害的现象,采用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下煤层工作面采动时上覆房采煤柱群的动态失稳过程及工作面压架机理开展研究。实测统计榆阳区部分矿井本煤层房式开采后,只有当房采煤柱的弹性核区比例大于31%时,房采煤柱才能处于长期稳定。下煤层采后的模拟结果表明:上覆房采煤柱的破坏形式及其失稳次序同其与下煤层工作面相对位置密切相关,房采煤柱依次从工作面开切眼位置、工作面位置、采空区中部位置发生破坏及失稳,且工作面开切眼和工作面位置处煤柱多发生顺向采空区的斜切破坏,而采空区中部煤柱则发生垂向压裂破坏。根据石圪台煤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上部2-2煤层房采后煤柱支承应力峰值由原岩应力2. 8 MPa增大至12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4. 28;当下部3-1煤层工作面采后,上覆2-2煤层房采煤柱的支承应力峰值增大至30 MPa,应力集中系数达10. 71;下煤层工作面开切眼侧与工作面正上方的房采煤柱呈现横向不均匀承载特征以及受水平拉伸变形影响,最终导致边界处房采煤柱易出现对角斜切破坏模式。两侧边界煤柱失稳后,其顶板岩层瞬间发生整体拉剪破断从而引发矿震,顶板多层岩层以"整体运动"的形式急剧快速下沉并撞击底板,将采空区中部上方的房采煤柱压垮压塌,同时巨大的冲击力进而导致上下煤层间的岩层发生全厚切落,造成下煤层工作面发生切顶压架。实验发现从上覆房采煤柱群首个煤柱发生破坏至整体失稳运动并达到稳定,历时仅约为0. 45 s,其中,上下煤层之间的岩层发生全厚切落历时仅约为0. 0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近距离煤层 房式开采 煤柱失稳 压架 矿震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文卫兵 赵峥 +4 位作者 李明 田园园 薛英林 卢亚军 徐莹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江苏如东工程,从系统拓扑方案构建、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系统功率盈余问题与交流故障穿越技术以及控制保护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轻型紧凑化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拓扑方案,取消了... 针对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工程—江苏如东工程,从系统拓扑方案构建、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系统功率盈余问题与交流故障穿越技术以及控制保护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构建了轻型紧凑化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系统拓扑方案,取消了海上换流站的启动回路与接地回路等;提出了海陆换流站的避雷器配置方案与参考电压的选取原则,形成了海陆换流站的绝缘配合方案的典型范式;提出了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直流侧有功功率动态平衡装置的典型拓扑方式,解决了陆上换流站交流侧故障穿越难题;提出了工程的整体控制保护方案,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压前馈环节比例谐振控制的有源谐振抑制方法,显著降低了工程的振荡风险。通过工程实际运行,全面验证了所提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主回路设计 控制保护
下载PDF
在线课程体系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初探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璐玮 张卫兵 +3 位作者 张玮 陆晓庆 严斌 王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依托,结合学校自主研发的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等在线资源,采用在线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口腔正畸学在线课程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依托,结合学校自主研发的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等在线资源,采用在线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口腔正畸学在线课程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贯穿其中,同时融入专业文献在线汇报和知识重点梳理总结,增加了虚拟交互在线实践训练内容。利用丰富便利的在线教学资源和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教育 牙科 在线教学 翻转课堂 终结性评价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林 陆永潮 +5 位作者 林卫兵 邢凤存 陈平 刘璐 胡海燕 魏巍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47,共14页
综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长8油层组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特征、沉积充填的空间展布及层序控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在长7油层组—长8油层... 综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长8油层组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特征、沉积充填的空间展布及层序控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在长7油层组—长8油层组层序的低位体系域,进一步可划分为6个准层序组,15个准层序。层序地层对比表明,长8油层组在空间上分布稳定,无明显厚度变化,地形起伏较小,发育湖盆边缘缓坡层序构成样式。沉积砂体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粒度结构具有二段性,为快速堆积产物并发育波浪改造的沉积构造,具有牵引流色彩的密度流沉积特征,沉积中可见浅水虫孔、植物根迹等,总体指示浅水三角洲环境。沉积物具有受季节性气候变化控制的多期洪泛密度流沉积特征。沉积充填的垂向、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显示,在坡缓、浅水和快速堆积的环境下,三角洲前缘区水道在前缘区频繁分叉改道,从而形成网结化前缘分布样式。其中,在长8油层组沉积早期为三角洲主建设进积时期,水道限定性强,河道砂坝广泛垂向叠置;在长8油层组沉积晚期,在湖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物源供给能力减弱,研究区内三角洲河流建设作用弱化,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受较强地改造,沉积物粒度变细,砂体的横向片状展布性增强,以加积作用、进积作用为主。整体上,长8油层组记录了一套完整的水退到水进的陆相湖盆低位充填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长8油层组 层序地层 沉积充填模式
原文传递
施锰微肥对镉污染土壤中玉米生长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艳美 吕金朔 +4 位作者 孙维兵 张兴 陈璐 郭大维 党秀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5-1643,共9页
