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路遥 康万利 +3 位作者 吴海荣 姜佳彤 李哲 张黎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162,共7页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基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复杂油藏条件下的黏弹性与携砂性能要求,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油田的压裂作业中。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从改性与交联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基于化学交联的冻胶体系和引入... 丙烯酰胺基聚合物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水基压裂液体系,能够满足复杂油藏条件下的黏弹性与携砂性能要求,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并应用于油田的压裂作业中。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从改性与交联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基于化学交联的冻胶体系和引入超分子作用的复合体系,综述了2类压裂液体系中聚合物的分子组成、交联方式及作用机制。基于对其适用条件与应用性能的分析,提出未来新型丙烯酰胺基聚合物压裂液研究应增强苛刻环境的适用性、提高其经济有效性及增强对压裂液的微观机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压裂液 超分子作用 冻胶压裂液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康万利 周博博 +4 位作者 杨红斌 李欣欣 张弘文 唐雪辰 高永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180,共8页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 聚合物微球以其良好的吸水膨胀和黏弹性能广泛用于油田调驱增产,并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文中全面论述了油田调驱用聚合物微球的调驱作用机理及研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双交联聚合物微球、荧光聚合物微球和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微球3种新型的聚合物功能微球。最后,对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微球的功能性会不断展现,研制成本也必将进一步降低,其用于油田调驱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油田调驱 吸水膨胀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CO_(2)对长庆采出油水物性影响及乳状液稳定机理
3
作者 王华正 张亮 +3 位作者 康鑫 康万利 李哲 杨红斌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624,共8页
二氧化碳(CO_(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 二氧化碳(CO_(2))驱作为一项日益完善的采油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低渗油田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具有适用范围广、开采成本低和洗油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CO_(2)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采出液稳定性较常规水驱明显增强,为采出液处理带来了困难。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流变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下CO_(2)处理对长庆原油和采出水的物性以及所形成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CO_(2)驱采出液乳化和稳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CO_(2)压力的增大,CO_(2)驱采出水中Ca^(2+)和Mg^(2+)质量浓度均有所下降,而CO_(3)^(2-)与HCO_(3)^(-)总体含量有所增加,水相pH值略下降,从弱碱性转变为弱酸性。CO_(2)处理导致原油中轻质组分减少,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的含量升高,原油极性增强。CO_(2)处理后油的反常温度和析蜡点均升高,原油黏度增加。CO_(2)处理后W/O型乳状液的液滴粒径变小,均一性增强,粒径由2.14μm减小至0.61μm。由于乳状液体系黏度上升以及胶质、沥青质和水中颗粒在油/水界面膜上吸附成膜,从而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使得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为CO_(2)驱采出液处理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乳状液 稳定性 原油物性 流变性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万利 王康辉 +4 位作者 李哲 吕伟 杨红斌 贾茹雪 何瑛琦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47-1154,共8页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吸附严重的问题,以蜂蜡、TX-10和去离子水分别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和水相,采用超声乳化法在高于蜂蜡熔点温度(61℃)下制备纳米乳液,进一步降低温度将TX-10固定在油相内部,得到一种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 为解决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吸附严重的问题,以蜂蜡、TX-10和去离子水分别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和水相,采用超声乳化法在高于蜂蜡熔点温度(61℃)下制备纳米乳液,进一步降低温度将TX-10固定在油相内部,得到一种缓释型表面活性剂纳米载体。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粒度分析仪、界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测定了纳米载体的包裹率以及驱油有关性能。结果表明,随着TX-10质量浓度的增加,纳米载体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加,在5000 mg/L时粒径最小约105 nm,且对TX-10的包裹率约为90%;在地层温度(65℃)下,纳米载体可降低模拟油/水界面张力至3.24×10^(-2) mN/m,降低表面张力至23.3 mN/m,优于TX-10溶液,并在降低界面张力过程中表现出缓释性;此外,纳米载体可使亲油岩心表面发生润湿反转,与TX-10溶液性能相似,静吸附损失率小于0.1%,较TX-10溶液降低10倍以上;在30和65℃下,纳米载体的洗油效率分别是87.7%和92.3%,较TX-10溶液提高约4%。本研究制备的纳米载体可携带表面活性剂在地层孔隙中运移,与原油接触缓慢释放表面活性剂,在保证表面活性剂自身性能的同时具备抗吸附能力,对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提高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纳米载体 缓释性
