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59个常绿与落叶树种不同根序细根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永姣 王满堂 +4 位作者 王钊颖 朱国洁 孙俊 钟全林 程栋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975-4984,共10页
不同根序的植物细根具有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基于根序的细根生理生态研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生活型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细根养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落... 不同根序的植物细根具有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基于根序的细根生理生态研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生活型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细根养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落叶树种P含量和N∶P之外,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C、N和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根序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细根C含量、C∶N和C∶P随根序增加而升高,而N和P含量随根序增加而降低。(2)常绿与落叶树种C、N、P养分含量中C的变异系数最低,且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N、P含量的变异系数基本都随根序增加而变大。(3)常绿树种细根的N、P含量均显著低于落叶树种,但C∶N和C∶P都显著高于落叶树种,C含量和N∶P无显著差异。(4)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养分(碳、氮和磷)异速关系在各个根序之间都存在共同斜率;常绿树种细根N和P含量存在等速生长关系,但落叶树种细根存在P含量增速大于N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指数:α>1)。结论:随根序增加,常绿与落叶树种的细根具有相似的养分变化策略,N、P养分含量在低阶细根中的变异性更小。落叶树种细根生长受到缺P的影响大于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细根比常绿树种更高的N、P含量和更低C∶N和C∶P以及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N、P养分的异速生长关系差异说明落叶树种细根更倾向于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 落叶 细根 根序 变异系数 异速生长关系
下载PDF
东部旅游特色山区乡村发展分化及其驱动力--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家乘 张佰林 +3 位作者 刘虹吾 高阳 王昭颖 连小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60-1472,共13页
乡村旅游被认为是山区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但即使在旅游山区,仍存在大量传统农村。论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选取典型旅游村水口村和农业村法洪村,从农户生计变迁、乡村土地利用转型、宅基地功... 乡村旅游被认为是山区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但即使在旅游山区,仍存在大量传统农村。论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例,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GIS与遥感技术相结合,选取典型旅游村水口村和农业村法洪村,从农户生计变迁、乡村土地利用转型、宅基地功能演变3个方面分析旅游特色山区乡村发展及其分化。结果表明:①生存型生计阶段(1949—1977年),法洪村和水口村高度依赖农业;组合型生计阶段(1978—2013年),两村由单一农业生计向农业和外出务工组合转变;发展型生计阶段(2014—2018年),法洪村以外出务工为主,水口村以旅游经营和外出经商并重。②1978年前,两村地类变更主要是林地转为耕地;1978—2014年,主要是林地转为建设用地;2014年后,法洪村耕地转为林地、住宅用地,水口村林地、耕地转为旅游相关用地。③1978年前,两村宅基地均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1978—2014年,两村宅基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开始衰退;2014年后,法洪村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水口村以旅游接待功能为主。④两村发展分化是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能人带动、市场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认为,即使是在旅游特色山区,也只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有能人带动、顺应市场变化的乡村,才能较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大部分资源禀赋一般的乡村仍将以传统农业为主,因此,山区乡村振兴要顺势而为、择优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乡村发展 分化 驱动力 土地利用转型 平阳县
原文传递
武夷山落叶林木本植物细根性状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钊颖 程林 +4 位作者 王满堂 孙俊 钟全林 李曼 程栋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088-8097,共10页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的重要器官,其性状特征在指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等方面的意义重大。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细根为对象,对根氮含量(RNC)、根磷含量(RPC)、根氮磷比(RN∶P)、根组织密度(RTD)、比根...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水分与养分的重要器官,其性状特征在指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等方面的意义重大。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细根为对象,对根氮含量(RNC)、根磷含量(RPC)、根氮磷比(RN∶P)、根组织密度(RTD)、比根长(SRL)和比根面积(SRA)等6个细根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对群落内不同物种以及不同结构单元(灌木和乔木)间细根性状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夷山落叶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平均RNC为(10.27±3.11) mg/g、平均RPC为(0.63±0.17) mg/g、平均RN∶P为16. 36±2. 61、平均RTD为(0. 10±0. 02) g/cm^3、平均SRL为(1582.65±186.67) cm/g、平均SRA为(464.81±64.10) cm^2/g;灌木的SRL显著高于乔木(P=0.033),其余细根性状在灌木和乔木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在细根性状中,RNC与RPC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RTD呈显著负相关,RPC、SRA分别与RTD呈极显著负相关,RPC、SRL分别与SRA呈极显著正相关。这可能反映了灌木倾向于通过增加SRL来提高水分和养分的获取能力以增强与乔木的竞争优势;群落中的植物通过改变SRA及RTD进行生长与防御之间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物种间差异 性状相关性 落叶林 武夷山
