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高峰 杨佩 +5 位作者 王强 王彬 孙立新 毕燕琳 时飞 王明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评价围术期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股骨颈骨折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头置换术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病人自控股神... 目的评价围术期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股骨颈骨折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头置换术病人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病人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2组病人入院后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后即实施镇痛,PCNA组采用罗哌卡因行自控股神经阻滞镇痛,PCIA组采用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持续至术后48 h。于L3,4间隙行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取2 ml脑脊液,检测Aβ-42和tau蛋白浓度,计算二者比值。分别于镇痛前和术后7 d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记录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PCNA组相比,PCIA组脑脊液Aβ-42/tau蛋白比值降低,术后7 d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 结论围术期连续股神经阻滞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邵艳秋 孔敏 +1 位作者 王前 吴晓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5期5083-5087,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6月起将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应用前)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6月起将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应用前)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4年6月—2015年5月(应用后)接受同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后的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失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失功风险因素预处理体系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在降低该类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瘘失功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护理 内瘘 失功 风险 预防
原文传递
汇聚板块边缘的埃达克质岩:成分和成因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强 郝露露 +9 位作者 张修政 周金胜 王军 李奇维 马林 张龙 齐玥 唐功建 但卫 范晶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5-1873,共29页
埃达克质岩是一类中酸性岩浆岩,在地球化学上以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正的或者无Eu-Sr异常以及高的La/Yb和Sr/Y比值为特征.新生代火山弧环境中由俯冲洋壳(板片)在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属于狭义的埃达... 埃达克质岩是一类中酸性岩浆岩,在地球化学上以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正的或者无Eu-Sr异常以及高的La/Yb和Sr/Y比值为特征.新生代火山弧环境中由俯冲洋壳(板片)在榴辉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属于狭义的埃达克岩,主要出现于环太平洋火山弧区(洋内弧、大陆弧、陆缘岛弧).而新生代由碰撞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主要出现在特提斯-青藏高原碰撞带.在火山弧区,俯冲板片熔融产生的埃达克质岩浆可以交代地幔楔形成一套特殊的岩石组合——埃达克岩-埃达克型高镁安山岩-Piip型高镁安山岩-富Nb玄武岩-玻安山岩等,不同于俯冲大洋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大量资料显示,基性岩熔融产生埃达克质熔体的条件为压力1.2~3.0GPa、温度800~1000℃、H2O含量1.5~6.0wt.%,源区残留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金红石,很少或无斜长石.新生代铜金等矿床的分布与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分布区一致,并且一些矿床的成矿母岩就是埃达克质岩.因此,埃达克质岩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球深部动力学指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铜金成矿指示意义及勘探价值.尽管对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在一些领域存在薄弱点,包括前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构造背景、成因、岩浆起源、熔体-地幔作用及其与板块构造启动、地壳生长的关联等.未来需要研究的领域包括:不同类型岩石(包括中酸性岩浆岩)在不同温压条件下熔融和分离结晶过程的实验模拟与埃达克质岩浆的产生、岩浆储库演化与埃达克质岩的形成、前新生代埃达克质岩构造背景与成因及动力学过程、板片熔体与地幔相互作用及交代作用、太古宙埃达克质英云闪长岩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启动及地壳生长、不同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俯冲带 碰撞带 成因 成矿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岳天祥 赵娜 +37 位作者 刘羽 王轶夫 张斌 杜正平 范泽孟 史文娇 陈传法 赵明伟 宋敦江 王世海 宋印军 闫长青 李启权 孙晓芳 张丽丽 田永中 王薇 王英安 马胜男 黄宏胜 卢毅敏 王情 王晨亮 王玉柱 鹿明 周伟 刘熠 尹笑哲 王宗 包正义 赵苗苗 赵亚鹏 焦毅蒙 Ufra NASEER 范斌 李赛博 杨阳 John P.WILSON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3-1105,共23页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传统算法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各种算法综合了外蕴量信息和内蕴量信息,同时运用了理论上完善的信息综合方法,使海拔高度曲面的升尺度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了9m,年平均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精度至少提高16%,年平均气温过去变化趋势的数据融合精度至少提高70%,年平均降雨量过去变化趋势的空间插值精度至少提高0.2%,碳储量的模型-数据同化精度提高了40%.