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5
1
作者 梁广成 高巍 +4 位作者 谢泉 张建军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5-28,共4页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 研究对临床上疑似禽腺病毒感染鸡病例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通过对病鸡肝组织研磨液接种鸡胚、电镜观察、PCR及序列鉴定,分离出一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JH。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肌肉接种1 000 EID_(50)病毒量对3周龄SPF鸡的致死率高达90%;病死鸡剖解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与包涵体肝炎,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典型的嗜碱性核内包涵体。这一高致病性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报道,为探究国内禽腺病毒分子流行与毒力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婷婷 徐志波 +4 位作者 刘贤忠 童卫泉 张丽婷 陈芳 王会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616,共6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是肺部真菌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临床并不罕见,但其诊断较难,容易误诊漏诊,且治疗效果不稳定,本文总结了其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五星形桩截面尺寸优化及竖向承载机制试验研究
3
作者 任连伟 詹俊峰 +2 位作者 杨权威 王新泉 张敏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55-2864,共10页
五星形混凝土桩是一种新型截面异形桩,由圆截面均匀内切5个圆弧形成,其截面参数主要有被切割圆半径R、切割圆半径r、切割圆弧所对应的外包圆圆心角2x、外包圆弧对应圆心角θ。经截面尺寸优化分析,推导出周长最大化五星形桩和周长面积比... 五星形混凝土桩是一种新型截面异形桩,由圆截面均匀内切5个圆弧形成,其截面参数主要有被切割圆半径R、切割圆半径r、切割圆弧所对应的外包圆圆心角2x、外包圆弧对应圆心角θ。经截面尺寸优化分析,推导出周长最大化五星形桩和周长面积比最大化五星形桩。为进一步掌握五星形桩承载性能,以砂雨法制作土样,在干砂中进行了4根单桩对比模型试验研究,4根单桩为:周长面积比最大化五星形桩F_2、周长最大化五星形桩F_1、与F_2等截面周长圆桩C_1、与F_2等截面面积圆桩C_2。试验结果表明:与F_1相比,F_2的桩侧表面积与其相近,极限承载力大致相同,但F_2混凝土用量是F_1混凝土用量的0.75倍,单位体积混凝土承载力更高,F_2为最优的截面尺寸;与等截面面积小圆桩C_2相比,F_2桩侧表面积是其1.53倍,极限承载力是其2.4倍,显示出在相同混凝土用量下五星形桩F_2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截面异性扩大效应明显;与相同截面周长的大圆桩C_1相比,F_2桩截面面积是其0.44倍,极限承载力是其0.96倍,但F_2桩单位体积混凝土承载力是C_1桩的2.21倍,显示出更高的承载性价比。各级荷载作用下五星形桩侧摩阻力所占比例在80%以上,特别是F_2桩,在90%以上,表现出摩擦桩的特性。研究成果可对五星形桩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星形桩 截面尺寸优化 承载机制 模型试验 砂雨法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扇形中深孔逐孔起爆段别优化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红卫 杨懿全 +2 位作者 高峰 周科平 张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梅山铁矿是典型的"城市矿山",控制爆破振动效应对周边建筑安全意义重大。为优化其微差参数,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利用LS-DYNA建立了准二维扇形中深孔爆破模型,在原典型微差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五种不同段别组合的逐孔起爆方案,... 梅山铁矿是典型的"城市矿山",控制爆破振动效应对周边建筑安全意义重大。为优化其微差参数,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利用LS-DYNA建立了准二维扇形中深孔爆破模型,在原典型微差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五种不同段别组合的逐孔起爆方案,识别了各孔段振动速度波形,比较了各方案各孔段波形峰值。结果表明:间隔一至两个段别的微差方式更有利于应力波干涉减震;对于多孔段逐孔爆破,统一地改变孔间间隔时间往往不达到整体减震的目的;对于梅山铁矿的爆破参数,起爆段别调整为1-3-4-5-6-8-9-10-11段更有利于爆破振动效应的控制。针对模拟得出的最优方案进行了现场对比验证,现场试验表明:相对于原方案,优化后方案井下减震11.4%,地表减震15.2%,说明优化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扇形中深孔 多孔段波形 段别组合 LS-DYNA
下载PDF
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分子溯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毅雄 魏泉德 +3 位作者 张丽荣 沈韧 黄辉涛 周兰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1-93,100,共4页
目的对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DV)进行包膜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病毒可能的来源。方法采集2012年-2014年珠海登革热流行期间登革热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血清696份,采用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选取46份DVⅠ... 目的对2012年-2014年珠海市流行的Ⅰ型登革病毒(DV)进行包膜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病毒可能的来源。方法采集2012年-2014年珠海登革热流行期间登革热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血清696份,采用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核酸,选取46份DVⅠ型核酸阳性标本,用荧光RT-PCR扩增包膜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结果荧光RT-PCR检测DV通用型核酸阳性为152例,阳性率为21.84%(152/696),其中DVⅠ型阳性为148例;选取的46份标本全部成功分型。DVⅠ型碱基同源性为89.34%~99.77%,其同源性与2014年中国广州地区、2013年中国中山地区和2011年印度的DVⅠ型流行株接近。结论 2012年-2014年珠海市DV流行主要以Ⅰ型为主,流行方式属于周边地市或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基因 分子溯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