下载PDF
频率调制连续波激光雷达技术基础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炤宇 葛春风 +2 位作者 王肇颖 贾东方 杨天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共14页
在现有的激光雷达技术中,频率调制连续波体制的激光雷达相比于传统的飞行时间激光雷达具有分辨力高、测量准确度高、设备轻巧、功耗低等优势;得益于使用连续光信号进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还具有高灵敏度、信息量丰富、处理解调容... 在现有的激光雷达技术中,频率调制连续波体制的激光雷达相比于传统的飞行时间激光雷达具有分辨力高、测量准确度高、设备轻巧、功耗低等优势;得益于使用连续光信号进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还具有高灵敏度、信息量丰富、处理解调容易等特有的性能。对高分辨力、高准确度的探测需求而言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具有非常好的集成化、小型化、低能耗的潜力。本文介绍了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重要参数,根据实现频率调制连续波的激光光源方案,分类介绍了近十几年来调频连续波雷达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方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频率调制 分辨力 相干检测
下载PDF
茶油中脂肪酸指纹图谱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召滢 桂丽静 +5 位作者 曹冰 吴妹杰 付宇新 贺义昌 雷小林 徐林初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2期8-12,共5页
为了对茶油的质量进行评价,对茶油掺伪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30个不同地点的油茶脂肪酸组成进行采集,利用SPSS软件对脂肪酸组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评价... 为了对茶油的质量进行评价,对茶油掺伪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30个不同地点的油茶脂肪酸组成进行采集,利用SPSS软件对脂肪酸组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脂肪酸图谱进行评价,构建脂肪酸标准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表明:聚类分析阈值取10.0时,把茶油样品分为两大类,剔除了一个差异性较大的吉安市安福县茶油样品,主成分分析得出四个主成分表达式,代表了茶油脂肪酸含量84.27%的信息,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出不同来源茶油样品脂肪酸组成有9个共有峰,并生成了茶油脂肪酸的标准指纹图谱,各样品脂肪酸组成相似度均达到90%以上,进一步验证了茶油样品脂肪酸组成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结果可为茶油的评价及质量监控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脂肪酸组成 聚类分析 相似度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CMSX-4镍基高温合金中的镧和铈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昭颖 陈雄飞 +4 位作者 张晓 墨淑敏 贾国斌 童坚 刘英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623,共6页
CMSX-4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CMSX-4中添加微量的镧(La),铈(Ce)等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本文建立了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CMSX-4镍基高温合金中La, C... CMSX-4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CMSX-4中添加微量的镧(La),铈(Ce)等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本文建立了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CMSX-4镍基高温合金中La, Ce元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王水-HF常压加热溶解,利用HClO4冒烟消除F-的干扰,优化了溶样用酸的量和消解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La 0.23μg/g, Ce 0.85μg/g,加标回收率为95.0%~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9%,能够用于对CMSX-4镍基高温合金中微量La和Ce元素的准确、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CMSX-4镍基高温合金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佰林 王昭颖 朱敏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5,共9页
土地混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发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少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系统解析。该研究探索性提出基于多样性和兼容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测度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 土地混合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发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少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的系统解析。该研究探索性提出基于多样性和兼容性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测度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抓取、GIS与遥感技术,以珠三角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谷吓村和福隆村为例,剖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用地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其中,土地利用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住宅用地非居住功能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工业用地商业功能多样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塘尾村、福隆村;2)农村居民点用地兼容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其中,土地利用兼容性从小到大为福隆村、谷吓村、塘尾村,业态兼容性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3)综合多样性和兼容性指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度从小到大为谷吓村、福隆村、塘尾村。