文章最后讨论了生态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亟待解决的五大理论问题和四大应用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曲面建模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 空间升尺度 空间降尺度 空间插值 数据融合 模型-数据同化 模型耦合
原文传递
弧玄武岩的成因: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义刚 王强 +8 位作者 唐功建 王军 李洪颜 周金胜 李奇维 齐玥 刘平平 马林 范晶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8-1844,共27页
大洋俯冲带之上是否出现弧岩浆岩是汇聚板块边缘研究的前沿,而与弧系统演化相关的最重要的岩石学问题是弧岩浆岩的起源.作为弧岩浆体系中最重要的岩石类型,弧玄武岩是揭示俯冲带地幔富集机制、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动力学过程最重要的&qu... 大洋俯冲带之上是否出现弧岩浆岩是汇聚板块边缘研究的前沿,而与弧系统演化相关的最重要的岩石学问题是弧岩浆岩的起源.作为弧岩浆体系中最重要的岩石类型,弧玄武岩是揭示俯冲带地幔富集机制、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动力学过程最重要的"岩石探针"之一.俯冲大洋板片释放的流体或发生熔融产生的熔体在不同深度以不同比例交代地幔楔形成弧玄武岩的源区,导致大部分弧玄武岩展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的特征,而小部分玄武岩则显示高Nb或富Nb特征.还有少量在弧区分布的玄武岩表现出类似洋岛玄武岩或洋脊玄武岩的成分,对其地幔源区是否受到俯冲组分影响还存在争议.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岩浆混合乃至地壳混染等演化阶段,直至最后喷出地表.除了俯冲板片组分参与弧玄武岩地幔源区的形成外,位于弧前的俯冲上盘物质也可能会通过板片拖曳作用或俯冲侵蚀作用进入弧下地幔加入到弧玄武岩源区.此外,弧下软流圈地幔角流带来的热和物质在弧玄武质岩浆的形成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关于弧玄武岩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弧下地幔交代作用及玄武岩源区的形成、弧玄武岩的产生与岩浆储库演化、弧玄武质岩浆作用与物质循环、产生弧玄武岩的动力学机制与板块构造的启动等领域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玄武岩 岩石成因 俯冲板片-地幔楔相互作用 弧下地幔交代作用 俯冲带
原文传递
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型铍成矿带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饶灿 王汝成 +5 位作者 吴福元 车旭东 李晓峰 王琪 张志琦 吴润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47-1561,共15页
铍(Be)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行业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关键金属,主要来源于火山岩型铍矿.火山岩型铍矿因此成为当前铍资源勘查与找矿的重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育一条巨型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具有良好的铍成矿背景,相应地区均出... 铍(Be)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军工行业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关键金属,主要来源于火山岩型铍矿.火山岩型铍矿因此成为当前铍资源勘查与找矿的重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育一条巨型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具有良好的铍成矿背景,相应地区均出现了强烈的铍矿化现象.通过对浙东南、闽东北、闽东南等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发现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地区铍矿化与热液作用相关.浙东南青田地区花岗斑岩发生了强烈的铍矿化,其Be含量高达939ppm;平阳地区张基流纹斑岩中强烈铍矿化部位Be含量高达11400ppm;闽东北霞浦地区大湾发育日光榴石与绿柱石组合的铍矿床;闽东南平和地区福里石为石英脉型绿柱石铍矿.初步研究表明,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地区铍矿化范围广,具有良好的铍成矿潜力,可望成为中国重要的铍成矿带.未来应加强东南沿海火山岩地区花岗斑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石英脉等铍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为火山-侵入杂岩型铍矿的勘查与指导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铍矿 铍资源 铍矿物 铍成矿带 东南沿海
原文传递
