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北缘渐新世砾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渐新世—中新世盆地构造环境约束 被引量:1
1
作者 常西玲 郭进京 +2 位作者 常璐璐 吴彦旺 徐梦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5-1511,共17页
西秦岭北缘漳县—武山地区沿漳河两岸出露一套厚度近300 m的渐新统红色砾岩、砂砾岩夹粗砂岩组成的砾岩组合。这套砾岩角度不整合在古生代、中生代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或以断层与前新生代地层相接触,其在孙家峡一带出露典型,层序完整,故称... 西秦岭北缘漳县—武山地区沿漳河两岸出露一套厚度近300 m的渐新统红色砾岩、砂砾岩夹粗砂岩组成的砾岩组合。这套砾岩角度不整合在古生代、中生代不同时代地层之上或以断层与前新生代地层相接触,其在孙家峡一带出露典型,层序完整,故称其为孙家峡砾岩。这套砾岩向上逐渐过渡为红色或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等湖相沉积,构成了一个下粗上细正旋回沉积组合。这套沉积组合是漳县渐新世—中新世含盐盆地最下部的一个沉积旋回,其沉积旋回、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的构造背景研究对于漳县渐新世—中新世含盐盆地的构造属性确定和认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动力学的远程地质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孙家峡砾岩的沉积旋回、沉积构造、砾石特征、古流向等详细研究,结合控制这套砾岩组合的边界断层多期变形资料和区域上同时代相应沉积地层的对比,取得了如下认识:(1)孙家峡砾岩沉积旋回、沉积构造和砾石分选、磨圆、排列等特征指示了其除底部为冲洪积扇和扇上河道沉积外,主体为山区辫状河道相、曲流河道相夹洪泛相沉积为主的河流加积沉积;砾石成分和古流向指示了F1断层之南的志留纪—三叠纪造山带地层虽对其物源有一定贡献,但其主要物源区更可能是来自西部祁连地块;(2)依据孙家峡砾岩及上覆湖相沉积共同构成的具有断陷盆地的正旋回沉积特征和控制盆地沉积的F1断层早期伸展正断层作用,证实这套砾岩组合为伸展断陷河谷盆地沉积,砾岩之上的湖相沉积是持续快速伸展断陷而形成的湖相沉积;(3)西秦岭北缘渐新世断陷盆地性质确认,澄清了地学界长期持有的压陷盆地或前陆挠曲盆地的模糊认识,也指示了西秦岭北缘渐新世—中新世盆地发育初期无疑是处于伸展拉张状态,这与印度—欧亚碰撞汇聚向北扩展的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 渐新世 孙家峡砾岩 河流加积 断陷盆地
下载PDF
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中西段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梦婧 赵佩云 +3 位作者 兰锐 吴彦旺 肖雪 张金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190,共9页
放射虫硅质岩为蛇绿岩的上覆沉积盖层,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帮助探讨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盆地的构造一古地理演化。对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西段古昌蛇绿岩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拉果错和果芒错硅质岩进行了对比... 放射虫硅质岩为蛇绿岩的上覆沉积盖层,其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帮助探讨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和沉积盆地的构造一古地理演化。对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西段古昌蛇绿岩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并与拉果错和果芒错硅质岩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它们的成因及沉积环境。古昌硅质岩SiO2含量较低,Al/(Al+Fe+Mn)比值为0.87~0.95,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稀土配分模式整体为轻稀土略亏损的左倾曲线,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基本无Ce异常,Y/Ho比值为21~24,Ti/V比值为220.67~862.02,V/Y比值为0.05~0.29,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对比分析发现,拉果错硅质岩具有与古昌硅质岩相似的特征,而果芒错硅质岩显示了一定大洋盆地硅质岩的特征,并且受到轻微热液作用影响,可能形成于一个更加成熟开阔的洋盆之中。综合蛇绿岩其他端员的研究成果,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中西段可能代表了一个靠近大陆边缘的古洋盆,东部果芒错地区发育较为开阔,往西洋盆规模逐渐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狮泉河—永珠—嘉黎构造带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西藏中仓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梦婧 兰锐 +3 位作者 王沛 李才 吴彦旺 赵佩云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作为大洋演化的残余,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是确定缝合带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中仓蛇绿混杂岩位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西段,是达查沟地区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和辉长岩墙组成.本文应用LA-ICP... 作为大洋演化的残余,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是确定缝合带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中仓蛇绿混杂岩位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西段,是达查沟地区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主要由变质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和辉长岩墙组成.本文应用LA-ICP-MS锆石U-Pb技术,对中仓蛇绿混杂岩中堆晶辉长岩和辉长岩墙进行了测年,分别获得(116.1±1.8)Ma和(113.4±1.7)Ma,该年龄代表了中仓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在早白垩世仍处于弧后盆地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锆石U-PB定年 辉长岩 中仓蛇绿混杂岩 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