塘尾村受乡村旅游政策及村域的历史和人文资源驱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高;谷吓村交通和区位良好,但仅有沿交通干道两侧的村民发展商业,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度相对较低;福隆村受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带动并充分利用产城融合更新政策发展工业,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程度较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混合利用由多样性和兼容性共同决定,研究可为编制村庄规划、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特征 驱动力 石排镇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阻燃改性聚酯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访鹤 王锐 +3 位作者 魏丽菲 王照颖 张安莹 王德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 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抑熔滴体系,在接枝织物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阻燃抑熔滴聚酯织物,并对改性后织物的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AA质量分数为1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0 min时,阻燃聚酯的接枝率较优,为5.08%,但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其极限氧指数(LOI值)有所降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的聚酯织物,在组装层数为12时,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成炭明显,垂直燃烧测试无熔滴产生,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辐照接枝 阻燃聚酯织物 抑熔滴 阻燃整理 层层自组装
下载PDF
piRNA NU13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朝霞 王璋 +5 位作者 金黎明 谭小军 王钊颖 沈炼桔 魏光辉 何大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探讨piwil2诱导的肿瘤样干细胞(piwil2-iCSCs)来源的差异piRNA NU13对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G401中piRNANU13及NOP56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在肾母细胞瘤细胞株G401中过表达及抑制piRNANU... 目的探讨piwil2诱导的肿瘤样干细胞(piwil2-iCSCs)来源的差异piRNA NU13对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G401中piRNANU13及NOP56的表达情况;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在肾母细胞瘤细胞株G401中过表达及抑制piRNANU13,并用RT-qPCR技术验证转染后G401细胞中piRNANU13的表达量;通过CCK8检测转染后G40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NOP56与piRNA NU13的结合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BAX、Bcl2、NOP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人肾母细胞瘤细胞G401中piRNANU13表达水平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HK2(P<0.05);NOP56在G401及肾母细胞瘤组织均高表达(P<0.05);在G401中上调piRNANU13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piRNANU13可抑制MMP2、MMP9及Bcl2的表达水平,促进BAX表达(P<0.05);piRNANU13与预测靶基因NOP56非直接结合,但可间接调控NOP56的表达。结论piRNANU13在肾母细胞瘤中低表达,NOP56在肾母细胞瘤中高表达,piNU13可能间接调控NOP56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wil2-iCSCs PIRNA 人肾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油茶果实表型和经济性状及茶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迟韵阳 付宇新 +6 位作者 曹冰 贺义昌 王召滢 龚岚 曾凡新 雷小林 左继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5,共9页
【目的】为油茶的良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和2019年采集的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的表型、经济性状进行分析,使用气相色谱仪对茶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茶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8... 【目的】为油茶的良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和2019年采集的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的表型、经济性状进行分析,使用气相色谱仪对茶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茶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18年气候条件良好,全年光照、温度适宜。2019年2—7月降水量骤增,降雨日104 d,降水量达1622.806 mm,比2018年同期分别多27 d和557.002 mm;2019年8—10月,降雨日仅为9 d,降水量72.136 mm,分别比2018年同期少22 d和217.17 mm。2019年油茶果实表型、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整体均受到影响,但在水涝、干旱双重胁迫下,赣无2号和赣石84-8号油茶果实的表型性状(果形、果皮颜色、果面、种子形状和种皮颜色)的丰富度高,经济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单果籽数量和干籽含油率)表现良好,其中干籽含油率分别可达38.44%和32.04%。此外,赣无2号和赣石84-8号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与其他品种相比呈现较高的水平,分别达到90.86%和87.17%。2019年茶油中油酸含量普遍低于2018年,但赣无2号和赣石84-8号茶油中油酸的质量分数仍达到83.243%和81.987%,且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其他品种相比呈现较高的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2018和2019年茶油。【结论】赣无2号和赣石84-8号在气候变异较大的情况下,均有稳定的优良性状表现,抵御水涝、干旱胁迫能力均较为突出,建议作为优良品种培育、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油茶 经济性状 油酸
下载PDF
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术语提取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实证对比
11