南海中深层动力格局与演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东晓 王强 +16 位作者 蔡树群 尚晓东 彭世球 舒业强 肖劲根 谢晓辉 张志伟 刘志强 兰健 陈大可 薛惠洁 王桂华 甘剑平 解习农 张锐 陈慧 杨庆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9-1932,共14页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最大边缘海,在季风、海峡水交换以及复杂地形影响下,南海环流呈现出独特的三层结构以及远强于大洋的混合特征.理论与观测表明,南海内潮、内孤立波以及强风等过程是强混合的动力来源.在南海强混合作用下,南海...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最大边缘海,在季风、海峡水交换以及复杂地形影响下,南海环流呈现出独特的三层结构以及远强于大洋的混合特征.理论与观测表明,南海内潮、内孤立波以及强风等过程是强混合的动力来源.在南海强混合作用下,南海发育了活跃的中深层动力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南海与大洋之间的水体交换,另一方面调控上层风生环流,使得南海环流显著区别于其他热带与副热带海盆.南海活跃的中深层环流所具有的物质搬运能力又显著影响着南海的地质沉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中国对深海研究持续投入,在南海中深层环流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文章就该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南海深海环流未来研究设想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中深层环流 湍流混合 多尺度相互作用 深海环流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中Fascin-1和EGFR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超群 王艳 +5 位作者 黄必飞 苏振铭 赵永明 王倩 胡桂女 卢华君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5-117,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中Fascin-1和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ER、PR、HER2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TNBC和non—TNBC2个组,其中TNBC70例,non—TNBC3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0例TNB...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中Fascin-1和EGFR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ER、PR、HER2表达状态将病例分成TNBC和non—TNBC2个组,其中TNBC70例,non—TNBC3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0例TNBC和370例non-TNBC组织中Fascin-1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①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88.6%(62/70),EGFR蛋白阳性率为78.6%(55/70)。non-TNBC组织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为19.2%(71/370),EGFR蛋白阳性率为44.3%(164/370)。②在EGFR阳性的non-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34.8%,57/164)较EGFR阴性病例(6.8%,14/206)显著增强(χ2=46.032,P=0.000)。在EGFR阳性的TNBC病例中,Fascin-1蛋白阳性率(92.7%,51/55)较EGFR阴性病例(7313%,11/15)有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3,P=-0.102)。结论non—TNBC中EGF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正性调控Fascin-1表达;TNBC中EGFR和Fascin-1的关系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FASCIN-1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建 夏欢 +4 位作者 姚娟婷 申旭科 成婷 王倩倩 张东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研究是理解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的关键.迄今,青藏高原上具有埋藏地层和可靠测年结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且仅有部分遗址出土的少量动植物遗存... 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生存策略研究是理解早期人类适应高海拔环境机制的关键.迄今,青藏高原上具有埋藏地层和可靠测年结果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且仅有部分遗址出土的少量动植物遗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人类的生存策略. 151遗址位于青海湖南岸,在2014年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史前狩猎采集人群在青藏高原的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151遗址下文化层(15400~13100cal a BP)动物骨骼遗存的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内其他同时期遗址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探讨青海湖盆地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模式.动物骨骼遗存分析结果显示, 151遗址下文化层的狩猎采集人群主要狩猎大型有蹄类动物(野牛和野马/野驴),并选择把营养价值较高的猎物身体部位(上、中部肢骨、头部和躯干)搬运回遗址后,围绕火塘对猎物进行处理和消费等.对青海湖盆地内末次冰消期遗址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狩猎采集人群在盆地内是小规模群体的短期活动,采用对有蹄类动物的随机狩猎策略和高移动的迁徙策略以适应高原环境.此生存模式很可能是末次盛冰期之后,具有一定规模的狩猎采集人群开始逐渐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第一步,为全新世期间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上广泛分布奠定了基础.因此基于动物资源利用探讨青藏高原史前狩猎采集人群的生业模式,对深入理解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并逐步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末次冰消期 151遗址 狩猎采集人群 埋藏学 动物考古学 生存策略
原文传递
