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的覆盖性和有效性,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设计。首先,进行运载火箭逃逸救生任务分析,识别相关系统及其任务需求,建立任务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运载火箭...为提高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的覆盖性和有效性,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设计。首先,进行运载火箭逃逸救生任务分析,识别相关系统及其任务需求,建立任务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运载火箭飞行程序,建立不同时刻的主要故障模型,研究提出不同故障的可能应对策略,形成功能需求模型。最后,在逻辑仿真中调用弹道仿真程序,验证了逃逸救生策略的可行性,实现了需求的闭环验证。通过采用该方法,完成了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任务需求模型化,奠定了全任务周期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文本模式存在的需求域与设计域之间信息离散、关联性差、不易追溯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载人登月系统设计。引入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针对传统文本模式存在的需求域与设计域之间信息离散、关联性差、不易追溯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载人登月系统设计。引入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提出载人登月总体设计体系结构可执行模型的流程和方法;采用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建立了视图模型,描述了系统架构、需求模型和逻辑接口。并开展了初步逻辑仿真验证,可为载人登月系统设计和MBSE方法应用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为提高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策略的覆盖性和有效性,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设计。首先,进行运载火箭逃逸救生任务分析,识别相关系统及其任务需求,建立任务需求模型。然后,根据运载火箭飞行程序,建立不同时刻的主要故障模型,研究提出不同故障的可能应对策略,形成功能需求模型。最后,在逻辑仿真中调用弹道仿真程序,验证了逃逸救生策略的可行性,实现了需求的闭环验证。通过采用该方法,完成了运载火箭上升段逃逸救生任务需求模型化,奠定了全任务周期数字化设计的基础,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文摘针对传统文本模式存在的需求域与设计域之间信息离散、关联性差、不易追溯等问题,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开展载人登月系统设计。引入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提出载人登月总体设计体系结构可执行模型的流程和方法;采用系统建模语言(system modeling language,SysML)建立了视图模型,描述了系统架构、需求模型和逻辑接口。并开展了初步逻辑仿真验证,可为载人登月系统设计和MBSE方法应用提供参考。