作者 郝韵涵 李华东 +1 位作者 王朝莹 张嘉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文章讨论了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术语提取方法,以英文海事文本为语料,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的n元模式和基于主题性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探索可供非专业术语提取者利用的综合效果最佳的术语提取方法或方法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术语提... 文章讨论了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术语提取方法,以英文海事文本为语料,对比了该方法与传统的n元模式和基于主题性的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探索可供非专业术语提取者利用的综合效果最佳的术语提取方法或方法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术语提取方法可互为补充,基于依存句法分析的术语提取效果最佳。对于非专业术语提取者而言,基于依存句法与基于主题性的术语抽取方法相结合,能在术语提取的效率、范围和准确性三者间取得最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存句法分析 术语提取 英文海事文本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快速测定油茶籽含油率 被引量:6
12
作者 孔凡利 付宇新 +4 位作者 王召滢 曹冰 贺义昌 曾凡新 雷小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油茶籽含油率,解决传统测定方法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油茶籽含油率快速测定方法。以油茶籽作为试验对象,采用NMI20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油茶籽含油率,与索氏提取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考察方...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油茶籽含油率,解决传统测定方法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油茶籽含油率快速测定方法。以油茶籽作为试验对象,采用NMI20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油茶籽含油率,与索氏提取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法不同时间定标油茶籽油和水分标准曲线的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核磁共振信号响应值相近,油茶籽油和水分定标曲线表现稳定,可重复性好。两种方法测定的30份样品含油率结果绝对偏差均小于2%,平均相对偏差均小于3%。核磁共振法试验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20份样品7次重复测定含油率结果标准偏差范围为0.10%~0.24%,均小于0.3%;变异系数范围为0.34%~0.91%,均在1.0%以内。20份样品7次测定含油率结果标准偏差范围为0.58%~2.43%,均小于3%;变异系数范围为1.47%~9.14%,均在10%以内,稳定性好。因此,核磁共振法可作为快速、无损、准确测定油茶籽含油率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索氏提取 油茶籽 含油率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与LiDAR点云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的地物分类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朝莹 邢帅 戴莫凡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4-610,617,共8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地物分类方法存在的特征考虑不全面、多尺度结构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遥感影像与LiDAR点云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MSDFF的地物分类方法。首先通过Vgg16网络分别提取影像和点云数据3个不同分辨率的深度特征,...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数据融合地物分类方法存在的特征考虑不全面、多尺度结构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遥感影像与LiDAR点云多尺度深度特征融合MSDFF的地物分类方法。首先通过Vgg16网络分别提取影像和点云数据3个不同分辨率的深度特征,利用特征连接(Concat)与1×1卷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两种数据相同分辨率特征的融合;其次借助反卷积完成了多尺度融合特征之间的交互,还引入了迁移学习与加权交叉熵损失函数以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最后利用ISPRS提供的Vaihingen数据集进行了地物分类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相较于基于单源数据和浅层特征融合的地物分类方法,树木、建筑物和地面的分类精度均有提高,其树木的分类精度提高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LIDAR点云 多源数据融合 地物分类 全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特征
下载PDF
RS堆积体滑坡涌浪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湛正刚 程瑞林 +4 位作者 张合作 马行生 胡大儒 王照英 王环玲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库区滑坡涌浪是滑坡产生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库区工程安全及大坝稳定运行.澜沧江RM水电站RS堆积体方量巨大,且位于近坝区,开展RMRS堆积体滑坡涌浪特征研究对大坝工程安全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本文建立RS堆积体滑坡涌浪远近场计算模型,基... 库区滑坡涌浪是滑坡产生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库区工程安全及大坝稳定运行.澜沧江RM水电站RS堆积体方量巨大,且位于近坝区,开展RMRS堆积体滑坡涌浪特征研究对大坝工程安全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本文建立RS堆积体滑坡涌浪远近场计算模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及浅水方程,研究RM工程正常蓄水位2895m情况下RS堆积体滑动产生的涌浪特征,并与经验公式法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分析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在研究滑坡涌浪中具有优势,该方法可准确模拟滑坡体入水产生的非线性流固耦合过程,准确捕捉涌浪传播过程中受到复杂地形影响以及爬升过程中的地形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评估RMRS堆积体滑坡涌浪对工程安全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堆积体 滑坡涌浪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涌浪传播 大坝爬高
下载PDF