为定量研究锰(Mn)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低(5 mg·kg^(-1))和高(10 mg·kg^(-1))Cd污染棕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施加不同浓度的MnSO_(4)(20、200、2000 mg·kg^(-1))对土壤Cd形态、玉米生长和体内Cd... 为定量研究锰(Mn)对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低(5 mg·kg^(-1))和高(10 mg·kg^(-1))Cd污染棕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培养试验,研究施加不同浓度的MnSO_(4)(20、200、2000 mg·kg^(-1))对土壤Cd形态、玉米生长和体内Cd吸收、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Mn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Cd的赋存形态,与对照(未施加Mn)相比,土壤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了4.75%~30.81%,且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可交换态Cd降低比例逐渐增大。适量的Mn(20、200 mg·kg^(-1))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提高玉米各部位生物量,增产11.42%~17.51%,但过量的Mn(2000 mg·kg^(-1))则会对玉米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导致减产。Mn降低了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从而抑制玉米对Cd的吸收,籽粒Cd含量在低Cd污染土壤中降低了46.15%~53.85%,在高Cd污染土壤中降低了38.37%~52.33%。同时Mn增加了细胞壁对Cd的沉积和液泡区隔化作用,促进Cd在根部的固持,从而降低其向地上部转运。研究表明,Mn的施加对低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优于高Cd污染土壤,适量的Mn更有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降低玉米体内的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玉米 土壤修复
下载PDF
广东省茂名市副溶血弧菌涉水产品分离株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伟冰 李柏生 +4 位作者 卢向明 廖国东 邱福明 吴常红 黄水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了解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茂名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2017—2018年... 目的了解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茂名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毒力基因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2017—2018年共分离到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44株,O型共分7个血清型,无明显优势血清型。44株分离株除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外,对其它抗生素均敏感,未发现有分离株携带tdh和trh基因。44株分离株分成44种不同的PFGE带型,MLST分型发现有30个新的ST型,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东省茂名市涉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血清型别多样,对大部分的抗生素敏感,均未发现携带tdh和trh基因,且呈现一定的遗传多态性,需要继续加大监测的力度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位点序列分型 水产品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化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探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唯冰 董鹏 卢苇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第7期112-115,共4页
基于数字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平台,结合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化模式下工程项目各阶段质量监督与管理措施,实现从项目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旨在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为其他类似项目质... 基于数字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平台,结合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化模式下工程项目各阶段质量监督与管理措施,实现从项目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旨在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为其他类似项目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
原文传递
钛合金疲劳裂纹的线性和非线性超声综合定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许国琛 邓江勇 +3 位作者 陈振华 陈伟兵 卢超 董德秀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钛合金航空部件的低周疲劳裂纹在常规线性超声检测技术中易被低估,是飞机服役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钛合金疲劳裂纹的非线性超声调制检测及其定量技术研究,提出了钛合金疲劳裂纹的线性和非线性超声综合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金... 钛合金航空部件的低周疲劳裂纹在常规线性超声检测技术中易被低估,是飞机服役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钛合金疲劳裂纹的非线性超声调制检测及其定量技术研究,提出了钛合金疲劳裂纹的线性和非线性超声综合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金相法和线性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对疲劳裂纹进行定量检测;其次,搭建了抗干扰能力强的非线性超声调制检测系统并设计了传感器布置方法;最后,基于声场分布分析提出疲劳裂纹的非线性超声调制定量方法,并将其定量检测结果与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相控阵方法测量的宏观裂纹长度为12 mm,而非线性超声方法测量的微裂纹延伸至距窄槽端部20 mm处,非线性调制检测技术在检测微裂纹和闭合裂纹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疲劳损伤 调制非线性系数 超声相控阵技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卫兵 卢朝德 毛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的35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后并发症、肝功能、肿瘤指标等进行分析,评估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原发肿瘤的疗效。结果3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的35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后并发症、肝功能、肿瘤指标等进行分析,评估腹腔镜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原发肿瘤的疗效。结果3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完全消融率达95.9%,术后肝功能(转氨酶指标)逐渐好转。术后1周,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及异常凝血酶原均进行性下降。35例患者术后穿刺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有29例患者出现低热,无需特殊处理自行恢复;1例患者出现反应性胸腔积液;2例患者出现膈下包裹性积液。术后复查肝功能,35例患者的转氨酶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经护肝治疗后,转氨酶水平进行性下降,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肝衰竭、胆汁渗漏、消化道穿孔等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取得与单纯手术切除相似的疗效,并能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原发性肝癌 微波消融 疗效 并发症 转氨酶