下载PDF
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曦 Saule Aidarova +3 位作者 殷夏 Miras Issakhov 徐德荣 康万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1-559,共9页
荧光纳米粒子(NPs)是过去十年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焦点。与传统的荧光有机染料相比,荧光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化学和光学特性,如更亮的荧光、更高的光稳定性和更高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实现超分子组装的多价支架,因为它们... 荧光纳米粒子(NPs)是过去十年研究和开发的主要焦点。与传统的荧光有机染料相比,荧光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化学和光学特性,如更亮的荧光、更高的光稳定性和更高的生物相容性。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实现超分子组装的多价支架,因为它们的高表面体积比允许不同的空间域被功能化,这可以为实现不同的传感方案提供一个多功能的合成平台。本文综述了包括半导体NPs(量子点)、金属NPs、二氧化硅NPs等荧光纳米粒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典型的例子展示了荧光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纳米晶体,金属纳米颗粒,硅基纳米材料是如何制造的。本文还讨论了荧光NPs在市场地位相关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粒子 半导体NPs(量子点) 金属NPs 二氧化硅NPs
下载PDF
海上油井高效经济钡锶垢除垢剂体系评价及除垢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绍伟 程利民 +3 位作者 万小进 梁玉珠 张亮 康万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2-1071,共10页
海上油井钡锶垢清除难度大、作业费用高,需要通过优化除垢剂配方和改进除垢工艺来降低除垢成本。针对涠洲油田群典型井下工况,采用真实垢样开展了除垢剂溶垢实验,从保持除垢效果降低药剂用量和保持药剂用量提高除垢效果两个角度,研发和... 海上油井钡锶垢清除难度大、作业费用高,需要通过优化除垢剂配方和改进除垢工艺来降低除垢成本。针对涠洲油田群典型井下工况,采用真实垢样开展了除垢剂溶垢实验,从保持除垢效果降低药剂用量和保持药剂用量提高除垢效果两个角度,研发和改进了除垢剂配方;提出了除垢作业与修井作业二合一的工艺改进新思路,初步论证了除垢剂与修井液合二为一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现用药剂SD-132和优选的新剂DTPA的用量降低至8%仍可满足除垢指标要求;研发的以DTPA为主剂的新剂改进配方,在相同质量分数(16%)下比现剂溶垢量可提高13.08%,现剂添加2%~4%DTPA后,溶垢量也可提高14.49%,且新配方对不同类型垢样均适用;除垢剂与修井液二合一具有一定可行性,两者复配后仍可保持良好的除垢和储保性能,若能实现修井作业同时除垢,除垢剂和施工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将大幅提高海上油井钡锶垢除垢工艺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钡锶垢 除垢剂 溶垢能力 除垢工艺 修井液
下载PDF
致密油藏表面活性剂渗吸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德荣 连威 +1 位作者 熊金钊 康万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7-864,共8页
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水驱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开采,表面活性剂渗吸采油是致密油藏开采的主要手段。针对长庆致密露头岩心分别研究了岩石润湿性、表面活性剂类型、界面张力、原油黏度、温度及表面活性剂段塞组合对渗吸效率的影响。结果... 致密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水驱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开采,表面活性剂渗吸采油是致密油藏开采的主要手段。针对长庆致密露头岩心分别研究了岩石润湿性、表面活性剂类型、界面张力、原油黏度、温度及表面活性剂段塞组合对渗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亲水性越强渗吸效率越高;阴离子表面活性渗吸效率最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次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最差;当渗吸液油水界面张力为10^(-1)mN/m时渗吸效率最佳;降低原油黏度及升高温度均有利于渗吸采油;表面活性剂渗吸越早进行效果越好,并且,在非超低界面张力渗吸液体系一次渗吸结束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渗吸液体系渗吸能进一步提高渗吸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表面活性剂 渗吸 界面张力 润湿性
下载PDF
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钟举 Bauyrzhan Sarsenbekuly +1 位作者 殷夏 康万利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5-1131,共7页
冀东油田西部探区山2主要为致密气藏,储层致密且温度高,孔渗较差,只有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见产。常规胍胶压裂液的耐高温性能差且容易对地层产生二次伤害。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螯合作用机理研制出了一种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并对其快速增... 冀东油田西部探区山2主要为致密气藏,储层致密且温度高,孔渗较差,只有通过压裂改造才能见产。常规胍胶压裂液的耐高温性能差且容易对地层产生二次伤害。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螯合作用机理研制出了一种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并对其快速增黏性、黏弹性、耐高温耐剪切性能以及对地层伤害性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羧甲基胍胶压裂液在4 min内黏度可达51 mPa·s,耐温能力可达130~180℃,破胶液的黏度小于1.5 mPa·s,能够满足目的层施工要求。最后,针对现场部分低产低效井,采用研制的羧甲基胍胶清洁压裂技术,实现了清洁压裂低伤害,堵老缝开新缝,增加改造体积,低产井产量增加了3~5倍,为西部探区持续稳产奠定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高效 压裂液 耐高温 羧甲基胍胶 暂堵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