下载PDF
中国不同产地绿松石光谱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雪 徐梦婧 +3 位作者 吴彦旺 先怡衡 赵佩云 张金博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78-184,共7页
不同产地绿松石的指纹特征识别是产源研究的关键点.本文总结了国内绿松石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产地绿松石地质环境、光谱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结果显示,国内绿松石主要产于碳硅质板岩、硅质板岩、硅质岩等浅变质岩-... 不同产地绿松石的指纹特征识别是产源研究的关键点.本文总结了国内绿松石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产地绿松石地质环境、光谱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结果显示,国内绿松石主要产于碳硅质板岩、硅质板岩、硅质岩等浅变质岩-沉积岩中,但马鞍山绿松石出露于火成岩之中.不同产地绿松石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特征,仅存在细微差别,而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特别是沉积环境敏感元素Sr、Ba、V、Mo、Cr、Ce等.绿松石的产地指纹特征研究应重点考虑沉积环境相关元素及判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微量元素 同位素
下载PDF
钾霞橄黄长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金博 徐梦婧 +2 位作者 吴彦旺 赵佩云 肖雪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92-98,104,共8页
钾霞橄黄长岩是一种贫SiO_(2)和Al_(2)O_(3),富碱的超基性超钾质火山岩,是了解地幔的重要窗口.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钾霞橄黄长岩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钾霞橄黄长岩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特征.研究结果显... 钾霞橄黄长岩是一种贫SiO_(2)和Al_(2)O_(3),富碱的超基性超钾质火山岩,是了解地幔的重要窗口.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钾霞橄黄长岩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钾霞橄黄长岩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钾霞橄黄长岩主要由橄榄石、金云母、白榴石、钾长石和辉石类矿物组成.钾霞橄黄长岩富集不相容元素,显示了富集地幔特征,但意大利钾霞橄黄长岩明显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而中国钾霞橄黄长岩则具有亏损地幔的同位素特征.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目前普遍认为钾霞橄黄长岩形成于伸展环境,可能形成于同造山的后碰撞阶段,或与地幔柱活动有关,亦或是其他作用导致的拉张环境.钾霞橄黄长岩在地幔源区、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等方面尚存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霞橄黄长岩 地球化学 成因 构造背景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何时卷入现今青藏高原构造系统?——来自西秦岭北缘漳县盆地新生代沉积记录的约束 被引量:6
6
作者 郭进京 赵海涛 +1 位作者 刘重庆 吴彦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7-361,共25页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持续碰撞汇聚形成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扩展生长和构造变形系统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耦合... 新生代以来印度欧亚板块持续碰撞汇聚形成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扩展生长和构造变形系统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耦合关系研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扩展生长过程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尽管前人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索,提出各种构造隆升模型,但青藏高原东北缘何时卷入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尚未达成共识。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组成部分的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漳县地区不仅新生代地层记录齐全,而且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变形现象丰富,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印度欧亚碰撞汇聚远程构造响应的良好区域。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漳县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地层构造格架、沉积地层序列和沉积旋回等详细野外观测研究,结合区域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变形历史分析,取得如下认识:(1)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新生代沉积地层主要由为不整合分隔的两套构造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即渐新世—中新世伸展断陷盆地沉积和上新世再生前陆磨拉石盆地沉积;(2)渐新世—中新世时期的地壳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与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挤压环境相悖,指示了西秦岭北缘在渐新世—中新世尚未卷入现今的印度欧亚碰撞汇聚构造系统;(3)上新世磨拉石盆地的发育标志着西秦岭北缘构造带从伸展到挤压的构造体制转换,可能指示了印度欧亚碰撞汇聚的挤压构造作用这时才波及西秦岭北缘;(4)上新世粗砾岩、西秦岭造山带地层和中生代沉积地层共同经历了抬升剥蚀作用,形成了西秦岭北缘广泛发育的夷平面。