下载PDF
重症感染及严重创伤患者肾功能亢进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席宇菁 隋龙 +5 位作者 陆徽 杜斐雄 王维冰 张东栋 卢喜卫 冯琴琴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及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肾功能亢进(ARC)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及神经外科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两类患者各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AR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30 mL/(min·1.73 m2)为存在ARC]分为...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及严重创伤患者发生肾功能亢进(ARC)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及神经外科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两类患者各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AR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30 mL/(min·1.73 m2)为存在ARC]分为ARC组和非ARC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RC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此类危险因素对ARC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重症感染患者中,26例出现ARC,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是重症感染患者发生ARC的独立危险因素。SOFA评分≤5分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0.794,0.945),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73.0%;年龄≤53岁时,AUC为0.774(0.673,0.875),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83.8%。100例严重创伤患者中,54例出现ARC,年龄、血清肌酐(SCr)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R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3岁时,AUC为0.918(0.862,0.974),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0.4%;SCr≤62μmol/L时,AUC为0.765(0.671,0.859),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69.6%。结论 年龄≤53岁、SOFA评分≤5分的重症感染患者及年龄≤53岁、SCr≤62μmol/L的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RC的风险较高,其标准剂量无法达到最佳杀菌效果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靶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亢进 重症感染 严重创伤 抗感染方案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
11
作者 陈正钢 汤卫兵 +1 位作者 陆文强 茅怡铭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取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与胸部护板外固定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采取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在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应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变化,对比两组间差异;最后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7 d VA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FEV_(1)、FVC和FEV_(1)/FV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FEV_(1)、FVC和FEV_(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取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且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升远期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成型肋骨锁定钛板 胸部护板 内固定 外固定 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Optically transparent graphene-based cognitive metasurface for adaptive frequency manipula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MINGYANG GENG XIAOlu YANG +4 位作者 HAO CHEN XINZHI BO MENGZI LI ZHENGUO LIU weibing lu 《Photonics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Optically transparent microwave absorbing metasurface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and are needed in multiple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s containing optical windows owing to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backscattering electro... Optically transparent microwave absorbing metasurfaces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and are needed in multiple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s containing optical windows owing to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backscattering electromagnetic(EM)signals while keeping continuous optical observation.Meanwhile,they are also required