倒数第三次冰期冰量和太阳辐射对中国东部水文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权 袁莎悦 +10 位作者 梁怡佳 赵侃 邵庆丰 张振球 朱军吉 孔兴功 汪永进 蓝江湖 程海 夏程尉 李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由于缺乏可靠的降水记录,东亚季风区轨道尺度降水变化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提供了中国东部葫芦洞一支230Th定年石笋的多指标(δ18O、δ13C、Sr/Ca和Mg/Ca)记录.该记录重建了340~261kyr BP区域水文气候历史,大致覆盖了倒数第三次冰期.δ18O... 由于缺乏可靠的降水记录,东亚季风区轨道尺度降水变化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提供了中国东部葫芦洞一支230Th定年石笋的多指标(δ18O、δ13C、Sr/Ca和Mg/Ca)记录.该记录重建了340~261kyr BP区域水文气候历史,大致覆盖了倒数第三次冰期.δ18O记录主要受控于岁差周期,表明东亚夏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响应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δ13C、Sr/Ca和Mg/Ca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受共同的影响因子控制,即局地水文变化.因此它们的第一主成分可以作为反映区域降水变化的代用指标.这一综合记录与黄土高原降水记录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即在倒数第三冰期季风降水逐渐减少,与全球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叠加在此长期趋势上,三个湿润时期响应于高太阳辐射,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受全球冰量和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冰盖扩张和太阳辐射降低导致经向温度梯度提高和西风带的南移,从而缩短了梅雨和夏季降雨持续时间.降水重建与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表明,后者主要反映与季风环流相联系的东亚夏季风总体强度,但不直接反映洞穴地点的降水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洞 石笋记录 倒数第三次冰期 东亚夏季风降水
原文传递
基于重处理数据的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强 赵明辉 +4 位作者 张浩宇 张佳政 贺恩远 袁野 丘学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53-1568,共16页
南海西北次海盆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对于理解西北次海盆洋陆转换带属性及岩浆活动过程至关重要.OBS2006-2是一条平行于西北次海盆残余扩张脊的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测线,文章在原来数据基础上,增加了该测线上重新解编的2台OBS数据,展开了震... 南海西北次海盆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对于理解西北次海盆洋陆转换带属性及岩浆活动过程至关重要.OBS2006-2是一条平行于西北次海盆残余扩张脊的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测线,文章在原来数据基础上,增加了该测线上重新解编的2台OBS数据,展开了震相重新追踪与走时成像,获得了该测线下方地壳速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重新处理后的深部结构模型更加可靠;(2)沿NEE测线方向沉积基底变化较大可能与扩张后期较强的岩浆活动有关,Moho面埋深变化剧烈(23.5~11.8km),地壳厚度(20.5~6.5km)表现了由陆壳(西沙地块)到洋壳(西北次海盆)的变化;(3)模型中洋陆转换带宽度为~20km,Moho面埋深由15.0km剧烈抬升变浅到11.0km,地壳底部发育有~2km厚的高速层(7.2~7.4km s-1),地壳厚度(6~10km)在COT区间减薄~4km,表现为陆壳与洋壳的迅速转变.双峰海山的样品定年数据认为其形成于~23Ma,属于海盆停止扩张后的岩浆活动,具有9km厚的洋壳,其形成机制推测为在浮力驱动减压熔融作用下岩浆沿着先存的构造薄弱带上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次海盆 海底地震仪 速度结构 双峰海山 洋陆转换带
原文传递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离出的一株大芬戈尔德菌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冲 王启 +1 位作者 陈宏斌 王辉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2岁,双膝关节疼痛多年,于2015年3月在河南当地医院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右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左膝关节自术后20d开始出现窦道,迁延不愈,并持续伴有异常渗出。2015年4月再次人院行“左膝关节清...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2岁,双膝关节疼痛多年,于2015年3月在河南当地医院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右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左膝关节自术后20d开始出现窦道,迁延不愈,并持续伴有异常渗出。2015年4月再次人院行“左膝关节清创术”,术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约1周,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大芬戈尔德菌
原文传递
基于地倾斜数据的九寨沟Ms7.0地震旋转运动场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聪 曾祥芝 +2 位作者 王庆良 刘文义 汪翠枝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1-821,共11页
过去几十年由于对地面旋转运动认识的不足以及直接测量旋转分量存在实际困难,所以一直忽视了地震旋转分量的观测和研究.目前国内尚缺乏地震旋转量直接测量的工作,文章尝试讨论从地倾斜资料中获得地震旋转量的可能性.基于均匀全空间弹性... 过去几十年由于对地面旋转运动认识的不足以及直接测量旋转分量存在实际困难,所以一直忽视了地震旋转分量的观测和研究.目前国内尚缺乏地震旋转量直接测量的工作,文章尝试讨论从地倾斜资料中获得地震旋转量的可能性.基于均匀全空间弹性波场的位移公式,推导了剪切位错源在水平面产生的旋转运动场,对比分析了三分量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近、中、远场的特征.并根据自由表面旋转量与倾斜量的对应关系,获得了间接构建分层半空间中旋转运动场的方法.最后计算出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产生的理论旋转运动场,结果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产生的旋转运动场集中在震中附近约150km范围内,主要分布在近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区域.自由边界的存在对整个地震旋转运动场有衰减作用,特别是在旋转分量的能量优势方向衰减剧烈.通过实际地倾斜数据与理论旋转运动场的对比,发现特别是在远场区域,实际资料与理论计算结果的趋势性基本一致.表明了可以尝试从地倾斜资料中获得地震旋转运动水平分量,为完整描述地下介质的运动特征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旋转量 分层半空间 九寨沟地震 地倾斜 走滑断层
原文传递