第四纪以来夷平面的抬升和解体、现代河流侵蚀系统和多级河流阶地的出现,指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整体的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 新生代 伸展断陷盆地 磨拉石盆地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新生代盆地南部边界断层带结构与构造变形演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郭进京 宫恩麟 +2 位作者 赵海涛 刘重庆 吴彦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73-1088,共16页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构造边界之一,北缘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山格局演化、高原扩展隆升与变形的地质记录。因此,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断裂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研究对于理解... 西秦岭北缘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要构造边界之一,北缘断层及其所控制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山格局演化、高原扩展隆升与变形的地质记录。因此,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断裂构造和断裂控制的沉积盆地研究对于理解青藏高原构造系统形成和高原隆升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的南部边界断层F1断层结构分带、断层岩类型、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F1断层总体走向为290°~300°,倾向北北东,倾角60°~80°,发育近百米宽的由韧性、韧脆性和脆性断层岩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断层带;2)构造分析揭示了F1断层至少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事件,第一期为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断层作用,第三期为近直立的脆性斜向左旋走滑作用;3)该断层近百米宽的断层带内形成于不同构造层次的韧性、韧脆性、脆性等变形现象叠加交织出现在现今地壳浅表层次,说明该断层带经历了从早期较深层次韧性变形域逐渐抬升而进入晚期较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域到现今的脆性变形域的韧—脆性变形机制转换;4)根据F1断层对西秦岭北缘渐新统—中新统漳县含盐红层盆地的空间构造配置、控制和改造以及新生代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历史分析,认为第一期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形成相匹配,活动时代为晚渐新世—晚中新世;第二期脆性高角度挤压逆冲作用与渐新世—中新世地层翘起、褶皱和底部抬升剥蚀及上新世磨拉石盆地充填相对应,活动时代应该始于中新世末期或上新世早期,持续至第四纪早期;第三期斜向左旋走滑则与西秦岭北缘断层带第四纪以来广泛发育的左旋走滑作用相对应。综上所述,西秦岭北缘新生代漳县盆地南部边界断层F1,虽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 断层带 断层岩 构造分析 构造变形演化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层的多期变形演化及其构造动力学意义
8
作者 常璐璐 郭进京 +1 位作者 常西玲 吴彦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5-398,共24页
西秦岭北缘断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与西秦岭地块之间的边界断层,其构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历史等研究对于重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时空动力学过程,限定新生代盆地构造属性,揭示印度板块—欧亚板块... 西秦岭北缘断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与西秦岭地块之间的边界断层,其构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历史等研究对于重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时空动力学过程,限定新生代盆地构造属性,揭示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远程构造响应和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地质约束。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南边界F1断层的断层岩类型及分带、构造要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等较详细的构造解析,辨认出F1断层6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北西西走向、向北倾斜的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北西西走向、向北陡倾或近直立的高角度逆冲断层作用,指示近南北向挤压缩短作用;第三期为走向近南北、向东或向西陡倾的对冲断层作用,指示了近东西向的挤压缩短作用;第四期为北东向右旋和北西向左旋的走滑共轭断层系统,指示了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第五期为断层面近直立的北东向左旋、北西向右旋的共轭破裂系统,指示了近南北向挤压作用;第六期为断层面近直立的近东西向左旋和近南北向右旋走滑断层构成了几何学—运动学协调的共轭破裂系统,指示了北东向挤压作用。结合西秦岭北缘渐新世—中新世沉积盆地具有断陷盆地沉积序列特征和上新世具有类磨拉石的冲洪积扇粗砾岩特征以及F1断层多期变形对新生代盆地沉积地层的控制和改造作用分析,认为F1断层第一期韧性—脆韧性伸展正断作用始于渐新世,控制了渐新世—中新世伸展断陷盆地沉积;F1断层第二期高角度逆冲缩短变形使得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封闭、靠近F1断层的底部砾岩层卷入了挤压逆冲断层作用,断层拖曳使地层产状翘起变陡,这期变形持续到上新世冲洪积扇粗砾岩出现;F1断层第三期与第四期虽然都为近东西向挤压,但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层 多期变形 几何学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