to have adaptive EM manipulation capability to cope with complex and capricious EM environments.As a general approach,distributed circuit components,including positive-intrinsic-negative diodes and varactors and sensing components,are integrated with passive absorbing metasurfaces to realize adaptive control of microwave absorption.However,these circuit elements generally require bulky electrical wires and complex control circuits to regulate the operating state,resulting in the absorbing structures being optically opaque.Hence,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realize self-operating absorbers while maintaining optical transparency.Here,we report an optically transparent cognitive metasurface made of patterned graphene sandwich structures and a radio frequency detector,which can achieve adaptive frequency manipulation to match incident EM waves.As a proof-of-principle application example,we realize a closed-loop automatic absorber system prototype of the proposed graphene metasurface with self-adaptive frequency variation,without any human intervention.The approach may facilitate other adaptive metadevices in microwave regime with high-level recognition and manipulation and,more generally,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stealth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ARENT MICROWAVE ABSORBER
原文传递
Tat-functionalized Ag-Fe_3O_4 nano-composites as tissue-penetrating vehicles for tumor magnetic targeting and drug delivery 被引量:5
13
作者 Ergang Liu Meng Zhang +8 位作者 Hui Cui Junbo Gong Yongzhuo Huang Jianxin Wang Yanna Cui weibing Dong lu Sun Huining He Victor C.Ya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956-968,共13页
In this paper, we prepared a dual functional system based on dextrin-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which were further attached with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Tat), producing Tat-modified Ag-F... In this paper, we prepared a dual functional system based on dextrin-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which were further attached with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and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Tat), producing Tat-modified Ag-Fe_3O_4 nanocomposites(Tat-FeAgNPs). To load drugs, an –SH containing linker, 3-mercaptopropanohydrazide,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 enabled the silver carriers to load and release doxorubicin(Dox) in a pH-sensitive pattern. The delivery efficiency of this system was assessed in vitro using MCF-7 cells, and in vivo using null BalB/c mice bearing MCF-7 xenograft tumor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at and externally applied magnetic field could promote cellular uptake and consequently the cytotoxicity of doxorubicin-loaded nanoparticles,with the IC_(50) of Tat-FeAgNP-Dox to be 0.63 mmol/L. The in vivo delivery efficiency of Tat-FeAgNP carrying Cy5 to the mouse tumor was analyzed using the in vivo optical imaging tests, in which TatFeAgNP-Cy5 yielded the most efficient accumulation in the tumor(6.772.4% ID of Tat-FeAgNPs).Anti-tumor assessment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at-FeAgNP-Dox displayed the most significant tumor-inhibiting effects and reduced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tumor by 29.6%(P ? 0.009),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tumor drug deliver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nanoveh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 TAT Silver nanoparticles Magnetic targeting Fe3O4 Hydrazone BOND
原文传递
轴向力下圆锥结合面切向刚度分形模型分析
14
作者 靳岚 李卫兵 +1 位作者 卢世奇 曾鑫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1,共6页
圆锥连接广泛应用于旋转类机械装备,其结合面切向刚度的强弱影响着工况下旋转类设备的回转精度,因此研究圆锥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对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其结合面分形维数、特征尺度等参数对切向刚度的影响规律,以表征... 圆锥连接广泛应用于旋转类机械装备,其结合面切向刚度的强弱影响着工况下旋转类设备的回转精度,因此研究圆锥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对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其结合面分形维数、特征尺度等参数对切向刚度的影响规律,以表征实际工况的圆锥结合面接触刚度为目的,在构造的圆锥结合面分形模型接触系数的基础上,考虑粗糙面微凸体相互作用的影响,构建了引入域扩展因子的圆锥结合面切向刚度分形模型。以高速主轴-刀柄圆锥连接为应用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了轴向力持续作用下的各相关参数对切向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圆锥结合面分形维数、材料特性系数与切向刚度存在非线性增长关系,且轴向力越大时,这种非线性增长现象愈加明显;在轴向力一定时,随着圆锥结合面的特征尺度参数、切向载荷与法向载荷比值的增加,切向刚度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结合面 切向刚度 分形模型 微凸体相互作用 域扩展因子