胶东成矿省巨量金成矿模型:来自地壳速度结构的约束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爵 徐涛 +4 位作者 艾印双 俞贵平 杨英杰 许博 王庆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7-2952,共16页
为理解地壳结构对超大规模造山型金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布设了一条NWW-SEE向穿越胶东金成矿省的宽频带流动台阵,通过噪声成像获得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金矿省12~20km深度处存在一个显著的低速带(LVZ),可能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热... 为理解地壳结构对超大规模造山型金成矿系统的控制作用,布设了一条NWW-SEE向穿越胶东金成矿省的宽频带流动台阵,通过噪声成像获得地壳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金矿省12~20km深度处存在一个显著的低速带(LVZ),可能为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热液蚀变带;在矿化规模和强度更大的成矿省西部下方8~12km处发育高速异常体,可能含有大量斜长角闪岩类组分,为金成矿提供部分物质来源.此外,成像结果还显示,在成矿省西部和东部分别发育犁式断层系统和陡倾斜断层系统.结合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及区域上金矿化与镁铁质岩脉有密切时空关系的地质事实,文章提出了基于地震学约束的胶东地区金成矿过程模型:镁铁质岩浆的积聚和脱气导致大规模成矿之前在中地壳形成热液蚀变带(LVZ);后来,随着上升流软流圈的加热,壳内蚀变带释放出含金流体,在犁式断层系统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又可能从上地壳斜长角闪岩等岩石中萃取出部分金等成矿物质,形成富金流体;随后,富金流体继续沿不同的断层系统向上运移并因条件改变而发生矿质沉淀,在西部以韧-脆性为主的犁式断层系内形成大规模的蚀变岩型矿石,而在东部陡倾斜脆性断层系内形成规模相对较小的石英脉型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省 成矿流体 噪声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原文传递
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伟 曾纪培 +7 位作者 孟令通 邱华标 卫巍 任志恒 褚杨 李双建 宋超 王清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8-1593,共36页
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目前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发育的岩浆岩是岩石圈深部减薄过程在浅部的重要响应,也是克拉通破坏在浅部的直接表... 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目前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发育的岩浆岩是岩石圈深部减薄过程在浅部的重要响应,也是克拉通破坏在浅部的直接表现.岩体侵位机制和侵位过程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并记录同期区域大地构造信息.15年来,通过对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岩浆发育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及早白垩世晚期)22个花岗岩体开展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的研究,反演岩体的就位过程;结合早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探讨岩体侵位的构造背景,进一步约束华北克拉通在不同阶段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克拉通破坏的相关性.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均具有一致的N(E)-S(W)向的磁线理,早白垩世早期岩体和变质核杂岩以NW-SE向(磁)线理为主,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磁线理则比较分散.结合区域构造,我们推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侵位受区域N(E)-S(W)向弱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早白垩世早期岩体侵位则受区域NW-SE向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而早白垩世晚期岩体就位与先期浅表弱伸展已经产生空间相关.总而言之,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经历了从N(E)-S(W)向NW-SE的转变,并体现出阶段性由弱渐强的表现.上述伸展构造发育方向的转变可能代表蒙古-鄂霍茨克带和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东部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花岗岩 花岗岩各向异性 华北克拉通东部 伸展构造 克拉通破坏
原文传递
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理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淑娟 周冰倩 +3 位作者 高晨斌 许之航 王庆万 丑纪范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5-1184,共20页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理论,主要包括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模型及全球大尺度水平型环流、经圈型环流和纬圈型环流的动力学方程组理论.与传统二维环流分解方法的对比表明: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将垂直涡度中由水...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理论,主要包括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模型及全球大尺度水平型环流、经圈型环流和纬圈型环流的动力学方程组理论.与传统二维环流分解方法的对比表明: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将垂直涡度中由水平涡旋运动与辐合辐散运动引起的垂直涡度分量有效地分解开来,也将垂直速度中的经向垂直环流与纬向垂直环流分量分解开来,为研究辐合辐散过程对垂直涡度场的演变作用及局地垂直环流的准确描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是一种基于实际大气运动特征的三维环流分解方法,其分解后的水平型、经圈型以及纬圈型环流可分别看作是中高纬度Rossby波及低纬度Hadley和Walker环流在全球的推广.因此,新的环流分解模型及其动力学方程组为中高纬度大气环流与低纬度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研究以及全球变暖背景下大尺度环流异常演变的物理机制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型环流 经圈型环流 纬圈型环流 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模型 动力学方程组