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制备及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慧敏 王召莹 +2 位作者 王全璐 李文青 韩永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充分利用导电聚吡咯独特的掺杂结构与石墨烯气凝胶丰富的多孔结构,研究了氧化还原活性剂对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制备性能优异的电极复合材料。以对苯醌作为氧化还原活性剂,使用一步水热法制备聚吡咯/石墨... 为充分利用导电聚吡咯独特的掺杂结构与石墨烯气凝胶丰富的多孔结构,研究了氧化还原活性剂对聚吡咯/石墨烯气凝胶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制备性能优异的电极复合材料。以对苯醌作为氧化还原活性剂,使用一步水热法制备聚吡咯/石墨烯水凝胶,冷冻干燥后制备得到氧化还原活性复合气凝胶。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引入对苯醌后有利于获得有序的三维网络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吡咯被成功聚合的同时氧化石墨烯被还原为石墨烯。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对苯醌浓度为5 mmol/L时,复合气凝胶可获得最佳电化学性能,比电容可达304.0 F/g,循环10000次后可保持初始比电容的79.88%。将其与活性炭组装成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可获得高的能量密度(41.56 Wh/kg)与功率密度(400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 气凝胶 聚吡咯 对苯醌
下载PDF
阻燃聚左旋乳酸及其纤维的制备与结构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安莹 王照颖 +3 位作者 王锐 董振峰 魏丽菲 王德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4,共8页
为提高聚左旋乳酸(PLLA)的阻燃性及其可纺性,设计了环保[(6-氧-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酮)-甲基]-丁二酸(DDP)阻燃PLLA体系,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LLA/DDP阻燃复合物,借助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 为提高聚左旋乳酸(PLLA)的阻燃性及其可纺性,设计了环保[(6-氧-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酮)-甲基]-丁二酸(DDP)阻燃PLLA体系,通过双螺杆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LLA/DDP阻燃复合物,借助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对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阻燃剂质量分数对PLLA阻燃性能的影响及其阻燃机制,并对阻燃剂最优添加量时的纺丝工艺及纤维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DDP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物的阻燃性能显著提高,其极限氧指数达到29%,垂直燃烧测试达到V-0级;复合物在800℃时的残炭量由10. 7%增加到13. 5%,且在该添加比例下具有优良的可纺性;将初生纤维3倍牵伸热定型后,其断裂强度为1. 77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4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 无卤阻燃剂 阻燃性能 可纺性 断裂强度
下载PDF
油茶籽油的提取技术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召滢 聂韡 +2 位作者 贺义昌 曹冰 华小菊 《南方林业科学》 2018年第5期20-23,共4页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具有茶多酚、茶皂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油茶籽油的提取技术和主要活性成分,以期促进油茶籽油的深度开发利用。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提取技术 活性成分 利用
下载PDF
长腔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的方波脉冲产生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旭 贾东方 +5 位作者 李梓豪 葛春风 王肇颖 杨天新 曹晓冬 张鹏泉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5,共6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光纤环形镜(NOLM)、工作在耗散孤子共振(DSR)区的长腔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谐振腔的总长度约为1502 m,可以输出重复频率为133.18 kHz的高能量方波脉冲,且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单脉冲能量均随泵浦功率的增大... 报道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光纤环形镜(NOLM)、工作在耗散孤子共振(DSR)区的长腔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谐振腔的总长度约为1502 m,可以输出重复频率为133.18 kHz的高能量方波脉冲,且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单脉冲能量均随泵浦功率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当泵浦功率增大到414.47 mW时,输出的方波脉冲具有最大宽度(761.6 ns),同时单脉冲能量达到了最大值(60.2 nJ)。通过改变NOLM中单模光纤的长度,进一步研究了谐振腔长度对输出方波脉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谐振腔越长,所得DSR方波脉冲越宽,脉冲峰值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耗散孤子共振 方波 被动锁模 光纤激光器 非线性光纤环形镜
原文传递
藏区某水工隧洞涌泥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19
作者 焦艳彬 王照英 +3 位作者 陈建安 李鹏飞 张立威 刘广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7期110-113,共4页
水工隧洞穿越砂泥岩地层发生的涌泥灾害严重制约工程进度并威胁施工安全,以藏区某水工隧洞涌泥为案例,通过采用物探探测、地质钻孔的探测方法,准确查明了隧洞涌泥成因,采用洞内回填石渣反压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钢拱... 水工隧洞穿越砂泥岩地层发生的涌泥灾害严重制约工程进度并威胁施工安全,以藏区某水工隧洞涌泥为案例,通过采用物探探测、地质钻孔的探测方法,准确查明了隧洞涌泥成因,采用洞内回填石渣反压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超前小导管支护、钢拱架、预留核心土法短进尺逐榀开挖支护的处理方案,顺利通过了该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隧洞 涌泥 不良地质洞段 处理方案
下载PDF
锆修饰载体对锰铈复合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梓寒 杨润农 +3 位作者 王钊颖 宋燕海 覃斌 余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06-6214,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XP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表面氧化价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n Zr1-n较CeO_(2)载体具有更好的NH_(3)-SCR催化活性,8Mn/Cen Zr1-n催化剂均有性能提升,其中8Mn/Ce0.8Zr0.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其T_(50)和T_(90)分别为100.2℃和130.2℃,工作温度窗口为245.5℃(130.2~377.2℃),并且159.6~349.0℃范围内保持100%的NO转化率,具有更好的低温还原性能和更多的酸性位点,有利于反应物在更低的温度被吸附还原;其表面高价的Mn4+物种相对含量更高,有利于提升NH_(3)-SCR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