下载PDF
山东聊城煤田赋岩赋煤盆地构造特征
15
作者 刘书锋 邵艳琴 +6 位作者 刘鑫冉 孙思涵 郑德超 司维兵 戚树林 卢文东 李晓波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4期345-357,共13页
聊城盆地主要受聊(城)—(兰)考断裂、齐(河)—广(饶)断裂、牛角店断裂(刘集断裂)和汶泗断裂(颜村铺断裂)的控制,盆地赋煤构造的大小、范围及形态,决定了聊城煤田的规模、含煤建造、煤层时空分布及其勘查开发前景。聊城煤田为全掩盖式华... 聊城盆地主要受聊(城)—(兰)考断裂、齐(河)—广(饶)断裂、牛角店断裂(刘集断裂)和汶泗断裂(颜村铺断裂)的控制,盆地赋煤构造的大小、范围及形态,决定了聊城煤田的规模、含煤建造、煤层时空分布及其勘查开发前景。聊城煤田为全掩盖式华北型含煤岩系,为华北型煤矿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煤期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石类型以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岩、可燃有机岩(煤)。粗碎屑含量由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石灰岩南厚北薄,煤层层位北低南高,成煤期北早南晚,且呈现东西成带、南北分异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 赋岩赋煤 煤田 山东聊城
下载PDF
Porosity Prediction from Well Logs Using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 in One Heterogeneous Oil Reservoirs of Ordos Basin, China 被引量:4
16
作者 Lin Chen weibing Lin +3 位作者 Ping Chen Shu Jiang lu Liu Haiyan H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828-838,共11页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model fo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prediction is a key to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management.At present,using well logging data to estimate reservoir physical parameters is an import...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model for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prediction is a key to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management.At present,using well logging data to estimate reservoir physical parameters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reservoir evaluation.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quantity and complexity of estimating process,we have attempted to design a nonlinear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model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BPNNGA)for reservoir porosity prediction.This model i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elf-learning and self-adaption of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structural parameters optimizing and global searching optimal solu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GA).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hang 8 oil group tight sandstone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well logging data and measured core porosity data,5 well logging curves(gamma ray,deep induction,density,acoustic,and compensated neutron)are selected as the input neurons while the measured core porosity is selected as the output neurons.The number of hidden layer neurons is defined as 20 by the method of multiple calibrating optimizations.Model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 of the model output is 10.77%,indicating the excellent predicting effect of the model.The predicting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ng results of conventional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lgorithm,and BPNN model.The average relative errors of the above models are 12.83%,12.9%,and 13.47%,respectively.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ng results of the BPNNGA model are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and BPNNGA is a more applicab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reservoir porosity parameters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sity prediction well logs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Ordos Basin Yanchang Formation
原文传递
穴盘苗整排取苗机械臂设计与试验
17