原文传递
下调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显飞 易礼智 +3 位作者 邓学杰 程征宇 王琴 王舰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433-437,共5页
目的 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 目的 分析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永生化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SE和胃癌细胞株(AGS、MKN45、MKN25、BGC823、BGC803、SGC7901)中USP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USP18在胃癌细胞侵袭和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GSE细胞中USP18 mRNA的含量表达低于各胃癌细胞株(F=794.052,P<0.000 1).6种胃癌细胞株中,BGC823和BGC803中USP18 mRNA的相对含量高,分别为17.62±0.55和13.52±0.50,而在MKN28和MKN45细胞中的含量低,分别为1.40±0.17和4.23±0.26.在蛋白水平上,USP18在GSE细胞中的表达最低,在6株胃癌细胞中,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SGC7901和BGC803细胞中的表达最高,而在AGS和MKN45细胞中的表达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USP18后SGC7901和BGC803的侵袭和增殖能力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P18在侵袭能力较强的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USP18能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 肿瘤侵润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数值模式在海洋观测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坤 穆穆 王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65,共13页
观测在海洋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式是海洋观测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海洋观测设计研究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使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设计的发展历史与优越性;随后,以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的目标观测在提高... 观测在海洋科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式是海洋观测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海洋观测设计研究的现状,着重阐述了使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设计的发展历史与优越性;随后,以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的目标观测在提高黑潮预报技巧中的应用为例,展示了利用数值模式进行观测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议,指出应优先使用观测系统模拟试验验证目标观测敏感区的有效性,并采用多模式策略处理观测设计中的模式依赖性问题.此外,作者还强调了针对模式参数与海洋气候平均态进行观测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设计 数值模式 目标观测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
原文传递
三相四线制整流器网侧电流谐波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智华 王勤 +1 位作者 肖岚 胡吟风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59,共4页
三相四线制整流器在轻载工况下,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较大。针对此问题,这里详细分析了网侧电流低频谐波的成因,并推导了各次谐波计算公式。为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波,提出了在d轴和q轴采用1/6阶重复控制,在零轴采用1/3阶重复控制的... 三相四线制整流器在轻载工况下,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较大。针对此问题,这里详细分析了网侧电流低频谐波的成因,并推导了各次谐波计算公式。为有效抑制网侧电流谐波,提出了在d轴和q轴采用1/6阶重复控制,在零轴采用1/3阶重复控制的策略,并指出分数阶重复控制比准分数阶重复控制有更好的谐波抑制效果。最后搭建一台4 kW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三相四线制 低频谐波 分数阶重复控制
下载PDF
冰期低纬度海洋铁-氮耦合作用促进大气CO2吸收的新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金明 王启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174,共2页
铁可明显提升高纬度大洋海域的碳固定水平已被大量研究证实(Martinez-Garcia等,2014),现代海洋中的铁-碳耦合机制也有不少研究,但铁-氮-碳耦合研究并不多见(Tagliabue等,2014;Song,2010).明确现代海洋关键过程,解析过去海洋变化,对预测... 铁可明显提升高纬度大洋海域的碳固定水平已被大量研究证实(Martinez-Garcia等,2014),现代海洋中的铁-碳耦合机制也有不少研究,但铁-氮-碳耦合研究并不多见(Tagliabue等,2014;Song,2010).明确现代海洋关键过程,解析过去海洋变化,对预测海洋变化意义重大.十几年前,研究表明大气CO2水平在冰期和间冰期存在80~100ppm的差异(1ppm=1mg/L),这其中有30ppm的差异是由海洋生物过程作用造成的(Kohfeld等,2005),且人们对造成这种差异的海洋生物过程机制提出的假设是由于在冰期多风尘的气候条件下,以南大洋和亚北极太平洋为代表的高纬度海区得到了充分的铁,从而促进了海洋生物生产及生物泵对碳的输送(Martinez-Garcia等,2014;Brunelle等,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洋 耦合机制 生物泵 大气CO2 海洋生物 高纬度 新机制 碳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