作者 黄谞 王卫兵 +2 位作者 韩帅 鲁丁 赵广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针对现有的取苗装置难以满足新疆辣椒、番茄穴盘苗高速、自动化移栽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整排取苗机械臂。介绍了自动取投苗系统和整排取苗机械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取苗作业过程。由整排取苗机械臂工作空间包容目标工作空间得到... 针对现有的取苗装置难以满足新疆辣椒、番茄穴盘苗高速、自动化移栽需求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整排取苗机械臂。介绍了自动取投苗系统和整排取苗机械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取苗作业过程。由整排取苗机械臂工作空间包容目标工作空间得到整排取苗机械臂关节尺寸参数优化的约束条件,以结构尺寸和工作所占空间最小为优化目标,使用遗传算法求出最优关节参数为大臂关节长321mm、中臂关节长678mm、小臂关节长403mm。使用Adams软件建立了整排取苗机械臂虚拟样机模型,对其取苗作业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运动平顺,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能够达到取苗极限位置。搭建样机试验平台,分析样机取苗性能,结果表明:对72孔穴盘的取苗速率为60株/min,取苗成功率为93.06%;对128孔穴盘的取苗速率为90株/min,取苗成功率为88.02%。装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自动化取苗装备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取苗机械臂 参数优化 遗传算法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子病例报告表在医院医疗信息平台自动抓取儿童肺炎真实世界数据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颖雯 苏玲 +19 位作者 桂永浩 张崇凡 陆权 洪建国 沈兵 冯瑞 方金武 王伟炳 顾莺 董晓艳 王莹 陆国平 俞蕙 叶颖子 汤梁峰 葛小玲 黄敏 余松轩 徐虹 张晓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背景在医院医疗信息中自动抓取真实世界数据用于临床研究和管理备受关注。目的构建电子病例报告表(eCRF)数据采集平台,实现真实世界数据服务于临床研究和疾病管理。设计数据建模。方法系统文献检索和提取儿童肺炎变量形成变量池,审核专... 背景在医院医疗信息中自动抓取真实世界数据用于临床研究和管理备受关注。目的构建电子病例报告表(eCRF)数据采集平台,实现真实世界数据服务于临床研究和疾病管理。设计数据建模。方法系统文献检索和提取儿童肺炎变量形成变量池,审核专家根据变量池确定核心变量,开发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eCRF表单。验证和修正变量后,构建和完善平台数据中采集测试模型,测试数据采集能力,并行测试数据采集时效性和系统安全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儿童肺炎采集数据的应答率。结果审核专家选择了7部指南、4部诊疗建议、10部专家共识和9部经典专著作为变量的来源,确定了18个域及其335个可自动采集的儿童肺炎变量,经5轮测试评估和改进修正结果。人口学信息模块(8个变量)第1~5轮均100%达标。结构化信息模块(175个变量)第1轮89.7%达标,第2~5轮均100%达标。文本数据模块(152个变量)第1轮50.0%达标,未达标变量数21个,未出现变量数70个;第5轮90.1%达标,未达标变量数7个,未出现变量数8个。总体达标率为95.5%(320/335)。检测变量均能够在数据产生的24 h内实现自动采集,均可实现数据的核查和锁定功能。结论构建的儿童肺炎eCRF数据采集平台可以实现在医院医疗信息中自动抓取真实世界数据,服务于临床研究和疾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 临床数据获取协调标准 病例报告表 数据采集平台 肺炎 儿科
下载PDF
新生儿梅克尔憩室并发肠穿孔七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耿其明 唐维兵 +6 位作者 陈焕 张杰 路长贵 吕小逢 蒋维维 李薇 徐小群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0-861,共2页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童期MD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症状性MD是罕见的新生儿急腹症,多表现为气腹或肠梗阻[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儿童期MD以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症状性MD是罕见的新生儿急腹症,多表现为气腹或肠梗阻[1,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MD并发肠穿孔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外科 肠穿孔 梅克尔憩室 并发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 儿童医院
原文传递
MYBL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黎明 陈维兵 +3 位作者 卢洪胜 王洁琼 吴艳霞 王婷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100例。在胃腺癌细胞MGC-803中转染MYBL2 siRNA和siRN... 目的探讨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2亚型(MYBL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玉环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切除的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各100例。在胃腺癌细胞MGC-803中转染MYBL2 siRNA和siRNA对照,将未转染的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定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MGC-803细胞MYBL2基因表达;采用MTT法测定MGC-803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测定MGC-803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测定MGC-803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MGC-803细胞MYBL2蛋白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MYBL2 mRNA相对表达量(0.65±0.17)高于癌旁组织的(0.18±0.05)(t=26.52,P<0.05);MYBL2 siRNA组MYBL2 mRNA相对表达量(0.29±0.07)低于对照组的(0.73±0.12)和siRNA组的(0.71±0.16)(t=5.48、4.16,均P<0.05)。MTT法检测显示,MYBL2 siRNA组培养24 h和48 h MGC-803细胞增殖率[(40.95±5.46)%、(52.12±12.27)%]均低于对照组[(67.84±6.45)%、(87.83±9.96)%]及siRNA组[(66.98±7.85)%、(85.98±10.24)%](t=5.51、3.91、4.71、3.67,均P<0.05)。MYBL2 siRNA组MGC-803细胞侵袭率[(62.12±6.43)%]低于对照组[(89.74±6.56)%]及siRNA组[(88.83±7.85)%](t=5.20、4.55,均P<0.05)。MYBL2 siRNA组MGC-803细胞迁移数目[(4.32±0.84)×10^(3)]低于对照组[(8.95±1.64)×10^(3)]及siRNA组[(8.83±1.78)×10^(3)](t=4.35、3.96,均P<0.05)。胃腺癌组织MYBL2蛋白表达灰度值(0.56±0.15),高于癌旁组的(0.23±0.07)(t=19.93,P<0.001)。MYBL2 siRNA组MYBL2蛋白表达灰度值(0.21±0.03),低于对照组的(0.67±0.15)和siRNA组的(0.65±0.19)(t=5.20、3.96,均P<0.05)。结论MYBL2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siRNA沉默MYBL2可下调MGC-803细胞增殖能力,且可抑制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且可下调MYBL2表达,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表达 激活 转录因子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